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構思獨特、語言優美的小說。主人公傳奇式的經歷賦予了小說情節的浪漫色彩。本來,在“文革”結束前的那段歲月中,善良的人遭迫害是司空見慣的事情;而對此類人間悲劇的描寫、在新時期最初幾年已可謂碩果纍纍、淋漓盡致。
作家簡介
鮑昌,1930年出生於瀋陽,兩歲時隨父母移居北平。其父曾是東北軍張學良部下軍官,退役後淪為平民。鮑昌中學時代就讀於輔仁中學,成績優秀。並秘密參加地下社團、油印刊物、與國民党進行鬥爭。1946年離開北平到華北解放區,曾就讀於華北聯合大學,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1月隨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天津,後一直在那裡工作。195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57年曾被錯劃為右派。1962年到天津文學研究所從事美學和文藝理論研究工作,1979年任天津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自1949年開始發表作品(詩歌、劇本、評論等)以來,已發表文學作品和文學理論批評300余萬字。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庚子風雲》、中短篇小說集《動人的沉思》、《神秘果》、《盲流》、文藝理論批評《魯迅年譜》、《風詩名篇新解》、《一粟集》、《二黨集》、《三省集》、《藝術的起源和原始藝術》等。短篇小說《芨芨草》獲1982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內容概要
1976年5月的一個夜晚,甘肅某地一個荒涼的峽谷中,蘭新鐵路婉延伸向前方。從囚車逃出的史岱年,正躲在草叢中,等待扒車的機會。他是浙江人,曾在西北當過兩年汽車兵,所以這一帶很熟悉。復員回家後,與同村姑娘蔣春綿相愛。蔣的父親1955年參加了一個叫“聖賢道壇”的幫會組織,肅反時以陰謀暴動的罪名被抓進監獄,一直沒有音訊,春綿母女相依為命,在生產隊常常受氣。史岱年建議春綿去縣公安局詢問父親的案子,局長外甥屠志剛趁人之危,企圖強姦春綿;史岱年及時趕到,與屠忐剛扭打在一起。屠掏槍恫嚇,不料走火自傷,史岱年卻被作為殺人未遂的歹徒關進了監獄。當史岱年與一批囚犯被押上北上的囚車後,他明白了此行可能一去不復還,便侍機跳車逃了出來。唯一的路便是做“盲流”去新疆。當史岱年扒上一列北上的貨車時,邂逅一個叫尕豆妹的姑良。她是甘肅某縣人,19歲時被父親賣到一個煤礦,丈夫是個40多歲的老礦工。不久老礦工在瓦斯爆炸中身亡,尕豆妹又嫁了一個青年礦工,哪知他早已結婚,其妻子執木杖打上門來。尕豆妹孤苦無援,流落於礦區,討飯度日。一個月前尕豆妹回家料理病危的母親,一切積蓄告罄,母親抱病而去,兩個已出嫁的姐姐誰也不管她,她只好出走新疆尋找出來多年的父親曲木三。在新疆境內的鹽湖車站,兩人跳車,卻被公安局送進了盲流收容所,早出晚歸到工地幹活。在這裡,史岱年結識了一個老盲流崔連登,此人家在河南,窮得熬不住了,只好長期在新疆一帶做盲流,這類盲流收容所他已幾進幾出,頗有經驗。他很同情史岱年的正直與不幸,偷了收容所的車,帶著史從收容所逃出,在路上遇上跑單幫的上海人何歡喜,何正領著一群盲流玩“打家劫舍”的遊戲——推一巨石擠在公路當中,要過往的汽車司機留下買路錢。不幾天史、崔遇上追捕他們的公安人員,崔掩護史逃走。史岱年沿著戈壁灘往前走,不覺來到了神奇的天山腳下一個風景如畫的山谷,一排排哈薩克牧民的氈房矗立在林間山谷中。在這裡,他遇到美麗善良的哈薩克姑娘沙拉木汗,幫助她從懸崖上救出掛在樹枝上的小山羊。