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劇情
以拍攝義大利西部片成名的義大利籍導演瑟吉歐·萊昂,帶領觀眾橫跨四十餘年,以紐約的猶太社區為背景,敘述四個從小一起長大的童年玩伴之間糾葛的恩怨情仇。
金獎影帝羅伯特·德尼羅(RobertDeNiro)飾演麵條,是四位主要人物中的主角,本片以艾隆索與其夥伴的犯罪生涯為主軸,是一部描寫友誼與對立、忠誠和背叛等人性衝突的黑幫史詩電影,時代背景跨越經濟大恐慌、禁酒令及第一次世界大戰等美國史上的重要大事。
演技派演員詹姆斯·伍茲(JamesWoods)也在片中出飾一角;本片當年曾入圍金球獎最佳導演,而曾為多部膾炙人口的電影配樂,堪稱義大利國寶級大師的埃尼奧·莫里康(EnnioMorricone)也以本片獲得金球獎的最佳原著音樂提名,埃尼奧·莫里康以憂傷懷舊的配樂,將觀眾帶回多年前紐約的猶太人區,重溫昔日風情。
這是瑟吉歐·萊昂內“美國三部曲”之一,是義大利人眼中的20-60年代的美國形象。導演一改好萊塢傳統西片的格局,以獨特的視角塑造了美國黑社會人出生入死的人物形象。
二十年代的美國,綽號“麵條”的紐約少年和幾個同齡朋友一起認識了聰明狡黠的麥克斯。他們開始從事走私活動。不久,麵條在一場械鬥中殺傷人命,被關進監牢。
若干年後麵條被釋放出獄,當年的小夥伴們已經變成了成熟健壯的青年。在麥克斯的帶領下,他們重操舊業,開始了一系列的搶劫、盜竊、敲詐活動。隨著犯罪活動的不斷深入,麥克斯似乎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竟然把美國聯邦儲備銀行也列入了行動目標。有過鐵窗經驗的的麵條不忍眼看好友走向毀滅,偷偷打電話報警,想逼迫麥克斯收手。警察與麵條的朋友展開激烈槍戰,麥克斯等人全部被殺。麵條在極端的悔恨與痛苦之下,離開了自己生長的地方,離開了心愛的姑娘,遠走他鄉。
幾十年後,幾近垂暮的麵條潦倒回鄉,意外發現原來當年的一切都是麥克斯的精心策劃。他借麵條和警察之手除去夥伴,自己則金蟬脫殼,吞沒了團伙的巨款,改頭換面之後躋身政界,成為上層社會的名流。麥克斯懇求麵條殺死自己,幻想以此贖回自己的罪孽,,被麵條所拒絕。麥克斯走投無路之下跳進垃圾粉碎機自殺。
1.電影開始:1933年
一群殺手在到處尋找“麵條”。在他住處打死他女人,在友人“肥摩”的餐館殺手們里得知麵條在唐人街的皮影劇院。皮影劇院樓上是煙館。抽大煙的麵條在新聞上看到他的三個同夥被打死:曼克斯,斜眼和派翠。虛幻中他聽到電話鈴聲,腦海里出現一個狂歡酒會。在酒會上他曾給警察局打過個電話,那個電話導致三人喪生。
從煙館出來後他在街上看到三具屍首。從死者面部他可以清楚認出斜眼和派翠。曼克斯的臉被嚴重燒毀,難以辨認。他來到肥摩的餐館,放開反綁在地上的肥摩,他打死留在那裡的殺手,從立式大鐘里拿走一把鑰匙,說他現在有了花不完的錢。
麵條來到紐約中心火車站,打開一個小件暫存廚,從中取出一個重重的行李包。打開包,裡面全是舊報紙,讓他感到震驚。迷茫之下不知何去。他胡亂買了一張車票離開了紐約。
2.1968年。年邁的麵條再次出現在紐約中心火車站。租了一輛車來到一座猶太人墓地,那裡施工人員正在搬移墓碑。麵條又來到友人肥摩的餐館。他告訴肥摩他收到一封寄自猶太教堂的信,通知他教堂的墳場遷址,讓他來處置親友墳墓。但三個友人的墳墓在此之前都已經搬遷到一個很漂亮的新址。教堂說他收到的通知是八個月前發出的,而他上禮拜剛剛收到,說明寄信給他的不是教堂。他告訴肥摩這說明有人找到了他的下落,邀請他回紐約另有目的,他有一種不祥預感。
在肥摩的餐館裡麵條看到兒時一群朋友的照片,還有肥摩妹妹黛比拉的照片。他走進熟悉的廁所,牆上的磚孔把他帶回到遙遠的過去。
3.1921年。在音樂聲中一個美麗的小女孩在廁所後面的雜屋裡跳芭蕾。少年的麵條常在廁所里偷看黛比拉跳舞。一次被她發現,把他奚落了一頓。女孩也喜歡他。但很不滿他的骯髒和無聊。
那時的麵條是一個街混子。跟另外三個同伴掏醉漢腰包,並受僱於一個叫霸哥的混子,勒索商販。一個偶然機會結識了一個比他大一點的混子,名叫曼克斯。他們幾個從此一起靠偷搶掙錢。趁一個不光彩的機會制服了街上的巡警,在當地胡作非為。曼克斯帶他們在火車站藏了一個行李箱,大家同意每次作案收入的1/2存在箱內共用。因為不想聽命於霸哥,他們被霸哥一幫人揍了一頓。因此麵條發誓要殺死霸哥報仇。
他們剛從火車站存錢出來,被霸哥開槍追逐,最小的多米尼格被當場打死。麵條瘋狂的殺死了霸哥,還刺傷了一個警察,並因此下獄。
4.1968年。年邁的麵條來到新墳地,看到一座嶄新的紀念堂,裡面放了三個漢白玉石棺,分別刻有35年前死去的三個朋友的名字:斜眼,派翠和曼克斯。在門後的牆上看到一個銅牌,上面說明這座紀念堂是由死者的友人麵條出資興辦的。他很吃驚。還看到那裡有一把鑰匙,正是打開小件暫存箱的鑰匙。麵條拿了鑰匙再次來到火車站,打開暫存的皮箱,裡面裝滿了現金。上面還說明這是預付報酬。付款人在雇他完成一項大事,但並無細節。
麵條拿了現金回家。路上熟悉的街景又把他帶到過去:那時他剛被刑滿釋放,曼克斯開了一輛黑色運棺車來接他出獄。
