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中國古典文學》

《藝術與中國古典文學》

《藝術與中國古典文學》是徐子方 著,由人民出版社於2009年11月1日出版。

基本信息

藝術與中國古典文學

作者:徐子方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11-1
開本:大32開
藝術與中國古典文學藝術與中國古典文學

ISBN:9787010079035
定價:¥30.00

內容簡介

本書為當代學者徐子方教授多年來從事藝術學和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論文選集,內容從藝術定義和藝術史一般理論的最新探索、戲曲學理論與中國古代戲曲家及其作品的個案分析,到中國古典戲曲小說乃至整箇中國古代文學和歷史文化發展規律的把握,作者運用巨觀和微觀、理論和實證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力圖從個別上升到一般,從具體進入到抽象,通過研究對象的思考揭示其內在規律,有助於將相關研究引向進一步深入,並給讀者以啟發和思考。

作者簡介

徐子方,男,1955年9月出生,江蘇灌雲人,文學博士,中共黨員、民盟盟員。現為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並任東南大學戲曲小說研究所所長,《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主編,全國藝術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古代戲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散曲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水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明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俗文學學會理事,以及廈門大學、同濟大學等校兼職教授等職。代表作有專著《千載孤憤》、《元代文人心態史》、《關漢卿研究》、《明雜劇研究》、《明雜劇史》、《藝術定義與藝術史新論》等。

目錄

第一編藝術與審美論
藝術定義與藝術史新論——兼對前人成說的清理和回應
一、前人“藝術”定義之評說
二、關於定義和史的正面回應
三、現狀與對策
關於藝術史模式與藝術史分期的若干問題
一、對既有模式的檢視和回應
二、藝術史分期之關鍵:原始、古典和現代
三、結論
審美解放與藝術變遷——兼談中國藝術史的分期問題
元代藝術與中國藝術
一、文人畫:造型藝術主體由尚實轉向寫意
二、元曲:聽覺藝術的轉型與綜合性藝術的提升
三、元代:近古藝術的開端
藝術魅力:真實生命之內充
生命層級與藝術表現
生命淪落與藝術輝煌——一種特殊的反比效應
中西高校專業藝術教育之比較——兼談國內二級學科藝術學的學科建設問題
一、傳統學科設定:史和論的錯位與斷裂
二、藝術學:中國獨有的學科
三、二級學科藝術學:問題與對策
第二編曲學與中國戲劇學
中國戲曲晚熟之非經濟因素剖析
一、原始宗教和神話的不發達顯示著人們思維方式的局限和戲劇土壤的貧瘠
二、生活和藝術觀念的保守性以及所造成的社會文化結構的惰性嚴重阻礙了戲劇因素髮展中的綜合進程
三、文人遠離表演藝術而同仕途經濟緊密結合使得我國戲曲的產生長期沒有創作基礎談元曲兼及“一代之文學”問題
明初劇場及其演變
一、勾欄廟台:殘存的歷史記憶
二、教坊司及其演變
三、鍾鼓司和內廷戲劇演出
明代北曲劇場興衰論
一、定型化、僵化與雜劇的自我封閉
二、北雜劇市俗土壤失落與觀眾萎縮
三、北劇南曲之畫地相角川_
四、整體藝術氣勢與“廣陵散”——北曲終成絕響
論崑曲雜劇
一、崑曲雜劇非即昆唱雜劇
二、崑曲雜劇亦非南雜劇的同義語
三、崑曲雜劇的分類
……
第三編文學史論
第四編作家、藝術家考論
第五篇文獻及作品論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