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國際書展(Taipei International Book Exhibition,簡稱TIBE)是每年春季由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主辦的專業性出版品展覽會,最早稱之“中華民國台北國際書展”,前身為“全國書展”,於1987年12月15日在國立中央圖書館(即“國家圖書館”)首度舉行,主要是以增進國際出版品之交流為重要的主軸,後來於1990年起,固定於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出,截至2007年為止,已成功辦理十五屆,並且展覽規模大幅增加,未來也有可能會在2008年移往台北南港展覽館進行展出。
由於本展覽屬於半專業性展覽(著作權交易與消費展皆有),因此通常在開幕日都會進行管制,僅有專業人士或相關媒體才能進場參觀,而一般消費者必須等到一般開放時間才能購票參觀,唯有漫畫區與兒童圖書區例外,目前是亞洲第一大、世界第四大國際級圖書專業展覽,僅次於德國法蘭克福、義大利波隆納、美國BEA等世界三大書展。
現有區域
國家(國際)主題館
又稱之“國際主題館”。在第五屆(1996年)之前,國際館都會展示各國(台灣以外)的出版品,其中,第二屆的“中國”主題館,屬於試辦性質的國家主題館。而在第六屆起,為了要讓各國主題更具有特色,因此,第六屆(1998年)起,國際館另外新增“國家主題館”,每年都會選出一個國家作為展覽的主題,並且,也會有相關的電影導覽與圖書交流。
而在第十二屆(2004年)時,主辦單位首度針對國際主題館的主題國家─法國,挑選了電影“蝴蝶”作為開幕電影片,開啟國際書展設定開幕電影片的新紀錄。
活動區
活動區一向是多數參觀者(一般民眾)較常去參觀的地方,並且,依照性質不同,還會分成專題演講區與簽名會區域,往年也稱之“活動中心”,後來,因為各館展出的內容不同,因此又再度重整,並分成“主題廣場”、“活動區”等。
- 主題廣場:各展館皆會設定的區域,但在開幕典禮部份,為了要配合“國家主題館”的展覽,都會在展覽一館進行,另外,二館的漫畫展區部分,則是以動漫畫雜誌簽名會居多,且再劃分為動感體驗區,並於該區設定動漫畫角色的立牌看板,提供給參觀的民眾照相與合影。
- 活動區:通常是以新書發表會與相關書籍之座談會為主,大多數的活動通常是在開放一般民眾參觀的時間舉行。
- 電影館:由於第十二屆(2004年)起,主辦單位都會選出一部電影作為開幕影片,因此,這個在一館才有的區域,每個時段都會有不同的電影界專家陪同參觀者觀賞電影,並說明電影之拍攝歷程與故事相關背景,且部份電影因為有出版實體書籍,也會在現場說明相關的差異。
兒童書區
原本是隸屬於綜合圖書展區(一館),並且於第六屆(1998年)時,設有“兒童圖書主題館”;但在第十三屆(2005年)時,財團法人台北書展基金會承接展覽業務後,為了要劃分各年齡層的閱讀族群,加上第二十三屆(2003年)台北國際電腦展覽會首度使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三館進行展出,獲得各界好評,因此,就利用新落成的台北世貿三館,做為兒童書區的展覽區。
漫畫區
最先也是隸屬於一館的綜合圖書展區,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二館(現為“台北展演二館”)完工後,由於先前的台北市長陳水扁已要求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在展覽館落成後,必須讓台北國際書展的策展單位優先獲得租約許可,因此,在有利的條件下,主辦的中華圖書出版事業發展基金會就優先將年輕族群較喜歡的漫畫區與電子書區轉移到二館,並在展覽期間,定名“漫畫館”,且沿用至今。