5.20年代末。曼克斯把他拉到肥摩餐館的後面,遠離界面的樓房。外表平淡的樓房裡是一個不夜樂園。在禁止賣酒的時代他們酒天花地,紙醉金迷。曼克斯他們已經乾大了:開賭場,地下夜總會,妓院,橫發黑財。因為這裡是肥摩飯店的後樓,麵條在這裡見到已經成人的黛比拉。黛比此時已經是初有成就的演員。
在後面的密室麵條被引見給一個黑社會老大,對方告訴他們在底特律有一檔交易請他們幫忙,可以搶到一大筆鑽石。他們搶了珠寶店,麵條還強姦了店裡的一個女人。回來之後在交貨時一箭雙鵰,打死前來取貨的一幫人。曼克斯主張跟此事背後的黑手老大聯手,麵條不以為然,這使曼克斯感到尷尬不快。
6.1968年。麵條住在肥摩的店裡。電視上正在播講紐約州商務秘書長的“貝利醜聞”,說在此案件調查中已經有兩個人神秘喪命。電視上又出現一個他們認識的面孔,此人是全美運輸工會領袖。這使麵條想起當年認識此人的經歷。
30年代初。工會正在組織罷工時,工會領袖吉米被資本家走狗綁架,要挾他簽署復工協約。麵條和曼克斯綁架了資本家,迫使對方放出工會領袖。紐約警察局長破壞罷工,讓警察進駐工廠。就在警長得意時發現有人在醫院把他的寶貝兒子掉了包。麵條和曼克斯通過嬰兒調包要挾警長,迫使他把警察撤出工廠,罷工得以繼續。一位政客因此建議他們跟政府官員們和實力雄厚的工會聯手,在禁酒令終止後大幹一票。麵條不喜歡政客,主張不要涉政。從此他和曼克斯結下疙瘩。
7.1933年。在地下夜總會的後屋,黑幫四兄弟再次見到了底特律珠寶店的女人凱露。此女很留戀當時強姦過他的男人,但沒認出麵條,只希望和曼克斯親近。她建議跟曼克斯、麵條一起來一次三人樂。麵條拒絕,因為他“不是那種人”。
原來他特意約了黛比拉出去見面。因為發了財,他獨自包下一家淡季停業的海濱飯店,請黛比拉吃飯。單獨交談中他得知黛比拉仍然單身,而且仍然懷念兒時的朋友。麵條向黛比示愛。黛比也說他是她一生唯一在乎的男人。她所以答應獨立見他,是因為她次日要啟程到好萊塢,正好道別。在離開飯店的車上黛比吻了麵條。麵條強暴了黛比。不歡而散。
1933年12月,禁酒令就要解除。黑社會老大仍然在盯著這四兄弟,希望他們聯手介政,乾更大的交易。麵條不乾。曼克斯說他或許應該從此甩掉麵條。他們一起到弗洛里達度假。此時他們已經存有一百萬元積累,麵條覺的應該就此洗手了。曼克斯說他要乾到兩千萬、五千萬時才會洗手。他告訴麵條他已經想好一個主意,去搶劫聯邦儲備銀行。
曼克斯的女人凱露勸麵條向警察告密曼克斯砸銀行的計畫。這樣可以把他關進監獄,不致在作案時喪命。麵條認為這是好主意。為了保護朋友的性命,在結除禁酒令當晚的狂歡會上麵條向警方打電話告密。很快發現曼克斯等人仍然行劫,三人喪命,自己從此避禍他鄉。
8.1968年。麵條由於認出了跟“貝利醜聞”有關的工會領袖吉米,覺得自己的處境跟這個事件或有關聯。他開始調查貝利其人。首先走訪了豪華的貝利基金會。基金會的主持人是當年曼克斯的女人凱露。她說基金會是十五年前由富商政客貝利發起的,但貝利本人沒有到場。在基金會開幕式上代表貝利揭幕的是一個漂亮的女演員。麵條認出那是他當年的戀人黛比拉。
麵條收到貝利秘書長的邀請,次日前往長島貝府參加一個宴會。麵條到大都會劇場後台拜訪黛比拉,希望知到貝利到底是誰,為什麼請他赴會。交談中得知貝利是從洛杉磯搬過來的富商;黛比拉雖然仍舊未婚,但已經跟貝利同居多年。黛比拉不知道貝利為什麼邀請麵條赴宴,但勸他不要去,不然會很失望。她勸他離開,那樣還可以保留對往事的記憶。
離開劇院時麵條無意中看到一直很禮貌的在門外等候的黛比拉的兒子,跟少年曼克斯長得一模一樣。這才恍然認識到貝利不是他人,正是35年前的故人曼克斯。
9.知道了是曼克斯的邀請,麵條按時赴會。就在黛比拉焦急等待麵條出現時,曼克斯已經把麵條請到書房單獨會談。曼克斯說他已經活不了幾天,因為很多政客跟目前的醜聞有關,自己一定會被他們除掉。曼克斯認為只有麵條有權利殺死他,因為他欠了麵條一生債務:獨吞了當年的百萬資金,還搶了他的女友黛比拉。
原來曼克斯才是從外地請麵條到紐約的神秘人物,目的是了還債。他告訴麵條當年砸銀行的行動從一開始就是騙局。連讓麵條告密都是他一手操縱的周密計畫。讓麵條親自殺死他就可以了結這一生恩怨。
但麵條拒絕動手,因為他早已洗手,更不想介入政界是非。他從貝府離開。貝利默默消失在垃圾粉碎車背後。
結尾:1933年。麵條在煙館過足了癮,想像著自己一個人將擁有一百萬,笑著進入夢鄉……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麵條,/David'Noodles',Aaronson 羅伯特·德尼羅 ----
麥克斯,/Maximilian'Max',Bercovicz 詹姆斯·伍茲,/James,Woods ----
黛博拉,/Deborah,Gelly 伊莉莎白·麥戈文,/Elizabeth,McGovern ----
卡羅,/Carol 塔斯黛·韋爾德,/Tuesday,Weld ----
吉米,/James,Conway,O'Donnell 特里特·威廉斯,/Treat,Williams ----
弗蘭基/Frankie,Minaldi 喬·佩西,/Joe,Pesci ----
Philip'Cockeye',Stein 威廉·弗西斯,/William,Forsythe ----
Young,Deborah 詹妮弗·康納利,/Jennifer,Connelly ----
