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為關於赫魯雪夫的第一部全面而綜合的傳記,蘇聯解體後第一位領導人回憶的全面資料,這部著作將赫魯曉夫個人的成功和悲劇與其整個國家的命運聯結在了一起。這部著作的資料來源於俄羅斯與烏克蘭新近披露的檔案材料、作者在赫魯雪夫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所進行的採訪。此外還有與赫魯雪夫家人、朋友、同事、下屬以及和他鬥爭過的外交家的廣泛訪談。威廉·陶伯曼在宏大的歷史敘述中加上入木三分的政治與心理分析,使之充滿了喜怒哀樂,印證了一個時代重要人物的成長變化。
作者簡介
威廉,陶伯曼,阿默斯特學院政治學教授,陶伯曼著述頗豐,其中包括與他的妻子簡·陶伯曼合著的《莫斯科之春》以及《史達林的對美政策:從協定、緩和到冷戰》(諾頓出版社1982年),他還是謝爾蓋·N.赫魯雪夫所著的《赫魯雪夫家人眼中的赫魯雪夫》一書的譯者與編輯。
書籍目錄
致謝
前言
導言
第1章下台:1964年10月
第2章出生地卡里諾夫卡:1894一1908
第3章當上鉗工:1908—1917
第4章是否成為政黨幹部:1918—1929
第5章斯大林的賞識:1929—1937
第6章史達林的封疆大吏:1938—1941
第7章戰爭中的赫魯雪夫:1941—1944
第8章再次成為烏克蘭總督:1944—1949
第9章模糊的接班人:1949—1953
第10章漸入佳境的勝利者:1953—1955
第11章從秘密報告到匈牙利革命:1956
第12章通向勝利的關口:1956—1957
第13章更加寬廣的世界:1917—1957
第14章高高在上:1957—1960
第15章柏林危機與美國之行:1958—1959
第16章從U-2飛機到聯合國會議上的皮鞋:1960.4—9
第17章赫魯雪夫與甘迺迪:1960—1961
第18章“到1980年左右實現共產主義”:196l一1962
第19章 古巴飛彈危機:1962
第20章權力的失落:1962—1964
第21章下台後:1964—1971
尾聲
文摘
1942年,希特勒的計畫是征服蘇聯的南部地區,包括高加索地區重要的油田,然後再轉向北,進攻莫斯科。朱可夫回憶說,首都知道如果史達林格勒落入敵手,那么德國人“就能切斷我國南部與中心的聯繫。我們也許還會失去伏爾加河,我國最重要的水道。”當德國軍隊於8月份開始進攻以及在接下來形勢十分危急的數月里,赫魯雪夫就在史達林格勒。“史達林格勒的每座建築都變成了戰場,”軍事歷史學家約翰·埃里克森寫道:“工廠、火車站、獨立街道或是小型廣場,最後連一堵牆都變成了防禦的堡壘。”史達林格勒的大型拖拉機廠變成夜間殘酷廝殺的場所,車間裡到處都堆滿了屍體。在幾次戰鬥後,負傷的蘇聯士兵都爬到了伏爾加河邊,其中幸運的傷兵在德國飛機的猛烈轟炸中被渡船送到了河對岸。10月底,蘇聯人在伏爾加河西岸控制的領土曾一度收縮至1000碼。然而到了11月份,蘇聯紅軍就已經開始準備突然反攻了,正是紅軍接下來發起的反攻決定了德國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失敗的命運。赫魯雪夫的使命就是在史達林格勒的將軍們與莫斯科的最高指揮部之間負責協調。在任命或解除像安德烈·葉廖緬科(AndreiYeremenko)與瓦西里·崔可夫(VasilyChuikov)這樣的指揮官之前,史達林都會與赫魯雪夫商議。在蘇聯反攻前,他就在各個前線之間來回穿梭,檢查部隊的戰備與士氣情況,親自審訊德國俘虜,徵召戰俘中的一些人進行宣傳工作,防止其他戰俘被處決或是受到蘇聯抓獲者的虐待。
在德國飛機對他的指揮所進行轟炸時,赫魯雪夫差一點被炸死。當德國人的梅塞施米特戰鬥機攻擊蘇聯飛往前線的轟炸機時,他正在史達林格勒以南的地區。飛機拖著煙霧,幾位蘇聯飛行員跳傘逃生,但他們卻被蘇聯步兵誤認為是德國人而射殺。赫魯雪夫記得有一位飛行員大聲叫喊:“我是自己人!我是自己人!接下來是一陣機槍聲,於是什麼都完結了。”數以千計的德國人的屍體從凍土裡被挖了出來,然後被一層屍體一層枕木地堆放起來,點上火。“我沒有再回去看第二次。”赫魯雪夫回憶說:“拿破崙或是其他什麼人曾經說過,焚燒敵人屍體的味道很好聞。在我看來,我不同意這種說法。”——(第7章戰爭中的赫魯雪夫:1941~1944)
書評
一部才華橫溢、振聾發聵的鴻篇巨著,作為20世紀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赫魯雪夫對21世紀世界事務的形態有著諸多影響,該傳記見微知著但不失明快,研究嚴謹而不失活潑,尊重歷史且頗富人性,陶伯曼通過對赫魯雪夫一生中種種令常人難以理解的行為、思想的刻畫,將其生動地呈現在讀者眼前,文風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與拖沓冗長,說明問題一針見血,判斷公允陶伯曼以他嚴謹的態度,生動的筆觸,在向讀者提供關於蘇聯及其歷史的生動畫面的同時,也描繪出了蘇聯領導人的眾生相。——斯特羅姆·塔爾伯特
美國前助理國務卿一部不朽的著作,細節翔實,頗具權威性,陶伯曼拉開了大幕,為我們展示了冷戰最危險的那些歲月里一個極富魅力的人物,披露了有關蘇聯決策的最新事實,極具可讀性與說服力。——安東尼·賴克·賴克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
本書是關於赫魯雪夫生平與個性的權威,性記錄,也是有關克里姆林宮殊死權力爭鬥的精彩描述,總之,這是迄今為止關於蘇聯的最佳著作之一。——康斯坦丁·普里什科夫 《克里姆林宮冷戰內幕》的作者
很少有關於冷戰歷史研究的著作能像威廉·陶伯曼的,赫魯雪夫全傳這樣得到人們如此的關注,這部非同尋常的著作不僅反映了陶伯曼數年的研究成果,而且也體現了他對文化、歷史以及人性的敏銳洞察力,更為重要的是,這部著作準確描述了這位非同尋常的主人公複雜的內心世界與外在表現,這是關於20世紀一位最具魅力但也最具危險性的領導人的精彩畫像。——約翰·路易斯·加的斯 耶魯大學歷史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