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虛實》

《辨虛實》

《辨虛實》是陳穎君所寫的作品,2010年6月1日由人民軍醫出版社發行,現已完結。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辨虛實
作者:陳穎君編著
出版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辨虛實辨虛實

出版時間:2010-6-1
字數:101000
開本:16開
ISBN:9787509138618
定價:¥22.00

內容簡介

《辨虛實:中醫養生智慧》旨在指導讀者辨清身體“虛”“實”的基礎上,杏一明原因,並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理。對於一些常見症狀,如愛出虛汗、低血糖、牙齦出血、肥胖、纏綿不愈的口腔潰瘍以及一些源於寒性體質的疾病,如消化道炎症、心血管疾病、關節炎、神經痛、腰腿痛等,從中醫的角度進行了深入地分析與闡述。重點分析了“三高”的發病原因,糾正長期以來認為“三高”只是營養過剩,是富貴病的錯誤認識,運用大量詳實的事實對“三高”進行剖析,並對“三高”為什麼虛,哪裡虛,怎么補等問題進行了詳細地解答。同時揭示了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和影響長壽的隱形障礙,宣傳了中醫控制慢性病、美容養顏方面的科學知識。這是一本適合廣大家庭閱讀使用的保健圖書。

目錄

第1章辨清身體的虛實
一、疾病從“虛”開始
二、“虛不受補”也能補
三、為什麼你不能喝牛奶
四、為什麼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會腹痛
五、愛出虛汗
六、低血糖
七、牙齦出血
八、骨質疏鬆
九、肥胖
十、口腔潰瘍
第2章體質虛寒,百病叢生
一、消化道炎症
二、心血管疾病
三、關節炎、神經痛和腰腿痛
第3章看清“三高”真面目
一、高血糖
二、血黏稠
三、高血脂
四、高血壓
第4章距離長壽有多遠
一、心臟為什麼會停止工作
(一)腎受到傷害的主要誘因
(二)肝損傷的主要誘因
二、健康路上的隱形障礙
(一)不良情緒
(二)勞逸不當
(三)飲食不當
第5章多一點生活智慧
一、健康人群
二、體質下降的人群
三、慢性病人群
第6章古為今用話中醫
一、孩子如何長得更高
二、如何促進孩子更好的學習
三、女性如何擁有好膚色
四、如何在工作中更具競爭力
那叫一個“虛”
疾病從“虛”開始
現在有些人已經把身體“虛”當作稀鬆平常的事,認為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反正各項生化指標還都是正常的。但是疾病確實是從“虛”開始的。
在《補氣血》中,我曾經提到:人體的能量是氣、血和精,在中醫理論中,它們就代表了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而且充盈的氣、血和精是人們健康長壽的根本。
“氣”,是一種非常微小的物質,存在於人體的各個器官和組織中,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能量。
“血”是一種紅色的可以流動的液體物質。
“精”是人體最寶貴的精華,貯存在腎中,一部分來自父母所賜,另一部分來自於後天的營養物質積累。
這三種能量的關係如圖所示:
我們每天吃飯、走路、上班、學習、上廁所……這一切活動都是“氣”在提供著能量。“氣”每天都在消耗,也每天都需要得到補充。正常的吃飯和睡覺就可以保證人體產生每日所需的足夠的“氣”。“氣”就像超市裡的商品,每天早晨按時進貨,晚上商品被銷售出去,只要當天的進貨量和銷售量保持平衡,人體就能正常運轉。
“血”是一種儲備在體內的更深層級的能量,是人體通過消化吸收飲食中的營養物質,將其轉化成“血”儲存在體內的。不要混同於西醫所說的“血液”。中醫的“血”比血液的涵蓋範圍更大。可以這樣認為,正常情況下我們每天攝入的能量不一定都被當作“氣”而消耗掉,其中一部分,或多或少的節餘了下來作為“血”,變成深一層級的能量。它不參與日常的能量消耗,只有在人們患病、受傷,女性月經或者大量體能透支時,“氣”這種日常能量已經不足了,或者由於器官功能降低無法在短時間內化生出“氣”提供給人體,這時人體才會啟動“血”這一層級的能量,將“血”轉化成“氣”,維持正常的生理運轉。“血”就相當於國家的儲備物資,比如市場上的糧食因為某種原因出現暫時性短缺,國家會迅速調集各省市的儲備糧,充斥到市場上,以滿足這種相對過剩的需求,達到供需平衡。等到這種過剩的需求緩和了,國家還要及時補充糧食作為新的儲備糧,以備不時之需。