Teenager(uncredited) 斯科特·科菲,/Scott,Coffey ----
Patrick'Patsy',Goldberg James,Hayden ----
'Fat',Moe,Gelly Larry,Rapp ----
Police,Chief,Vincent,Aiello 丹尼·愛羅,/Danny,Aiello ----
Joe 波特·楊/Burt,Young ----
Eve(as,Darlanne,Fleugel) 達蘭妮·弗魯格/Darlanne,Fluegel ----
Van,Linden Dutch,Miller ----
Sharkey Robert,Harper ----
Chicken,Joe Richard,Bright ----
Crowning Gerard,Murphy ----
Peggy Amy,Ryder ----
Woman,in,the,Puppet,Theatre Olga,Karlatos ----
Mandy Mario,Brega ----
Trigger Ray,Dittrich ----
Beefy Frank,Gio ----
Lucy,Aiello Karen,Shallo ----
Willie,The, Ape Angelo,Florio ----
Young,Noodles 斯科特·提勒/Scott,Tiler ----
Young,Max/David,Bailey Rusty,Jacobs ----
Young,Patsy 布萊恩·布魯姆/Brian,Bloom ----
Young,Cockeye Adrian,Curran ----
Young'Fat',Moe Mike,Monetti ----
Dominic Noah,Moazezi ----
Bugsy 詹姆斯·拉索,/James,Russo ----
Bugsy's,Gang,Member,#1 Frankie,Caserta ----
Bugsy's,Gang,Member,#2 Joey,Marzella ----
Al,Capuano Clem,Caserta ----
Fred,Capuano Frank,Sisto ----
Johnny,Capuano Jerry,Strivelli ----
Young,Peggy Julie,Cohen ----
Marvin,Brentley Marvin,Scott ----
Irving,Gold Mike,Gendel ----
Monkey Paul,Herman ----
Girl,in,Coffin Ann,Neville ----
Adorable,Old,Man Joey,Faye ----
Nurse,Thompson Linda,Ipanema ----
Reporter#1,(as,Tandy,Cronin) Tandy,Cronyn ----
Reporter#2 Richard,Zobel ----
Reporter#3 Baxter,Harris ----
Limousine,Chauffeur 阿諾恩·米爾坎,/Arnon,Milchan ----
Thug Bruno,Iannone ----
Cemetery,Caretaker Marty,Licata ----
Max's,Mother Marcia,Jean,Kurtz ----
Peggy's,Mother Estelle,Harris ----
Officer'Fartface'Whitey(asRichardForonji) Richard,Foronjy ----
Drunk Gerritt,Debeer ----
Newstand,Proprietor Alexander,Godfrey ----
Mounted,Policeman#1 Cliff,Cudney ----
Mounted,Policeman#2 Paul,Farentino ----
Sgt,P,Halloran Bruce,Bahrenburg ----
Street,Singer Mort,Freeman ----
Friend,of,Young,Deborah Sandra,Solberg ----
Foreman Jay,Zeely ----
Macrò Massimo,Liti ----
Assassin(uncredited) Salvatore,Billa ----
Boy,in,Park(uncredited) Matteo,Cafiso ----
Newspaper,Salesman(uncredited) Nelson,Camp ----
David,Bailey's,Girlfriend,(uncredited) Francesca,Leone ----
Deborah,Gelly's,father,(uncredited) Chuck,Low
職員表
▪製作人:ClaudioMancini;阿諾恩·米爾坎
▪導演:賽爾喬·萊昂內
▪副導演(助理):DennisT.Benatar;FabrizioSergentiCastellani;LucaMorsella;AmyWells.
