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信息
![《魚年》](/img/c/8e6/nBnauM3X0IDN1ATM3cjNzkTOxITM4kTNzEjMwADMwAzMxAzL3YzL4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片名:Year of the Fish
譯名:魚年
導演:大衛•堪培蘭 David Kaplan
編劇:大衛•堪培蘭 David Kaplan
主演:周采芹 Tsai Chin
肯•梁 Ken Leung
蘭德爾•杜克•金 Randall Duk Kim
Leung Bayer
國家/地區: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色彩:彩色
片長:90分鐘
類型:愛情/動畫/奇幻
發行:Funny Cry Happy
上映日期:2008年8月29日 美國紐約
劇情介紹
![《魚年》](/img/8/535/nBnauM3X3AzNzEzMwQDOzkTOxITM4kTNzEjMwADMwAzMxAzL0g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但世間總是有很多傳奇,一天葉前往菜市場買菜,有一個神奇的老婦人與她交談。最後分手的時候,這位老婦人送給葉一條活蹦亂跳的金魚,並且聲稱這條金魚會給人帶來好運。葉並沒有將老婦人的話當真,她不過是把這條金魚當作了自己傾訴的一個對象而已,雖然它不會為自己排憂解難,但看著它自由自在地游弋在魚缸中,葉都感覺到無比的快樂。隨著中國春節的到來,大家都開始準備度過新年,處處張燈結彩鞭炮聲連連,新年集會上幾位好心的老婦人將葉打扮了一番,幫助葉快快樂樂地度過這個新年。在新年集會上葉與當地爵士樂手約翰尼邂逅,兩人產生了真摯的愛情,這一切都讓葉平靜蒼白的生活開始出現色彩。終於,葉又燃起了對未來生活的希望……
幕後製作
![《魚年》](/img/2/6dc/nBnauM3XwcDO3QTOyADM0kTOxITM4kTNzEjMwADMwAzMxAzLwAzL0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其次,當觀者初次觀看這部影片時,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故事的劇本參照了灰姑娘的童話。但實際上這個故事的藍本並不是參照灰姑娘的故事改編而成,而是編劇David Kaplan根據一個中國的民間故事發揮而成!這個故事基本上流傳於民間,並沒有被正式的官方編輯成冊過,流傳的時間主要是公元9世紀,早於《灰姑娘》達八百年之久。這個故事連大多數的中國人都未所耳聞,卻被導演這位童話故事迷所發掘,並用其生花妙筆改編成了一個充滿了靈性的劇本。所以我們也可以從劇情中體會到深深的中國式哲學,由於那些對善良和人性的謳歌是每一個民族所共有的精神,這才導致我們在觀看此片時會不自覺地產生出似曾相識之感。
![《魚年》](/img/7/aeb/nBnauM3X1MDN1cDMzUDM0kTOxITM4kTNzEjMwADMwAzMxAzL1AzLx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影片簡評
![《魚年》](/img/1/ee8/nBnauM3XwgzN1UjN0kDM0kTOxITM4kTNzEjMwADMwAzMxAzL5A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而影片中大量實景的採用更是讓我們有身臨其境之感,畫面神秘而絢麗,唐人街的風貌卻絲絲入扣。很多細節上的處理無不展現著劇組拍攝時精細,其實故事本身並不複雜,幾乎所有的場景都集中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區域中,從而也可以看出本片劇組的規模並不大,但貴在導演精妙的構思和演員出色的發揮,後期製作功力更是一流。提到演員的發揮不得不提提本片中幾位亞裔演員,出演蘇太太媽媽桑的彩芹女士將演技發揮的淋漓盡致,真可謂是活靈活現,而蘭德爾飾演神秘的老婆婆同樣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可謂入木三分。而導演對於按摩院環境烏煙瘴氣的刻畫更是令人叫絕。至於女主角,她用自己清純的演技和亮麗的形象刻畫出了葉的清麗,也與大環境做出了強烈的對比,可謂是本片的點睛之處。一個洋溢著希望的故事,一個古老的哲理,一個充滿了東方氣息的絢麗童話!
演員周采芹
生平介紹
![《魚年》](/img/3/07b/nBnauM3X0ADOwkDO2ITM0kTOxITM4kTNzEjMwADMwAzMxAzLyE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1993年,因出演電影《喜福會》,周采芹來到了好萊塢。隨著這部電影的成功,她在好萊塢留下了。至今,熱愛演戲的周采芹仍活躍在世界戲劇領域中。1998年,周采芹在百老匯主演了《金童》(Golden Child),令她成2005年她參與演出了史匹柏監製的《藝妓回憶錄》,2006年的007電影《皇家賭場》里也有她的身影。周采芹不僅是個演員,她還當過舞台劇導演,執導了中央戲劇學院學生演出的《暴風雨》;此外,她還曾在香港話劇團執導過契訶夫的《海鷗》及莎翁名劇《十二夜》。
主要作品
《六福客棧》(1958年)《不死毒王》(1965年)
《雷霆谷》(1967年)
《傅滿洲和死亡之吻》(1968年)
《傅滿洲的城堡》(1969年)
《喜福會》(1993年)
《美國假期》(1999年)
《愛倫的日記》(2003年)
《藝伎回憶錄》(2005年)
《實習醫生格蕾》(2005年)
《翻譯風波》(2005年)
《舞會戰士》(2006年)
《大戰皇家賭場》(2006年)
《好萊塢華人》(2007年)
《魚年》(2008年)
《紅樓夢》(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