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本書是小巫繼《讓孩子做主》、《給孩子自由》及《和孩子劃清界限》之後推出的最新教育論叢。作者首先通過對近年來我國經濟成長狀況的分析,從長遠效益和世界發展的巨觀角度,另闢蹊徑解讀“中國國情”這一焦點,提出要教育全球化、人才國際化。本書大量引用現代西方先進教育理論和經驗,通過對中國教育現狀的反思以及對取自現實生活的實例分析,重點論述了父母們所關心的“興趣班”、兒童社會交往和師生關係等方面的話題,倡導父母們摒棄跟風時尚、急功近利的心態,針對個體孩子進行細緻地觀察、審慎地思考,堅持學習現代科學教育理念,創造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使父母的心靈與孩子一起成長。
作者簡介
小巫,美國Rutgers大學教育學碩士,國際母乳會哺乳輔導,兩個孩子的媽媽。曾在兩所美國大學任中高級管理職位,兼任美國國務院特約官員翻譯。重新定居北京後,出任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新聞官,兼任駐京外國人話劇團團長。近年來致力於兒童發展、家長心理及親子關係方面的研究和諮詢工作,出版教育系列叢書《讓孩子做主》、《給孩子自由》、《和孩子劃清界限》及《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等。目前在諸多育兒、時尚、心理類雜誌和網站以及中央電視台和中央教育電視台節目中,都能看到小巫的身影。
書摘插圖
做國際人,倒文化時差
幾年前在中央電視台參加一期英語談話節目,嘉賓之一是一位在北大執教的美國學者,她問我,為什麼很多中國人到別的國家旅遊,都不肯品嘗當地的風味食品,而是不辭辛苦地一定要找到中餐館吃中餐?
我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可能是語言不通,不知道怎么點菜吧。”
美國教授指著主持人問我,“他的英語好著呢,點菜沒有問題。可是每次他去美國、歐洲,都不肯吃當地的菜,而是一定要吃中餐,這是語言不通造成的嗎?”
主持人窘迫,我也一時語塞。接下來我們討論為什麼有些中國人移居到別的國家,卻不肯融入當地的社會,而是蝸居在中國城或者其他中國人聚集的地區,只吃中餐,只跟中國人來往,只看華語報紙和電視,一輩子不會講當地的語言。同樣的,為什麼有些外國人來中國長久居留,卻置身於中國社會之外,僅僅和外國人來往,沒有中國朋友,也不會講漢語。
對於後者,有這樣一種解釋:原來中國政府規定,外國人只能居住在指定的外國人小區,不能租住中國人的房子。這在一定程度上隔離了外國人。
其他國家沒有這樣的規定,只要你遵紀守法,愛在什麼地方居住都行。那么為什麼很多中國人卻死守著華人社區,頑強抵抗當地文化呢?
也許他們會說,這裡對華人存在種族歧視,我們幹嗎要去參與歧視我們的文化?
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有種族歧視存在,但是並非人人都懷有種族偏見。僅僅因為當地國家某些人歧視華人,就把對方民族一竿子打翻,誓死不相往來,豈非也算一類種族偏見呢?更何況,您住在人家的國土上,享受著人家社會的福利待遇,卻堅決牴觸人家的文化,這不是歧視又是什麼?