“精”是一種比“血”更深一層的能量。人體平時通過攝入營養不斷積累和充實“精”的儲備,在一些需要大量消耗體力和精力的時候,人體現有的“氣”和“血”暫時不能維持如此大的消耗量,就需要用到“精”。比如女性自然分娩時,打架、戰鬥中,突發的危機和考驗面前,人體處於高度的亢奮狀態,體內會迸發出一種前所未有的力量,就是我們常說的“我也不知道當時哪來的一股力量”,完成平時無法做到的動作。當因為某種特殊的原因,人體已經無法及時生成“氣”和“血”的時候,“精”作為高效的應急能量被氣化為“氣”,為身體服務。例如在礦井下被困的礦工、重病和久病不愈的患者,由於無法製造“氣”和“血”這兩種能量,只能依靠消耗“精”來維持生命,這一點點“精”就是家底。還有一點,就是當人們經歷更年期,步入真正意義上的老年之後,“氣”和“血”的產生自然減少了,相對比較依賴年輕時攢下來的“精”提供能量。所以一般情況下一個氣血都比較充足的正常年輕人,“精”基本不會隨意被動用。即便是偶爾累過了勁,可能已經消耗了“精”,好好的調整一段時間,通過飲食的慢慢補充和轉化,也可以慢慢彌補上“精”的損耗。不過這個過程比較緩慢,因為攝入的能量還要供應全天的“氣”,攢夠了“氣”還要補充“血”,二者會分流一大部分營養,留下來化生為“精”的當然就很少了。“精”相當於國家的戰時儲備物資,是為軍隊作戰時準備的物資,因為人難免會遇到疾病和險境,到那時,多數是依靠“精”來提供能量的,所以“精”是這個國家保存最深的、意義最重大的能量。當人體啟動這一層級的能量作為主要能源的時候,意味著人體的“氣”和“血”已經嚴重不足,是在用庫存來維持每天的正常生活。對於身體來說,這么做可是“虧本買賣”。要知道“精”被消耗之後,彌補起來比較費時費力。儘量不要使人體處於這種狀態,偶爾的短暫的消耗還可以慢慢的補回來,經常消耗“精”很可能意味著提前支取壽命。
“氣”、“血”和“精”的消耗過程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先消耗“氣”,再消耗“血”,最後透支“精”。
處於氣虛水平的人,也就是每天產生的基本能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每天的消耗。而且隨著工作量的增加、壓力的增大、年齡的增長、家庭的負擔,使這種氣虛的狀態不僅得不到緩解,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於是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怕冷、疲倦乏力、精神渙散、愛出汗、愛睡覺、不愛說話、容易感冒等症。中醫認為,這是人的基礎能量供不應求的表現,是健康水平下降的信號。既然“氣”不足,人體還要繼續運轉,於是從幼年開始就在不斷積攢的血將被派上用場,一部分“血”被暫時調動出來,化生為“氣”幫助提供能量,以彌補當時人體能量的不足。
當人體需要經常動用“血”來供應能量時,人體的“血”也會隨之相對不足,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血虛”。這意味著人體在天天消耗儲備糧。這種情況只能是暫時的,如果成為一種常態,對於身體健康是極為不利的。聰明的人體當然會再次發出更加強烈的信號,警告人們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人們會感到體力明顯下降,出現面色蒼白、嘴唇、甲床(指甲)顏色變淡、精神疲倦、四肢無力、手腳冰涼、頭暈目眩、手臂感覺麻木、看東西眼花、食慾下降、兩眼乾澀等症狀。在情緒方面也有相應的變化,對於各種事物都變得無所謂、沒興趣,或者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情緒也不再是樂觀、積極向上,變得比較悲觀,愛發脾氣,愛猜疑。這是人體自發的表現,是一種對目前入不敷出的能量狀態的一種抗拒。這時,如果人們還是沒有理解身體的信號,簡單的以為是一種心理失衡,還在繼續大量透支能量,人體就要動用一部分“精”來維持正常的運轉。可是前面提到了,“精”是最寶貴的能量,可以說是在關鍵時刻保命用的,不能輕易揮霍。
