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三百多年來,莫臥兒皇帝為哀悼亡妻所建的泰姬陵,被世人傳為佳話。但這位皇后的姑姑茉荷茹妮莎,才是印度史上最受寵幸、最有權勢的皇后,她成為皇后的歷程,更是一段流傳於印度不為世人知曉的傳奇。
她生存滾滾的沙塵中,從小在後宮角落長大。她八歲第一次見到英俊的王子,就決心要做他的妻子。但她被迫與一個不愛她的軍人結婚,直到三十四歲才與真愛重逢。婚後,賈汗季冊封她為“世界之光”。
櫻杜·桑妲蕾森(InduSundaresan)以羅曼史筆法寫歷史綺情,敘述茉荷茹妮莎反抗傳統,瑰麗曲折的一生。作者對印度歷史與皇室生活的考察,更為小說增加了細膩的寫實色彩。
茉荷茹妮莎成為皇后之後,像武則天輔佐唐高宗那樣“垂簾聽政”,這將在《玫瑰盛宴》中完美呈現。
編輯推薦
本書榮獲2003年美國華盛頓州最佳圖書獎。
一部壯麗動人的歷史愛情小說,描寫印度最權勢、最具爭議的皇后,堪稱印度的武則天,反抗傳統、傳奇瑰麗一生。
作者介紹
櫻杜·桑妲蕾森(InduSundaresan)當代小說家,在印度出生長大,大學主修經濟學,畢業後赴美攻讀研究所。由於父親和祖父都是說故事的高手,她從小聽他們述說根據印度神話再加上豐富想像力編織的故事,對歷史故事尤其著迷。《第二十個妻子》是她的成名作,之前寫過兩本小說,發表過其他短篇小說。近幾年來還積極參與戲劇製作,目前定居於美國西雅圖。 此書是《第二十個妻子》(TheTwentieth Wife)的續集,敘述女主角從成為皇后“垂簾聽政”到過世前的故事.更引人人勝。作者的第三部作品《靜謐之光》(The SplendorofSilence)已有英文版。
媒體評論
如果你曾好奇印度後宮戴著面紗的女人如何掌權,或是對印度史上最強大的莫臥帝國有過想像,那就來讀這本書吧!這是一個關於王朝政治、權力鬥爭及終身不渝的浪漫愛情的歷史故事。
——Bookloonscorn
桑妲蕾森編織了一部迷人而引人入勝的小說,敘述了一個拒絕遵守皇后本分、敢於將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決策者、挑戰所有規範的女子——茉荷茹妮莎。
——FreePIeSSJournal
剛開始讀這個故事,我對這位印度史上最有權勢的皇后的印象似乎僅止刻板印象:傾國傾城、任性自傲、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然而續讀下去,透過作者對於那個時代的印度的深入描繪,也才意識到印度女性,即使貴為皇后,在當時也是倍受壓抑的。而隨著故事情節的開展,茉荷茹妮莎的聰慧堅毅、城府深沉以及渴望權力的性格也越來越鮮明;看著她一步步在宮廷里擴展勢力,也越發期待接下來她將如何繼續挑戰傳統父權、成為一位不平凡的皇后。
——by吳佩穎
寫作背景
《第二十個妻子》是根據事實並以部分想像情節貫穿的一部歷史愛情小說,女主角茉荷茹妮莎三十四歲才嫁給印度莫臥兒王朝的賈汗季皇帝,其後十五年以賈汗季的名義統治帝國。17世紀去過賈汗季皇帝宮廷的人,在返國的記述里對她著墨很多,當時她正權傾一時。這些人都未親眼目睹過她,他們對英屬和荷屬東印度公司僱主所描述的,部分是事實,部分是傳說,部分是市井的街談巷議。
這些說法都千篇一律地提到她出生時不尋常的遭遇、在薩林(即後來的賈汗季)即位前兩人的戀情,以及懷疑薩林是她丈夫之死的主謀。當代史家一般並不同意這些說法,但所有作者對某些觀點看法倒是一致,賈汗季從此未再迎妻納妾,茉荷茹妮莎是他第二十個妻子,也是最後一個。雖然他在回憶錄里只略微提到她,但是她是他在1627年過世前生命里最重要的人。印度很多詩歌和民謠都是以他們的愛情故事為題材,而著名的愛爾蘭詩人湯馬斯.摩爾(ThomasMoore,1779~1852,著有TheLastRoseofSummep等知名作品)的詩集《拉娜茹珂》就是根據他們的故事寫成的。
圍繞她的傳說幾百年來縈繞人心,也開始引起我的興趣。這個隱在面紗後的女人是誰?為什麼皇帝對她痴心不移?為什麼他給她這么大的權力?在那個據說女人鮮少露面和發言的時代,茉荷茹妮莎鑄造有自己名號的硬幣,發布敕書,與外國貿易,擁有船隻定期往返於阿拉伯海,贊助藝術,批准修築了許多到今天還存在的御花園和皇陵。換言之,她跨越了傳統的藩籬,這一切都因為皇帝愛戀她到了痴迷的地步。
有關她的說法莫衷一是,有人說她慷慨大度,也有人說她殘酷卑鄙。她深愛賈汗季,對他著迷到無法自已的地步,她用美酒和鴉片麻木他的感官。於是,他生病時只求助於她,連御醫都不相信。《第二十個妻子》是依據所有有關茉荷茹妮莎的野史寫成,這些野史大部分是在她死後及她以皇后身份統治時所寫。
她在嫁給賈汗季之前的生平故事是以歷史為本,穿插了一些想像的情節。薩林反叛阿克巴、庫斯勞反叛薩林、賈汗季在庫斯勞逃到拉合爾後對其下毒手、烏茲別克國王和波斯國王威脅帝國西北邊境、德乾戰事,甚至茉荷茹妮莎侄女與庫倫王子訂婚等,這些都是史實。在薩林王子意圖進攻亞格拉的國庫未果後,阿里庫里叛逃,他支持庫斯勞,殺死庫圖布丁汗·柯卡,之後死在帝國大軍手裡,也都是事實。至於其餘的部分,我是依據市井俚語、17世紀到印度旅人的說法、茉荷茹妮莎的傳說,再加上自己的想像寫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