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游地區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

《長江中游地區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是由李新民所著的一本書籍之一,於2002年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水資源人口能源環境已經成
封面封面
為當代全人類共同關注的四大問題。其中全球水資源問題尤其引起世界各國的強烈關注,水資源匱乏已經成為阻礙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水資源總量尚屬豐富,但人口眾多,人均擁有水資源量居世界第88位,按照世界標準屬於缺水國家。全國大部分地區缺水,多數城市又供水不足,而洪澇災害和水污染問題還非常嚴重。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自宜昌至湖口的長江中游流域面積68萬平方千米,僅占全國國土面積的7.1%,而年徑流量卻占全國年徑流量的16.6%。豐富的水資源有利於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利用,但是,

降水和徑流過分集中在汛期,區內和上游若發生連續性強降水,往往會使長江中游平原湖區產生嚴重的洪澇災害,造成巨大的損失。長江中游地區是我國戰略開發中溝通南北、連線東西的重要區域,不僅具有良好的經濟基礎,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長江及其眾多支流極為豐富的水資源,是支撐區域運行的重要因素;水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可持續利用對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特別是三峽工程建設與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規劃實施以及全國產業大調整,給長江中游地區水資源最佳化利用和區域經濟發展帶來了極好的機遇,當然也對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提出了

新的更高的要求。正是基於上述原因,李新民等在有關方面的支持下開展了《長江中游地區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研究成果用同一名稱由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有5章,以實證研究為主,兼有理論探討。作者在闡述流域自然、經濟條件和基礎設施的基礎上,運用系統論的觀點和方法,重點分析了長江流域中游地區水資源的賦存條件與時空分布、水資源最佳化利用與產業化開發以及構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系統等。作者試圖探討長江中游豐富的水資源利用,包括現代經濟各部門最佳化用水問題,洪水防治與儘可能利用超額來水問題,水資源利用與社

會、經濟、生態協調發展問題等,以促進區域在全國經濟大調整中能穩步前進。該書是在長江流域總體規劃和各方面寶貴研究成果和長期實測資料基礎上,通過典型調查、遙感圖像判讀、數據計算、綜合分析,經過比較嚴密的由表及里、由粗及精的分析研究,反覆歸納,精心撰寫而成的。因而,實踐基礎紮實,有充分的依據,表現出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它系統地對長江中游地區水資源可持續利用進行了研究,比較深入地論述了水資源賦存條件與時空分布狀況,探討了水資源最佳化利用與產業開發構想,分析了洪澇災害產生的原因及防治對策,對區域經濟社

會可持續發展的要點提出了中肯的意見。該書有一些新的觀點和提法也值得注意。如,長江中游地區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是一個系統工程,應當將水資源的利用與洪水防治(興利與化害為利)統一考慮;要從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協調一致來探討三峽工程建設與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效益與影響,這樣才能因地制宜地最佳化利用水資源,以促進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使長江中游地區豐富的水資源得到可持續利用,區域社會經濟不斷向前發展;符合市場經濟的“水業開發”、促進“水業開發”產業群的形成,以及加大“治水”投入也是搞好長江中游

地區水資源開發的必要經濟投資,應改變觀念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和重大工程的建設力度,等等,都值得有關部門規劃時參考。書中還有許多提法都有獨到之見,恕不一一列舉。總之,該書是以長江流域中游地區水資源合理利用為主要研究對象,豐富的內容、詳實的資料和比較嚴密的分析論證,都使其成為近年來關於長江流域區域水資源研究方面的一部優秀著作,必將推動長江流域水資源利用、經濟開發與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再上一個新台階。

目錄

第一章區域概況
第一節流域範圍
一、長江流域簡介
二、長江中游範圍
第二節自然地理特點
第三節區域發展
第二章水資源時空分布
第一節水資源要素
第二節主要江河湖泊
第三節區域水資源狀況
第三章水資源最佳化利用與產業化開發
第四章洪澇災害及其防治
第五章構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系統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