人體進入消耗“精”的嚴峻狀態後,機體的一些運行方式會做出相應的調整。機體為了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這一點點寶貴能量,必須放棄一些相對不重要的部位,減少為其供應能量,重點支援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五臟。所以一些六腑的慢性病就出現了,例如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膽囊炎等,這些慢性病跟“氣”“血”不足有直接關係。
“精”是一種優質能量,很少的“精”就能氣化之後為人體提供大量的能量,所以主要依靠消耗“精”來獲取能量的人們,會有一種錯覺,覺得自己不但不再虛弱了,反而慢慢“強健”起來,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食慾非常好,全天有使不完的力氣,不知疲倦地忙於各種事務,晚上回到家裡還是精神矍鑠,到了夜裡兩、三點仍不覺睏倦,經常覺得渾身發熱,特別抗凍,別人早已穿上毛衣,他只穿夏天的薄衣也不覺得冷,整個人處在一種高度興奮的狀態,情緒也十分亢奮。人體的能量水平到了這個階段,就像一團越燒越旺的爐火,能量在快速的消耗,他們出現口乾總想喝水,臉上顴骨的部位發紅,像是化了妝,打上了腮紅,全身發熱,這種熱量好像是從骨頭裡面蒸騰出來的,源源不斷。在這個時候,人體只有啟動自保程式來挽救自己了,那就是生病,強迫人停下來休息,立即減少消耗,補充能量,否則重要器官將因為氣血長期嚴重虧虛而受到損傷(女性更年期症狀除外)。
由此可見疾病的出現並不是什麼“倒霉”、“趕上了”,而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隨著人體從氣虛發展到血虛,再由血虛發展到精虧,疾病也開始慢慢的顯現出來。我記得老人們常說的一句話是:“年輕的時候人找病,老了以後病找人”。非常生動形象的解釋出這一發展規律。年輕的時候,氣血充足,人們不懂得珍惜和保護自己的能量,只是肆意的揮霍,覺得自己年輕,扛得住。等到上了年紀,氣、血和精都處在虧虛狀態了,各種疾病就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對照現代西學對疾病的分類,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到處在氣虛水平的人,可能表現出類似於西醫所說的神經官能症,是神經系統在自我調節上出現一些問題;屬於氣血雙虧的人,不僅神經系統,可能內分泌系統也出現一些紊亂,激素水平發生了變化,如果去醫院做系統的檢查,會發現一些生化指標可能不在正常範圍內;當人體能量繼續下降,氣、血和精都開始虧虛的時候,不僅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出現問題,人的臟器也會出現病變,這些病變可能會被儀器檢測到,得到及時發現,及時治療;但是如果精繼續虧虛下去,機體的自我識別和自我保護機制可能會變得遲鈍甚至失靈,那么人體組織很可能會有增生和變異的情況發生。
疾病不是突然來襲,而是慢慢演變而成的。當人體剛剛出現氣虛的表現時,很容易被忽視掉,即便是醫院做系統檢查,可能生化指標還在正常值的範圍內,問題也就被放掉了。也有一些人挺重視機體發生的變化,認為氣虛也是毛病,要注意、要調理、要休養,不讓它繼續發展下去。但這些“先知先覺”的人都會被周圍一些不了解身體,不懂得身體信號的人所誤解。認為他們是“太邪乎”、“太嬌氣”、“活得忒在意了”。在這樣的輿論環境下,氣虛剛開始是不容易被大家重視的。等到發展到血虛才開始意識到是有點問題了,然後開始吃藥治療,如果早一點重視,注意休息,經常吃一些補益的食物就可能解決問題。
“虛不受補”也能補
經常聽到一些老病號抱怨自己是“虛不受補”,他們身體虛弱,可是常用的滋補佳品在他們身上發揮不了什麼作用,吃了也是浪費,可能還會導致“上火”。於是他們不敢進補,身體總也好不了……果真如此嗎?這些人真的不能補,不受補嗎?