沙拉木汗母女熱情款待史岱年,並請求他留在這裡幫助伐木。當史岱年獨自一人在森林中伐著巨大堅硬的落葉松時,他格外思念自己的家鄉,想乾過這十幾天以後便離開這兒。哪知沙拉木汗不許史岱年離開,她內心深處已經受上了誠實的他。一次史隨沙拉不汗到場部交木料,見來拉木材的都是場部領導的親屬,他們手執白條就要領取。史岱年謊稱自己是上級部門的幹部,制止了這起違法私分國家財產的行為。不久,沙拉木汗的父親洪那比亞從蘭州回來,一眼就看中了史岱年,將他們牧場的幾台破舊機器——割草機、解放牌卡車交給史岱年,被史岱年很快修好並投入使用。牧民們無不喜歡史岱年。一個叫阿衣吾的哈薩克小伙嫉妒他與沙拉木汗,便用烈馬捉弄他,不料史岱年非但沒出洋相,還以漂亮的動作馴服了烈馬。哈薩克青年更加敬重史岱年,阿衣吾也知趣地退出史、沙之間。這種情形使史岱年更加感到必須離開這個紅星牧場。恰在這時,場部保衛科的人們發現他就是自治區公安局通緝令上那個偷竊汽車的“盲流”,便開車前來捉拿。在沙拉木汗的護送下,史岱年安全逃離紅星牧場,又開始了新的盲流生活。他來到黑山一個國營林場當上了契約工。這個林場的代木工人幾乎全是盲流,春節也無家可歸。這時,尕豆妹挑著東西來看他——她在奎屯農場當工人。尕豆妹始終將他當成唯一的親人,對他一往深情。但他不得不克制著對尕豆妹的感情,將她當妹妹來關心和愛護。尕豆妹來林場幾天,史岱年總是避免單獨與她相處,總是讓她跟自己一起在大夥中間。尕豆妹將小伙子們的衣物逐個洗遍,心中對史岱年的感情總是不滿足。但她敬重史岱年的感情,並深深地敬愛著史岱年遠在江南的愛人。就在除夕之夜,尕豆妹險些被人強姦,史岱年深深地痛惜著這個孤苦的女子,決心一定要幫助她找到父親。事有湊巧,當春天積雪融化、林場開始放排時,與史岱年搭伴放排的老頭,正是尕豆妹的父親曲木三。曲木三年輕時便浪跡新疆,一輩子都在尋找活路。他告訴史岱年,這些年他已攢下700元錢,待放完排就去找尕豆妹,在新疆安個家,給女兒找個可心的丈夫,一家子和和樂樂地過日子。然而,第二趟放排時,曲木三不幸被湍流亂石奪去了生命。為賠償林農、為能給尕豆妹那筆寄託著她父親全部希望的700元錢,史岱年繼續海走天涯、拚命掙錢。他來到N縣一個磚廠拚命幹活,開春以後又到山上挖藥。就在這裡又遇到了何歡喜。何歡喜得知史岱年曾開過汽車,便糾纏史為他跑一趟伊寧。何在N縣與一漢俄混血兒柳玉琴同居,長期幹著投機倒把生意,如魚得水一般混得很自在。史岱年明白何歡喜是想搞長途販運,本不願意,無奈他挖藥賺的500元錢被何歡喜偷去作為要挾,只好答應為他跑一趟。漫長的旅程,飛沙走石、大風暴自不必說,為躲避檢查站的關卡還必須經常深夜行車,一路的艱險史岱年還從未遇到過。在路上,史岱年搭帶了一位雙目失明、前去伊寧就醫的漢族老幹部南法中。南法中曾是一個叱吒風雲的軍人,解放後自願留在少數民族地區,為牧民行醫治病,他一輩子將心血傾注到人民的疾苦上,自己的眼病卻因延誤而不治。史岱年深深尊重著這位淡泊、真誠的老人,一路照顧著他,並將自己的冤案告訴了南法中,老人主動提出為史岱年打聽有關情況。車到伊寧,何歡喜早已在“行營”等候。他與柳玉琴煥然一新,懷揣這幾年賺來的一、兩萬元,“慷慨灑脫”地與史岱年結了帳,拿著護照,出國“觀光”去了。史岱年返回黑山林場將木材損失全部償清,並贈給林場一千元,希望場裡拿它買炸藥,炸掉河中的險礙,不要再死人。史岱年來到奎屯農場,崔連登也在這裡養鹿場當工人,並將尕豆妹認作干女兒。史岱年的出現使他們歡天喜地,然而樂極生悲,一頭被激怒的公鹿侍機攻擊史岱年,被尕豆妹阻擋。史岱年無事,尕豆妹卻被撞傷住院。在岱年的悉心照顧下,她不久便康復了。在這裡,史岱年還意外地見到了新婚燕爾的沙拉木汗與阿衣吾。患難之中建立的友情,使史岱年感慨萬端。但他不得不告別這些善良的人們、告別這接納了他的新疆,他得回故鄉了——南法中托人打聽的訊息傳來:史岱年家鄉已經大變,公安局長因是“四人幫”的爪牙而下台,其外甥屠志剛因在“文革”中有人命案而被判無期徒刑,史岱年的冤案已得到昭雪。離別之時,尕豆妹顯出無限的依戀與惆悵。史岱年答應她:一定將愛人動員到新疆落戶。回到離別了三四年的故鄉,迎接史岱年的是巨大的不幸現實:1976年史岱年從勞改隊逃跑,公安局偽造了一份死亡通知書,屠志剛要挾蔣春綿與其結婚。春綿走投無路,懸樑自盡。史岱年坐在春綿的墳旁,悲痛欲絕。故鄉已無所依戀,史岱年又回到尕豆妹身旁。天山腳下,將是他們新生活的起點。
