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資料
類型:玄幻小說
作者:戎馬
內容簡介
(原名:老人與蛇)一位普普通通的釀酒老人,一日被一條普普通通的水蛇咬中後,開身體開始蛻皮。一次,兩次,三次,他一次次變得年輕,最終蛻變成了二十餘歲的少年。老人面對第二次生命,他遠離了平凡,開始名揚天下的重生……內容介紹
蒲家村位於群山之中,三面都是崖壁,只北方一條山路可以通向外面。村里人性子很淳樸,沒見過多少世面,也沒什麼雄圖壯志。浦家村的村民有農夫,有樵夫,也有漁夫,他們守著小小的一方水土,祖祖輩輩都安定在這深山老林。村里人信佛,相信因果報應,今生來世。村里人蹈規蹈距地渡著歲月,一任生老病死。
浦家村的村長一直是由世代為醫的一門蒲姓所當,蒲門醫術在方圓數百里內也是名聞遐邇。幾乎每一代縣令有疾,都會找鋪村長過去,歷代的村長都是縣令的專醫,由於這重關係,浦家村的稅賦才一直沒升得太重。幾百年來,村里始終只有一戶人家是學醫的,那一家便是村長之家,便是他們將蒲門醫術代代相傳。學醫本為逆天之仁義,自有善心鐵鑄,是故可以世代為長。浦家村的祖輩們就是這般做想,延到如今。
前些年外面兵荒馬亂,聽說連皇帝也被蠻族抓走,朝中大臣紛紛從北方跑到南方來,那年是靖康元年。朝廷根基扎在南方下後,徽宗的第九個兒子繼承了帝業,封號高宗,此後天下小有太平。
浦家村一直未受兵燹,村民日復一日地照舊澆肥除草,打獵捕魚,有時候來了些逃難的,被收留後喜歡上了這片與世無爭的桃源,便也在此成家立業。
蒲老人至今猶記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跑來的一位外鄉人,長得彪悍威武,臉上黥著“赤心報國,誓殺金賊”說曾經是方臘與宋江一脈的起義兵,如今是王彥的部下。那外鄉人講著外邊的繁榮和驚險,說起梁山、江湖、,天下的種種傳奇。說到外族入侵,大宋疆土大片淪陷,金兵殘殺百姓時,旁聽的鄉民都是義憤填膺。那時,圍在一邊的少年,眼中發光,憧憬起紛擾的亂世來,想著出山而去,投靠義軍,痛殺外虜,收復河山,一揚中原豪氣,成就少年英名。也是,在那個外鄉人走後不久,十六歲的蒲顧就與一群村裡的年輕人成群結隊,偷偷走出連綿的山脈……
那些年金國與宋國酣戰連連,餓殍遍野,民不聊生。蒲顧等人從一個安寧的村莊出來後,才真正明白什麼叫做亂世。想到金兵的可惡,眾人咬牙切齒,目眥盡裂,驅逐韃虜之心堅如鋼鐵。於是這群少年前去投軍,倒不是為報效朝廷,而是身為國民,當該力拒外敵。然而就在第二年,金國兵長驅直入,勢如破竹,蒲顧與許多人在奮勇抗敵中為國捐軀。
有關這些,蒲老人都是聽鄰居的兒子阿炎說的,那年阿炎和蒲顧一同出去,一同參軍,一同與金兵作戰。他們加入宰相李綱所支配的軍隊里,摩拳擦掌,勤練武藝。靖康那年(公元1126年),開封城破,三十萬軍民與金軍在城中鏖戰。便在那役,蒲顧為國捐軀。
阿炎的福運比蒲顧要大,他只是大腿中了一矛後暈倒街口,僥倖存了性命。阿炎與蒲顧從小就是夥伴,親如兄弟,兩人在十三歲那年偷來一隻雞,歃血為盟,說好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阿炎千里迢迢將蒲顧的骨灰從開封帶回慈谿,交給蒲老人後便又離開了村子,他說要為蒲顧報仇,又去參加了抗金的軍隊。那一去後,下落不明,已有十六年光景。
阿炎是蒲廣最小的兒子,蒲廣有四個兒子,走了一個還留三個,香火仍然可以繼承。
而蒲老人與他內子合卺多年,卻一直無後。
