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梗概
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勝利結束後,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上籤字。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和朱德總司令向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出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在北平的香山,第一野戰軍司令彭德懷接受了毛澤東和總參謀長周恩來下達的作戰命令:進軍西北,解放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五省廣大地區。
據守西北的國民黨軍閥胡宗南、馬鴻逵和馬步芳一方面憑藉地理優勢及軍事力量對比絕對多數負隅頑抗,一方面卻又各自打自己的小算盤,相互不配合,都想避開我軍鋒芒,保存實力。 馬步芳之子馬繼援率部進攻鹹陽城時,事先答應出兵的胡宗南按兵不動,就連馬鴻逵也畏縮不前,致使馬繼援在我軍面前碰得頭破血流。鹹陽保衛戰打出了“一野”的威風和士氣,挫了馬家軍的銳氣。 初戰大捷之後,彭德懷抓住戰機,又將矛頭對準了胡宗南,制定了“鉗馬打胡,先胡後馬”的作戰方針。我軍抓住敵人的弱點,迂迴到敵人背後,將其分割包圍。胡宗南苦心經營的五個軍,三天之間全軍覆沒。這就是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扶眉戰役”。 面對人們解放軍在西北的節節進擊,國民黨“二馬”決定孤注一擲,妄圖依託蘭州的天然屏障和堅固的工事與我軍作最後的決戰。蘭州一場惡仗開始了,敵人利用居高臨下的地勢,用滾桶擂石阻止我軍進攻,我軍傷亡很大。彭總及時總結了首戰失利的教訓,重新部署,將大炮推上山,炮火以排山倒海之勢射向敵人陣地,敵人潰不成軍。1949年8月26日攻入蘭州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黃河大鐵橋上勝利會師。 在黨做了充分大量的工作後,國民黨新疆部隊總司令陶峙岳和新疆省主席包爾漢,宣布光榮起義,西北全部回到了人民的懷抱。 “一野”揮師西進,他們翻越冰雪覆蓋的祁連山,穿過塔克拉瑪乾大沙漠,克服了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許多人倒在了西去的路上。 終於,彭德懷司令員與包爾漢、陶峙岳握手在天山下,新疆人民載歌載舞慶祝新疆解放。
幕後花絮
連日來,一支支《解放大西北》的隊伍浩浩蕩蕩地開發到黃河中游東岸的古渡門——永和關。在寬廣廣闊的黃河沙灘上,擺兵布陣,躍馬橫槍,百餘輛運兵車、炮車、裝甲車排佇列整齊,穿行不息,數十隻木船,在浩浩的河面上擺來渡去,整個黃河灘,紅旗獵獵,戰歌震天,馬達轟鳴,煙霧瀰漫,形成勢如破竹,排江倒海之勢,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投入拍攝的革命歷史巨片《解放大西北》中陣勢最為壯觀的“人軍西渡黃河”的鏡頭,就要在這裡開拍了。
導演韋林玉以及各個技術部門的百餘名工作人員早已投入了緊鑼密鼓的戰時狀態中。在河邊的指揮帳篷里,我們採訪了在這部影片中十九兵團司令員楊得志將軍的扮演者、總政話劇團的著名演員閻志秋和十九兵團政委李志民的扮演者、北京軍區戰友話劇團的孫家琪老師。他們告訴我們,這部影片是繼《大決戰》之後,經中央軍委批准投入拍攝的《大進軍》中《解放大西北》、《解放大西南》、《解放中南》、《渡江作戰》、《大轉折》5部10集鴻篇巨製中的其中一部。這部影片,主要反映的是,我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取得三大戰役的偉大勝利之後,在黨中央毛主席的戰略部署下發出了解放大西北的偉大號令,為徹底消滅長期盤踞在西北的“西北王”胡宗南和以騎兵稱雄的“二馬,,馬步芳、馬鴻,楊得志、李志民的十九兵團和周士第的十八兵團充實到彭德懷的西北野戰軍。他們分別從山西的風陵渡、禹門口西渡黃河,攻西安、占鹹陽、打蘭州、進新疆,解放大西北全境的史實。作為這段歷史中馳騁疆場、橫戈馬上,出生入死、戰功卓著的楊得志老將軍是一位智勇雙全、善於尋找和捕捉戰機,果斷處理情況的非凡人物,作為楊得志將軍的扮演者閻志秋有著豐富的舞台和銀屏表演經驗, 目前他正在總政話劇團演出的反映八年抗戰的戲中扮演彭德懷。這次進入《解放大西北》劇組,為扮演好角色他們走訪了不少老同志,翻閱了大量的史料。他說,一定要盡全力把將軍的風采表現出來,以慰仙逝的將軍。擔任這次拍攝任務的大都是參加過《大決戰》拍攝的主創人員。導演韋林玉的作品《苦菜花》、《農奴》、《風雨下鐘山》等早就為億萬觀眾昕熟悉。
當記者提到為何要在永和關拍攝這樣重大的場面時,他道,當年的渡口風陵渡、禹門口已面目全非,為尋找這個外景地攝製組一行9人沿黃河跋涉千餘里,才找到永和關這個最佳外景地, 當地民風淳樸,熱情好客也著實讓人眷戀。
