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索隆基廢墟上的希臘》

公元1827年德拉克洛瓦用象徵的手法創作了《米索隆基廢墟上的希臘》,再次聲援熱愛自由的希臘人民奮起反抗土耳其的暴政類別:油畫 、 名畫 \n\n。

背景

19世紀20年代,熱愛自由的希臘人民奮起反抗土耳其的暴政,追求民族獨立與祖國自由,公元1822年,土耳其人占領了希臘的希阿島,並且血洗掠奪了這個小島。據說被殺平民有二萬三千人,被賣為奴隸的有四萬七千人。年輕的法國畫家德拉克洛瓦憤而畫出《希阿島的屠殺》。全歐洲的知識界都在譴責這些血腥暴行,伯遼茲也寫下《希臘革命》大合唱,詩人拜倫更是到希臘直接參戰,最後犧牲在米索隆基。公元1827年德拉克洛瓦用象徵的手法創作了《米索隆基廢墟上的希臘》,再次聲援希臘人民。

概述

1821~1828年間,希臘人民起來反抗土耳其蘇丹的殘暴統治,並宣布希臘獨立。土耳其竟以異常殘酷的手段來對付希臘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1822年發動了希阿島的大屠殺,被害者有23000多人。在這種強盜般的暴政下,不僅希臘人堅決起來與敵人作殊死的鬥爭,連英、法、德等國家內凡具有民主主義思想的正義人士,都紛紛從物質和精神上聲援希臘,如貝多芬為希臘的民族解放運動寫了名曲《雅典的毀滅》,柏遼茲寫出《希臘革命大合唱》;有的甚至親身參加了援助希臘起義隊伍的戰鬥。英國詩人拜倫就是在1824年援助希臘人民起義的一次米索隆基戰役中,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的。

1827年,德拉克洛瓦所畫的《米索隆基廢墟上的希臘》,正是基於這一悲壯而感人的事件。當然,早在1817年,畫家已經十分關心著近東的情況,並畫過如《土耳其士兵》、《希臘的埋伏軍》、《希土戰爭》等水彩速寫。這些速寫也是他創作此畫的基本素材。

這幅畫描寫了1821年希臘人在米索隆基一役中所表現的堅貞不屈的抵抗精神。1821年希臘民族主義者秘密團體"希特里亞·菲力克"("友誼社")的首領易普息蘭梯兄弟在摩爾多瓦發動起義,希臘人也紛起回響。但在米索隆基這塊地方的一次戰鬥中,希臘起義軍遭到土耳其人的殘酷鎮壓,死傷慘重。畫家用象徵手法表現了這一事件:一位挺立的希臘婦女,象徵著不屈不撓的希臘,她伸開雙手,表示鬥爭雖遭到慘敗,但決不投降,因為祖國的尊嚴是不容侵犯的。

《米索倫基廢墟上的希臘》是一首獻給祖國的獨立與自由而捐軀的希臘人民的頌歌。作為浪漫主義表現手法特徵的象徵手法在這幅畫裡得到了充分的運用:站在廢墟上的婦女象徵堅貞不屈的希臘,她就是英勇的希臘的化身。她伸開兩手,左膝跪在石頭上,似乎表現悲憤和求援助的樣子,但她的充滿了堅定與憤怒的形象卻充分地說明了她是不可征服的。煙霧瀰漫的天空和正在廢墟上插旗子的土耳其士兵的勝利姿態,與前景象徵希臘的婦女形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土耳其士兵的驕傲與狂妄不但襯托出希臘婦女內心的苦痛與堅決的意志,同時也從四周環境的淒涼與紊亂中,襯托出希臘的崇高與不可征服。遠處的火焰與煙霧瀰漫著整個大地,背景是一片暗紅色。畫家以豐富的激動人心的色彩,明暗對比的強烈

效果和占據主要地位的希臘婦女那種緊張而又堅定的神情,表達了自己對土耳其侵略軍的暴虐的抗議,也流露出對無辜受害人民的深切同情。這是一個為自由而捐軀的希臘英雄形象,也可能是畫家蘊含著對詩人拜倫的紀念,因為畫家是非常崇拜這位為正義事業而獻身異鄉的偉大詩人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