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老子思想、莊子哲學對中國文化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本書圍繞老子思想的幾個核心觀念,講述了老子哲學中的道、自然、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以及莊子哲學中所倡導的自然、自在、自由、自性的人生。本書深入淺出地闡釋了老莊哲學中的基本觀念,讀者在領悟了這樣幾個基本觀念後,也就把握了老莊哲學的基本精神。目錄
老莊問道第一部分一、老子其人其書(1) 一、老子其人其書(2) 一、老子其人其書(3) 一、老子其人其書(4)
一、老子其人其書(5) 二、老子之道(1) 二、老子之道(2) 二、老子之道(3)
二、老子之道(4) 二、老子之道(5) 二、老子之道(6) 三、老子論自然(1)
三、老子論自然(2) 三、老子論自然(3) 三、老子論自然(4) 四、老子論無為(1)
四、老子論無為(2) 四、老子論無為(3) 四、老子論無為(4) 五、老子論無為而無不為(1)
五、老子論無為而無不為(2) 五、老子論無為而無不為(3) 五、老子論無為而無不為(4) 六、老子論貴柔處弱(1)
六、老子論貴柔處弱(2) 六、老子論貴柔處弱(3) 七、老子的影響(1) 七、老子的影響(2)
七、老子的影響(3) 七、老子的影響(4) 八、老子之道的現代意義(1) 八、老子之道的現代意義(2)
八、老子之道的現代意義(3) 八、老子之道的現代意義(4) 上架公告及充值方法
老莊問道第二部分
一、莊子其人其書(1) 一、莊子其人其書(2) 一、莊子其人其書(3) 一、莊子其人其書(4)
一、莊子其人其書(5) 二、莊子哲學的基本課題(1) 二、莊子哲學的基本課題(2) 二、莊子哲學的基本課題(3)
二、莊子哲學的基本課題(4) 三、莊子之道(1) 三、莊子之道(2) 三、莊子之道(3)
三、莊子之道(4) 四、莊子論人性(1) 四、莊子論人性(2) 四、莊子論人性(3)
四、莊子論人性(4) 四、莊子論人性(5) 四、莊子論人性(6) 四、莊子論人性(7)
四、莊子論人性(8) 四、莊子論人性(9) 四、莊子論人性(10) 五、莊子論人生(1)
五、莊子論人生(2) 五、莊子論人生(3) 五、莊子論人生(4) 五、莊子論人生(5)
五、莊子論人生(6) 五、莊子論人生(7) 五、莊子論人生(8) 五、莊子論人生(9)
五、莊子論人生(10) 六、莊子論天命(1) 六、莊子論天命(2) 六、莊子論天命(3)
六、莊子論天命(4) 六、莊子論天命(5) 六、莊子論天命(6) 六、莊子論天命(7)
六、莊子論天命(8) 七、莊子論生死(1) 七、莊子論生死(2) 七、莊子論生死(3)
七、莊子論生死(4) 七、莊子論生死(5) 八、莊子齊物論(1) 八、莊子齊物論(2)
八、莊子齊物論(3) 八、莊子齊物論(4) 八、莊子齊物論(5)
試閱
老子其人其書(1)內容提要:
對老子其人和《老子》一書作大體的介紹和說明。以《史記·老子傳》為基礎,結合其他歷史材料,確認孔子確實曾經向老子問過禮,老子比孔子年長,是生活在春秋末期的人物,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一書現在主要有三種不同的版本,傳世《老子》,帛書《老子》和郭店楚墓竹簡《老子》,郭店楚墓竹簡《老子》只是一個節選本。
研究老子,首先應當對老子這個人和《老子》這本書作出一個說明。《老子》這本書是一部子書。子是對於男子的敬稱,子書是以作者之名命名的書。著名的子書除《老子》外,還有《莊子》《孟子》《荀子》《墨子》《韓非子》等。
1.老子其人
關於老子這個人和《老子》這本書,歷史上一直存在爭議,這種爭議可以概括為三派觀點:
第一派觀點認為,老子是春秋時代的人物,比孔子要早。《老子》這本書,基本上體現的是老子的思想。
第二派觀點認為,老子是戰國時代的人物,《老子》一書形成於戰國中期。
第三派觀點認為,《老子》一書出現得很晚,它只是春秋戰國時代各種學說的一種總結、遺說,這本書大概形成於秦漢之間。
關於這種爭議,應當有一個基本的歷史依據。這個歷史依據,就是《史記》中司馬遷對於老子的記述。如果後代的人,後代的思想家、學問家,發現司馬遷對於老子的記述是錯誤的,那么我們可以糾正司馬遷的觀點。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歷史證據,推翻司馬遷對於老子的記述,那我們還應當維持司馬遷在《老子傳》中對於老子的說明。
那么,我們看一下司馬遷對老子是怎么記載的,《史記·老子傳》全文一共有五百多字。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之史也。
接著講到“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孔子到周朝的都城來,向老子問禮。老子對孔子講了一段話,含有提示和教導的意思。孔子離開老子後,對他的弟子說:
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看見鳥,都可以看見魚,但是關於龍,我們並不能有機會看到全龍。我們可能會看到龍的一角、一爪、一鱗,但是要見到全龍肯定很難。今天我見到老子,我就有這種感覺:老子,他可真是一條龍!
