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套》[張愛玲小說]

《連環套》[張愛玲小說]
《連環套》[張愛玲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連環套》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第一次發表在風行上海灘的名牌雜誌《萬象》,但連載到第六期時中斷了。

簡介

她嫁的是英國的湯姆生,好歹也鬧著入了英國的籍,卻叫不得湯姆生太太,湯姆生另給了她一個姓,叫賽姆生太太。她的本名叫霓喜,十四歲的光景賣給座綢緞生意的印度人做小,生了兩個孩子,後來因心裡有那么一點做女人

《連環套》《連環套》
自主,便不大安分了,被理所當然地趕出了家門;又被年過半百的藥店老闆接手,那老闆是個表面縱容心裡卻很清楚的人,看到後來連我也沒弄清楚他到底存的是什麼心;他前腳死,後腳她就被趕出家門;沒多久遇到有著水手趣味的湯姆生,原本他不過想嘗個野味,她使了些小小的手段,竟然騙得他也給她買了房,置了家,像模像樣地過起了夫妻的日子來了。說是夫妻,不過是生理上的意思,法律上卻沒落下任何的證據。現今湯姆生娶了正當人家的姑娘,她仍然叫著賽姆生太太。

她的命如同草一般地賤、卻也如草一般地堅韌,三個丈夫,不算那些她暗地裡勾搭的,留給她五個孩子。她在自己處於不利的時候,也想著拿孩子來做籌碼,沒有一次成功的。她到底是女人,五個孩子一直護在翅膀下面。最小的屏妮,是那個叫湯姆生的,她便常常抱著她去他的辦公地方要錢。她本來膽子就大,後來更是什麼都不怕了。她原本就是人家養女,並沒有親人跌跌爬爬地活到三十多了,除了孩子,她還是沒有親人。如今她六十多了,五個孩子都在外面了,她一個人,卻依然不大安靜,那些本不大光彩的歷史,她卻要常常地拿來做炫耀的材料。她年輕時長得不算細膩,但能勾起男人最原始的欲望,也有些女人的小手段,又是個要強的,便總是想多要些,她自己覺得自己的命還不錯,離一次,再找一個,總還是比先前好的。她是那種一直想要贏的女人,卻是個輸了又輸的女人。關鍵的是,她覺得自己從來沒有輸過。


作者簡介

張愛玲,現代文學史上重要作家,生於上海,原籍河北豐潤。1921年生於上海,1995年離去於美國洛杉嘰,當時
身邊沒有一個人,恰逢中國的團圓節日:“中秋節”。說張愛玲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異數”當不為過。文字在她的筆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鑽進你的心裡去。喜歡張愛玲的人對她的書真是喜歡,閱讀的本身就能給讀書的人莫大的快感。閱讀的快樂只有在她那裡才可以得到,至少對我是這樣。讀別的書你或許能知道道理,了解知識,得到震撼,但是只有讀張愛玲的文章你才是快樂的。即便是有點悲劇意味的《十八春》依然如此!張愛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的如此精緻卻除此之外別無第二人

《連環套》《連環套》
可以相比。讀她的作品你會發現她對人生的樂趣的觀照真是絕妙!張愛玲的才情在於她發現了,寫下來告訴你, 讓你自己感覺到!她告訴你,但是她不炫耀!

張愛玲最有名的一本集子取名叫《傳奇》其實用傳奇來形容張愛玲的一生是最恰當不過了。張愛玲有顯赫的家世,但是到她這一代已經是最後的絕響了,張愛玲的童年是不快樂的父母離婚,父親一度又揚言要殺死她,而她逃出父親的家去母親那裡,母親不久就又去了英國,她本來考上了倫敦大學,卻因為趕上了太平洋戰爭,只得去讀香港大學,要畢業了,香港又淪陷,只得回到上海來。她與胡蘭成的婚姻也是一個大的不幸。本來在文壇成名是件好事,可是這在解放後居然成了罪狀,最後只得遠走它鄉!張愛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個善於將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享樂主義者,又是一個對生活充滿悲劇感的人;她是名門之後,貴府小姐,卻驕傲的宣稱自己是一個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憐人,時時洞見芸芸眾生“可笑”背後的“可憐”,但實際生活中卻顯得冷漠寡情;她通達人情世故,但她自己無論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獨標孤高。


詳情

賽姆生太太是中國人。她的第三個丈夫是英國人,名喚湯姆生,但是他不準她使用他的姓氏,另贈了她這個相仿的名字。從生物學家的觀點看來,賽姆生太太曾經結婚多次,可是從律師的觀點看來,她始終未曾出嫁。初次見到賽姆生太太的時候,她已經是六十開外的人了。那一天,是傍晚的時候,我到戲院里買票去,下午的音

