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的真諦:做人交友處世》

《關係的真諦:做人交友處世》

我們生活在各種交往關係中,與他人、家人、世界、地球、宇宙都息息相關。因為世間萬物皆離不開交往,我們有必要了解什麼是交往,交往的一切活動——與愛人、父母、朋友、老師和社會的——對自己和他人都意味著什麼。將所有個人的交往關係拼接在一起,就構成了社會。社會是我們的寫照,由我們在交往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組成。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世界著名心靈導師克里希那穆提作品空無者乃幸福者

內容簡介

如果交往時氣惱妒忌、野心勃勃、顧影自憐、壓抑狹隘、獨占欲強,社會就會變得瘋狂。如何交往會影響我們身邊所有其他事物——人、動物、地球,甚至生物圈。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處世方法不同,結果亦會不同。試著把這《關係的真諦:做人交友處世》讀下去吧,看看你的內心世界何時會發生變化。

作者簡介

克里希那穆提(1895-1986),享譽世界的心靈導師,生於印度。少年時期開始專門的靈性修煉,以後成為徹悟的智者。他一生致力於引導人們認識自我,用自性的光明照亮自己,解放自己。他一生的教誨皆在幫助人類從恐懼和無明中解脫,體悟慈悲與至樂的境界。他的著述是由空性流露的文字和講話集結而成,已被譯成幾十種文字,在世界上留下廣泛深遠的影響。

媒體評論

“聽克里希那穆提談話,仿佛聆聽佛音一般——如此令人震撼,如此讓人不由自主地信服。”——阿道斯·赫胥黎

目錄

第一部分人與人第一章什麼是交往關係1.世間萬物皆交往關係2.交往是發現自我的途徑3.擺脫印象羈絆,方能真正交往4.只有在交往中,才能逐漸發現我是誰5.認識自己帶你走出交往誤區6.交往與安全感、依賴感7.交往方式創造了社會8.交往不只為求得安全感、愉悅感和感激9.只想不做,會讓你陷入交往困境10.愛不是感激11.交往和依賴12.只要有依附,愛便無存留第二章愛、性和交往1.困擾我們的兩個問題2.什麼是愛?3.什麼不是愛?4.為什麼性被搞得一團糟?5.什麼是欲望?6.欲望不是愛7.欲望本身沒有錯8.“我必須擁有”的想法惹禍端9.能否彼此相愛卻不想著占有對方?10.欲望是愛的開始11.激情從何而來?12.慾念叢生,煩惱將至13.邪念使性淪為淫慾14.愛的缺失讓性偏離正軌15.性為何讓我們放不下?第三章戀人的交往1.戀人之間為何相互依賴?2.為何渴望與人相戀?3.我們把它叫做愛4.激情還是淫慾?何為性之美?5.為何性如此重要?6.愛不僅僅是性7.同性戀、異性戀都客觀存在8.何必對性取向耿耿於懷?9.分享和交流思想的意義10.不應理所當然地利用朋友和情人11.被愛與去愛第四章禁慾和純潔1.禁慾僅僅是控制而已2.發誓禁欲是在徒勞浪費精力,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可以縱情聲色3.禁慾是控制,貞潔才是愛4.有愛在,性便自得其所第五章婚姻和友誼1.囿於個人成見,我們從未向人敞開心扉2.關係意味著接觸3.戀人關係就如綻放的花兒般美妙4.習慣只能戕害愛5.是愛促使你與戀人性接觸,因此不會噩夢相隨第六章你和教師、學校及教育的關係1.你為什麼接受教育?2.真正的教育不只助你建功立業,還能幫你理解人生3.正確的教育方式4.發現自己的興趣5.自由源自脫離舊有環境,不再遵從條條框框第七章你與父母、社會的關係1.父母究竟需要什麼?2.教育的社會意圖3.父母和孩子之間是什麼關係?4.父母因愛子女而改變,孩子亦然5.父母作為第一任老師,亦應接受教育6.不應指責受教育的年青一代7.有人教我們如何思考或思考些什麼嗎?8.我們真的愛孩子嗎?9.喚醒父母和孩子的智慧第八章與自己的關係1.你在尋找什麼?2.了解心中所思、認識自己、追尋目標3.認識自己是通向自由的關鍵4.交往與隔絕5.若沒有交往,還有自我嗎?6.衝突和痛苦讓我意識到自己的存在7.是否有不受約束的心理狀態?8.認識自己是解決心理、社會和經濟問題的通途9.人性皆相通,了解你的本性,你就會了解整個世界的問題所在10.我們尋找恆久的安全感11.世上有無安全感?12.透徹理解安全感的問題第二部分你和社會的關係第九章你和社會第十章什麼是真正的宗教?第十一章政府、軍隊和法律第十二章種族,文化、國家第十三章你和世界第三部分生活的目的是什麼?第十四章什麼是生活?第十五章我與自然界、動物和整個地球的關係第十六章上帝、宇宙和未知