▪編劇:賽爾喬·萊昂內;HarryGrey;LeonardoBenvenuti;PieroDeBernardi;EnricoMedioli;FrancoArcalli;FrancoFerrini;StuartKaminsky;ErnestoGastaldi
▪攝影:托尼諾·德里·科利
▪配樂:埃尼奧·莫里康內
▪剪輯:NinoBaragli;ZachStaenberg
▪選角導演:CisCorman;JoyTodd
▪藝術指導:CarloSimi
▪美術設計:CarloSimi
▪服裝設計:GabriellaPescucci
▪發行:RegencyEnterprises;SNC;華納家庭視頻公司;TheLaddCompany;華納兄弟影片公司;NBC電視台;AdamsFilmi;EuropeanVideoCorporation(EVC);FlashstarHomeVídeo;Jugendfilm-VerleihGmbH;LWEditora;華納兄弟公司(法國);WarnerHomeVídeo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這是一部描寫友誼與對立、忠誠和背叛等人性衝突的黑幫史詩電影,以拍攝義大利西部片成名的義大利導演賽爾喬·萊昂內執導,是萊昂內“美國三部曲”之一,是義大利
眼中的20-60年代的美國形象。導演一改好萊塢傳統西片的格局,以獨特的視角塑造了美國黑社會人出生入死的人物形象。影片頗有氣勢,暴力的描繪有一種詩意。時間跨越40年,從經濟大蕭條、禁酒令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等重大事件均作為背景。影片只選取原作中的幾個人物和幾件事件,採用典型的好萊塢敘事結構。所不同的是,影片的時空結構處理頗有特色,通過主人公麵條的回憶將故事逐漸展開,故事始終在麵條和麥克斯之間一種理還亂的債務糾葛中進行。本片獲1984年美國影藝學院最佳配樂、最佳服飾設計兩項奧斯卡金像獎,1985年美國金球獎最佳導演提名。
影片投資
1971年,派拉蒙影業公司邀請賽爾喬·萊昂內執導電影《教父》,但萊昂內正專注於《美國往事》的劇本修改,因此婉轉地拒絕了邀請。但當萊昂內一切籌備完畢,甚至聯繫到由羅伯特·德尼羅來出演主角後,《教父》已經上映,製片人因此對類型與《教父》非常相似的《美國往事》是否成功沒了信心,投資計畫也因此擱淺 。
在等待影片投資的11年間,每年坎城電影節萊昂內都會手捧劇本坐在會場,等待投資商。直到1983年,製片人艾隆·貝爾認出了萊昂內並聽取了他三個小時的劇本描述,於是決定投資拍攝此片 。
取景拍攝
為了拍攝該片,導演賽爾喬·萊昂內在義大利的羅馬複製了紐約市,此外他還在蒙特婁找到許多建築作為拍攝地點。電影中的紐約長島酒店其實坐落於威尼斯,片中的“紐約中央車站”其實是攝於巴黎,而片中人物“莫胖”的餐廳則是按照賽爾喬·萊昂內和原著作者討論小說時的義大利餐廳搭建的 。
後期製作
在粗剪完成後,塞吉·里昂洗印好的電影片長10個小時。導演賽爾喬·萊昂內最初打算將影片剪輯成上下兩部公映,每部3小時 。後來在影片發行之時,萊昂內本打算剪成4個小時的版本,然而電影公司對此不甚滿意,又請人把電影縮減到更短一些,最終影片被削減至139分鐘的版本 。139分鐘的劇場版剪去了大量男主人公“麵條”回憶往事的段落,片中所有閃回段落幾乎全盤遭刪減,影片普魯斯特式的結構被剪成了“美國”猶在而“往事”難尋的單線直敘 。
精彩影評
美國往事:生命的鄉愁,時間的灰燼
多少海洋消失在沙中
多少沙子在石頭中苦苦祈禱
多少時間在貝殼
歌唱的角里哭泣掉
多少魚群珍珠般的眼睛裡
放棄了生命
多少清晨的珊瑚里的號角
多少水晶中星星的影子
多少思鄉的遊絲在夜間群星的軌道穿梭
多少肥沃的土壤
為了這個字的根:
你——
在一切砰然作響的
秘密的帷幕之後
你————內利·薩克斯
我的記憶已經模糊.比如,當我第一次站在家裡的凳子上,點起腳尖,偷偷翻檢藏錄像帶的柜子,那是什麼時候?比如,當我第一次學會擺弄鬆下L15錄像機,那是什麼時候?再比如,當我的父親指著一盤貼著《美國往事》標籤的錄像帶說"整個人生都在裡面",那又是什麼時候?
何止記憶,連我的眼睛,都開始模糊.
那盤錄像帶還在,但L15已經放不出聲音.帶子裡的人都說外語,只是偶爾有一個聽不出年齡的阿姨突兀的冒出聲來講解劇情,說"麵條"什麼的,後來知道這東西叫"內參".
我把從裡面看到的東西當成了自己的童年,這奇怪就像高中那會兒把《陽光燦爛的日子》當成自己的少年.
不同的是,看美國往事的時候才幾歲啊,我就覺得我老了.
友誼
"Yousee,Ihaveastorytoo,Mr.Bailey.Ihadafriendonce.Adearfriend.Iturnedhimintosavehislife.Hedied.Buthewanteditthatway.Thingswentbadformyfriend,andtheywentbadformetoo."——Noodles
沒有哪部電影把友誼的忠誠與背叛寫的如此滄海桑田。
一切都無法言說.
除了兩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彼此沉默著看到過去,仿佛面對遠古的海洋,埋藏著人類最深沉的情感.
救贖
"現在時辰到了,你們讓你們回復了的天性懺悔,讓眼淚的滾油煎淨了的,讓悲慟的雷霆震醒了的天性懺悔,默默的懺悔,悠久的懺悔,沉徹的懺悔,像冷峭的星光照落在一個寂寞的山谷,像一個黑衣的尼僧匍伏在一座金漆的神龕前."
