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錄全譯》

《近思錄全譯》

《近思錄全譯》對《近思錄》做了介紹。全書分為道體、為學、致知、存養、克治、家道、出處、治體、治法、政事、教學、警戒、辨異端、觀聖賢等十四門,凡六百二十二條,為闡述儒家性理的概論之作。

基本信息

圖書詳情

叢書名稱:中國歷代名著全譯叢書
圖書圖書

ISBN:978-7-221-08379-1
作者:朱熹呂祖謙
出版日期:2009年3月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中國圖書館分類號:B244.74
印張:24.500印張
開本:1/16
印刷用紙規格:787*1092
頁數:392頁
印刷色:單色
定價:¥36.80元
適讀年齡/年級:綜合
適讀對象:生活用書

簡介

近思錄全譯(修訂版)》對《近思錄》做了介紹,《近思錄》成書於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著名理學大師朱熹、呂祖謙合編。書名取《論語·子張》“切問而近思”之義;內容擇自《太極圖說》《易通》《西銘》《正蒙》《經學理窟》《二程遺書》《易傳》等有關著述,集北宋哲學家周敦頤、程顥、程頤和張載的主要言論而成。全書分為道體、為學、致知、存養、克治、家道、出處、治體、治法、政事、教學、警戒、辨異端、觀聖賢等十四門,凡六百二十二條,為闡述儒家性理的概論之作

作者簡介

作者:(宋朝)朱熹譯者:(宋朝)呂祖謙註譯:於民雄

序言

《近思錄》成書於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著名理學大師朱熹、呂祖謙合編。書名取《論語·子張》“切問而近思”之義;內容擇自《太極圖說》、《易通》、《西銘》、《正蒙》、《經學理窟》、《二程遺書》、《易傳》等有關著述,集北宋哲學家周敦頤、程顥、程頤和張載的主要言論而成。全書分為道體、為學、致知、存養、克治、家道、出處、治體、治法、政事、教學、警戒、辨異端、觀聖賢等十四門,凡六百二十二條,為闡述儒家性理的概論之作。
《近思錄》既為朱熹、呂祖謙合編,又全面展現了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的基本思想,故該書可視為雙重合作的產物。了解《近思錄》,與了解上述六人的生平、事跡、思想有關,亦為解讀《近思錄》提供背景知識準備。職是之故,有必要對朱熹等六位學者作一簡要介紹。
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別稱****,晚號晦翁等。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僑居建陽(今屬福建)。紹興18年(公元1148年),登進士第。後歷任泉州同安主簿、知南康軍、知漳州、秘閣修撰等職。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落職罷祠。時韓侘冑專權,****猖狂,其學被目為“偽學”。方是時,稍以儒名者,無所容其身。後****鬆弛,其學亦漸得見用。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朱熹被賜謚為“文”,旋贈中大夫,特贈寶謨閣直學士。理宗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理宗手詔:以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及朱熹“從祀孔子廟庭”。
朱熹早歲從父朱松學,後師事李侗。一生孜孜不倦,“博極群書,自經史著述而外,凡夫諸子、佛老、天文、地理之學,無不涉獵而講究也。”堪稱古代百科全書式的大學者。哲學上,朱熹認為理、氣不能相離,“天下未有無理之氣,亦未有無氣之理”。但又斷言理為形而上之道,理是本,邏輯上先在;氣為形而下之器,氣在後。

章節目錄

前言
道體第一
為學第二
致知第三
存養第四
克治第五
家道第六
出處第七
治體第八
治法第九
政事第十
教學第十一
警戒第十二
辨異端第十三
觀聖賢第十四
附錄
葉采《近思錄集解·序》
張伯行《近思錄集解·序》
書《近思錄》後
《近思路》跋

文摘

道體第一
(凡五十一條)
此卷論性之本原,道之體統,蓋學問之綱領也。
(說明)
儒家形上本體論,是儒學整全真理的基石。
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從本原上說,源於“道”的牽引,具有終極本體依據。儒家精神之所以生生不息,中國人文傳統之所以彌久日新,根本原因就在這裡。
“道”是唯一、絕對的本體,是超越性的最高實在。在儒學體系中,“天道”、“仁道”、“天理”均是表征本體的術語。本體之“道”的神聖性在於:創化萬物又內在萬物,是一切價值之源,是個體完滿化的理念。
因此,《易·繫辭上》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又說:“一陰一陽之謂道。”
《中庸》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盡心上》)
凡此種種,在儒家經典中比比皆是,整體上展現了原始儒學關於天、地、人的終極性思考與關懷,凸現了中國文化的形上智慧。
作為一代思想大師,宋儒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承先啟後,在彰顯、宏揚儒家大智慧方面成就斐然,庶幾具有開創性的貢獻。他們以儒學原典為根據,感知、理解、體悟儒家形上真髓,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創造性闡釋。《道體第一》五十一條,以“道”為核心,展示為自然本體論、宇宙生存論、人性論、認識論、道德形上學的內在有機統一體系。
周敦頤說: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