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頁碼:294 頁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63377091
·版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內容簡介
越來越多的人在讀木心,《讀木心》是這個過程的結集。在這裡.陳村、陳丹青、何立偉介紹了與木心的因緣際遇,童明認為木心以世界性美學思維振復了漢語文學,孫郁視木心為“遊走於世界的狂士”,李靜讀出“你是含苞欲放的哲學家”,李宗陶分析了木心的文體家特徵、劉春、春陽、仲青、隴菲、許志強、趙鯤等細讀木心作品,網友也熱情發言……讀木心如一番奇遇,木心文字太不像文學卻真正走進了文學。作者簡介
孫郁,生於遼寧。著有《魯迅與周作人》《魯迅與胡適--影響20世紀中國文化的兩位智者》《百年苦夢--20世紀中國文人心態掃描》《混血的時代》等。現為魯迅博物館館長、研究員。李靜,生於遼寧,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著有隨筆集二種及文學評論集《不冒險的旅程》等,主編有知識界訪談錄《中國問題》、2002-2007《中國隨筆年選》等。現為《北京日報》編輯。
編輯推薦
陳村 毫不誇張地說,小心先生的文章在我見到的依然活著的中文作家中最是優美、深刻、廣博。童明 木心風格不足“一脈相承”,而是“多脈相承”。他的精神氣脈既繫於春秋、魏晉、漢唐的華夏文化,又源於古希臘的悲劇精神,而思維特徵和藝術格調卻又是兩方現代派的,且與近三十年來最深思熟慮的西方人文思想息息相關。
孫郁 讀幾冊木心作品集,像一番奇遇,自嘆天底下還有這樣的文字在,似乎是民國遺風的流動,帶著大的悲欣直人人心。
李靜 木心尋返久經失落的的古典詞語,藉以拓展思維、感受和想像的邊界,由此,他創造了一種真正成熟、華美、豐贍而高貴的現代漢語。
梁文道 他像是從一個從來沒有斷裂的傳統中出來的,他能夠用文字把你整個兒抓進去……
陳子善 雖然姍姍來遲,畢竟還是來了,現在是到了木心先生的散文“牆外開花牆內紅”的時候了。
陳丹青 我可以想像不出國,但無法想像出國之後我不曾結識木心先生。
目錄
甲輯陳村 關於木心
陳丹 青我的師尊木心先生
何立偉 意外之人,意外之文
乙輯
童明 木心風格的意義--論世界性美學思維振復漢語文學
許志強 論木心
丙輯
孫郁 木心之旅
李靜 “你是含苞欲放的哲學家”--論木心
春陽 長途跋涉的歸真返璞
岳建一 一去不返的高蹈踐行--讀木心先生作品有感
李宗陶 文體家木心
仲青 精神世界的呈顯者--論木心
丁輯
王向暉 以熱誠驚覺詩歌--木心詩歌的精神力度
趙鯤 投江不與水東流
趙鯤 “安謐地一驚”--《瓊美卡隨想錄》讀後
戊輯
春陽 木心詩七首細讀
孫郁 《壽衣》點評
孫郁 遊走於世界的狂士
劉春 《溫莎墓園日記》點評
隴菲 陳人無人道--讀木心《遺狂篇》
隴菲 木鐸聲聲,我心搖曳--讀木心
己輯
網友說木心
附錄
木心先生事略
木心作品年表
編後記
文摘
我在今夜,此夙願。我並不知道木心先生的多少軼事,未能讀到他全部著作.也無力總結出木心的偉大意義。他遲遲沒在內地出現,我是在文學雜誌上邂逅他的文字和名字,讀罷如遭雷擊,不可能再忘記這個人的存在。我終於發現,生活在我同時代的人中,在中文寫作中,還有這樣的一位前輩。
阿城和陳丹青是知道他的。在紐約,他倆曾和其他人“湊份子”聽過木心的課,如當年周氏兄弟在日本聽章太炎的課。陳丹青提起木心先生,言必稱“師尊”,據說他保留著聽課筆記。阿城是木心最做出跡象的傳人,他在文章中也閃爍其詞地提到過木心先生,稱“先生”而非“師尊”。兩人的寫作風格有異,木心更典雅更遊刃有餘,阿城要小心多了,但他的流浪與鄉野是木心文章中昕無。我稍留心,甚至從阿城、陳丹青的文字中認出哪些是木心的遺傳。
我這輩子讀過無數中文,結識許多作家,至於業餘愛好寫作的文友更知道得無邊無際。毫不誇張地說,木心先生的文章在我見到的依然活著的中文作家中最是優美、深刻、廣博。一不留神,堆積在我們周圍的“大師”太多了,時不時還要諾貝爾一下。真正熱愛中文的朋友,讀讀木心吧,他們立刻矮下去癟下去並好笑起來。我日前破例看電視,拍的是上海的作家。看的時候不由嘆氣,如果木心仍在上海,哪裡輪得到我等說嘴?
我沒見過木心先生,曾住紐約的朋友向我描述過他。我曾在網上瘋狂地搜尋“木心”,希望多搜出一點信息和作品。我搜到的是:木心,本名孫璞,1927年生,浙江桐鄉縣(一說烏鎮)人。簡歷: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西畫系畢業,曾任杭州繪畫研究社社長,上海市工藝美術中心總設計師,上海市工藝美術協會秘書長,《美化生活》期刊主編,以及交通大學美學理論教授。自1982年起他便長居紐約,從事美術及文學創作,作品多發表於台北及紐約的報刊。可查到的著作目錄:《散文一集》,洪範,1986年,散文;《瓊美卡隨想錄》,洪範,1986年,散文;《即興判斷》,圓神,1988年,散文;《溫莎墓園》,圓神,1988年,小說;《素履之往》,雄獅,1993年,散文;《巴瓏》,元尊文化,1998年,詩;《會吾中》,元尊文化,1998年,詩;《馬拉格計畫》,散文;《西班牙三棵樹》,詩。
倒敘:我是在《上海文學》雜誌邂逅木心文章的。這雜誌上,陳子善先生主持一個欄目,發表一點舊文字。我家的雜誌太多,常常翻都不翻。有天無聊了翻看舊刊,竟讀到《上海賦·只認衣衫不認人》,一讀之下,立刻暈眩昏迷。我真沒想到,有人將我日日生活的城市,將……
後記
編此書時,會隨著作者一起重讀木心先生的作品。一種莫名的詩學烈度,讓人總想停下來,與誰說說話,說說這些文字驚起的思緒,說說曾經潛隱心底輕盈無告幾已忘懷致命重要的一切,邪無以名之的一切。然而未能,唯有靜默--靜默地喚醒內心的瀚海,那是人在孤獨之中,與自我的相遇。
也許正是木心作品浩瀚而陌生的自我對話性質,使批評界審慎地沉默。使讀者們不息地爭議。我們認為此種爭議是十分有益的現象--它意味著中國當代文學的疆界正向本質與精微之域拓展,而如此高難度的動作,卻獲得了漢語寫作者和閱讀者異常廣泛的關切。
本書無意標榜“客觀”,而在表呈相契卻未必相識的人們對一顆詩性心靈的驚奇與理解。之所以作此選擇,是因為我們對這位“文學魯濱遜”的詩學建樹,懷抱深切的體認,並且相信:公正的批評,絕非對卓異的創造無動於衷,相反,它理應參與她的命運,並對之奉上毫無保留的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