歸根結底,一個“懶”字阻擋了這部分人深入對方的文化。是啊,了解並且理解異國文化是一件需要花費相當心血的事情,也是對自己固有的觀念信仰、思想體系和道德價值的挑戰、衝擊以至顛覆。很多時候,了解異國文化,會讓我們產生某些不舒服的感覺,甚至會感到痛苦。這就要求我們具備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擁有博大的胸懷和開放的頭腦,並且持有尊重不同觀點和不同習俗的態度。
相當一部分人很難達到以上的要求。因此,了解異國文化,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件興奮有趣的事情,而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則是一件很累人煩心的事情。那么,固守著熟悉的文化傳統和事物,會讓人感到比較舒適。什麼都不做,是最容易最輕巧的選擇。
懶惰的中國人和懶惰的外國人,都選擇不聞不問對方文化。
最近幾年,隨著國門的開放和國力的增強,中國人到國外旅遊逐漸變成家常便飯。我認識的一些典型的中國遊客,去了不少國家,卻對那些國家的文化毫無知曉,所有的印象就是——已開發國家真乾淨、真有秩序,哪兒像中國那么亂!泰國有人妖,越南破破爛爛,比咱中國差遠了!我在巴黎羅浮宮,慢慢地一幅一幅畫看過去,半天時間走了不到一半;卻見一群一群的中國遊客馬不停蹄地匆匆掠過,和裸體女神塑像合影留念,大聲喧譁一番,隨後就跑掉了。我在古羅馬廣場遺址、龐貝古城遺址徜徉,一邊看著厚厚的說明一邊對照琢磨著眼前的殘垣廢墟;卻見有些中國遊客左顧右盼、抱怨沒勁,擺上姿勢照完相就沖向下一個目的地。我和丈夫從越南帶回來絲綢、古玩、工藝品,我們認識的另外一對夫婦卻抱回家一堆便宜拖鞋,說是根本沒看見賣越南本土產品的商店。
有些人去其他國家旅遊,為的是充實閱歷和頭腦,開拓視野和思維,豐富品位和修養。有些人卻僅僅為了炫耀自己出過國,得到周圍人欽羨的目光。
我發現,一些中國人懷有一種獨特的民族自卑/自傲矛盾心態:習慣於把自己的文化跟其他文化相比較,找出自己比別人強的地方,以獲得一些慰藉和安全感。西方現代文明比中國現代社會發達,中國人嚮往他們繁榮的物質生活,卻難以靜下心來理解或者接受他們與自己不一樣的體制和觀念,因為這意味著改變自己的固有價值觀,而改變自己是最痛苦的事情,所有的人都本能地迴避。於是一些中國人愛把中國文化跟西方文化比一比,弄點“我們用筷子吃飯、他們用刀叉吃飯、所以我們比他們先進、他們比我們野蠻”、“漢語音短、英語音長、因此漢語比英語高明”等等諸如此類的荒唐結論。許多貌似“愛國”、“民族自尊”的言行,實際上反映了一種深度的自卑、一種對陌生事物的恐懼。
隨著交通、通訊越來越發達,地球村變得越來越小,我們必須脫離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心態。我們需要更加勤奮一些、勇敢一些、平和一些,學會真正地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多了解與自己不同的文化和事物,多品嘗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讓自己的胃口和大腦都變得靈活機動,這樣才不枉活一生。
以上這些文字曾經發表在《明星時代》2004年第11期,之所以嫁接在這裡,是為了幫助我闡明一個觀點:地球村變得越來越小,並非僅僅表現在旅遊方面,教育也正處於急劇全球化的進程當中,閉門造才已經行不通了。我們亟需行動,迫切需要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教育理念。
然而,我們所有人成長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恰恰是慣性與惰性相結合,不願意改變自己。很多人的頭腦就跟他們的胃一樣,對異樣的事物本能地牴觸,於是創造出獨具一格的中國式“拿來”方式:將物質與精神剝離開來,取其外裝和皮毛,棄其骨肉和精血。
