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2011年是辛亥革命第100周年紀念,通過這部教材,我們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辛亥革命,永遠記住那些為辛亥革命付出鮮血和生命的革命前輩。由中國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李偉教授講解,穿插歷史圖片,通過辛亥革命爆發的歷史背景、過程,揭示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和深遠的現實意義,是對廣大青少年進行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通俗教材。
本電視片的主講人李偉教授,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主要內容
一、辛亥革命爆發的歷史背景立憲運動是中國清朝政府繼自強運動(洋務運動、1861年-1895年)、維新運動(1895年-1898年)之後推動的第三次大型改革,目的在使大清帝國成為君主立憲政體的國家。1911年5月8日(宣統三年四月十日)清政府廢除軍機處,發布內閣官制與任命總理、諸大臣。成員名單中過半數為清宗室(皇族)與滿人被譏嘲為“皇族內閣”立憲派、輿論對此多感失望,甚至引起不滿,認為清政府實無誠意推行憲政,乃逐漸同情、傾向革命。清政府遂於是年(1912年)垮台,中華民國就此誕生。在推翻清朝的鬥爭中,革命黨人曾經先後發動十次武裝起義,屢次失敗,而又能屢次重起,海外華僑的大量經濟支援,實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對於海外華僑在推翻清朝的革命鬥爭中的作用,孫中山曾經用這樣一句言語表達:華僑是革命之母。
二、1911年3月,武漢新軍各標營均已經建立起文學社的組織。
1911年4月27日,趙聲、黃興等人在廣州領導起義。
1911年5月8日,清朝廷成立皇族內閣,顯示出清統治者毫無立憲誠意,令各地立憲派大失所望。
6月17日,四川民間各團體成立“四川保路同志會”,推舉四川諮議局議長蒲殿俊為會長,副議長羅綸為副會長,張貼文告,四處講演,甚至上京請願。
8月5日,在成都召開川漢鐵路股東特別大會,8月24日,民眾開展罷市罷課。
9月1日,在川漢鐵路公司股東會議的號召下,開展抗糧抗捐活動
9月7日,四川總督趙爾豐誘捕保路同志會領袖,封閉鐵路公司和同志會。
9月8日,成都附近農民在同盟會和會黨組織哥老會的領導下組成保路同志軍起義,圍攻省城,與清兵交戰,附近州縣民眾紛紛回響,幾天內隊伍發展到20多萬。
9月25日,“延安五老”之一的吳玉章、同盟會成員王天傑、龍鳴劍等人領導榮縣獨立,榮縣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