前言

克里希那穆提(1895-1986)是當代世界公認的一名偉大的教育家和哲學家。他出生於印度南部,在英國接受教育,之後環遊世界作公共演說,訪談各界名人、著書、創辦學校,直至90歲高齡辭世前一直在不停地奔波。他自稱不屬於任何階層、任何國家或宗教,不受任何傳統的束縛。《時代》雜誌將克里希那穆提與特麗莎修女並提,稱他為20世紀五大聖人之一。克里希那穆提的學說共被彙編成75本書,(包括700盤錄音帶,1200盤錄像帶)。截至目前,這些作品已被印製成400多萬冊圖書,翻譯成30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均有銷售。“既不接受任何精神和心理權威,也不標榜自己,”是這些作品的唯一主題。克里希那穆提說,人要擺脫恐懼,習慣、權威和教條的束縛,首先必須認識自我,唯有這樣,才能重建社會秩序並真正進行心靈變革。我們的社會充滿暴力和衝突,任何政治、社會和經濟政策都無法將它變得美好,無法讓人們彼此關愛、相互同情。

精彩書摘

凡重大社會變革皆始自少數人,始自你、我這是為什麼世界上所有的巨變和改革都是從幾個人,從你、我開始的原因。所謂大規模的運動不過是被說服了的個人的集體行為罷了。集體行為有意義的前提是集體中的每個成員都覺醒;但是,如果他們被某種言論和思想施了催眠術,那樣的集體行為必定導致災難。看到世界亂糟糟地令人可怖,不僅充斥著戰爭、饑荒和民族主義災難,其間還活躍著腐朽的有組織的宗教思想——在接受這一切的同時,我們也認識到,要根本而徹底地改變世界,顯然必須從自身做起。你可能說,“我願意作出改變,可是如果人人都這樣的話,那得花上多少年啊”。但事實果真如此嗎?若是的話,花上好多年那又何妨!如果你、我真的被說服了,真的看到了改革必先從我做起的真理,那還用花很久去說服他人,去改變世界嗎?因為隸屬於世界,你的行為會影響你所在的世界、你交往的圈子。但困難在於承認個人轉變的重要性。我們要求世界變革,要求所在的社會變革,但我們自己卻盲目無知,不願作出改變。什麼是社會?當然是你、我之間關係的總和。你和我相互交往,共同創造了社會;不管這個社會自稱屬於誰,印度人,共產主義者,資本主義者或其他什麼,我們都必須改變相互間的關係,這種改變並不依靠法律、政府、外部環境,而是完全依靠你和我。幫助並服務他人提問者:我想幫助別人,為別人服務,怎么做才最合適?克:最好的方法就是認識並改變自己。想去幫助他人、為他人服務,這種願望里其實隱藏著驕傲和自負。如果你心中有愛,就會想著去為對方服務。叫嚷著要幫助別人是虛榮心的表現。如果你想幫助別人,必須了解自己,因為人和人沒什麼兩樣。從皮膚上看我們可能各不相同——黃色的、黑色的、棕色的或白色的——但我們同被渴望、恐懼、貪婪或野心所驅使;在內心深處都非常相似。不了解自己,你怎能知道他人的需求?不了解自己,你無法了解他人,為他人服務。沒有自知之明,你是在無知中做事,就會製造苦惱。讓我們換個思路這樣想。在貪婪和戰爭的驅使下,工業化在世界各地迅速蔓延。工業化可能的確創造了就業機會,讓更多人吃飽了飯,但造成的後果是多么嚴重!那些掌握高科技的人變化何其大!他們變得更為富有,擁有更多的汽車和飛機,看到更多的新產品問世,觀賞到更多的電影,居室處所也是更大更好;但整個人類發生了什麼變化呢?人們變得越來越冷酷,越來越沒有創意,越來越缺乏創造力。暴力必將蔓延,而政府就是暴力的組織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