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離騷圖》是木版畫。明末清初畫家蕭雲從繪圖並集校,湯復刻。弘光元年(1645)刊本。收入1961年中華書局出版的《中國古代版畫叢刊》影印本。別有羅振玉、陶湘、鄭振鐸先後的影印本。此本目錄作六十九圖,實有六十四圖,計《離騷》一圖,《九歌》九圖,《天問》五十四圖,《遠遊》五圖。據凡例說,“經兵燹闕失”。圖為單面,卷首冠圖及書內插圖人物魅麗多姿,且富想像。《山鬼》一幅,不作獰惡怪物,而畫成美女形象。《國殤》一圖,改敗績而突出“武終鬼雄,生死不二”的精神。《天問》五十四圖,則反映了“大荒內外,何所不有”的古代神話傳說,具有“極古今名象之微,天地事物之變”,使觀賞者“疑胸頓開,飢目得飽”,是蕭雲從著名版畫插圖。作品信息
《離騷圖》立軸
設色絹本96.5×38.5cm
介紹:
邊跋釋文:杳杳深林颯颯楓,尚書拂素寫孤忠。
鸞鳳伏竄秋風裡,蘭蕙蕭條莫雨中。
山鬼有情虞歲晏,湘君無信步心同。
洛陽少年虛憑弔,今古何人解養空。
松溪居士題,葺莊程瑤田書。
作品賞析
明代晚期對中國繪畫史產生巨大影響的藝壇領袖、書畫巨擘董其昌,憑藉其超略時俗的歷史眼光和過人藝術功力、造詣,將已實際上成型和貫徹於中國中近古而來文人繪畫的一條主要脈系予以澄清和條理化——那就是至今仍為學術界爭論繼續發揮影響的中國畫“南北宗”論。他由唐代文人繪畫的鼻祖王維始,董源、巨然、李成、范寬、李公麟、米芾至元四家黃王倪吳再及明代的文沉此一流,長於“士氣”,以雍穆神秀、溫潤和雅為特質的藝術風尚,譬若禪之南宗。從茲使文人畫完全確立了在中國繪畫體系中的正統和領導地位。
繪畫中堅持以筆墨氣韻為尚的董其昌,正是充分發揮了作為一個傳統文人在哲學、文學、書法上的深厚造詣,終其一生向他所景仰的先賢、時俊研求師法,使他於義理、法度、技巧諸方面得臻完備,天真清新,自出機杼,蔚為大觀,開啟了晚明“松江”一派。
董畫多稱“逸品”,但觀其畫跡,繪畫樣式和技術亦非常豐富,特別是在他早中年,因廣覽博見,每遇名賢妙墨,心追手摹,直欲進古人堂奧,雖較以能工者亦略不輸之分許。即以此《離騷圖》為例,畫面前方分布五樹,交錯掩映,各盡其態。中心四木似攢足發,彼此糾結相奪,實為奇構。若胸無成竹,或現淤塞、或失瑣碎、或落重複。但作者巧為運籌,最前一木四面出枝,主幹婉轉疏朗,以側鋒點染積墨,松秀又渾然。如其自雲畫法“以墨漬出,令如氣蒸,冉冉欲墜……可稱生動之韻。”樹冠上較重的筆墨,使畫面穩定和集中在中心點上,獲得總體平衡。在它左右一高一低再分頭映出枯柯與紅葉,頂上一株青松亭亭若華蓋。同樣印合其畫理:“枯樹最不可少,時於茂林中間出,乃見蒼秀。樹……要得鬱郁森森,其妙處在樹頭與四面參差,一出一入,一肥一瘦處。”該圖豈不是思翁畫論最絕妙的註解嗎?
董思翁曾不止一次的以楚辭意境作畫,刊載於上海人美《董其昌畫集》的程十緑先生藏本絹本山水軸,自題:“悅石上兮流泉,與松間兮草屋……王叔明時摹右丞畫,余亦擬之。”我以為與該畫頗有淵源。首先都是以楚辭為題,再者畫面都系以松柯秋樹、山間草廬、遠山飛泉為表現內容,而畫法上都是以元代王蒙臨寫的唐王維畫本為宗師的。而目前《離騷》一圖從遠山取勢和脫變自王蒙牛毛皴的顯得松松茸茸的皴筆和苔點裡,則更具有黃鶴山樵的特有風韻。是否董其昌在創作這幅屬款“己酉”(萬句三十七年,公元1609,時董其昌55歲)的作品前不太久,確乎曾見到過一件王蒙臨寫的王維繪楚辭畫本,留下深刻印象,乃至反覆追寫,而今天所見的《離騷圖》亦為其中之一?完全同樣畫題的一件作品還可參見同畫集中上海文物商店所藏的《石泉松柏圖》,紙本水墨,題句“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玄宰寫。”唯較本圖少“離騷”二字耳。紙本一作因系簡筆水墨,筆意簡宕,書法略草,現絹本者畫意幽邃,書法則娟秀灑脫。雖二者書題工草有別,但結體和內在氣息的一致,卻全可互作比較印證。
《離騷圖》從畫面筆法和書法特徵上看,應當也是在思翁五十歲上下的中年作品。誠屬悉心經營之佳構,在其中期繪畫裡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此畫廬屋之中寫兩人對坐,一著緋衣正面,一著素披巾側傾,似問論禪機者。畫面出現人物的作品在早中期亦不復多見。乃至有些僅見晚年山水的人妄自得出“董畫無人”的偏見。具有權威性的《中國繪畫全集》明代編所錄董其昌萬句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時董氏47歲)《燕吳八景絹本冊頁》里,一半作品都繪有人物,《西湖蓮社》一圖寫詩人曳杖行吟;《舫齋候月》一圖寫三人對酌;《城南舊社》一圖寫舟人及待渡者;《西山秋色》一圖寫騎行旅人及從者三。同期畫有人物點景的作品在台北故宮藏品集中亦有收錄,足證前說之無稽。該畫保存完好、流傳有序,乾隆時精於考據之學的書畫家程瑤田(1725-1814,字易田,號伯易、讓堂、辨谷老民、葺荷等,隸書出入晉唐,擅花卉,精考據,工音律,善篆刻。著有《論書五編》、《琴音備考》)為該圖題寫了眉箋,在畫側書寫題詠“杳杳深林颯颯楓,尚書拂素寫孤忠。鸞凰伏竄秋風裡,蘭蕙蕭條莫雨中。山鬼有情虞歲晏,湘君無信肯同心。雒陽年少虛憑弔,今古何人解養空。”書法勁秀,詩意蕭散。另鈐有“磨兜堅室所藏書畫記”、“益齋平生真賞”(許增,1824-1903,仁和人,字益齋,富收藏,喜訂書籍,涉筆不凡)、“暝梧館藏”、“法書名畫”等收藏印記,可見歷為所寶。今日重現,可謂為董其昌早中期繪畫研究提供了一件重要作品,亦鑑藏家之幸事與眼福也。
中國版畫簡目(二)
版畫 (print) 是視覺藝術的一個重要門類,古代版畫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數銅版刻和套色漏印。當代版畫的概念主要指由藝術家構思創作並且通過製版和印刷程式而產生的藝術作品,具體說是以刀或化學藥品等在木、石、麻膠、銅、鋅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後印刷出來的圖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