我們先從食物的吸收利用來分析:你看農民工兄弟每天辛勤勞動,他們一日三餐算是比較簡單了,條件艱苦一些的甚至就是三個大饅頭就著一些青菜,可是他們一樣有體力勞動。而一些營養非常好的病人朋友,每天攝入的營養物質是正常人的數倍,可還是虛弱無力,不曉得那些好東西都去了哪裡。
兩相對比不難發現問題出在了吸收轉化上。對於正常運轉的人體,它可以有效的將饅頭(主要是澱粉)轉化成人體需要的各種能量物質,並迅速的吸收利用。而病人恰恰是不能有效的吸收利用這些營養物質。
為什麼病人吸收不了呢?大家馬上就會想到可能是消化系統有問題,脾胃不佳,腸道吸收不利,這確實是一部分人的原因,也就是中醫所說的胃氣不足,身體得不到所需的足夠能量。可是有的病人是很有胃口的,但吃進去的營養物質好像都變成了皮下脂肪,沒有變成“氣”、“血”、“精”這三種能量,人變得虛胖虛胖的,可還是全無氣力,問題又出在哪裡呢?我認為是經絡不通和“氣”、“血”、“精”三種能量不足。
由於疾病和常年勞累,“氣”、“血”、“精”這三種能量或多或少的相對不足,他們的匱乏導致全身經絡得不到充分的營養供給。經絡好比連線各個臟腑器官的交通要道,穴位就好比交通要道上面的軍事堡壘。如果駐守邊關的將士們得不到充足的糧餉,慢慢的戰鬥能力也會隨之下降,為了保證國家防禦的需要,只能將有限的糧餉分發給最重要的關卡和堡壘,捨棄那些邊遠的、相對不算太重要的軍事設施。慢慢的這些軍事堡壘逐漸廢棄荒蕪了。落實到人體就是一些經絡逐漸不再通暢。經絡不暢通了營養物質也不能被及時的運送到人體各個組織器官,造成了器官功能水平的下降,比如脾胃功能下降,那么由脾胃負責的製造氣血的工作也就大打折扣了。製造不出足夠的氣血,經絡就得不到營養的供給,就會更不通暢。營養物質依然無法運送到組織器官當中,器官的功能水平還要繼續下降。如此相互作用可以說是惡性循環,就像一些非洲的欠已開發國家,儘管世界各國給予不少援助物資和免息貸款,這個小國家自身的固有問題沒有解決,國家經濟無法正常運轉,始終還是處於一種不能自給自足的狀態,依然貧窮落後。
食物的吸收既然如此,那么我想藥物的吸收利用也是同一個道理,為什麼本應療效顯著的補物沒有如期發揮作用,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它是經絡不通和“氣”、“血”、“精”三種能量不足的結果。這就是“虛不受補”的真正原因。
要想虛能受補,必需有效的提升“氣”、“血”、“精”這三種能量,這樣人體才有自行修復的物質基礎,你所服用的藥物才會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升“氣”、“血”、“精”三種能量無外乎打通經絡,增強心的功能,使血脈暢通,並最終促使身體良性的循環起來。如果您還質疑這種觀點的話,就請到各大公園裡走一走、看一看,那裡許多鍛鍊的朋友都能為您講述一段通過鍛鍊重獲健康的故事。這些故事基本上都是曾經不注意保健,得了病,吃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藥物都沒有特別理想的效果,最後在幾乎絕望之中砸碎了藥罐子,開始了鍛鍊之路,漸漸的身體健康起來,各項生化指標都有了良性的改善,有的人甚至擺多了慢性頑疾的困擾。