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書緣由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大學生就業難變得越來越突出。如何有效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關係到社會的穩定和高等教育的可持
續發展。因此,研究大學生就業問題是事關我國經濟社會和高等教育發展的重大課題。由徐州工程學院副院長沈超教授撰寫的《經濟發展與大學生就業》學術著作正是探索這一領域的先鋒力作,具有濃厚的時代氣息,它是在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
沈超同志帶領課題組的成員查閱了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大量資料,在深刻分析我國經濟社會轉型時期特徵的基礎上,探討了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高等教育變革和大學生就業之間的內在規律,就如何利用經濟高速增長和產業結構最佳化來緩解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議。這些研究成果結集出版為《經濟發展與大學生就業》一書,既是該課題的豐碩成果,又對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促進大學生就業,發揮高等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具有十分寶貴的價值。縱觀全書,具有以下幾點特色:第一、重視理論研究。對於一個家庭、一個學校來說,就業可能僅僅意味著“找工作”,不需要什麼理論指導。但是如今就業難已經不僅僅是一時一地、一家一戶的問題了,這是整個社會的難題。
獲獎情況
2010年省教育廳公布了江蘇省高校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評選結果,表彰了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研究人員。此次評選工作在各校申報的基礎上,經專家評審、省廳審定,共評出獲獎成果303項。其中一等獎19項,二等獎77項、三等獎207項。中國礦業大學參評著作成績喜人,獲獎層次在我省同類高校中名列前茅。
韓寶平教授的專著《基於生態足跡理論的區域科學發展研究--以淮海經濟區為例》榮膺一等獎。沈超教授的專著《經濟發展與大學生就業》、董金玲教授的專著《區域金融作用機制及發展差異:理論與實證》同獲三等獎。
作者簡介
沈超,男,漢族,1957年6月生,江蘇睢寧人。中共黨員,碩士,教育管理研究員。現任徐州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1980年5月畢業於徐州師範大學,1997年7月碩士研究生畢業於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歷任睢寧縣委常委、團縣委書記;睢寧縣委常
委、張圩鄉黨委書記;徐州農業學校副校長;彭城職業大學黨委書記、副校長;徐州工程學院(籌)院長、黨委副書記,徐州市籌建徐州工程學院領導小組成員;2005年12月任徐州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長期從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主持並完成了教育部財務管理研究課題《職業教育與國民經濟發展關係的研究》和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項目《教育結構調整與構建和諧社會》,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和財務管理研究課題各1項,已完成中期成果評估,研究工作進展順利。專著《就業·收入·和諧》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組織編寫出版了《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讀本》等關於道德教育和就業指導等方面的教材3部。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6篇,其中被CSSCI收錄6篇。《城鎮就業與失業調查報告》獲徐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並獲徐州市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收益分配公平目標下的教育結構調整》獲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中國礦大出版社2010獲獎圖書
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0獲獎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