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洞山石台遠來訪別》

《謝洞山石台遠來訪別》是宋代詩人蘇轍的詩詞之一。

作者

蘇轍

詩詞正文

竄逐深山無友朋,往還但有兩三僧。
共游渤澥無邊處,扶出須彌最上層。
未盡俗緣終引去,稍諳真際自虛澄。
坐令顛老時奔走,竊比韓公愧未能。

作品評析

洞山即真淨克文禪師。元豐七年五月,蘇轍被調往安徽歙州績溪縣縣令。真淨禪師和石台禪師前來相送,此詩聊表蘇轍答謝之情。作為流放中的“犯官”,其境遇是極其艱險的,能與國內著名高僧交往,無疑給蘇轍極大的精神鼓勵,並使其從中得到升華。“渤澥”即渤海,引伸為太虛,喻禪境幽微宏大之處。須彌山即佛教所說六道輪迴中人天共處的“娑婆世界”的另一譬喻。“最上層”—一蘇轍在與禪師交往後,感覺自己在流放中,精神如同從地獄中被解放了出來,並被“扶”上了三十三天。顛老即唐代的大顛禪師,韓公即韓愈。韓愈因“諫迎佛骨”被貶往潮州,遇大顛禪師點化而明佛理。在這裡,蘇轍以景福順、真淨、石台等禪師比大顛,而自己則不敢以韓愈自居。可見人生無論順逆,有一二方外的師友,不失為人生的幸事。

作者簡介

蘇轍(1039—1112),宋代文學家。字子由,一字同叔,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登進士第。宋神宗時反對王安石新法,哲宗時官至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宋徽宗時辭官。其文汪洋澹泊,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蘇洵、兄蘇軾,合稱“三蘇”。有《欒城集》、《春秋集解》、《詩集傳》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