《美國國家地理》2006年9月刊封面故事報導中國開發東北地區經濟的計畫,其中提到長春的一對警官夫婦,已經過上優裕的中產階級生活,住在名為“曼哈頓上東區”的高檔公寓裡。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洋洋自得,因為在探訪了紐西蘭一些中產階級家庭之後,他們發現這些西方家庭的房子不如他們的“高級”。照片上,夫妻二人坐在客廳寬大的沙發上,室內裝修極其豪華,像個五星級飯店的客房。
的確,如果僅僅PK裝修,這些中國富裕家庭肯定占上風。就好比僅僅PK考試成績,中國學生也會名列前茅一樣。這對夫妻沒有意識到,大多數西方中產階級家庭並不關注自己的住房是否像五星級飯店的客房,甚至這種豪華在他們看來是缺乏品位。透過長春夫婦住宅的窗戶,可以隱約看到室外污濁的空氣和破敗的街道。他們沒有意識到,真正“高級”乃至可以稱為“奢華”的,是紐西蘭中產階級家庭房後的大花園,是他們清爽的空氣、潔淨的社區、美麗的海灘、良好的社會秩序、無憂的老年福利;他們的精神滿足,並非來源於房屋裝修的豪華程度,而是來源於豐富的文化活動以及關愛社會、佐助他人、保護環境,等等。
衡量文明的指標,絕對不是裝修材料。離開了精神文明,物質發達就失去了意義。
像上邊這種褊狹的思維方式,也滲透在國人對待其他西方文明產物的態度上。比如,大家都在學習英語,卻很少有人意識到應該在習得語言的同時,往前走一步,參透語言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如果總是用中文思路套用英語,怎么說都不倫不類。離開了文化內涵,語言就是一個空殼,不能表達思維,也無法進行有效溝通。
再比如,素質教育喊了這么多年,卻普遍被簡化為興趣班和考級證書,並無“素質”可言。遍地都是蒙特梭利班,然而蒙氏已經被國人簡化為教具,其教育理念的精髓被棄置一邊,丟得一乾二淨。有一些教師,並沒有系統讀過蒙氏理論,只是接觸了一些皮毛的教具操作、道聽途說一些蒙氏觀點,就振振有詞地批判蒙氏,說她“不符合中國國情”。
這個所謂的“中國國情”,就是教育方面,中國人的胃口,習慣了應試教育、習慣了死記硬背、習慣了拔苗助長。雖然知道有更加科學搭配營養的方式方法,但是慣性使然,很難改變自己。甚至居住在歐美國家,卻依然按照應試教育的那一套去灌輸孩子,不願意接受當地更加科學、更加先進的教育理念。客居他鄉,不肯吃當地的菜,倒也沒什麼;然而,用應試教育的眼光去評判當地的教育,並且得出負面的結論,甚至試圖將孩子與當地教育隔斷開來,恐怕失之偏頗,也阻礙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一天和兩位媽媽一起吃午飯,其中一位對我說,“你不知道我們這樣的媽媽要承受多大的壓力。周圍的人都還是用傳統的方式對待孩子,不尊重他們,強迫他們上各種各樣的班。在這種環境中,很容易就隨大流,大多數人也就隨大流了。我們採用另類的方式,給孩子愛和自由,-經常受到非議和指責,有些時候也會懷疑自己。”
的確,隨大流是最舒服最省事兒的,獨樹一幟、標新立異則要承擔批評和壓力。應試教育的腐朽框架搖搖欲墜,先進科學教育手段在中國尚未普及;愛和自由的理念雖然已經踏入國門,其內涵、尺度和原則尚有待把握。在這種變遷當中,很多家長不知所措。畢竟我們都是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我們的孩子則可能是脫離應試教育模式的第一代人。挑戰傳統,也就是挑戰我們自己;摒棄應試教育,意味著拋棄我們熟悉的教育方式,走向未知。各種痛苦、彷徨、困惑、混亂、自我懷疑,都在所難免。
二十多年前,國門剛剛開啟的時候,其他國家的餐飲如鳳毛麟角。那個時候,中國人把所有非中餐類(無論是義大利、西班牙、法國、俄羅斯等歐洲國家還是韓國、日本、越南等亞洲國家菜系)都一律統稱為“西餐”,並冠以“難吃”的標籤,既看不慣他們的烹調手法也吃不慣他們的那個味道。尤其沙拉等生吃的冷盤,更是遭到非議與貶斥:“你看外國人多不會弄,淨吃涼的。西餐有啥好?不就幾片菜葉子堆在一起生吃嗎?這哪兒能吃飽?”
