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1951年9月16日,因應報業生存競爭,《民族報》的王惕吾邀《經濟時報》的范鶴言、《全民日報》的林頂立共同合作,將三家合併為“聯合版”來經營,當時報名為《全民日報、民族報、經濟時報聯合版》,至1953年9月改為《全民日報、民族報、經濟時報聯合報》,1957年6月20日正式改名為《聯合報》。聯合報自1951年創刊後,至1959年取代黨、公營報紙的優勢,成為當時台灣發行量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報紙。優勢一直持續到1987年12月1日台灣當局的“新聞局”正式宣告台灣報禁即將在次年(1989)1月1日成為歷史為止。
近年台灣報業空前激烈,在受到《蘋果日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等強大的挑戰下,閱報率已不若以往,但仍是台灣地區前四大報紙之一。
聯合報系在台灣,目前有《聯合報》、《民生報》、《聯合晚報》、《經濟日報》、《星報》等。在台灣島外則有《世界日報》、《歐洲日報》。以及專司提供經濟商業資訊的中國經濟通訊社(簡稱中經社)。
聯合新聞網為聯合報系線上的電子媒體,其每日閱讀網友占台灣前三,目前占中文網路電子報的大宗。
現任發行人為已故創辦人王惕吾之女——王效蘭。
內容
新聞
目前聯合報新聞內容部分每日出刊四大疊,A疊為全國要聞及民意論壇,B疊為地方新聞及體育新聞,C疊為娛樂消費新聞,AA疊則為財經類及教育新聞(D疊為副刊)。聯合報的報導是台灣主要新聞獎如金鼎獎、曾虛白新聞獎、吳舜文新聞獎、兩岸關係暨大陸新聞獎等的常客,每年在這些新聞獎項中都有所斬獲,詳細所獲獎項請見聯合報得獎紀錄。評論
《聯合報》立場有偏向泛藍及保守主義的情形,這可以由內容、社論、記者特稿,及先前對美麗島事件、刑法第100條、青春達人國中生性教育學生自學手冊看法得知。《聯合報》在政治報導上被稱為統派媒體,宣揚民主統一立場,其社論在李登輝執政之前直言批判中國國民黨的情況較少。雖為民營媒體,但王惕吾發行人是國民黨中常委,因此常被認為是中國國民黨的御用報紙、黨報。在李登輝執政期間,聯合報以反李立場塑造“在野”形象,反對淡化兩岸關聯,所以立場較接近其他泛藍政黨如新黨和親民黨,而非泛綠的民進黨。
2000年民進黨執政、李登輝脫離國民黨後,《聯合報》對民進黨政府全力批判,評論走向深藍立場更加深明;聯合報在政黨輪替前就常評民進黨、政黨輪替後就失去大量泛綠之市場。
對於大陸,聯合報支持西進政策,樂見在馬英九進行的“兩岸和解”合作。對於中國大陸的經濟起飛,聯合報亦持較為“樂觀”和“讚許”。
副刊
聯合報副刊又稱聯合副刊、聯副,是聯合報新聞版面以外,接受文藝作家、一般民眾投稿或由編輯邀稿過程選刊的軟性、文藝創作版面,目前廣義的副刊包括了聯合報第D疊的“家庭與婦女”、“繽紛”、“聯副”等版面,“家庭與婦女”版多刊載婚姻及親子故事,也有許多讀者投稿分享家庭生活點滴,“繽紛”版主要刊載特定主題徵稿、生活化、趣味性或是輕鬆詼諧的讀者投稿,“聯副”則是純文學性質,刊載文藝創作、新詩、小說等不同表現形式的文章。純文學性質的聯合報副刊自聯合報1951年創刊以來就存在,是國民政府遷台以後台灣重要的文學園地,歷經林海音、平鑫濤、馬各、瘂弦、陳義芝、宇文正等主編,有許多台灣文壇名人諸如:吳念真、小野、丁亞民、季季、三毛、李昂、朱天文、朱天心、蕭颯都曾接受聯合報副刊簽約獎助創作。
