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佐夫戲劇選》

《羅佐夫戲劇選》

羅佐夫是蘇聯、俄羅斯劇作家。生於1913年8月21日。青少年時代在青工劇院當業餘演員,1938年從莫斯科革命劇院附屬戲校畢業後成為專業演員,當過演員和導演。衛國戰爭期間參加前方劇院工作。1949年發表處女劇作《她的朋友們》,1952年畢業於高爾基文學院,1956年發表反映衛國戰爭的劇本《永生的人》,1958年,根據《永生的人》改編的電影《雁南飛》由前蘇聯“詩電影”倡導者米·卡拉托卓夫拍攝,獲第1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電影表現了戰爭帶給青年一代永遠難以平復的傷痕。此後接連創作了反映青少年生活的劇作《生活的一頁》、《祝你成功》、《追求歡樂》、《力量懸殊的戰鬥》。羅佐夫擅長於人物的心理刻畫,常常把倫理道德問題作為戲劇衝突的焦點。這一創作特色在他60年代的劇作《婚禮之日》、《遊藝員》、《校慶日》中表現得尤其鮮明。進入70年代後,羅佐夫創作了更具社會批判鋒芒的劇作《四滴水》、《聾人之家》等。1966年羅佐夫還把19世紀俄國作家岡察洛夫的長篇小說《平凡的故事》改編成舞台劇。於9月28日凌晨在莫斯科去世,享年92歲。

國內外戲劇書籍盤點(一)

戲劇,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藝術的總稱。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即劇本。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本任務主要盤點國內外著名的戲劇書籍。
《羅佐夫戲劇選》
《阿爾布卓夫戲劇選》
《萬比洛夫戲劇集》
《奧德茨劇作選》
《畢德曼和縱火犯》
《奧本海默案件》
《竇巴茲》
《女僕的兒子》
《戲劇卷》
《戲劇選(恰佩克選集)》
《卡爾德隆戲劇選》
《中鋒在黎明前死去》
《偉大的牽線人》
《正面與反面》
《紀念碑》
《遠去的花園》
《家有嬌妻》
《看管人》
《皮蘭德婁:戲劇二種》
《動物園的故事》
《加西亞·洛爾卡戲劇選集》
《血的婚禮》
《梅特林克戲劇選》
《繆塞戲劇選》
《貴族夫人的夢》
《奧爾菲》
《西恩·奧凱西傳》
《我敲門——童年生活的回憶》
《他們來了》
《迪倫馬特喜劇選》
《薩特戲劇選》
《布萊希特戲劇選》
《歐美現代派作品選》
《克魯奇科夫斯激戲劇集》
《外國現代派作品選》
《比昂遜戲劇集》
《哥爾多尼戲劇集》
《雲使·沙恭達羅》
《高爾基劇作集》
《易卜生戲劇選》
《機器與人》
《等待老左》
《民眾與人》
《外國劇作選》
《歌德戲劇集》
《死無葬身之地》
《騎馬下海的人》
《挑戰的手套》
《紅房間》
《久保榮戲劇集》
《花的智慧》
《侵犯》
《奧凱西戲劇選》
《地獄·神秘日記抄》
《瘋人辯護詞》
《毛猿》
《熱鐵皮屋頂上的貓》
《奧尼爾劇作選》
《天邊外》
《尋找自我》
《西方現代戲劇譯作》
《蕭伯納戲劇選》
《鬼魂奏鳴曲》
《沉鍾》
《有產者》
《青鳥》
《小泥車》
《阿里斯托芬喜劇集》
《歐里庇得斯悲劇集》
《美國夢》
《四川好人》
《玻璃動物園》
《群鼠》
《根》
《亨利四世》
《等待戈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