他們認為是運動鍛鍊起了關鍵的作用,我覺得更為深層的原因是通過各種運動鍛鍊,他們打通了原本瘀堵的經絡,增強了心的功能,使原有的氣血能夠通達全身,使器官和組織得到滋養和修復,功能水平又開始回升,於是人體盼望已久的新鮮的“氣”、“血”、“精”又被製造出來了,馬上通過已經暢通的經絡運送到了全身各組織器官,繼續滋養和修復原本被診斷為慢性病的部位。這個躍躍欲試的,並且正在復甦著的人體充滿了美好的、良性的循環。一旦進入這個恢復程式,再配合行之有效的藥物和食物,重新獲得健康大概就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所以已經被久病困擾多時以及常年勞累、體力嚴重透支的朋友,在服藥或者食療的同時,可以嘗試一下提升自己“氣”、“血”、“精”,有效的疏通經絡。對於這些朋友,藥物就像一種外加的燃料,依靠這種外加燃料先把本以羸弱不堪的機體帶動起來,再依靠被帶動起來的機體,產生一部分新鮮的氣血,投入到機體器官的恢復當中,不斷恢復的器官還會繼續產生人體急需的能量,源源不斷的能量又會繼續加速機體各組織的修復,如此往復,就宣告人體健康水平進入了一個上升的通道。這就像貧窮的國家通過向富裕的國家貸款,把資金用於基礎設施的建設,等到項目建設完畢,建設成果投入運轉,產生經濟效益之後,貧窮的國家有了製造財富的能力,就開始步入良性循環的正軌。這才是虛能受補的含義。
我所說的進補實際上就是在提升人體的“氣”、“血”、“精”。在開始進補之前,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就是進補是一種人為的,外部施加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對人體機能的干預,一定要講究方法。否則不僅達不到效果,還會出現消化不良、頭暈、牙疼、牙齦出血等所謂“上火”的表現。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虛不受補”,是錯誤進補導致的後果。
所以要進補,首先要打通經絡。這個打通經絡有兩種簡單的方法:一、中速走。二、拍打膽經。
第一種方法是公認的健康方法。每天中速走40分鐘,對於氣虛水平的人,堅持一兩個月就會看到經絡開始疏通的效果。吸收功能得到改善,氣虛的症狀逐漸緩解。
一般大家認為是運動在增長人體的能量,其實運動是消耗人體的“氣”,關鍵點是運動可以使心的功能得到加強,心的運動可以促進經絡通暢,經絡通暢之後,人體攝入的營養才能被運送到臟腑里,轉化成我們急需的“氣”。人體通過運動雖然損耗了一定的“氣”,但是經絡暢通後,促進營養物質化生為更多的“氣”,兩下相抵,人體還補充了一些“氣”。也可以說通過這種方式人體得到的能量大於消耗的能量,我們就會感到體能增強了。所以運動可間接增加人體能量。
第二種方法,就是拍打膽經。我建議一周拍打2次。這種方法更為直接有效,也是中醫獨有的方法。膽經通暢,人體的吸收效果才好。
膽經是一條很長的經絡,如果您的太陽穴附近長有斑點,或者大腿外側比較胖,脂肪堆積很多,就說明您的膽經不夠通暢,您的吸收功能不會太好,體力也不算充沛。
拍膽經的辦法是用手掌沿著外側褲線拍打大腿的外側,自上而下,從大腿的“環跳穴”一直拍到腳踝。從上到下拍10下,這算是一趟,然後再重複剛才的動作,從上到下拍10下,這個動作重複20趟,也就是兩腿各拍200下。力度適中,以感覺觸及到堅實的腿部肌肉為度。
大腿外側是膽經通過的位置,上面有很多的穴位,讀者朋友們不必記住這些複雜繁多的穴位,只要一路拍過去就可以,簡單易行。