在漫畫展區,不但有漫畫與遊戲相關的出版商展示相關出版品以外,也有設定活動區,讓廠商可以在活動區舉辦簽名活動。另外在2007年,除了設定“身歷其境區”,藉由參展廠商引進的動漫畫角色立牌看板,讓參觀者可以在現場與看板合影留念,還首度在周末的星光時段舉辦“Cosplay比賽”,徹底吸引年輕讀者的目光。
已廢止區域
限制級出版品專區
第九屆時設立,由於展區內有包含色情書刊,與其他非色情之限制級出版品,因此也是所有展區中最受爭議的展覽區域。此區在設立時,最先是在展覽二館展出,而至第十二屆時,則移動到展覽一館的二樓,進入此區時,參觀者必須出示相關證件,未滿十八歲者是不得進入的。而在第十三屆時,鑒於新聞區修正“出版品及錄影節目帶分級辦法”的關係,因此,主辦單位改成要求參展商必須針對限制級出版品標示警告標語,且將最受到爭議的“限制級出版品專區”取消。
展覽設施與服務
最早在第八屆就已經有展館間接駁車,在捷運南港線營運後,從捷運市政府站往返世貿展館則更加便利,圖片中的接駁車是目前負責承攬營運的大南汽車。接駁公共汽車
最早是在第八屆(2000年)時設定,主要是以展區間接駁為主,提供參觀者往返各展館;後來,在第十一屆(2003年)時,新增設捷運與展館接駁車,提供參觀者可以從捷運市政府站直接到達展覽會場的服務;第十三屆(2005年)後,也由於世貿三館的啟用,因此,接駁車的路線機能已經完全確立,分別是展覽館接駁車與捷運站接駁車,前者是世貿一館、三館、二館巡迴,後者是捷運市政府站與台北世界貿易中心來回。目前接駁車的營運業務則是由大南汽車負責。
展覽快訊
每一年都會有不同的專業媒體進行實體版印刷與網路版的發布,主要提供展覽報導,不時也會提供相關活動之專題介紹,例如:“金蝶獎”、“著作權交易區”、“商機研討會”等,除了第一天發布的現場刊物,是“展前報導”以外,其餘皆以“展覽快訊”作為主題。
最早是在第六屆(1998年)時,由時報集團旗下的中國時報創始的,當時稱之“台北國際書展專刊”。
專屬防偽措施
每一張證件、門票上,都會有銀色閃亮的防偽造鋼印標籤,圖片中則是2007年台北國際書展的記者證。每逢台北世界貿易中心進行大型展覽時,都會採取售票措施,相對的,進而也會有偽造門票與證件的事情發生,也因為貿協與觀光協會曾經在2006年中華美食展中,查出多種偽造的門票,因此,台北書展基金會有鑒於此,也在各證件、門票、隨附的刮刮卡上面,都會有一個閃亮的銀色鋼印,主要也就是為了要防治偽造票根與證件的流通,相對來說,也才能提升展覽的品質。
歷屆展覽宣言
第十五屆的展覽標語。第三屆 | 傳承歷史文化、開拓國際視野 |
---|---|
第五屆 | 當東方遇見西方 |
第六屆 | 在亞洲與世界之間 |
第七屆 | 放眼亞洲,閱讀世界 |
第八屆 | 人文與科技的對話 |
第九屆 | 書香e世紀,出版新創意 |
第十屆 | 品味東方,博覽世界 |
第十一屆 | 亞洲與世界溝通的橋樑(Asia, the Way; TIBE, the Gate.) |
第十二屆 | 閱讀城市、悠遊台北 |
第十三屆 | 閱讀與出版的嘉年華會(Gateway to the Book Markets of Asia) |
第十四屆 | |
第十五屆 | 閱讀,幸福的海洋(Meeting with Asian Publishers) |
展覽歷史
政府機關主導
- 第一屆(1987年12月15日─12月21日)
- 行政院新聞局與國立中央圖書館將“全國書展”改制成“台北國際書展”,並且命名為“中華民國台北第一屆國際書展”,而此一重新整合辦理的展覽,同時也登上當年金石文化廣場的“出版界十大新聞”排名。
- 國際館吸引英國、美國、西德、比利時、法國、日本、韓國、荷蘭、新加坡、瑞士及香港等地區或國家,共六十七家出版社參展,並承租八十五個攤位;中國館則是兩百家以上的出版商參展。
- 第二屆(1990年1月13日─1月17日)
- 為了讓書展走向國際化路線,並且解決攤位不足之問題,行政院新聞局決議將第二屆之展覽轉移到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出,此後就固定於台北世界貿易中心舉行。
- 聯合報系集團旗下的聯經出版社因為協助辦理台北國際書展,而獲頒“籌設國際書展有功”獎項。