Noodles:自我逃避
如影片的首尾所暗示,他的一生就像鴉片,是場幻夢。
他一直在逃,卻始終被過去追殺,被影子纏繞。
鴉片館裡無人接聽的電話鈴聲,讓他想起向警居的告密,這告密把三個朋友送向了死亡;仇人的追殺,讓他坐上離開家鄉的列車,這列車把他送向了35年的逃亡;"貝利"部長的請柬,讓他看到掩蓋過去的面紗,這面紗幾乎欺騙了他的一生;即使Max的出現使真相大白,他也仍然不願承認35年前的一幕是場戲,仍然不願承認眼前就是奪走他一切的曾經的摯友,他悲愴到欺騙自己.
最後,年邁的Noodles仿佛又回到35年前的鴉片館,他躺在床上,靜靜的等待那無人接聽的電話鈴聲,但電話沒有響.於是他面對鏡頭,露出了笑容.一切的悔愧和傷痛,被幻夢洗清。
幻象消滅是人生里命定的悲劇......轉瞬間,或許,便已斂息了最後的焰舌,只留存有限的餘燼與殘灰,在未滅的餘溫里自傷與自慰。"
Max:自我了斷
他就像一輪信仰燃燒的太陽,周圍聚集著被他的光輝照亮的行星.他注定要驚天動地,但如果毀滅在劫難逃,他會選擇耀眼的爆炸,讓整個星系陪他滅亡。
他的野心使他不顧一切,搶劫聯邦儲備銀行是他的夢想;他不會像父親一樣死在瘋人院,他嚮往結局的輝煌.當Noodles對他說"You'rereallycrazy"他憤怒到痛苦,於是在閃著輝光的海灘上來回踱步,那宿命的步伐里傾瀉出無盡的孤獨.
他猛烈的報復Noodles的背叛."Whenyou'vebeenbetrayedbyafriendyouhitback."
但當"末日審判"來臨,他又只能指望Noodles親手解決自己的生命.那將證明他償還了一個朋友一生的債.他甚至拿出那塊懷表(那友誼的信物和見證!),布滿皺紋的眼角祈求著"讓我的心靈在平靜中死去",然而當Noodles回答"Ihaven'thadaguninmyhandsformany,manyyears.Myeyesaren'twhattheyusedtobe,evenwiththeglasses.Myhandsshake.AndIwouldn'twanttomiss.",他知道他將無法獲得救贖.於是他絕望如心死般的,消失在粉碎垃圾的卡車裡
愛情
"雖然歲月在這個廣大人間不息的成毀一切,在任何人事上都有新的和舊的交替,但間或也有例外,就是屬於個人的青春美麗的常駐......那些陌生的熟悉的遠遠近近的男子因她那青春而來的一點痴處,一點魯莽處,一點從淡淡的友誼而引起的憂鬱或沉默,一點從微笑或一瞥里新生的愛,都好好保存,毫無損失."
35年之後,Noodles在戲院後台的化妝間裡見到了Deborah.她一點一點的卸裝,我們驚奇的看到她的樣貌仍然青春美麗,歲月的風蝕沒有在她身上刻下任何痕跡.也許我們看到的只不過是Noodles眼中的又一個幻象,一個在他心中永遠不會老去的女神.如同Deborah在舞台上飾演的埃及豔后Cleopatra,"agecannotwitherher".
就像Max,Deborah永遠熱烈的追求夢想.她清楚的感知著自己想要的一切同時矛盾的預見到這種選擇的結果.當他們還是少年,她讀了一首詩給他:"Mybeloved...willalwaysbeatwo-bitpunk,sohe'llneverbemybeloved.Whatashame.";當他們都已成年,她溫存的對他說"you'retheonlypersonIevercaredabout,""buttomorrowi'llgotoollywood".
這種左右為難使她總是對Noodles欲拒還迎並最終任由理智戰勝了情感.當他從廁所的牆眼裡偷看她跳舞,她會背過身去脫掉衣服,到出門時才提醒哥哥廁所里有"蟑螂"(那是年幼時的詹妮佛·康納利);當他趁聚居區裡的人們做禮拜時跟蹤她回家,她會故意留門,嘴上卻說"要有人留下來看店以防小偷";當他一言不發的坐在車裡送她離去,她會溫柔的送上親吻但又拒絕進一步發生關係;即使在他強暴她之後,她也只是把火車窗簾半拉下來,看到他出現才緩緩的掩上.
在這裡,Noodles的性格悲劇再一次毀掉了他的愛情.他總是在朋友和女人之間難以取捨搖擺不定(Deborah:"Run,Noodles,yourmom'scallingyou.");而當他在分別前的最後一刻意識到Deborah將永遠離去時,長久以來積壓在心底的苦悶和欲望便只能如獸性爆發,以強暴的方式占有Deborah的美麗和青春.
35年之後,Noodles在戲院後台的化妝間裡見到了Deborah.她一點一點的卸裝,問他為什麼還來看她.他說第一個原因是想看看她當年拒絕自己去當演員是不是明智,他說"Yes,youdid,you'reterrific."但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她成了Max的女人。
時間
本片導演Leone曾經指出閃回結構在《美國往事》中的核心地位:"becausetimeisoneoftheleadingcharactersinthefilm-thisfilmisaboutmemory,nostalgiaanddeath."
可見,與其說《美國往事》是《教父》的同宗兄弟,不如說它是《公民凱恩》的旁室嫡孫.
比如那塊從醉漢身上偷來的懷表,不僅見證了友誼的生與滅,而且暗示著Noodles和Max的一生都活在不屬於自己的時間裡.
比如1968年胖子和麵條重逢時的對話.Moe:"Whathaveyoudoneallthistime?"Noodles:"Goingtobedearlier".這不僅比喻Noodles像普魯斯特的小說人物一樣丟失了時間,而且說明他的現在就是過去的不斷甦醒.
