基本信息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第1版(2010年12月1日)平裝:228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210046059,7210046054
條形碼:9787210046059
商品尺寸:22.8x15.4x1.8cm
商品重量:340g
品牌:成都以諾
ASIN:B004NRNV5W
內容簡介
《魯迅:幽暗意識與光明追求》乃著者在南京大學文學院優秀博士論文基礎上修改而成,通過梳理魯迅與基督教文化的事實聯繫與“價值關係”,探討基督教文化如何在精神層面上影響了魯迅的思想和創作,提出魯迅最深的精神資源不是中國的文化傳統,不是啟蒙思想的人道主義,而是“希伯來精神”影響下的“個”的精神和“幽暗意識”這一重要觀點。魯迅對《聖經》經典及摩西、耶利米、耶穌等人物都很熟悉,他與某些基督教作家更是心心相印。他先後與天主教神父清水安三和基督徒內山完造結下深厚友誼,他與內山完造間關於信仰問題的探討,都可證基督教文化對他有某種強烈吸引力。他秉承“用宗教發起信心”說,力求發揮“正信”,反對“無特操”,也深受章太炎“瘋癲和神經質”精神之“傳染”,形成某種帶有宗教性的人格類型。相對於信仰內容,他更關注信仰形式,或純粹的信仰精神。正是在這點上,魯迅與克爾凱郭爾產生了深刻的精神共振。魯迅一生數次購買過不同版本的《聖經》,對中文和合譯本更是推重。魯迅對《聖經》的語言觀和曠野意象別有會心。《聖經》中耶穌的形象在他筆下反覆出現,耶穌受難更成為他關注的重點,先後提及十次之多。魯迅把耶穌被釘十架之事看成是“勝利”而非“失敗”,從而成功地在“看與被看”的模式中塑造出與庸眾對立的先知形象,刻畫出跟“精神勝利法”對立的、通過精神苦鬥張揚生命意志的人格類型。
構成魯迅思想樞軸的兩個方面,即“主觀之內面精神”和“改造國民性”,與基督教文化關聯密切。魯迅深受尼采和傳教士斯密斯的影響,此二人與基督教淵源甚深,經由二人的中轉,魯迅的某些觀念更可溯源至基督教文化。尼採給魯迅帶來“個”的觀念,而伊藤虎丸認為這正是基督教文化的精髓。跟尼采不同,魯迅認為“個”的覺醒最終應傳遞出去,達致國民一同覺醒,此即“改造國民性”思想。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的形成固然得益於梁啓超、嚴復和章太炎等人,但最根本上卻受斯密斯《中國人的素質》從內容到視角的雙重影響。
編輯推薦
《魯迅:幽暗意識與光明追求》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媒體推薦
突顯魯迅與希伯來精神問的深刻契合,所重不在表面化“影響”,而在魯迅人格構成上與基督教文化的應和與共振,使魯迅精神資源研究達致“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境。——余斌
淪題宏大,思路細密,語言流暢,顯示出開闊的學術視野和出色思辨能力。
——楊正潤
諳熟魯迅研究史,對前人研究成果有較全面和透徹的把握,但是卻沒有為浩如煙海的材料所累,而是始終以一種論辯的激情和以往及同時代學者(如林毓生、劉小楓、王富仁、錢理群、汪暉、張釗貽、李新字等)展開對話,或反撥,或匡正,或補充,或推進,有破有立,立在破中。
甚至對於魯迅本人,也能實事求是地指出他的某些誤讀或疏漏。凡此種種,都表明作者探索真知的學術氣度。
——汪介之
作者簡介
齊宏偉,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博士。南師大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國家重點學科特區成員,研究領域為基督教文化與中西文學關係。目錄
導論基督教文化坐標中的魯迅魯迅與基督教文化的事實性關聯
第一節魯迅對基督教文化的“抵抗”與接受
第二節魯迅與清水安三、內山完造等基督徒的交往
魯迅的宗教信仰觀
第一節魯迅對“用宗教發起信心”說的繼承與超越
第二節克爾凱郭爾與魯迅的精神共振
魯迅與《聖經》及耶穌
第一節魯迅與《聖經》
第二節魯迅與耶穌
魯迅“主觀之內面精神”、“改造國民性”思想源考
第一節尼采“主觀之內面精神”對魯迅的影響
第二節斯密斯“改造國民性”思想及視角對魯迅的影響
魯迅世界觀與生命體驗中的希伯來精神因素
第一節“勝天說”與“約伯式困境”相遇
第二節魯迅的“舍斯托夫體驗”辨析
結語從“回到魯迅”到“超越魯迅”
後記
參考文獻
索引
文摘
跟這一傳遞過程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就是“改造國民性”思想,這是梁啓超、嚴復和章太炎共同影響下的結果,但最根本上乃是斯密斯《中國人的素質》一書從內容到視角雙重影響的結果,此書使魯迅既有對“面子”和“做戲”的警覺,又有對某種普遍價值標準的認同。但魯迅並沒有像斯密斯那樣認為基督教文明可以拯救中國,也許斯密斯的這些觀點正是他所要歸入的“錯誤”之列。他認為中國如一個黑色的染缸,任由什麼信仰、主義來到中國,也不過是“來了”而已,馬上就會給染黑,這些信仰和主義不過又成為一塊中國人的新招牌而已,他甚至不太相信中國人能真信仰基督教。因此,他才批判“冷酷”的個人主義,“從生活窘迫過來的人,一到了有錢,容易變成兩種情形:一種是理想世界,替處同一境遇的人著想,便成為人道主義;一種是什麼都是自己掙起來,從前的遭遇,使他覺得什麼都是冷酷,便流為個人主義。我們中國大概是變成個人主義者多”。(《集外集·文藝與政治的歧途》)一方面是具有“人神”意蘊的“主觀之內面精神”,另一方面是帶有宗教意味的“改造國民性”思想,伊藤虎丸認為這就是魯迅思想中“個人一民族”可統一在一起的兩極,民族的改變有賴於覺醒了的個人,覺醒了的個人委身於改變了的民族。但目標雖有,道路卻無:在似乎斷難改變的民族中如何喚醒被民族性塑造了的個人,在似乎斷難覺醒的個人組成的民族中又如何促使民族發生改變呢?這正是魯迅思想中的緊張關係之所在。他對許廣平這樣總結自己的思想:“其實,我的意見原也一時不容易瞭然,因為其中本含有許多矛盾,教我自己說,或者是人道主義與個人主義這兩種思想的消長起伏罷。所以我忽而愛人,忽而憎人;做事的時候,有時確為別人,有時卻為自己玩玩,有時則竟因為希望生命從速消磨,所以故意拚命的做。此外或者還有什麼道理,自己也不甚瞭然。”(《兩地書·二四)
但若認為真是“矛盾”則未必,這是因為在魯迅思想中,尼采影響下的“個人主義”最終總會頑強地戰勝“人道主義”,成為他思想的根本底色,他的“立人”思想不能完全放在社會、民族層面來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