- 因為中國的和平書局前來參展,引發行政院新聞局、國立中央圖書館之間的小紛爭,後查明是因為國際館邀請廠商時,比對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之資料有誤所導致,雖然最終讓中國的和平書局參展,但主辦單位已經要求該廠商讓出部分空間放置中華民國政府出版品。
事實上,起先在參展規定裡面,就已經表明中國、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之出版商不列入歡迎名單之列,但俄羅斯的出版商是可以參展的,只不過主辦單位並未發放參展邀請函給相關單位。 - 國內參展廠商普遍認為,著作權交易固然重要,但是智慧財產權的問題也不得不重視,並且,中華民國館的圖書陳列上,分類雜亂問題,是主辦單位必須要改進的要點。
- 第三屆(1992年1月17日─1月22日)
- 主題館“中國圖書發展史”的預覽展,在台北縣中和市的宏盛彩色印刷公司先行辦理,展出內容包含動蠟像、仿古複製文物、巨型燈箱、手抄紙…等,並且,書展主辦單位之一的光復書局,決議將主題館展覽進行巡迴展出,其中包含花蓮、新竹、台南及高雄等地區,以及出版“書的故事”來介紹中國圖書的發展歷史。
- 天下文化、上誼、允晨、遠流、九歌、世茂等廠商,在著作權交易座談會中,與大蘋果公司爆發嚴重衝突,起因是“未取得代理權就聲稱取得代理資格”,並且,有對國際宣稱“多印多賣、短報版費”之嫌。
- 美國的“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派遣遠東區特派員莎麗泰勒和國際部業務經理詹姆士雷汶特,進行專題介紹,並於五月問世,主題為“台灣:一個蓬勃發展中的新著作權市場”。
- 由於在1月18日下午,就已經開放一般民眾入場,因此有媒體及部分出版商認為,書商不應該用強力推銷之型式,強迫參觀之消費者購買套書,再加上1月19日,開放7歲以上孩童入場,而使得展場更顯混亂的情形下,更有參展的出版商認為主辦單位的進場管制應該更加嚴格,以避免推擠與混亂的場面發生,才能保持國際形象。
- 第四屆(1994年1月14日─1月19日)
- 由於印刷事業的發展日漸興盛,因此本屆展覽另外新增了“印刷展示區”,以展現台灣印刷產品的實力,並藉由此機會和國際廠商進行交流。
- 該屆書展共吸引22國924家廠商參展,規模已經爬升至世界第五,且當時之書展,仍然是亞洲排名第一的國際級書展。
- 主題館以“出版事業在台灣地區之演進”為題目,探討台灣傳統出版文化的風貌,並且,為了慶祝光復六十周年紀念,大會也陳列了光復以來的台灣史跡相關著作,藉以呈現多元化的台灣歷史。
-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調查,當年的圖書與雜誌閱讀率僅有14%,顯現出台灣的閱讀風氣危機問題,主因是文字轉向圖像、教育制度問題、政治鬥爭不斷、上流社會與中產階級的人文素養缺乏等。
- 有鑒於電子書的問世,“無紙社會”的趨勢日漸明顯,電子書也將有可能取代實體書籍,在光復書局將“中國古建築之美”一套十冊的書籍電子化之後,一覽無遺;另外在展場中,“李登輝速寫”電子書也是民眾透過電腦了解李登輝背景的一種方式。
- 藏書票展區首度於台北國際書展登場;另外,因為政治因素與展覽名稱引發爭議的情況下,中國大陸的出版商決議不參與這項展覽。
第一次轉交民間承辦
- 第五屆(1996年1月19日─1月24日)
- 時報集團旗下的時報文化公司首度承辦台北國際書展,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由民間承辦書展的紀錄。
- 香港貿易局貿易部主任胡景邵來台灣拜訪行政院新聞局,希望藉由組團參展的方式,爭取設定“香港主題館”。
- 台北國際書展的參展廠商,國內有259家,國外有34國共311家出版商參展,並且國內外廠商共利用了1316個攤位展出,正式成為亞洲第一大書展,並且爬升世界第四名。
- 由於郝明義接掌時報文化董事長,並成功獲得台北國際書展的主辦權,因此被金石堂書店列入“1995十大年度出版記事”中的“年度風雲人物”。