因為是直接刺激經絡,補“血”的效果更強,這種方法是通過耗“氣”達到補“氣”和“血”的目的,逆向的實現了能量的補充,適合以血虛症狀為主的人(氣力不足的老年人不推薦這種方法),而且您在拍打的過程中,要注意營養補充。拍打膽經1個月,血虛的症狀就會有所改善;3個月您會感覺體能上了一個台階。在拍打膽經的過程中有一些現象,我要提前說明:
1.比平時容易餓。這個非常正常,因為拍打膽經就是一種運動,而且經絡疏通後消化吸收功能活躍,會比平時容易餓,這個時候想吃就吃,千萬別又惦記著減肥,此刻吃進去的都是用來製造“氣”“血”“精”的寶貴營養,餓著肚子就前功盡棄了,反而會由於能量入不敷出導致體力下降。
2.比平時愛上廁所。這個也是正常的。因為經絡疏通後人體就有能力將身體裡的廢棄物排泄出來,充足的“氣”會刺激腸道,將廢棄物推出來,是體能增強的表現。拍打膽經時,一天上兩到三次廁所是正常的。而且大便的質量也比不拍膽經時好,大便成形,比較粗,這在中醫看來都是氣血充足的表現。
3.拍打時,有的部位會十分敏感,覺得酸痛,這是刺激到了穴位點上,繼續拍就可以了,這說明確實有不通暢的地方。
4.別貪多,有些人發現這個方法確實有效果,於是盲目增加力度和次數,這樣會導致短時間內“氣”消耗過多,反而出現氣虛的症狀,保持每周兩次比較合理。
當然這兩種方法各有千秋:
第一種適合所有朋友,不論男女老少,只要心臟能夠承受就可以實施。而且這種方式可以打通全身的各條經絡,可以穩步的、安全的、全面的改善體質。只要平時時間充裕,愛好運動的朋友都可以選擇。
第二種方法針對性強、見效快。適合那些平時忙於工作,無暇鍛鍊,或是人到中年,感覺力不從心的朋友們。但是它有一些不適宜人群:
老年人和體質過分虛弱的人不要拍,因為拍打膽經很消耗氣力。這些朋友氣不足,無法承受,會出現心慌、乏力的反應,得不償失。
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的朋友也不要拍,因為拍打膽經可以加速血液循環,對於這些朋友來講,是心血管系統的負擔,刺激膽經過度會有危險。
月經期間的女性不要拍打膽經,因為拍打膽經可以引起子宮興奮,經血量會增加。原本就體制虛弱的朋友是承受不了的,會出現渾身發冷、無力、面色蒼白、心慌、頭暈目眩等症狀。
懷孕期間的婦女禁拍。
未成年的少年朋友們最好不要拍打膽經,可以輕輕的摩擦大腿外側,起到適度的疏通作用就可以了。
空腹的時候不能拍,因為空腹狀態,身體的“氣”已經不足了,拍打膽經又消耗氣力,會出現心慌、乏力、出汗、頭暈目眩等類似低血糖、低血壓的症狀。
所以讀者朋友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有效方法。切不可急躁冒進。選擇中速走的朋友可以量力而為,先走10分鐘,逐漸遞增。選擇拍打膽經的朋友可以先拍100下,觀察自身的承受能力,適度增加次數和力度。
在打通經絡的基礎上,可以配合一些食物和中草藥,這時候才能補得進去。我個人比較傾向於有藥用價值的食物,因為安全有效。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只要是藥物,就有一些特殊的性質,沒有醫生的指導,普通人使用不當或是過量,一樣會影響身體健康。
補充能量的原則是由深一層級往淺一層級補。氣虛的人應該是補血又補氣,血虛的人應該是補精又補血。
