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肅鎮華夷志》,又稱《肅鎮志》,是明代記錄甘肅肅州地區(相當於今酒泉市全境和張掖市的一部分)經濟、軍事、文化、自然風貌和民風習俗的一本志書。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由肅州兵備道副使張愚創稿,萬曆四十四年(1617),肅州兵備道副使李應魁續成。清順治十四年(1657),肅州監收臨洮府通判高彌高重刊。
目錄簡介
該書共四卷,卷一分圖說(包括地輿圖20幅)、沿革(疆里、郡名、番夷附)、山川(形勝附)3個小目,;卷二分水利(橋樑附)、風俗、物產、戶口、城池、軍 制、馬政、屯田、戎器、兵餉、驛傳(鋪舍附)、公署、學校、壇壝、祠祀(寺觀附)、古蹟、詩歌17個小目;卷三分景致、堡寨、關隘、烽堠、奉使、宦籍6個小目;卷四分人材、節孝、流寓、仙釋、災降5個小目。此外還有“屬夷內附略”,包括種屬、族類、住處、風俗、貨利等5個小目。總計36個小目,約20萬字。
主要內容
此書詳記載了明代甘肅酒泉地區的史、地、人文等狀況,特別是明代洪武五年(1372)進軍河西至萬曆後期二百多年的歷史記載尤為詳細,是一部完整保存於世的關於甘肅酒泉地區最早的志書。該書作為元明以來現存甘肅河西地區最早的地方志書,提供了數種已佚方誌的信息,其關於肅州、鎮夷地方的城池、烽堠、邊牆(長城)、墩台、堡寨、關隘等軍事設施記載無不詳備。而關於人口、稅賦、馬政、水利、貿易、物產、教育等材料尤其珍貴。
價值
關於明代東遷嘉峪關內各部的種族、部落變遷、人口、語言、風俗習慣等材料,真實地反映了我國55個少數民族之一的裕固族的形成過程 。該書保存的《西域土地人物略》是元明最重要的關於西域道里、山川、城池、民族、宗教信仰、物產及生活狀況等的重要資料之一,堪與《西域行程記》、《西域番國志》等著作相媲美。
歷代主要版本
《肅鎮華夷志》為萬曆刻本。《繆荃蓀方誌目》(即繆荃蓀於1913年編撰的《清學部圖書館方誌目》)錄作“《萬曆肅州志》,四卷,四冊。兵備副使李應魁修,順治十四年重刻本”。《隴右方誌錄》錄作“《萬曆肅鎮志》,四卷,四冊。存。順治重刻本。明萬曆四十四年兵備副使李應魁修”。目前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善本為清順治十四年刻本,四卷三冊。萬曆刻本《肅鎮華夷志》存台北故宮博物院,只有卷三。
整理出版情況
2006年6月蘭州商學院高啟安邀敦煌研究院邰惠莉一起校勘、箋注,成《肅鎮華夷志校注》,由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另有台灣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所出影印本《肅鎮志》 4卷。封面標有“據清高彌高、李德魁等纂修,清順治十四年抄本影印”字樣,正文卷一“地理志”目下亦有“李德魁纂修”字樣。序言落款為“順治十四年孟秋,整飭陝甘等處兵糧分巡寧夏道、按察司副使高彌高序”。
有關志書
《重修肅州新志》
《酒泉市志》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縣誌》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概況》
《甘肅裕固族史話》
《酒泉史話》
《高台縣誌》
《肅南史話》
《高台史話》
《肅州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