正在這時,“兩渡黃河”的拍攝就要開始了,在一片“啪啪”的鞭炮聲中,數百名頭圍羊肚子毛巾,身著大襖的鄉親們在依依不捨地歡送著即將西渡的將軍,“楊得志”、“李志民”向民眾握手告別,這寸通訊員送來—…份電報,楊得志在過目之後對周圍的將領們說: “彭總又來電摧我們了,我們要加快速度,
提前兩天到達,渡河!”這時,煙霧四起,一支支隊伍開發到河邊,乘船渡河,整個河面上人小船隻你追我趕,一片繁忙。
這天,黃河灘上烈日灼灼,燥熱界常,參加拍攝的內蒙古某部騎兵營中有30多名戰士中暑,有七匹戰馬壯烈犧牲,可為了《解放大西北》戰十們依然馬不停蹄地急行軍。
幕後製作
繼描寫“三大戰役”的電影成功後,接著又拍出了《大進軍》。這段由於歷史的原因以前沒有宣傳的歷史,被《大進軍》生動、真實地再現出來。該影片用蒼涼的筆調刻畫出了西北野戰軍總司令彭德懷橫刀立馬、傲視頑敵的英雄氣概,在他的指揮下,解放軍進軍荒涼貧窮大西北,解放大西北的戰爭史實。同時,也把西北最大的戰役“蘭州戰役”的過程進行了全景式的描寫。
導演簡介
韋林玉
八一電影製片廠故事片室攝影師。生於1930年8月,河南沭陽人,1947年入伍參加了淮海、渡江等著名戰役。1952年畢業於西南藝術學院美術系,後入八一廠故事片室,先後參加了幾十部紀錄片、軍教片、故事片的攝影工作。他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形成了粗獷豪放的藝術造型風格,他拍攝的代表作有《五朵金花》、《柯山紅日》、《東進序曲》、《農奴》、《苦菜花》、《椰林怒火》、《奸細》、《風雨下鐘山》(合作)、《望日蓮》等,其中《東進序曲》獲總政優秀片獎,《農奴》獲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獎,並列入了電影學院攝影系教材,《風雨下鐘山》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解放軍文藝獎。他注意培養攝影人材,著有《故事片攝影師的藝術素質和技能》一書,在電影界受到好評。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
主要演員
陳銳
1983年陳銳在影片《鄉音》中飾演性格內向,憨厚老實的農村青年明漢,表演樸實自然,受到好評。該片獲第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1984年在影片《絕響》中飾演性格獨特,心態複雜的當代青年冠仔,這個角色感情起伏較大,陳銳很好地把他表現出來。受到專家和觀眾的肯定。該片曾獲第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提名。
1986年在影片《街市流行曲》中飾演攝影個體戶阿堅,陳銳認真投入地塑造角色,把人物坦誠、穩重,渴求真實愛情的複雜心態刻畫得真實生動,表演又一次取得成功。同年在影片《鄉民》中飾演一個敢於衝破舊思想舊觀念的農村青年二貝,這個人物與阿堅有很大差異,但陳銳演來得心應手,把人物塑造得豐滿可愛。
1987年在著名導演孫周執導的影片《給咖啡加點糖》中飾演個體戶剛仔的形象。剛仔純真直率,沒有城市人所擁有的自負感,他追求單純善良的農村姑娘林霞但受各種壓力的影響,二人的愛情最終還是一場夢幻。陳銳發揮了他一貫善於描繪南國都市青年的特色,在以往塑造的各色人物基礎上認真體味人物,表演細膩生動,真實感人,恰如其分地表現出當代青年生活的酸澀和艱辛,這部影片被認為是陳銳表演最為出色的一部。
1993年在影片《滄海雄風》中飾演青年石油工人梁海,表演上又有新的突破。 1994年在影片《叱吒香洲葉劍英》中飾演青年葉劍英的形象,表演形神兼備。獲得了很大成功。
陳銳從影近二十年,塑造了一系列鮮活生動的人物,無論是都市青年還是農村小伙他皆能揮灑自如。表演可塑性很大。他的作品很多,象《熊貓的故事》、《幸福不是毛毛雨》、《野媽媽》等都是曾經受到觀眾歡迎的片子。
另外,在電視劇《恰同學少年》中,他飾演楊昌濟,在電視劇《乾隆王朝》中飾演和珅。在《隋唐演義》中扮演的秦瓊,給觀眾印象最深。2008年,他又在電視劇《上海王》中飾演了第二代"上海王"黃佩玉
陳銳在表演中追求真善美的統一,他的生活信條是:“在藝術中生活,創造生活中的藝術。”
呂曉禾
曾主演《青年一代》、《千萬不要忘記》、《南海長城》、《兵臨城下》、 《霓虹燈下的哨兵》、《一仆二主》等話劇,並曾執導話劇《珊瑚島上的死光》、《她含笑死去》、《大海作證》等。1979年從影,在《秦川情》 、《尋找男子漢》等影片中飾演角色 。1985年因在影片《高山下的花環》中飾演梁三喜,以深沉、質樸的表演 ,塑造了當代人民軍隊基層指揮員的 生動形象,獲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第八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還在多部電視劇中飾演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