- 電子出版品已獲普遍認同,並且,電子書、光碟、音樂藝術相關的出版品最受到參觀者的青睞。
公協會組織主導
台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
- 第六屆(1998年2月19日─2月24日)
- 行政院新聞局出版處長由趙義弘接任,並宣示台北國際書展由兩年舉辦一次改成每年辦理;另外,行政院也同意新聞局旗下的出版處每年編列三千萬元的預算來籌辦台北國際書展,並承諾固定由剛接手承辦的台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處理展覽的相關業務。
- 書展中首度設立國家主題館,也由於法蘭克福書展的承辦單位選定台北國際書展為合作夥伴,因此,第一個被選中的主題國為德國。
- 由於台北國際書展要進行常設機構的設立,因此,與台北市出版公會聯手合辦展覽的新學友書局,將負責培訓相關人才,並且與國內外出版商進行合作。
- 時報集團旗下的中國時報,印製一萬份的“台北國際書展專刊”,於展覽開幕日發行,此項會場報導刊物(簡稱“場刊”)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專為展覽設計的專題報導刊物。
- 台北國際書展開幕典禮中,行政院長程建人認為應發揮書展應有的“四交”(交流、交換、交誼、交易)功能;法蘭克福書展主席彼得‧懷哈斯(Peter Weidhaas)也引用中國文學中老子的言論“安其居、樂其俗、鄰邦相望、不相往來”,來形容台灣出版事業的向上提升。
- 由於攤位不足的問題一直浮現,因此,台北市長陳水扁也表示,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二館完工後,將優先讓台北國際書展的相關單位承租。
- 第七屆(1999年2月7日─2月12日)
- 廣通科技與IBM合作,成立線上展覽網站“書香網”,提供台北國際書展的線上資訊。
- 台北國際書展首度設定兒童圖書區,稱之“國際兒童主題館”,共有39個國家參與,並展出國際得獎童書、名家插畫展、叢書區、休閒區等小分區。
- 為了紀念在2月11日逝世的中國文學作家蕭乾,主辦單位在展覽最後一天播放台灣春暉公司製作的紀錄片─“作家身影/蕭乾”。
- 漫畫展區中,女性漫畫家的作品普遍受到參觀者的重視。
- 台北國際書展,仍然遭到各界質疑定位問題,起因在於著作權交易與書籍銷售的兩種方向失衡所致。
中華圖書出版事業發展基金會
- 第八屆(2000年2月16日─2月21日)
- 在1998年,原先要由各家出版商成立“台北書展公司”來統籌台北國際書展的承辦業務,但因為“大眾傳播財團法人設立許可暨監督準則”的關係,改組成“中華圖書出版事業發展基金會”,並且與新聞局確立合作主辦書展事宜。
- 台北國際書展新增世貿二館展區,為了要吸引年輕讀者的參觀,電子書與漫畫專區轉移到該展覽館,並確立為“漫畫館”,進場制度也同時改變,二館展區為全面開放一般民眾購票入場,但一館展區的進場制度不變(仍舊有設定“專業人士交易日”)。
- 配合網路書展的設定,“人文科技館”首度在世貿二館展區設立,並且,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表示,實體的圖書,將有可能會被電子媒體所取代。
- 書展首度設定免費接駁公共汽車,提供參觀者往返台北世貿一館與二館,此項業務是由台北市公共汽車管理處(即後來的“大都會客運”)承包。
- 黃牛票、孩童走失、扒手出沒展覽場等問題之浮現,書展品質受到影響,各界也質疑參觀時的安全問題。
- 台北國際書展參觀人潮達40萬人次,銷售額在2億元以上,是歷屆之最。
- 第九屆(2001年2月1日─2月6日)
- 在展覽二館的電子書區,確定更名為明日書區,也因為電子書店、電子書閱讀器、PDA的發展,因此該展區依舊受到廣大讀者的重視。
- 二館的漫畫主題館中,同人誌與漫畫角色的裝扮在會場流動,吸引大批年輕讀者的注意,但也因為人潮湧現,一度發生會場某攤位的玻璃遭到民眾擠破的事件。