作品鑑賞
《盲流》能在普通的、甚至可以說是有些太濫的題材中顯出與眾不同的風采與魄力,全得力於作者構思的新穎角度。史岱年出逃之後,浪跡於祖國的西北邊陲。這裡遠離內地,地廣人稀,又是少數民族地區,既是因各種原因流落於此的“盲流”成群之地,又是一些不甘寂寞的冒險家(如何歡喜之流)的樂園。逃犯、盲流、異族、他鄉,這種種不平常的因素為小說傳奇式的浪漫情調奠定了基礎。在中國新文學中,這樣的“流浪漢小說”並不多見,這是中國農業社會特定生活方式制約的結果。
而但凡寫流浪生涯的小說,則無不以其獨異的浪漫色彩與濃郁的抒情格調使讀者嘆服。譬如三四十年代的艾蕪,其《南行記》就是一部膾炙人口的流浪漢小說集,至今魅力不減。《盲流》在主人公顛沛流離、充滿艱辛與危險的生活中,隨著主人公的足跡與視點的交換,展示了一幅幅旖旎的、豪壯的、優美的、神奇的、寧靜的、驚險的畫面,天山巍峨的奇峰,藍天下靜穆的雪松、綠草地上歡躍的馬匹、雪峰環繞的明鏡般的湖泊、無不使讀者心馳神往;而急湍無情的河流、漆黑荒涼的曠野、尖映兇猛的狂風、阻隔人世的暴風雪,則又使人感到驚心動魄。與內地迎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調,都給讀者帶來新鮮的審美體驗。浪漫主義文學所追求的就是離奇生活與異域風情的描繪,《盲流》雖然是一部現實主義的作品,但卻具有濃烈的浪漫氣息與抒情色彩。作者面對這個雄偉壯觀的世界,常常不能自己地借主人公之內心獨白,發出大段大段的抒情和議論。與自然界雄奇壯美的風光相映襯的,是貫穿整部作品的人性之美的描寫。與主人公的生活發生過重要關係的幾個人物,無論是潦倒的盲流崔連登、尕豆妹,還是仗義熱忱的哈薩克牧民沙拉木汗、洪那比亞、阿衣吾、或者是正直堅強的老幹部南法中,都以其不同的個性體現著善良、真誠這些人類最美好的品質,展示著這個善惡交錯、良莠並存的社會中那最自由、最純樸、最溫暖的人性的一角。他們之間的相互信任,不是依賴於政審表、裙帶親戚,他們甚至不知道對方的底細、來歷,彼此的尊重、友愛完全建立在人對善、惡本能的感覺,對真誠強烈的熱愛之上。這部小說最感動人的,也正是這些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們真誠慷慨、相濡以沫的人情味,正是作者對這些小人物心靈深處人性美的真摯描繪。作品最令人嘆服的,是作者對各種奇異生活場景嫻熟的描繪,對各種人物特徵的精練表現,如史岱年扒車的經歷、盲流收容所獨特的景觀,噪雜的臨時工工棚的日常生活狀況,等等,無不真切具體,令人仿佛身臨其境;崔連登的油滑與善良,爾豆妹的細膩與悲哀、沙拉木汗的真摯率直、南法中的正直剛毅,無不栩栩如生。何歡喜這個兼有流氓痞子特性的冒險者,是作品中刻畫得非常生動的形象,他精明、膽大、自信、可謂新時期最早的一批“倒爺”之一,短短几年便在新疆混得如水中之魚;他貌似仗義,實則貪得無厭;而在其淺薄、自私的性格中,又不乏一些機智、狡黠、直率的可愛。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現出的對生活的諳熟與關注,令人佩服。作品在描繪人物心靈和自然景觀時那激情迸發的如詩的語言,則更增加了整部作品的藝術感染力,使作品具有一種濃郁的抒情意味。
參考文獻
[1] 《當代中國文學名作鑑賞辭典》 遼寧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