蒲顧是尚在襁褓之時被蒲老人收養的孤兒。在蒲老人三十七歲的時候,蒲家村村長蒲闐意,在去城裡賣藥回來的路上,揀到了一個嬰兒。那嬰兒後來被蒲老人收留,取名為顧,取字七哀。名是蒲老人取的,字是蒲闐意給命的,取意於《七哀詩》。鋪村長飽讀詩書,他說三國時候建安七子的王粲曾有一首《七哀詩》,其中有言“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顧問號泣聲,揮涕獨不還。”想必蒲顧的身世,也悽慘如此吧。
蒲老夫人乍聞噩耗,便當場暈厥,此後身子一直虛弱,在十年前的一個傍晚,終於撒手先去。蒲老夫人直到臨終還掛念著已故多年的兒子,怕下了黃泉發現蒲顧認了生母,不再認她這老太婆。蒲老夫人,臥床而泣,西歸之時,老淚縱橫。
蒲老人在得知自己含辛茹苦養育多年的兒子戰死殺場,也是五雷轟頂,一時了無生趣。再到相伴幾十年的老妻也溘然長辭,這位桑榆之年的老人也禁不住蒼老不少。村里人都說蒲老人孤獨可憐,不少漢子說願意接老人到家裡去。但老人也是要強,在茅屋旁搭了幾架子蒲桃,在池塘漘邊圍了一圈菜,在山上種了些田,打魚伐柴都自個去辦。再說老人製作酒麴可是斫輪老手,釀酒手藝在當地更是首屈一指的,買酒所得也有一大筆數目。不過老人也不花錢,將買酒所得的銀子都給了村長,用來修祠堂或者交村稅用。
這樣孤苦伶仃的生活了十年,這位老人吃著老村長送來的山藥,身子骨還是很硬朗,精神也依然矍鑠。只是偶爾想起英年早逝的養子,想起相襦以沫的亡妻,難免老眼閏潮,滿懷辛酸。
曾經有一位聖人說,人近古稀,可以知天命。蒲老人年過一旬,已經到了知天達命的時候,對於寂寞與貧寒都差不多看透了,平時就無憂無慮做著自己活。每到暑至,鄉民們便會送來一籮筐一籮筐的蒲桃,鄰里的女人會過來幫著剝去蒲桃皮,勾除蒲桃籽。然後釀酒的事情,便交給蒲老人,由他一人窩在地窖開始秘釀。蒲家有個怪傳統,便是釀酒之時,永遠只有一人。
蒲老人擅治麴櫱,但更有名的是釀製蒲桃桔皮酒,此酒是餐後淺飲的上品,蒲家的以米釀法入蒲桃釀法,乃祖傳秘方。唐代蘇敬的《新修本草》云:“凡作酒醴須曲,而蒲桃,蜜等酒獨不用曲”。蒲老人便照此法,以去皮卻籽的蒲桃固入瓮中,數日後,加入苦桔皮和茶葉等草物,待發酵全後以生娟過完濾,摻兌蜂蜜,經過提煉,沖沏、浸泡,勾兌等後,才可釀出蘭色微苦的酒液。
由於加入桔皮茶葉等的天數不同,還可得出口味淳厚凶烈的“干戈曲”和桔香芳雅沖淡潤喉的“幽顏曲”。此釀酒法為不傳之秘,歷代單傳,當蒲老人的父親亡故後,全城也許普天之下,就只有蒲老人一人才能夠釀出這兩麯酒來。不少村民在近年來向蒲老人請問釀造之法,但老人只是淺釋輒止,或是笑而不答。按照祖訓,釀酒之法只可單傳,若是哪一代無後,便將此技亡那代。
蒲老人的干戈曲與幽顏曲都是慈谿縣酒家和大戶競相收藏的上等酒品,蒲老人一年也只釀出兩桶,一桶在村里分送,另一桶分裝十餘罐拿去城中出售。所以此酒的價格也是非常之高。在慈谿縣可以買到與上等女兒紅同樣的價格,到了別的府縣,那是更不得了。
其實浦家村盛產的是楊梅,但不知為何,祖輩留下的釀酒秘法居然會使蒲桃酒釀。當然蒲老人家對於江南的種種釀酒法都是異常通曉,米酒梅酒也是時常為村民在釀製的。
蒲老人前幾代便為干戈曲和幽顏曲打響了名號,到了蒲老人這一代,他的技藝與其父相當,也算辱沒門楣。到晚年,他再無閒事,專心執意地釀酒,所出之酒堪稱極品。
乾幽二曲名揚天下,但知曉釀酒師的人少之又少。便是在慈谿縣,也極少有人知曉這般人間佳釀是出之誰手。物與物主之名,相去不遑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