- 由於限制級專區的設立,加上日本AV女優飯島愛來台,以及色情圖片在書展中亮相的關係,雖然引起許多成人讀者討論,但是,中華民國出版品評議基金會在該展區公布圖書名稱與相關封面的舉動,已經遭到現場的參觀者與媒體的質疑,認為兒童可能不小心會靠近該區,甚至有害讀者的身心健康。
- 參展廠商風潮唱片的心靈音樂與有聲書籍,獲得參觀者的好評。
- 書展入場方式發生爭議,在售票區域與大會服務台的購票相關手續中,發生入場規定矛盾的情況。
- 第十屆(2002年2月19日─2月24日)
- 由於台北國際書展在世貿二館展區,設定“公共圖書館”專題展區,因此,台北縣文化局也在2月20日─2月24日推出“展外展”的活動,包含逾期圖書回娘家、認識家鄉的圖書館有獎徵答、特色出版品展示等。
- 在展覽二館展區中,典雅出版社因為在“限制級出版品專區”外的攤位私自販售限制級漫畫,被台北市社會局處分,尊龍出版社也因為有在“限制級出版品專區”外的攤位非法販售色情刊物,遭到台北市警察局信義分局移送法辦。隨後,立法委員周雅淑、廖本煙、楊麗環召開記者會,要求行政院長游錫堃必須主動向色情業者宣戰。也由於這個風波,行政院新聞局有部分承辦人員遭到處分。
- 在藏書票座談會中,台灣的潘元石表示,原住民圖案的藏書票在日據時期就已經出現,另外,三重市五華國小輔導主任吳望如也出版個人著作《尋訪台灣老藏書票》,藉由台灣藏書票協會的參展,將藏書票的歷史表露無遺。
- 第十一屆(2003年2月11日─2月16日)
- 中國大陸的出版商獲準參展,並且,主辦單位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的展區中,增設“心靈書區”,將宗教類,與淨化人心為主軸的出版品獨立展出,且依照類型不同,分為出宗教、心靈、音樂、藝術、命理等主要區塊。
- 由於台北國際書展新增設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的展區,因此,吸引了49國共925家出版商,使用2092個攤位參展,再度刷新展覽規模紀錄。
- 台北國際書展的接駁公共汽車,為了配合捷運的使用,新增捷運站接駁車,路線為:捷運市政府站→世貿二館→世貿一館,而原本的展館間接駁車則仍舊持續使用。與此同時,台北市交通局也在展覽期間進行交通管制,周邊的停車場也因此漲價。
- 國際著作權聯誼會首度在展覽中進行,但因為兩岸間的著作權問題,因此在展覽中無法看到簡體書的展示。
- 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在台北國際書展的開幕典禮中表示,出版產業應當納入“國家文化創意產業”。
二度轉交民間承辦
- 第十二屆(2004年1月28日—2月2日)
- 行政院新聞局公布承辦展覽之廠商為詹宏志領導的城邦文化集團,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二次移交民間辦理書展的紀錄。但此一訊息公布後,引發大塊出版社董事長郝明義與遠流出版社董事長王榮文的強烈譴責,認為書展不應該由民間承辦,且更不應該每屆都選拔承辦單位,反而應該要有固定且常設的法人單位進行辦理,也因此,2003年12月8日,在中國時報公布郝明義對新聞局長黃輝珍的公開呼籲信之後,新聞局也開始重新擬定書展承辦單位的解決方案。
- 原先預計設定的國家主題館“義大利”取消,改以“出版藝術主題館”取代,並展示歐洲地區得獎的出版品。
- 由於城邦出版集團獲得展覽承辦權的關係,因此,旗下關係企業PChome Online也開放網路購票業務,另外,萊爾富便利商店與年代售票系統也加入實體售票通路行列。此外,書展門票除了基本的“單日卷”,另外新設定“通行卷”,讓參觀者可在展覽期間無限制地進出展覽館。
- 除了通行卷的設定,展覽期間也首度全面開放一般民眾參觀,並將展覽時間延長至晚上八點。
- 台北國際書展於1月25日首度發行台北捷運單程票,主題為“閱讀城市、悠遊台北”,並且,設計本屆書展官方標誌的義大利知名插畫家安嘉拉茉(Roberta Angaramo)的大會插畫作品也可以在展覽海報與周邊中看到。