《連環套》《連環套》
樂會還沒散場,裡面金鼓齊鳴,冗長繁重的交響樂正到了最後的高潮,只聽得風狂雨驟,一陣緊似一陣,天昏地暗壓將下來。仿佛有百十輛火車,嗚嗚放著汽,開足了馬力,齊齊向這邊衝過來,車上滿載搖旗吶喊的人,空中大放焰火,地上花炮亂飛,也不知慶祝些什麼,歡喜些什麼。歡喜到了極處,又有一種凶獷的悲哀,凡啞林的弦子緊緊絞著,絞著,絞得扭麻花似的,許多凡啞林出力交纏,擠榨,嘩嘩流下千古的哀愁;流入音樂的總匯中,便亂了頭緒——作曲子的人編到末了,想是發瘋了,全然沒有曲調可言,只把一個個單獨的小音符叮鈴噹啷傾倒在巨桶里,下死勁攪動著,只攪得天崩地塌,震耳欲聾。

這一片喧聲,無限制地擴大,終於脹裂了,微罅中另闢一種境界。恍惚是睡夢中,居高臨下,只看見下面一條小弄,疏疏點上兩盞路燈,黑的是兩家門面,黃的又是兩家門面。弄堂里空無所有,半夜的風沒來由地歸來又掃過去。屋子背後有人淒淒吹軍號,似乎就在弄堂里,又似乎是遠著呢。弦子又急了,饒鈸又緊了。我買到了夜場的票子,掉轉身來正待走,隔著那黑白大理石地板,在紅黯的燈光里,遠遠看見天鵝絨門帘一動,走出兩個人來。一個我認得是我的二表嬸,一個看不仔細,只知道她披著皮領子的斗篷。場子裡面,洪大的交響樂依舊洶洶進行,相形之下,外面越顯得寂靜,簾外的兩個人越顯得異常渺小。

我上前打招呼,笑道:“沒想到二嬸也高興來聽這個!”二表嬸笑道:“我自己是決不會想到上這兒來的。今兒賽姆生太太有人送了她兩張票,她邀我陪她走,我橫豎無所謂,就一塊兒來了。”我道:“二嬸不打算聽它?”二表嬸道:“賽姆生太太要盹著了。我們想著沒意思,還是早走一步罷。”賽姆生太太笑道:“上了臭當,只道是有跳舞呢!早知道是這樣的——”正說著,穿制服的小廝拉開了玻璃門,一個男子大踏步走進來,賽姆生太太咦了一聲道:“那是陸醫生罷?”慌忙迎上前去。二表嬸悄悄向我笑道:“你瞧!偏又撞見了他!就是他給了她

《連環套》《連環套》
那兩張票,這會子我們聽了一半就往外溜,怪不好意思的!”那男子果然問道:“賽姆生太太,你這就要回去了么?”隔了多時我沒有再看見賽姆生太太。後來我到她家裡去過一次。她在人家宅子裡租了一間大房住著,不甚明亮,四下里放著半新舊的烏漆木幾,五斗櫥,碗櫥。碗櫥上,玻璃罩子裡,有泥金的小彌陀佛。正中的圓桌上鋪著白累絲桌布,擱著蚌殼式的橙紅鏤花大碗,碗裡放了一撮子撳紐與拆下的軟緞紐絆。牆上掛著她盛年時的照片;耶穌升天神像;四馬路美女月份牌商店裡買來的西洋畫,畫的是靜物,蔻利沙酒瓶與蘋果,幾隻在籃內,幾隻在籃外。裸體的胖孩子的照片到處都是——她的兒女,她的孫子與外孫。

她特地開了箱子取出照相簿來,裡面有她的丈夫們的單人像,可是他們從未與她合拍過一張,想是怕她敲詐。我們又看見她的大女兒的結婚照,小女兒的結婚照,大女兒離婚之後再度結婚的照片。照片這東西不過是生命的碎殼;紛紛的歲月已過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了下去,滋味各人自己知道,留給大家看的惟有那滿地狼藉的黑白的瓜子殼。