再比如片中一處史詩化的細節:用背景畫面中布魯克林橋的興起象徵Noodles的成長,當大橋還在打樁的時候,他是個青春期的少年;當大橋完工的時候,他成了一個幫派的領袖;當35年後大橋周圍布滿了高速公路的時候,他和大橋一樣變得老態龍鍾,世界拋棄了他們.
"電影使我們有機會在無法看到的那個世界中努力塑造,而敘事本身也是在重新結構時間,那些時間帶給我們的美感似乎無法言表......在日常生活中,時間使人與人之間形成穿插關係,使事與事之間形成穿插關係.導演便是要在安排這樣的安插中顯示才華......他俯身檢起了一跟柴火,但經過漫長的時間,又告訴我們這只是一根火柴.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感覺到了時間的存在."
夢想
Noodles有他的夢想,Max有他的夢想,Deborah也有她的夢想.
然而當每個人的夢想都跌得粉碎,我們知道,這是——美國夢的失去.
本片融匯了相當多的時代特徵——20年代:滿眼的深褐色,猶太人的店鋪,住民,馬,篷車,蛋糕,衣服,腐敗的警察;禁酒令;混雜著溫和和暴力的社會;廢棄的海港,倉庫,褪色的招牌;地下酒吧和鴉片館,巨大的裝潢藝術的餐廳;60年代:作背景音樂的Beatles,聲音古怪的嬉皮士,揭露腐敗和醜聞的電視節目......
在60年代,有甘迺迪總統在達拉斯的遇刺,有日益高漲的民權運動,有一浪高過一浪的反戰呼聲,一時間所有虛偽的美國神話都被打破,浮出表面的只有血腥和骯髒的真相.在《美國往事》中,我們看到協會,法律,政策甚至宗教團體是如何迅速變臉以求適者生存的.如同Conway對Max所說,現在的混混一夜之間包攬的生意比他在過去兩年里談成的還多.
1968年,Leone拍攝了《西部往事》(OnceUponATimeInTheWest),深刻揭示了隱藏在美國歷史後面的推動力:"makebelieveitdidn'thappen"
《美國往事》是Leone審視美國三部曲的終結篇.前兩部是《OnceUponATimeInTheWest》和《Duck,YouSucker!》(法文標題意為OnceUponATimeTheRevolution).三部曲分別從西部世界,墨西哥革命和外國移民的角度闡述導演對美國的反思.而《美國往事》的真正主題即是夢想的破滅.與之相似的是卡夫卡在小說《亞美利加》(Amerika)中同樣以歐洲移民(KarlRossman)的視角反映理想的顛倒/曲解和失去.不同的是,Leone似乎對夢想的痊癒和失而復得不報任何希望.
Noodles,一個在現實中敏感的懷想過去的角色,是浪漫主義理想的典型代表.相似的,我們可以參考Allen在1979年的《曼哈頓》中飾演的IsaacDavis.兩個故事不僅都發生在曼哈頓,而且均呈現了角色對已建立起來的表面事物的對抗.因此二者也都可以理解為作者對同時期文化的拒絕,一種主人公試圖把自己的感知強加給"理想曼哈頓"的努力.同時,兩部電影還各自呈現了獨具魅力的布魯克林橋:一個是煙霧瀰漫下的黑與白,一個是在興衰起落中映襯出的逝去的童年.最後,兩部電影又都表現出在頹廢中的價值觀的保存——即使美國的轉變使這種道德堅持越來越失去價值,以致其他人都已宣稱和它的斷絕.
自我的映像
"鏡子"在本片中飾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即:揭示人物的本質.
第一處:車站.出逃的Noodles站在鏡子面前,然後,變成了35年後的自己.此時的背景音樂是Lennon和McCartney的《Yesterday》,但抹去了歌詞,只有隱約的"yesterday","suddenly"提示我們記憶的模糊,容顏的改變,逝去的青春,和無盡的鄉愁.凝視中他似乎記起了50年前Deborah的話:"Lookatyourselfinthemirror,Noodles."
第二處:即50年前Noodles在街頭看到的鏡子,那時的他傷感但帶著希望.除此之外,年輕和年邁的Noodles遭受著同樣的打擊----面對殘酷的現實,面對Deborah永不可及/高高在上的美.
第三處:化妝間.Noodles和Deborah進行著35年前未完的談話.她坐在大大的化妝鏡前,他遠遠的站在一邊,鏡子中有兩張愛人的臉.她的依然青春美麗,他的已然衰老疲倦.她在心底原諒了他.但他們一句話也說不出.
要理解Noodles這個角色,我們要時時記住"鏡子"的提示:Noodles始終背負著沉重的自我映像.一個從小就被Deborah言行傷害的令自己討厭的身體形象,一種長久不曾改變的精神的焦慮和困擾.雖然後來同Eve(一個純真的女人)的關係使他有所抒解,但最後同Deborah的見面再次加深了這種由於無法企及的距離而造成的深深的自卑.
但化妝間的"鏡子"也同樣使Deborah重新審視自己.她看上去永不凋謝的美被一層化妝品的假面覆蓋.當她一點一點的卸裝,一個像Noodles一樣脆弱和痛苦的普通人便代替了"女神".
所謂的勝利者和失敗者,僅僅一步之遙(如同Max的結局).