二十多年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湧入中國學習、工作、生活,各國佳肴也隨之逐漸跨入國門,生根發芽,遍地開花。現在,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國際化大都會,基本上能夠找到全世界各地的餐飲,包括猶太人專用食物;貫通東西口味的“融合”(fusion)式菜館也出現在大街小巷。雖然就餐者大多數是外國人,一些年輕的中國人也將其當做家常便飯;理解了營養原理,沙拉也出現在一些國人的餐桌上。這些思想開放、胃口也開放的中國人,率先當了國際人,未出國門已經開始倒文化時差。
我們的教育理念恐怕也要經過這樣一種潛移默化的變遷。我們不能像以前那樣,把人類簡單地分為中國人和“外國人”,並且對立起來;我們也不能繼續沿用舊式思維,將東方和西方對立起來。悄悄為《給孩子自由》寫書評時,曾經振聾發聵地問了一聲“真理可分東西方?”教育是一門科學,科學是沒有國界的。全世界的孩子在出生之後的需求都是一樣的,沒有文化和國家之分。
說到底,我們不應該用“東方”和“西方”來劃分教育理念及手段,而是用“科學的”還是“非科學的”、“先進的”還是“落後的”、“遵從兒童成長規律的”還是“違背兒童成長規律的”標準來評判。凡是有利於兒童健康成長的理念,我們都需要接受和吸收,無論它來源於說哪種語言、吃哪國飯的人。
你也許會問,教育制度不改變,我改變了有什麼用?反而會害了孩子呢!
其實,一些重大的、實質性的制度變革往往是從非正式規則的“邊際”上開始的。制度變遷一般都是先由習俗、觀念等日常行為規則的微小調整啟動,經過很長時間累積達到一定程度以後,逐漸從量變到質變,最後才獲得實質性的制度創新或變革。
中國的教育制度不是沒有改變,而是這些年來一直在不斷地探索革新之路。然而,這些改革所遇到的最大阻力之一,來源於家長。因此,僅僅等待並且指望政府引領是不夠的,首先應該改變的,是我們自己。
一個餐館開張了,沒有顧客來吃飯,過不了幾天就會倒閉。一個制度變革了,缺乏人民的接受和擁護,命中注定一切都會失敗。
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變革和教育體制、教育機制的創新相輔相成。先有道,後有術。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創新,都不可能先行於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更新。
在教育理念方面,我們亟需與時俱進,倒一倒文化時差。
也來談一談中國國情
這些年來,在宣傳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過程中,經常會直接或者間接地聽到這樣一種論調:你說的這一套聽上去很有道理,但是不符合中國國情。我們家孩子畢竟是要在中國上學和工作,因此我必須讓他適應中國的環境。
“中國國情論”令許多家長望而生畏,在培養國際化人才的道路上猶疑不決,甚至止步不前。
在這方面,我們首先需要思考的問題是:“中國國情”是否就會永遠不變?當前的這種“中國國情”還能跟上世界發展的腳步嗎?
想明白這件事情,還不能單純著眼於教育方面,而是需要首先從經濟方面入手。
眾所周知,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以來,中國的經濟和社會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二十多年前,中國剛剛向世界打開國門的時候,還是一個非常貧窮的國家,沒有足夠的資本和豐厚的資源發展經濟。唯一擁有的優勢就是低廉的原材料和勞動力,以此吸引了大量的境外投資,開發勞動力密集的製造行業,使得中國變成全球製造業的大後方,或者可以說是“世界製造工廠”。2005年,僅僅跟美國的貿易順差,就達到了一千多億美元。很多外出旅遊的中國人都說,別在國外買東西,翻開標籤看一看,十之八九是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
仰仗著“中國製造”的神話,近些年來,中國GDP的增長一直保持在每年9%-11%的左右的高度,遠遠超過已開發國家。全球有目共睹,中國的經濟在以令人咋舌的速度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