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企業的冬天》

廣東的珠三角曾是一塊熱土,改革開放的春雨把這片潮濕而溫暖的土地澆灌得蓬蓬勃勃,生機無限。經過30年的耕耘,這片土地不但具有了影響全國的力量,還具有了影響世界的力量。在珠三角的東莞地區,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如果東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車,全球將會有70%的電腦產品缺貨。”東莞是全球最大的IT產品製造基地,除IT之外,東莞的家具、皮鞋、服裝出口同樣也暢銷四海。東莞作為一個以出口貿易為主的加工基地,自2007年以來,開始遭遇一場史無前例的寒流。\n  2008年3月,中國香港貿發局統計數據表明,2007年廣東倒閉的中小企業有一萬多家。\n  以行業的角度來看這次倒閉潮,廣東製鞋業是倒閉潮中的一個典型。2007年初,廣東製鞋業就開始有倒閉的跡象,並呈現出加速之勢,這一現象在去年年初就引起了亞洲鞋業商會的警覺。該商會2007年11月公布的一份實地調研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廣東已有大約近千家鞋廠及與之相關的企業,因各種原因或主動歇業倒閉,或被法院查封,或外遷其他地區另謀發展。

基本介紹

作者:張玉鳳,廖小東編叢書名: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ISBN:9787111257219出版時間:2008-12-01版次:1頁數:251裝幀:平裝開本:32開所屬分類:圖書>管理>企業與企業家

內容簡介

回顧歷史,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30年,一路風雨兼程,一路高奏凱歌。當時光流轉到2008年時,受內在經濟規律與全球經濟趨緩的影響,中國經濟正面臨著深度調整,一場經濟的“冬天”挾裹著風雪洶湧而至。那么,中國企業如何才能順利“過冬”呢?
直面企業的冬天》從企業管理的角度出發,深入探討了企業如何通過自身的調整來適應環境的變化,從而達到保全實力、積蓄力量、順利“過冬”的目的。《直面企業的冬天》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談國際、國內的經濟形勢及其對企業的影響;中篇談企業如何從文化、管理、行銷等諸多方面調整自身,適應變化,安全“過冬”;下篇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介紹已經“過冬”的名企與正在“過冬”的名企,為廣大讀者提供實例和借鑑。
《直面企業的冬天》特別適合企業管理者以及關心經濟大勢的讀者閱讀,它就像冬天裡的一盆炭火,為深處“嚴冬”中的企業送來陣陣溫暖。
·查看全部>>作者簡介張玉鳳,女,湖南省湘潭縣人,生於1979年,曾就讀於天津師範大學政法系、廈門大學經濟系,獲碩士學位,主修西方經濟學,兼修企業管理。現就職於中國和諧社會研究中心,曾參與“海滄台商投資區、海滄區‘十一五’產業發展專項規劃”課題研究,發表作品有《IMF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發展歷程》等。

媒體評論

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波動將影響到企業和個人開支,尤其是金融服務行業。我認為,沒有任何企業能夠倖免於這些問題,包括微軟在內。
——微軟公CEO史蒂夫·鮑爾默
“冬天“才剛剛開始,還將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聯想要在逆境中成長,擴大規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裁員“過冬”。
——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
我們對全球經濟的基本判斷是經濟將會出現較大的問題,未來幾年經濟有可能進入非常的困難時期。我的看法是,整個經濟形勢不容樂觀,接下來的“冬天”會比大家想像得更長!更寒冷!更複雜!我們準備“過、冬”吧!
——阿里巴巴董事長馬雲
大家團結一心是共同度過“冬天”的最好方法。在這個時候達成的共識與信任,往往可以持續很久:經過“冬天”考驗的組織,生命力會更強,競爭力會更強。
——中國寬頻產業基金董事長田溯寧

目錄序言

上篇 嚴冬之象:寒意漸深的中國經濟
第1章 “冬天”的徵兆
倒閉風潮
“風雪”欲來“股”先知
樓市困局
經濟周期拐點之爭
企業老總“過冬論”
第2章 趨緩的全球經濟
美國的憂慮
美國經濟的外暖與內寒
次貸危機的爆發與蔓延
瘋狂的石油
第3章 掙扎的國內經濟
通貨膨脹、流動性過剩與貨幣從緊
人民幣升值風波
產業鏈低端之痛
宏調新政:從“雙防”到“一保一控
中篇過冬之策:中國企業的自保與突圍
第4章 正確的“過冬”心態
生存高於一切
樹立危機意識
增強開源與節流意識
萬事有備無患
統一思想,激勵士氣
第5章 確保訂單,維護生命線
維護已有客戶
開發潛在客戶和目標客戶
“捆綁式”前進
提升競爭力,贏得訂單
留住業務骨幹人員
第6章 把成本控制到最低
控制採購成本
庫存管理
砍去人工成本
嚴控日常開支
適當代工與外包
有效利用固定資產
控制行銷費用
第7章 融資解困
企業內部融資
債權融資
股權融資
項目融資
第8章 整合與升級
第9章 戰略:整合核心競爭力
第10章 人力資源:精兵戰術
第11章 財務:現金為王
下篇 過冬之炭:他山之火,可以暖已
第12章 名企“過冬”的成功經驗
第13章 正在“過冬”的中國名企

精彩書摘

第1章“參天”的徵兆
倒閉風潮
大風起於珠三角
廣東的珠三角曾是一塊熱土,改革開放的春雨把這片潮濕而溫暖的土地澆灌得蓬蓬勃勃,生機無限。經過30年的耕耘,這片土地不但具有了影響全國的力量,還具有了影響世界的力量。在珠三角的東莞地區,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如果東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車,全球將會有70%的電腦產品缺貨。”東莞是全球最大的IT產品製造基地,除IT之外,東莞的家具、皮鞋、服裝出口同樣也暢銷四海。東莞作為一個以出口貿易為主的加工基地,自2007年以來,開始遭遇一場史無前例的寒流。
2008年3月,中國香港貿發局統計數據表明,2007年廣東倒閉的中小企業有一萬多家。
以行業的角度來看這次倒閉潮,廣東製鞋業是倒閉潮中的一個典型。2007年初,廣東製鞋業就開始有倒閉的跡象,並呈現出加速之勢,這一現象在去年年初就引起了亞洲鞋業商會的警覺。該商會2007年11月公布的一份實地調研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廣東已有大約近千家鞋廠及與之相關的企業,因各種原因或主動歇業倒閉,或被法院查封,或外遷其他地區另謀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