關於電影
《美國往事》並不是一部風格明顯的類型片,雖然它從30和70年代鼎盛的黑幫片中獲取了影片的故事背景(此片的小說原作者哈利·格瑞也的確是個真正的前幫派分子),黑幫電影僅僅只是提供了一個故事載體而已。影片主人公麵條並不象一個傳統黑幫電影中黑幫人物,他更像一個屈從於環境和直覺的平凡之人,同時也為此付出了一生的代價來尋求最終的救贖。事實上導演賽爾喬·萊翁內(SergioLeone)是非常細心地對這部影片進行了挑選和斟酌,這也是為何他身為義大利人,卻把此片的人物設定在猶太黑幫的背景之下。大部分美國黑幫電影講述的都是義大利裔幫派或者愛爾蘭裔幫派,但曾經在禁酒時期空前活躍的猶太幫派卻很少有電影提及。
《美國往事》從某種程度上講,是一部純粹的作者電影,它承載的是導演賽爾喬·萊翁內所有的“美國情結”(賽爾喬·萊翁內本人並非在美國出生且未在美國長期生活過),他所要講述的並非是一個邏輯完整的傳統故事,而是他本人對他一生所鍾愛的美國歷史、文化與精神的一次純粹自我的表達。因為他對於大洋彼岸的理解並非像科波拉這樣在街邊成長起來的意裔美國人,而是通過銀幕上的美國電影所獲得和積累的,所以他才會拍攝一部帶著非美國氣質的美國題材的電影來完成自己一生所求證的事物。
導演介紹
SergioLeone,1921年生於羅馬,默片導演VincenzoLeone的兒子.以創造"義大利西部片"(spaghettiwesterns)而聞名.1964年拍攝《AFistfulofDollars》,由當時名不見經傳的ClintEastwood出演.第二部《AFewDollarsMore》和第三部《TheGood,TheBad,andtheUgly》仍由Eastwood主演,且角色均無姓名,因此被視作三部曲.
至此,Leone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如Morricone的譜曲(作曲EnnioMorricone是Leone的國小同學,從《afistfulofdollars》開始合作的御用作曲家),戲劇性的鏡頭移動,以及角色眼部的極近特寫.
1968年Leone拍出風格迥異的經典之作《OnceUponaTimeintheWest》,這標誌著Leone藝術生涯的一次飛躍.該片場面緩慢,優美而震撼,是一次向老西部樸素誠實精神的完美致敬。
在此之後的《Duck,YouSucker》被人稱作"薩帕塔的西部"("ZapataWestern",薩帕塔,1877-1919,墨西哥的革命家、土地改革運動領袖,農民起義軍的指揮者);此類型的另一代表作是馬龍白蘭度出演的《Burn!》,但場景設定在18世紀初葉的南美島嶼。
1984年,Leone拍攝了他的第二部傑作(也是他的最後一部作品)《OnceUponaTimeinAmerica》.影片長近4小時,在美國發行時遭到十分惡劣的刪減.這是Leone所有作品中情節最好的一部,節奏不急不徐,完美緊湊.永遠在我的十佳之列。
sergioLeone卒於1989年。
原聲資料
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里康內選用了排蕭等非常符合影片“神秘”、“夢幻”特色的樂器,以其或悠遠嗚咽、或夢幻飄忽的聲音,再配上弦樂和人聲的合襯,使音樂表達了畫面所無法表達的東西。當老年麵條重歸舊地時,莫里康使用舒緩,柔和的節奏和旋律,音樂巧妙的暗示了時代的變遷和歲月的流逝,表現了麵條在平靜的外表下那顆動盪的心。當麵條在酒館與岱博拉單獨相會時,莫里康用了溫柔,感傷的岱博拉主題,採用優美,委婉的弦樂重奏。音樂在美妙中透著感傷,似乎早已鋪墊了兩人那不幸的結局。當麵條在人潮如流的火車站目送已注定失去的岱博拉的火車緩緩開去時,女高音歌唱家艾達那哀傷、飄逸的無言哼嗚在耳邊響起。又充分表現了麵條那種幽怨和失去的感覺。作曲家埃尼奧·莫里康憑該片無可爭議的獲得1984年美國奧斯卡最佳配樂獎。甚至很多人認為,該片經典的配樂掩蓋了影片本身的出色。
專輯曲目
1.2:16OnceuponaTimeinAmerica
2.3:40Poverty
3.4:29Deborah'sTheme
4.3:26ChildhoodMemories
5.5:24Amapola
6.1:39Friends
7.4:25ProhibitionDirge
8.4:25Cockeye'sSong
9.3:11AmapolaPartII
10.1:44ChildhoodPoverty
11.1:04PhotographicMemories
12.1:28Friends
13.4:19Friendship&Love
14.2:27Speakeasy
15.6:19Deborah'sTheme-Amapola
精彩花絮
當羅伯特·德尼羅扮演的“麵條”在看電視的時候,節目是採訪一個名叫詹姆斯·康威·奧東尼爾的人。而在羅伯特·德尼羅1990年的電影《好傢夥》Goodfellas中,德尼羅的角色名叫詹姆斯·康威。為了準備影片中大衛·艾倫遜這個角色,羅伯特·德尼羅曾請求與著名的江湖老大梅耶·蘭斯基私人面談,他正是該片角色的原型。但很不幸的是,這一請求遭到拒絕。
據詹姆斯·伍德說,羅伯特·德尼羅曾經建議他,為了符合所演角色是個上了年紀的富有而空虛的人,伍德應該有外表光鮮的衣著和明亮的牙齒,但是製片人擔心預算經費超支,最後是德尼羅自己掏錢承擔了這筆開支。
導演的靈感來源於哈里·格雷的自傳體小說“TheHoods”,據說為了將小說拍攝為電影,塞吉·里昂花了好幾年時間才爭取到原著作者本人的許可。斯圖亞特·卡明斯基是編劇之一,他回憶說當時他拿到電影大綱就已經超過了400頁。在粗剪完成後,塞吉·里昂洗印好的電影片長10個小時,此後又削減到令他自己較為滿意的6個小時的版本。後來,在發行之時,本打算剪成4個小時的版本,但他強烈認同兩至三小時版本更為合適。然而,電影公司對此不甚滿意,又請人把電影縮減到更短一些。
羅伯特·德尼羅把伊莉莎白·麥克加文帶出去來到一家酒店,影片中這座富麗堂皇的酒店實際上是在威尼斯。隨後不久,這個亡命騎士在海上乘風破浪的地方則是在美國新澤西的海岸線上。
精彩對白
[NoodlesseeingMaxafter10yearsinprison]
Max:You'relookinggood.
