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作者: (日)原研哉 著,朱鍔 譯出 版 社: 山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6-11-1
字數: 160000
版次: 1
頁數: 212
印刷時間: 2006/11/01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209041065
包裝: 平裝
編輯推薦
本書自二00三年出版以來,在日本先後加印十七次,二O0四年榮獲由SUNTORY財團頒發的第二十六屆文學藝術大獎,二00五年,在台灣出版後,迅速登上誠品書店、金石堂藝術類圖書排行榜,蟬聯多期,暢銷至今。
當你們因為讀完這本觀念設計書而感到越來越不懂沒計時,這並不意味著你對於設計的認識倒退了,而是證明你在設計的世界裡又更往深處邁進了一步。
設計到底是什麼?作為一名從業二十餘年並且具有世界影響的設計師,原研哉對自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了給出自己的答案,他走了那么長的路,做了那么多的探索。“RE-DESIGN——二十一世紀的日常用品再設計” 展真是一個有趣的展覽,但又不僅僅是有趣,它分明是為我們揭示了“日常生活”所具有的無限可能性。若我們能以滿懷新鮮的眼神去觀照日常,“設計”的意義定會超越技術的層面,為我們的生活觀和人生觀注入力量。
內容簡介
大約九年前,我在籌備“視覺語言從書”的過程中,認識了原研哉。當時做這套書的目的,是想向中國系統地紹介日本設計師和設計動向。為此,我走訪了許多設計師,和他們交談,進行採訪。
之所以選擇原研哉,是因為我覺得他的設計既感性又理性。他的設計不是純粹的平面設計,而是以建築設計為出發點來思考設計。雖然他做的是平面設計,但在他的理念中,即使是“平面”,也是立體建築物的一個部分,所以具有一種很特別的氣質。
後來,我經過與他的詳細交談才了解到,原來他進入平面設計領域其實是一個偶然。他一直想從事的是建築設計,而他的母親是一個書法家。建築世界的空間感與書法世界的文化感,讓他在一開始的時候對平面設計心存抗拒。
正如他在本書中所提到的,在他剛從事這個行業時,他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設計師。因為在他看來,僅僅是依靠設計的才能謀生並不是成為一個設計師的充分理由,一個真正的設計師,應該能夠豐富設計這一概念。“設計師的工作,並不只是設計實踐。在當前環境中,為設計找到一個合適的場所,並對設計領域重新配置,對於設計師來說,也許是更為重要的工作。”在本書的最後一章中,原研哉認真闡述了“設計領域的再配置”這一問題。顯然,他對設計的思考已經遠遠超出了技術層面,而是圍繞信息傳達這一設計的本質功能,以充滿自省的精神在深化和反思自己的設計意識。
在原研哉看來,設計不是一種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質的感覺能力和洞察能力。所以,設計師要時刻保持對社會的敏感度。這在《設計中的設計》一書中,他正是以這一想法為中心展開論述。
“設計到底是什麼?”為了給出自己的答案,原研哉回顧了現代設計的發展歷程,並且策劃了“RE-DESIGN——二十一世紀的日常用品再設計”展覽,通過與許多設計師的互動一起來思考設計與日常生活的關係。在設計實踐中,原研哉試圖建立一種信息建築的思維方式,讓平面設計不僅能作用於人的視覺,而且能夠觸動人的所有感官。作為日本著名品牌“無印良品”的設計委員,原研哉以“無中生有”的理念為圭臬,凸現了“無”的力量。同時,作為一名非常具有社會責任感的設計師,他也把引導消費欲望作為自己的任務之一,並對其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中國的經濟正在高速發展,經濟的繁榮給設計也帶來了新的契機。在這種時候,能夠聽到原研哉作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對設計工作的思考,無疑是正逢其時。這也與我個人的一些想法不謀而合。
回國以後,我也一直在從事設計工作。設計是什麼?當中國的經濟發展駛入了快車道,創意時代的到來已成為無法拒絕的現實,“設計”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回到開頭,回答一下這個最為基本的問題?原研哉並沒有在這本書中給出一個明晰的答案。但他給了我們彌足寶貴的啟示。我想這也正是《設計中的設計》一書的真正意義所在。
設計在哪裡?最令我們視而不見、習焉不察,而恰恰又離不開的大概就是設計了。我們穿戴著經過設計的衣、帽;生活在經過設計的房屋裡,使用著設計過的各種日用品、電器等;在經過設計的建築物里使用他人設計的工具勞動著;就連我們漫步的街道也是經過設計過的。我們無意識地生活在設計的海洋中。生活本身,就是設計的起源地;而設計,歸根結底就是我們對生活的發言。
