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

《秋瑾》

《秋瑾》1983年版故事片。上海電影製片廠1983年攝製。

基本信息

《秋瑾》 《秋瑾》
“秋瑾目睹國難,心緒難平”,在朋友資助下東渡 日本留學。她在結識了徐錫麟、陳伯平、陳天華等人,大家立志為推翻清朝統治而獻身。後因日本政府出台《取締不法留學生規則》限制中國留學生的自由,引起學生的強烈抗議,但又有些留學生甘做奴才,令大家非常憂心,陳天華以身投海希望喚醒蒼生。不久,秋瑾回國全身心投入到革命事業中。她回到故鄉紹興拜會知府貴福,並與光復會骨幹聯繫各地會黨,準備浙皖兩省起義。但紹興府學胡道南暗中出賣秋瑾。因徐錫麟刺殺恩銘事發,秋瑾被捉拿。她把光復會員名冊和寶刀託交王金髮,後從容面對前來捉拿她的人。在被密令判死刑之前,秋瑾寫下了""秋風秋雨愁煞人""的絕命詞,從容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影片概述

《秋瑾》 《秋瑾》
中文片名:《秋瑾》
外文片名:Qiu Jin
導    演: 謝晉 (Jin Xie)
主    演: 李秀明 黃梅瑩 叢珊 王馥荔 李志輿 于是之
類    型:動作
首映日期:1984-01-01
所屬分類: 內地   動作  

影片簡介

1901年,沉鬱的鐘聲在北京上空敲響。剛隨丈夫入京的秋瑾目睹了八國聯軍鐵蹄蹂躪下的北京,心情極為沉重。“辛丑條約”墨跡未乾,清王府內已是歌舞昇平。秋瑾的丈夫王子芳和狎友們躋身其中,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秋瑾以詩抒懷,遭到丈夫辱罵,她決心洗盡鉛華,痛別年幼的子女,在女書法家吳芝瑛的資助下,東渡日本留學,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秋勤在日本如飢似喝地學習,她與徐錫麟、陳伯平擊掌為盟,立志為推翻清朝統治而獻身。在徐錫麟的引見下,他又結識了欽仰已久的《警世鐘》作者、革命家陳天華。美麗富士山下,四名志同道合的革命志士共敘豪邁情懷。日本政府欲以《取締不法留學生規則》限制中國留學生的自由,學生們義憤填膺,集會抗議。陳天華慷慨陳詞,秋謹倡議成立敢死隊。但...

主演介紹

《秋瑾》 《秋瑾》
李秀明,中國電影女演員。原籍河北大城,生於 天津。1972年國中畢業後考入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學員班。步入影壇後,李秀明主演影片 《年輕的一代》《春苗》 。1976年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1981年,因在影片《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中扮演四姑娘許秀雲獲第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和第五屆 《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其他代表作品有《年青的一代》、《巨瀾》、《大河奔流》(上下集)、《甜蜜的事業》、 《今夜星光燦爛》 、《秋瑾》、 《山林中頭一個女人》、《你的微笑》、 《紅樓夢》《燃燒的雪花》等。九十年代下海經商,淡出影壇。

人物介紹

秋瑾(1877-1907),女,原名秋閨瑾,字璿卿,又字競雄;號旦吾,又號鑑湖女俠。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市),出生於福建廈門。蔑視封建禮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蘭,秦良玉自喻。性豪俠,習文練武,喜男裝。清光緒二十年(1894),其父秋信候任湘鄉縣督銷總辦時,將秋瑾許配給今雙峰縣荷葉鄉神沖王廷鈞為妻。光緒二十二年,秋與王結婚。王廷鈞在湘潭開設“義源當鋪”,秋瑾大部分時間住在湘潭,也常回到婆家。這年秋天,秋瑾第一次回到神沖,當著許多道喜的親友朗誦自作的《杞人憂》:“幽燕烽火幾時收,聞道中洋戰未休;膝室空懷憂國恨,誰將巾幗易兜鍪”,以表 憂民憂國之心,受到當地人們的敬重。
光緒二十六年(1900),王廷鈞納資為戶部主事,秋瑾隨王赴京。不久,因為八國聯軍入京之戰亂,又回到家鄉荷葉。次年在這裡生下第二個孩子 王燦芝(女)。光緒二十九年,王廷鈞再次去京復職,秋瑾攜女兒一同前往。翌年,毅然衝破封建家庭的束縛,自費東渡日本留學,先入日語講習所,繼入青山實踐女校。
秋瑾在日期間,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革命活動,與陳擷芬發起共愛會,和劉道一等組織十人會,創辦《白話報》,參加洪門天地會,受封為“白紙扇”(軍師)。光緒三十一年歸國。春夏間,經徐錫麟介紹加入光復會。七月,再赴日本,加入同盟會,被推為評議部評議員和浙江主盟人,翌年歸國,在上海創辦中國公學。不久,任教於潯溪女校。同年秋冬間,為籌措創辦《中國女報》經費,回到荷葉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筆經費,並和家人訣別,聲明脫離家庭關係。其實是秋瑾“自立志革命後,恐誅連家庭,故有脫離家庭之舉,乃藉以掩人耳目。”是年十二月(1907年1月),《中國女報》創刊。秋瑾撰文宣傳女解放主張提倡女權,宣傳革命。鏇至諸暨、義烏、金華、蘭溪等地聯絡會黨,計畫回響萍瀏醴起義,未果。
光緒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秋瑾接任大通學堂督辦。不久與徐錫麟分頭準備在浙江、安徽兩省同時舉事。聯絡浙江、上海軍隊和會黨,組織光復軍,推徐錫麟為首領,自任協領,擬於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時起義。因事泄,於7月13日在大通學堂被捕。7月15日從容就義於浙江紹興軒亭口。光緒三十四年,生前好友將其遺骨遷葬杭州西湖西泠橋畔,因清廷逼令遷移,其子王源德於宣統元年(1909年)秋將墓遷葬湘潭昭山。1912年,湘人在長沙建 秋瑾烈士祠,又經湘、浙兩省商定,迎送其遺骨至浙,復葬西湖原墓地。後人輯有《秋瑾集》。
孫中山宋慶齡對秋瑾都有很高的評價。1912年12月9日孫中山致祭秋瑾墓,撰輓聯:“江戶矢丹忱,重君首贊同盟會;軒亭灑碧血,愧我今招俠女魂。”1916年8月16日至20日,孫中山、宋慶齡游 杭州,赴秋瑾墓憑弔,孫說:“光復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會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秋風秋雨愁煞人’之句,則傳誦不忘。”1942年7月宋慶齡在《中國婦女爭取自由的鬥爭》一文中稱讚秋瑾烈士是“最崇高的革命烈士之一”。1958年9月2日宋為《秋瑾烈士革命史跡》一書題名。1979年8月宋為紹興 秋瑾紀念館題詞:“秋瑾工詩文,有‘秋風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馬攜槍,曾東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萬代傳俠名。”

幕後製作

影片以秋瑾在1904年-1907年革命生涯史實為依據,用她的詩篇做導引,在詩情畫意中表現出這一革命志士的豪放壯烈的革命生涯。影片注重刻畫人物性格和豐富的情感世界,情義交融,婉轉動人,從歷史真實出發,表現了她寧死不屈的革命先驅本質。女主角李秀明的表現深沉厚重,充分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質,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

1、 http://www.mtime.com/person/1095208/details.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