氣虛的人現在比較普遍,在食物和中草藥進補的時候,不但要補“氣”,還要適量的補“血”。因為氣虛的人,已經有一段時間是在用“血”作為替代能量了,“血”也有損耗,所以兩者一同補。如果只補氣,那么吃進去的補藥就像是外加燃料,燒完了,能量也就消失了,對人體沒有實質性的幫助,一旦撤去進補的食物和藥物,人也就像是斷了燃料一般,還是回到原來的老樣子,體力沒有多少改善。因此要氣血雙補。
方法是:年輕朋友可以每周吃一些山藥、小米、牛肉、雞肉、魚肉、蜂蜜作為補氣的食品,大棗和紅糖適當補血。要細水長流,配合拍膽經或者中速走,效果很好。中老年朋友可以適當增強進補的力度,適量服用西洋參、太子參、黨參和黃芪補氣,配合當歸和阿膠補血,但不可長期大量服用,一到兩周就停止,視效果再決定是否繼續進補,而且在藥物進補的同時一定要配合進行打通經絡,可以拍打膽經,也可以中速走,否則吃進去的補藥只會擾亂現有的臟腑平衡,使問題變得更為複雜。
血虛的人,主要是女性朋友和操勞過度的職場人士。他們不但要補“血”,還要適量補“精”。如果只是單純的補血,收效不是特別明顯,而且還會有上火的現象。
方法是:每周吃一些大棗、紅糖、桂圓、當歸、阿膠補血,山藥、黑芝麻、羊肉、核桃、桑椹、枸杞子補精。配合打通經絡的兩種方法,三個月左右會有明顯改善,可以觀察到嘴唇和甲床的顏色都變得紅潤了。
精虧的人要注意,“精”一部分是源於先天,損失之後,彌補起來比較難,另一部分是營養物質慢慢積累轉化而來的,這就需要時間。因此單純的短時間的依靠食物或藥物進補效果不是很理想。這也就是為什麼一些慢性病人,平時很注意營養,也服用一段時間的中藥,短期內還是不能擺脫“精”虧的症狀。
方法是:首先要打通經絡,補不進去關鍵是經絡不通。“精”虧的人,經絡肯定不通,而且這種不通暢的狀況應該有很久了,營養物質早就進不去了,否則也不會發展到只能消耗“精”來供應能量的地步。這些朋友先下決心打通經絡,配合吃一些山藥、枸杞子、黑芝麻、核桃、百合、麥冬等比較安全有效的食品,根據自身情況,花上三個月到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把自己調整到血虛的能量水平上,那時候,進補的方法多了,參考血虛水平進補的方法繼續調養,多吃一些大棗、紅糖、桂圓、當歸、阿膠補血,慢慢的體質會有所改善。
為什麼你不能喝牛奶
牛奶口感香醇,營養豐富,它的價值被大家廣泛認可。可是有些人喝了牛奶會有一系列不適症狀。最常見的就是腹痛、腹脹、拉肚子,嚴重一些的甚至會引起消化不良,繼而導致腸胃型感冒出現發燒等症狀。
現代科學認為,出現上述症狀的是乳糖不耐受人群。
所謂乳糖不耐受,是指當未分解吸收的乳糖進入結腸後,被腸道存在的細菌發酵成為小分子的有機酸如醋酸、丙酸、丁酸等,並產生一些氣體如甲烷、H2、CO2等,這些產物大部分可被結腸重吸收,而未被吸收者或仍未被分解的乳糖可引起腸鳴、腹脹、腹痛、排氣、不舒服、腹瀉等症狀,有的人還會發生噯氣、噁心等。這些症狀稱為乳糖不耐受症。乳糖不耐症狀個體差異很大。嚴重的乳糖不耐受人群,會在攝入一定量乳糖後的30分鐘至數小時內發生不適反應。這就是我們平時看到有些人只要一喝牛奶過一會兒就不舒服了。
乳糖不耐症對嬰幼兒影響較大,並會同時伴有尿布疹、嘔吐、生長發育遲緩等,成人有時伴噁心反應。