- 專為書籍美術設計舉行的“金蝶獎”首度於本展覽中設定,並且成為大會主題活動的一部份。
- 首度設定開幕電影“蝴蝶”(Le Papillon),並且由聯合報系旗下的聯經出版社發行實體電影書,周邊的電影原聲帶與電影DVD也在書展期間發行。
- 台北國際書展另外設定一館二樓展區,除了新增“文學咖啡廣場”,提供讀者休息,另外,“心靈書區”與“限制級出版品專區”也轉移到此展區。
- 聯合報於書展會場中,發行書展快訊,這是繼第六屆台北國際書展之後,第二家發行展覽快訊的媒體單位。
書展基金會定型
“反對假分級制度聯盟”曾在2005年前往台北國際書展會場抗議新聞局的做法- 第十三屆(2005年2月15日─2月20日)
- 在台北書展基金會得標展覽承辦資格後,為了要讓書展的品質提升,及避免外界稱書展為“夜市”的不佳形象,除了設定專業主題區,並規劃租金較高之攤位為指標攤位,且重新規劃“專業人士參觀日”的設定。
- 由於台北國際書展、台北國際電玩展、台北燈節的活動檔期在該期間非常密集,因此,除了周邊道路的交通管制,以及鄰近停車場的停車費調整以外,在2月19日、2月20日,展覽會場也進行流量控制,以避免因為會場擁擠而產生的社會案件。
- 為了配合行政院新聞局的出版法規,“限制級專區”取消,改為廠商自行針對限制級書刊加上告示封套,但此舉引發反對假分級制度聯盟的抗議。
- 在世貿三館啟用後,兒童圖書區移駕至此,並且配合世貿一館的主題館管制時間進行入場管控。
- 由於捷運免費報紙的風行,聯合報系旗下的可樂報(現為“可樂新聞”)在展覽期間發行展覽快訊,每日提供展覽活動之相關訊息,在其後,可樂報也發行了兄弟象專刊。
- 第十四屆(2006年2月7日—2月12日)
- 部分措施的變革:
- 國家主題館改以德國、法國、希臘、波蘭等四國組成的“歐洲四國文化館”取代。
- 金蝶獎新設立“亞洲新人封面設計獎”,是針對35歲以下的亞洲地區藝術家所設計的封面設計比賽。
- 兒童館(三館)改成與漫畫館(二館)入場方式相同(全面開放民眾購票參觀),但綜合主題展館(一館)的進場制度仍舊是第一天與第二天上午僅提供專業人士與媒體貴賓入場參觀。
- 首度設定星光票制度,周五(2月10日)與周六(2月11日)開放時間延長至晚上10:00,而星光票入場時間則是晚上6時─10時。
- 1871年由約翰‧湯姆森(John Thomson)拍攝的第一張台灣照片,在書展主題活動“台灣在飛躍之中:1871─2006”中亮相,但有學者認為,雖然他貢獻了不少老照片,但第一位拍攝台灣照片的可能不是他。
- 第十五屆(2007年1月30日─2月4日)
- 在“閱讀行為改變了嗎?”座談會中,有部分學者提到台灣讀書風氣的問題,國小生的閱讀風氣比中學生和大學生較佳,另外,台北市立圖書館也有一統計,發現國小生偏好繪本、漫畫和科幻小說,以及喜歡去圖書館,而中學生因為升學壓力問題,閱讀時間較為縮減,大學生為了前途找工作以及時間用於電腦網路,是相關年齡層閱讀風氣較差的關鍵點。
- 由於教育部長杜正勝的成語風波,加上行政院長蘇貞昌在台北國際書展開幕典禮中,引用較多成語形容書展的舉辦,因而引發各媒體與參觀者的議論,但也變相地助長語言的學習。
- 便民服務出現問題,身心障礙者為了停車位,花了半小時以上才能進入展場。
- 知名樂團蘇打綠,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展覽代言樂團。此樂團也撰寫了一首歌曲“隱形的翅膀”作為大會主題曲。
資料來源
相關條目
- 財團法人台北書展基金會
- 書展列表
外部連結
- 2007台北國際書展 多項創舉 熱鬧開幕
- 出版設計再創新 2007金蝶獎揭曉
- 2007台北國際書展Cosplay系列活動 拉出周末最高潮
- 台北國際書展歷屆介紹網頁(英文)(正體中文 - 台灣)
- 第十三屆台北國際書展官方網站(英文)(正體中文 - 台灣)
- 第十四屆台北國際書展官方網站(英文)(正體中文 - 台灣)
- 第十五屆台北國際書展新鮮報(正體中文 -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