後感

“從生物學家的觀點看來,賽姆生太太曾經結婚多次;可是從律師的觀點看來,她始終未曾出嫁。”張愛玲女士

《連環套》《連環套》
用這樣一句話簡明地概括了霓喜從女孩到賽姆生太太的經歷:雖然有過三個丈夫,並生育了五個孩子,卻始終是有實無名,妻不妻、妾不妾地存在於他們的生活中;被丈夫無情地拋棄後,只能黯然地走出他們的世界。 被拋棄是霓喜一生感情支離破碎的源頭,而她的性格與為人處事又使被拋棄成了她的宿命。生活就是個連環套,就這樣一環套一環地把霓喜牢牢地套在現實中。小時候被父母拋棄,她才會被賣給了一個印度商人,也就是她的第一個丈夫;
她是被買來的,沒有依靠、沒有地位,她的丈夫才敢絕情地拋棄她;她是一個無名無份的棄婦,也就不得不繼續著有實無名的日子,沒有名份,自然就得不到應有的權益;當磋砣歲月帶走了她引以為傲又賴以為生的美貌與青春時,那有限的風光與榮華也就拋棄了她...... 無疑,霓喜的遭遇是值得同情的。如果不是在那樣的年代,如果父母沒有拋棄她,霓喜的命運自是另一番景象。然而,如果她不是把“隨時隨地的調情”作為維持自尊心的手段,如果她能夠真正地自尊自愛,也就不會使被拋棄成為她最終的宿命。

評論

《連環套》的主要弊病是內容的貧乏。已經刊布了四期,還沒有中心思想顯露。霓喜和兩個丈夫的歷史,彷佛是

《連環套》《連環套》
一串五花八門,西洋鏡式的小故事雜湊而成的。沒有心理的進展,因此也看不見潛在的邏輯,一切穿插都失掉了意義。雅赫雅是印度人,霓喜是廣東養女,就這兩點似乎應該是第一環的主題所在。半世紀前印度商人對中國女子的看法,即使逃不出玩物二字,難道沒有旁的特殊心理?他是殖民地種族,但在香港和中國人的地位不同,再加上是大綢緞鋪子的主人。
可是《連環套》中並無這二三個因素錯雜的作用。養女(而且是廣東的養女)該有養女的心理,對她一生都有影響。一朝移植之後,勢必有一個演化蛻變的過程;決不會像作者所寫的,她一進綢緞店,彷佛從小就在綢緞店裡長大的樣子。我們既不覺得雅赫雅買的是一個廣東養女,也不覺得廣東養女嫁的是一個印度富商。兩個典型的人物都給中和了。錯失了最有意義的主題,丟開了作者最擅長的心理刻畫,單憑著豐富的想像,逞著一支流轉如踢噠舞似的筆,不知不覺走上了純粹趣味性的路。除開最初一段,越往後越著重情節,一套又一套的戲法(我幾乎要說是噱頭),突兀之外還要突兀,刺激之外還要刺激,彷佛作者跟自己比賽似的,每次都要打破上一次的紀錄,像流行的劇本一樣,也像歌舞團的接一連二的節目一樣,教讀者眼花繚亂,應接不暇。描寫色情的地方,(多的是!)簡直用起舊小說和京戲——尤其是梆子戲——中最要不得而最叫座的鏡頭!

京劇《連環套》

故事背景
綠林好漢竇爾敦出身武林世家,自幼習武甚精,後又拜一尊佛海靖為師,得其真傳,終於藝冠群芳,成為武林高手。他為人忠厚,性格直爽,講究義氣,俠肝義膽,雖身懷絕技,卻並不欺人作惡,而是扶危濟困、除暴安良,

《連環套》《連環套》
因而深受武林人士擁戴,推舉他為山東綠林道八大處總頭領。然而,以十三省總鏢局黃三太為首的惡勢力卻十分仇恨他,他們擺下八十一門英雄會,設計以暗器擊傷果敢赴會的竇爾敦。為團結綠林力量,竇爾敦克服重重困難,投奔連環套,不料卻遭寨主拒絕。然而,恰逢此時官兵圍剿連環套,竇爾敦不計前嫌,全力相助連環套,以智謀與勇氣大敗官兵,贏得了人們的尊敬與信任,被擁戴為連環套寨主,終使連環套日益強大,固若金湯。
劇情梗概
梁九公失落御馬,見柬留黃三太之名,知黃已死,乃調其子記名總兵黃天霸問罪,彭朋與黃三太有舊情,暗中庇護,限令訪拿。黃天霸喬妝鏢客出口外,遇竇爾墩部下賀天龍,擒之,聞竇名,故釋之,假意拜山;誘竇自承盜馬,黃先用軟語求告,竇疑之,黃道出真名,又以語激竇,約次日比武,得脫下山。朱光祖夜入連環套,盜竇雙鉤,而將黃之刀插留案間,次日反責竇無勇,竇中計,怒獻御馬,隨黃到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