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曲·晚韶華》

《紅樓夢曲·晚韶華》

《紅樓夢曲·晚韶華》這首曲子是寫李紈的。曲名“晚韶華”,字面上說晚年榮華,其真意是說好光景到來已經晚了。 在小說中許多重要事件中,李紈都在場,可是她永遠只能充當“敲邊鼓”的角色,沒有給讀者留下什麼特殊的印象。這也許正是符合她的身份地位和思想性格的——榮國府的大嫂子,一個恪守封建禮法、與世無爭的寡婦,從來安分順時,不肯捲入矛盾鬥爭的旋渦。

詩詞

《晚韶華》
鏡里恩情,更那堪夢裡功名!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繡帳鴛衾。只這戴珠冠,披鳳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後人欽敬。 

說明

這首曲子是寫李紈的。曲名“晚韶華”,字面上說晚年榮華,其真意是說好光景到來已經晚了。

注釋

1.“鏡里”二句——丈夫早死,夫妻恩情已是空有其名,誰料到兒子的功名、自己的榮華,也像夢境一樣虛幻。
2.韶華——這裡喻青春年華,與曲名中喻榮華富貴有別。
3.繡賬鴛衾——指代夫妻生活。
4.“只這戴珠冠”三句——是說待李紈可享榮華時,死期也就臨近了,這是得不償失。只,即使,即便是。珠冠、鳳襖,是受到朝廷封賞的貴婦人的服飾。這裡指李紈因賈蘭長大後做了官而得到封誥。
5.陰騭——即前曲所謂“陰功”,指暗中有德於人。積兒孫,為兒孫積德。
6.簪纓——古時貴人的冠飾。簪是首飾,纓是帽帶。
7.金印——亦貴人所懸帶。《晉書·皇后紀論》:“唯皇后貴人,金印紫綬。”
8.“問古來”二句——說李紈本來大可不必“望子成龍”。

鑑賞

在小說中許多重要事件中,李紈都在場,可是她永遠只能充當“敲邊鼓”的角色,沒有給讀者留下什麼特殊的印象。這也許正是符合她的身份地位和思想性格的——榮國府的大嫂子,一個恪守封建禮法、與世無爭的寡婦,從來安分順時,不肯捲入矛盾鬥爭的旋渦。
作者在第四回的開頭就對她作了一番介紹,那段文字除了未提結局外,已可作為她的一篇小傳:“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為國子監祭酒,族中男女無有不誦詩讀書者。至李守中繼承以來,便說‘女子無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時便不十分令其讀書,只不過將些《女四書》、《列女傳》、《賢媛集》等三四種書,使他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這幾個賢女便罷了,卻只以紡績井臼為要,因取名為李紈,字宮裁。因此這李紈雖然青春喪偶,居家處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見無聞,唯知侍親養子,外則陪侍小姑等針黹誦讀而已。”
這是一個封建社會中被人稱為賢女節婦典型,“三從四德”的婦道的化身。清代的衛道者們鼓吹程朱理學,宣揚婦女貞烈氣節特別起勁,婦女所受的封建主義“四大繩索”壓迫的痛苦也更為深重。像李紈這樣的人,在統治者看來是完全有資格受表旌、立牌坊、編入“烈女傳”的。雖則“無常性命”沒有使她有更多享受晚福的機會(李紈年齡不比諸姊妹大多少,她的死原稿中或另有具體情節,但已難考出),但她畢竟在壽終前得到了“鳳冠霞帔”的富貴榮耀,這正可以用來作為天道無私、終身茹苦含辛貞節自守者必有善報的明證。然而,曹雪芹偏將她入了“薄命司”冊子,說這一切只不過是“枉與他人作笑談”罷了(後四十回續書以賈蘭考中一百三十名,“李紈心下自然喜歡”為結束,這樣,李紈似乎就不該在“薄命司”之列了),這實在是對儒家傳統觀念的大膽挑戰,是從封建王國的黑暗中透射出來的民主主義思想的光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