現代醫學認為乳糖不耐受症狀的嚴重程度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小腸內乳糖酶活性、攝入的乳糖量以及是否同時攝入其它類食品等。而我認為這種不適反應主要和人的體質狀態有關。我從小就喜歡喝牛奶,有時候以牛奶為飲料,不論空腹喝還是冰鎮喝都沒有任何不良反應。直到前兩年生病之後,脾胃功能明顯下降,整個人處在陽虛的狀態下,喝牛奶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奢望了。我每次都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喝上一小杯,接下來肚子裡面就像開鍋了一樣,咕嚕咕嚕的不停響,趕快就得往廁所沖……
開始我也感到很困惑,按道理來說,我以前能夠適應牛奶,應該是對乳糖耐受的,為什麼突然就不耐受了呢?說明這個乳糖不耐受與人的體質狀態有關。陽虛的人,可能會出現這種喝奶之後的不良反映。在前一本書《補氣血》中,我曾經提到,“陽”可能與人體的各種激素、蛋白、酶類等生物活性物質以及這些生物活性物質的代謝速度有關,它相當於人體這台機器的能量源,是人體進行各種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陽虛的人就是我們常說的體質虛弱的人,他們的某些激素水平或者生物酶水平通常在正常值的下限,甚至未達到正常值。
當陽虛的人喝牛奶時,由於這些人缺少一些生物活性物質,對牛奶中乳糖的分解不徹底,才會導致由未分解的乳糖所產生的一系列身體不適。所以說,牛奶是健康飲品,但是要看飲用者的體質,如果屬於脾胃虛弱,陽虛的人還是少喝為妙。中醫認為牛奶是補液滋陰的,陽虛的人缺少的是能量,不缺體液等組織液。所以對於脾胃陽虛的人來說,喝牛奶等於還再人為的補充本來就相對較多的津液,會造成人體更大的陰陽失衡,當然人體會有一系列不良反應產生。只要通過調理,使體內的各種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質的水平得以恢復,機體就可以充分消化吸收牛奶,不適症狀自然就消失了
改善陽虛的辦法是:
提高脾的功能。多運動,中速走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每天中速走30~40分鐘,可以增強心的功能,從而促進經絡的暢通;可以提高脾的功能,讓營養物質能有效吸收,發揮作用。另外慢跑、游泳、騎腳踏車都是很不錯的鍛鍊方式。
口含生薑片。新鮮的生薑,洗乾淨切成薄片,含於舌下。注意是舌下黏膜部位,這個部位是一個快速吸收通道,姜的汁液滲出,通過舌下黏膜吸收。因為姜的口感不算太好,有些人會覺得含在舌下刺激黏膜很不舒服,這需要慢慢適應,等到生薑片已經含得沒有味道了,可以將其嚼爛咽下。有的人選擇直接咀嚼之後咽下,他們認為這樣可以減輕姜對黏膜的刺激,如果把姜咽下去,那么姜是由胃腸吸收的,其吸收程度、作用效果和作用速度比舌下黏膜吸收要大打折扣。心臟病人的急救藥硝酸甘油就是通過舌下含服來發揮作用的,可見舌下含服有其特別的優勢。
經常吃一些補氣的食物,例如山藥、大棗、牛肉、雞肉,魚肉。吃完了一定要活動,不然全都變成脂肪不說,還會上火。
多曬太陽,到戶外接受陽光的照射。曬太陽的時候不要戴帽子和手套,要讓陽光直曬頭頂的百會穴以及手心的勞宮穴,這樣可以補充陽氣。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在溫暖的陽光下活動一會兒,周身都感到發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