聯合副刊從1976年開辦聯合報小說獎(後改為聯合報文學獎),有許多新興作家從參賽踏入文壇,1991年,中國大陸作家王小波獲得第13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小說在《聯合報》副刊連載,並在台灣出版發行。當時王小波在大陸還處在默默無聞的狀態。
面對網路興起、報紙閱讀率下降的數位匯流趨勢,聯合報副刊則是以強化與社會脈動呼應(例如推出“文學的社會事件簿”),並且開設網站部落格、邀請駐版作家等方式,透過與副刊讀者互動、徵文來吸引讀者。
報版
B疊:地方、運動
C疊:影視、星品味、消費、證卷行情(周二至周六刊出)
發行量
1959年8月16日,《聯合報》宣稱年發行量突破7萬5千份,取代國民黨黨營的《中央日報》,成為當時台灣第一大報紙。1960年代,是台灣報業起飛的年代。民營報紙因為經營靈活加言論相對開放,超過公營報紙成為報業龍頭。聯合報在世界各地派駐記者,採用最新設備,其年發行量在1961年突破10萬份,1964年突破15萬份,1964年又開設了聯合報航空版,更加擴大其影響力。直到1986年發行量突破150萬份。1987年12月1日行政院新聞局正式宣告台灣將於1989年1月1日解除報禁,報業開始百家爭鳴,而1991年發行量降到120萬份。近年來台灣報業競爭空前激烈,且常有立場與錯誤報導致閱報率下降,再受到《中國時報》泛藍客源蠶食與《自由時報》、《蘋果日報》強大的競爭下,聯合報閱報率已低於《蘋果日報》與《自由時報》,僅與《中國時報》做三、四名之爭,但仍屬島內四大報。
政治立場
《聯合報》立場有偏向保守派的情形,這可以由社論、記者特稿,及先前對美麗島事件、刑法第100條、青春達人國中生性教育學生自學手冊看法得知。《聯合報》在政治報導上被喻為統派媒體,極度宣揚大中國立場,其社論在李登輝執政之前直言批判中國國民黨的情況較少。除非政府作為過份:例如1954年內政部頒布《新聞禁例》,《聯合報》遂發表〈史無前例的新聞禁例〉等三篇社論反對限制新聞自由,後行政院駁回此案;1958年政府有意循修正《出版法》的途徑,賦予行政機關對報紙及雜誌行政處分權,《聯合報》又陸續發表九篇反對違憲修法之社論。
聯合報雖為民營媒體,但王惕吾發行人是國民黨中常委,因此常被泛綠陣營與其支持者認為是國民黨的「御用報紙」。在李登輝總統執政期間,聯合報以反李立場建立在野形象,反對淡化「中國」與「台灣」關聯,所以立場較接近其他泛藍政黨如新黨和親民黨,而非泛綠的民進黨。
2000年民進黨執政、李登輝脫離國民黨後,《聯合報》對民進黨政府批評,評論偏向深藍立場更加明顯;聯合報在政黨輪替前就受民進黨惡評、政黨輪替後幾乎失去完全泛綠市場。於各項選舉中,聯合報則以「報導較多好訊息」、「較多讚賞」及「塑造正面形象」方式明顯偏向國民黨候選人。例如:2006年台北市長大選。
對於中國大陸,聯合報較少報導牽涉政治等敏感問題,而著重於中國大陸的民生社會。聯合報支持西進政策,樂見在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進行的兩岸和解合作。對於中國大陸的經濟起飛,聯合報亦持較為樂觀和讚許的態度。
歷任總編輯
關潔民--兼總主筆,1951年9月16日劉昌平--1953年1月1日上任
馬克任--1964年9月16日上任
王繼朴--1971年7月19日上任
張作錦--1975年9月16日上任
趙玉明--1981年9月18日上任
劉國瑞--1984年10月1日上任
黃年--1988年9月10日上任
胡立台--1990年9月16日上任
張逸東--1993年9月16日上任
項國寧--1996年9月16日上任
黃素娟--2001年9月16日上任
羅國俊——2008年6月16日上任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