想想我們曾經為之讚嘆的那些古人留傳下來的美麗器物吧,它們的巧奪天工令今人心馳神往,無法想像在那樣一個時代如何會有這樣的“設計”。但在當時,這也不過是人們為了改變自己的生活而做的努力吧。生活是最殘酷的淘洗,只有適合生活的器物,才能代代相傳,躲過漫長時日的侵襲。而藝術也好,文明也好,借著這些物質存在,才為我們所感知、認識、欣賞、繼承。
今天的中國,已經越來越受到世界的矚目。正如原研哉在書中所談到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的一個新基準,他囑咐日本人應該對此保持平靜和內觀,再造成熟文化。那么我們呢?僅僅是依仗著青春期般的熱情是不夠的,我們也應該關注自己腳下的這塊土地,爭取在“這塊土地”上做出屬於中國又屬於世界的設計。當創意成為產業,當設計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身為設計師的我們,是不是應該更加冷靜和謹慎呢?“日常”是原研哉反覆提到的一個詞。在他看來,這是設計的源泉,也是設計的意義。《設計中的設計》這本書說到底,是在提醒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設計師,因為你可以設計的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設計”,還有你的生活。
作者簡介
日本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先生,日本設計中心代表,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無印良品諮詢委員會委員
他以一雙無視外部世界飛速發展變化的眼睛面對“日常生活”,以謙虛但同時尖銳的目光尋找其設計被需要的所在,並將自己精確地安置在他的意圖能夠被賦予生命的地方。當我們的日常生活正在越來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時,他敏銳地感知到了設計的徵候和跡象,並且自覺自主地挑戰其中的未知領域。他的設計作品顯現出來的不落陳規的清新,在於他找到了設計被需求的空間並在其中進行設計。在這樣的態度下,他拓展了設計的視野和範疇,在他所經歷之處,嶄新的地平線不停地被發現和拓展。
媒體評論
原言哉之設計中的設計
對於閱讀這本書的總結,大概就是感動這個字眼吧!一本談設計的書會讓人感動?或許你會有這樣的疑問,但我對於書中的每一個片段,都是那樣的深刻感觸...
我私自認為台灣最好的平面設計師 - 劉開,在推薦序上寫著簡單的二段話 -
" 假如,生活中任何細微的事物,都足以認我們感動。原研哉先生其設計態度與視野,就是良品"這幾句話讀來雖然有點唐突,但裡面的幾個字眼 - 細微、感動與良品,是最能描述這本書所帶給人的感覺... 從開始端詳著書皮簡約的打凸設計,到撫摸著細緻雪白的日本粉卡內頁,然後讀著一對有著單純想法想翻譯這本書的設計師夫婦的序文,就是感動的開始...
原研哉在第一章節里用著眺望銀河般的方式,洋溢著個人色彩地描述著設計的簡史與義涵。
第二章里則充滿著睿智觀點地來描述著RE-DESIGN這個啟發人的思考的設計展。尤其裡面解釋著我最喜歡的產品設計師 - 深澤直人的設計觀念時,所謂在無意識的領域中做設計,裡面的說明真是寫得非常的棒!
第三章里陳述著情報建築的概念,我雖然無法撫摸著長野奧林匹克的開幕式節目冊的實物(其實首批一千本的限量版里有個驚奇的禮物),但當他說著藉由他所開發的「雪與冰紙」,透過在紙上印出半透明的印刷效果,用來喚起人們踏著初雪的回憶時,我的心被打了一下,深深的發覺,原來平面設計是可以做到這個程度的啊?雖然是平面的視覺設計,卻可以做到超越視覺的感動... 尤其真正撫摸著那張美好的「雪與冰紙」時,更是強烈的感覺到。
第四章開始了他的無印良品時代,只要喜愛無印良品的人,我想很少不被最近一系列的地平線的廣告稿所震撼吧?那樣將一種東方式的哲學思考,帶進一個品牌,融入販賣的商品,然後用一個廣告概念來談關於虛無這件事情,怎么看,都是個極不尋常思考,而這樣的思考卻能透過成功的販賣來讓消費著所接受著...
而後面的章節,就隨著這樣充滿著東方禪的思考,展開他透過平面來觀看日本,觀看世界的想法與作為...
對於做平面設計這件事情,我已經倦怠了好一陣子,是一種對於台灣平面設計環境的一種無力感吧?雖然抱怨著環境問題是個弱者的習性,而自己也知道,仍有著像劉開這樣讓人佩服的資深設計師,或是一些有著新意的年輕設計師,仍是用力的做著這個行業,但總是沒有動力讓自己想重新的去歸零來出發... 不過,看了這本書之後,卻像是種了一棵種子似的,關於平面設計的思考與熱情,慢慢的再次發芽...
想大力的推薦大家去購買這本書,尤其首批限量版,你能得到撫摸著「雪與冰紙」的感動。你會了解,設計師最重要的,還是他在思考設計時的那棵腦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