Noodles:You'relookingalittlebetter.
FatMoe:Whathaveyoubeendoingalltheseyears?
Noodles:I'vebeengoingtobedearly.
Max:Somewegivethemthegoodlife,otherswegiveitrightuptheass.
Max:Whenyou'vebeenbetrayedbyafriendyouhitback.
Max:Youknow,ifwelistenedtoyouwewouldstillbeoutrollingdrunks.
PoliceChiefAiello:I'mthechiefofpolicenotthechiefofthepeople.
穿幫鏡頭
時代錯誤:1968年11月,“麵條”在車站等候開鎖的人,隨之拿出一筆美元,支票上面的簽名是W.MichaelBlumenthal,而這位卡特總統的財政部長,實際任期是從1977年1月23日到1979年8月4日。
肥貓用鎖打開大鐘,把保險柜的鑰匙交給了“麵條”。鏡頭中掛在大鐘上的鎖還有,但是在“麵條”的幾個鏡頭之後,鎖就不見了。
警長阿伊洛戴的不是警官而是海軍的徽章。
一個20世紀50年代紐約的住房供給工程,在巴吉斯槍擊多明克時可以看到,這時的時間則是1920年代的早些時候。
按照推測,在賓館拍攝的場景應該是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實際上是位於聖彼得堡的海濱。
相關資料
關於電影
《美國往事》並不是一部風格明顯的類型片,雖然它從30和70年代鼎盛的黑幫片中獲取了影片的故事背景(此片的小說原作者哈利·格瑞也的確是個真正的前幫派分子),黑幫
電影僅僅只是提供了一個故事載體而已。影片主人公麵條並不像一個傳統黑幫電影中黑幫人物,他更像一個屈從於環境和直覺的平凡之人,同時也為此付出了一生的代價來尋求最終的救贖。事實上導演賽爾喬·萊翁內(SergioLeone)是非常細心地對這部影片進行了挑選和斟酌,這也是為何他身為義大利人,卻把此片的人物設定在猶太黑幫的背景之下。大部分美國黑幫電影講述的都是義大利裔幫派或者愛爾蘭裔幫派,但曾經在禁酒時期空前活躍的猶太幫派卻很少有電影提及。
《美國往事》從某種程度上講,是一部純粹的作者電影,它承載的是導演賽爾喬·萊翁內所有的“美國情結”(賽爾喬·萊翁內本人並非在美國出生且未在美國長期生活過),他所要講述的並非是一個邏輯完整的傳統故事,而是他本人對他一生所鍾愛的美國歷史、文化與精神的一次純粹自我的表達。因為他對於大洋彼岸的理解並非像科波拉這樣在街邊成長起來的意裔美國人,而是通過銀幕上的美國電影所獲得和積累的,所以他才會拍攝一部帶著非美國氣質的美國題材的電影來完成自己一生所求證的事物。
票房成績
當84年《美國往事》上映的時候,由於片時太長而慘遭橫切豎剪為139分鐘,導致故事敘述不清,因此電影遭遇了口碑和票房的雙重慘敗,這部電影帶來的傷痛,使深受打擊的萊昂內直到去世都無法擺脫。時至今日,完整的《美國往事》煥發出了迷人的光彩,被認為是類型片中唯一能夠達到《教父》高度的作品,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醉心於那段屬於《美國往事》的往事。
關於導演
SergioLeone,1921年生於羅馬,默片導演VincenzoLeone的兒子.以創造"義大利西部片"(spaghettiwesterns)而聞名.1964年拍攝《AFistfulofDollars》,由當時名不見經傳的ClintEastwood出演.第二部《AFewDollarsMore》和第三部《TheGood,TheBad,andtheUgly》仍由Eastwood主演,且角色均無姓名,因此被視作三部曲.
至此,Leone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如Morricone的譜曲(作曲EnnioMorricone是Leone的國小同學,從《afistfulofdollars》開始合作的御用作曲家),戲劇性的鏡頭移動,以及角色眼部的極近特寫.
1968年Leone拍出風格迥異的經典之作《OnceUponaTimeintheWest》,這標誌著Leone藝術生涯的一次飛躍.該片場面緩慢,優美而震撼,是一次向老西部樸素誠實精神的完美致敬.
在此之後的《Duck,YouSucker》被人稱作"薩帕塔的西部"("ZapataWestern",薩帕塔,1877-1919,墨西哥的革命家、土地改革運動領袖,農民起義軍的指揮者);此類型的另一代表作是馬龍白蘭度出演的《Burn!》,但場景設定在18世紀初葉的南美島嶼.
1984年,Leone拍攝了他的第二部傑作(也是他的最後一部作品)《OnceUponaTimeinAmerica》.影片長近4小時,在美國發行時遭到十分惡劣的刪減.這是Leone所有作品中情節最好的一部,節奏不急不徐,完美緊湊.永遠在我的十佳之列.
sergioLeone卒於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