這種記述,本來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在《史記》中,關於老子的事跡,還有兩個說法:
一個說法是,“或曰:老萊子亦楚人,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
還有一種說法:孔子死後一百二十九年,秦國出現了一個人物,這個人物叫太史儋,“或曰儋即老子”。
這樣就出現了三個老子:老聃、老萊子、太史儋。所以,有人認為,在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老子這個人已經不清楚了。
其實,問題並不是這樣,司馬遷為什麼又提到老萊子和太史儋呢?
我們可以看出,司馬遷做《史記》,有一種基本的史學的方法,這也是他做歷史的基本原則,這就是:“信以傳信,疑以存疑”。
就是說,司馬遷認為真實可靠的,他就把它詳細地記載下來;如果他認為是有疑問的,他會把它作為一個輔助的材料,把它作為一個附錄,補充進去。
我們認為,這兩個“或曰”,可以說是一個附錄,是作為“疑以存疑”所做的附錄,附加在《老子傳》中的。
老子其人其書(2)
為什麼這樣說呢?看來在歷史上,在司馬遷之前的時代,被人稱作“老子”的,並非只有老聃一人,老萊子也曾被人稱作“老子”,太史儋也曾被人稱作“老子”。司馬遷怕人們將這三人混在一起,故有這樣一種記述。
在司馬遷那裡,這三個人原來就是三個人,司馬遷並沒有將三個人混在一起。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司馬遷說:“孔子之所嚴事,於周則老子……於楚,老萊子。”表明老萊子和老子並不是一個人。講到老子的時候說:“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講到老萊子的時候說:“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說明司馬遷在其他的地方,認為老子和老萊子,並不是一個人。
關於太史儋,那就更與老子沒有多大關係了。後代的人總是把老聃和太史儋放在一起。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關於老子的記載有“老子西出關”。老子西出關的時候,那必然要向西行。而太史儋要到秦國去,也要出關。因為兩個人都要出關,所以這兩個人是一個人。還說“儋”和“聃”這兩個字音相近,既然相近可以相通。這都是一些牽強附會之詞。這兩個人沒有什麼關係,時間相距一百多年,把這兩個人扯在一起,是沒有道理的。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孔子向老子問禮這件事。很多人否認這件事。但是在歷史上,在儒家的文獻中,對這個事情也有比較詳細的記載。比如《禮記·曾子問》中,就提到了孔子向老子問禮這件事。
如果有人講,道家人士為了抬高老子的地位,說儒家的創始人孔子,還曾經是老子學生,向老子問過禮,這樣也許會有爭議。但是用儒家的經典《禮記》來證明這一點,也許更具有說服力。
我們知道《禮記》是儒家的經典,是《十三經》之一。在儒家的文獻中,在《禮記》中,對於孔子向老子問禮這件事有詳細的記載,這個記載是這樣的:
有一次,孔子與老子助葬。助葬在過去來講,就是在埋葬人的過程中,要有一個主持的人。也許是孔子走在前邊,老子就向孔子發了一個命令,要他把隊伍暫時停下來。為什麼要停下來呢?因為當時出現了日食。
孔子在這個事情結束以後,就問老子:送葬的隊伍一旦出發,在中途是不能停的。今天為什麼要停下來呢?
老子向他解釋說:諸侯朝見天子,都是白天走路,晚上休息。送葬也是要在白天進行。在夜間趕路,只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奔喪的人,一種人是逃犯。現在出現了日食,太陽看不見了,那跟夜間有什麼區別呢?所以按照禮的規定,我們應當在這個期間停下來,等日食過去了以後,我們才可以繼續前行,這也是對死者的一種尊重。
孔子聽了這樣的話,覺得老子講得很有道理。
有關孔子向老子問禮這件事,在這個事件之外,《禮記·曾子問》提到的還有三處,三處均提到孔子向他的弟子講“吾聞諸老聃曰”,看來孔子向老子問禮,並非只是一次。
一次是說,他聽老子講過:依照禮制,天子、國君駕崩,則取各廟先君之牌位集於祖,一起祭祀;第二次是說,他聽老子講過,大夫史佚有子而死,因墓地較遠,在徵得周公同意後,將棺材停於宮中;第三次是說,他聽老子講過,周公之子伯禽,在居父喪其間,不得已而領兵平息叛亂,但這實在是不得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