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寸血》中篡改的歷史
從雙方當時的文獻來看,首先是國民黨確立了反共的戰略方針。因為,國民黨發現:在1937、1938年,一年多的合作抗戰中,雖然雙方相互配合很好,但有一個隱憂。那就是共產黨不肯如國民黨所期望的那樣打硬碰硬的陣地戰,一直強調獨立自主,敵後配合打運動戰。這樣打起來,國民黨明顯吃虧。
國民黨軍裝備不如日軍,士兵的軍事素質也差了一大截,各路軍閥又不能同心同德,各打小算盤。這樣打起來傷亡慘重,只得節節後退。
而共軍則不然,無固守一地的包袱,實施機動作戰。常常趁日軍無備之時,猛殺一刀,抽身就走。
這樣一來,蔣先生欲借日軍之手削弱共軍之力量的算盤也就落空了,相反,淪陷區愈大,共產黨的活動範圍也隨之擴大,共軍的軍事力量在得到淪陷區民眾的支持下也愈來愈強。
蔣先生自然不能“坐看共產黨赤化中國”。於是只好自己動手了。
對比雙方當時的文獻,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國民黨基於一貫的防共、反共立場,鼓動地方軍閥首先向共產黨打了第一槍。
如鹿鍾麟(原西北軍)製造磨擦吃了虧以後,被老長官馮玉祥狠狠罵了一通,馮說:我讓你打日本,要與共產黨合作,你管那些反共的屁事乾什麼!鹿迫於蔣介石和馮玉祥兩方的壓力,左右都不是,只好辭去河北省主席一職了事。
有關國共摩擦的歷史文獻摘錄:
國民黨部分:
1939年1月,國民黨在重慶召開了五屆五中全會。這次會議決定了三件事:
1、蔣介石在五中全會上,對於抗戰到底的“底”作了規定。他說,抗戰到底的“底”就是“要恢復‘七七’事變以前的原狀。”蔣介石的講話和日本政府的第三次《近衛聲明》很相近,《近衛聲明》中說:只要國民黨政府承認滿洲國,實行日滿華三國經濟合作。中日雙方便可停戰議和。蔣介石在這個時候,這個場合亮出他的“底牌”,無異於以官方的身價、公開的名義回答日本的誘降。
2、確定了依靠國際調停“和平”解決中日戰爭的方針。
3、確立了反共的方針。國民黨五中全會著重解決的問題是反共。蔣介石在會上作了“喚醒黨魂、發揚黨德與鞏固黨基”的報告,根據這個報告.會議確立了“溶共”、“限共”、“防共”的反共方針,通過了《整理黨務決議案》;設立了防共委員會。
會後,國民黨中央組織部、國民黨政府內政部、中央軍委辦公廳黨政軍機關。在蔣介石親自領導下,制定了一系列反共檔案。主要的有《共黨問題處置辦法》、《淪陷區防範共黨活動草案》、《第八路軍在華北陝北之自由行動應如何處置》、《異黨問題處理辦法》、《運用保甲組織防止異黨活動辦法》等。
《共黨問題處置辦法》是國民黨反共活動的總綱,該件共四節、三十一款、六十項。其中
在“目前極待解決之問題”中,講到陝甘寧邊區,“絕對不能令其存在”;講到晉察冀邊區“應遵令撤消”。
在“一般取締辦法”中規定,軍事方面“其軍令、軍政,應統一於中央”。
在“黨政方面”,“共黨外圍組織,如民族解放先鋒隊、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工人救國會、農人救國會、婦女救國會、全國學生聯合會,應即嚴令取消,由中央指導機關接受訓練”。
在行政方面,“‘陝北公學’與‘抗大’應令停辦”。
在軍事方面,“加派有力部隊,或忠實精幹之游擊幹部前往冀、魯,俾加強本黨在華北之武力,以限制共黨之發展。”;“加派有力部隊開入陝北,或陝北就地編組軍隊,以樹立本黨在該區內之武力,保障黨政工作之推進。”
“黨政軍各機關對付共黨之態度,中央可示寬大,地方務須謹嚴,下級積極鬥爭。”
“制裁共黨活動,應儘量運用民眾力量,黨改機關避免直接出面,尤須避免黨派鬥爭之痕跡。”
看見了沒有,國民黨在1939年1月後,就作出了“加派有力部隊開入陝北,或陝北就地編組軍隊,以樹立本黨在該區內之武力,保障黨政工作之推進。”的決定。若共軍不接受編組,那就怎么樣呢?那就是共軍攻擊國軍。
按照國民黨的邏輯:若強盜進了你家,你絕對不許反抗。你一旦反抗,那就是“以武力威脅他人的生命安全”,必須繩之以法。
《淪陷區防範共黨活動辦法草案》是國民黨對敵後根據地的反共政策。
其引言中說:“查共產黨在淪陷區之活動幾較普通區為重視,為積極,以目前情勢而論,大有失地愈多該黨發展愈迅速之趨勢。究其原因,一半由於日偽與本黨之勢力均多所不逮,一半即由於該黨黨政軍在該區域內均能協同一致切實合作,故每至一地即如入無人之境,致令其組織活動日益坐大。”
處置辦法:
(1)策動淪陷區本黨忠實黨員,打入共產黨各級組織,從事內線工作,刺探其內情,並分化其力量。
(2)策動本黨黨員及優秀青年,打入共產黨所操縱之各種民眾團體及游擊部隊起黨團作用,分化其組織,並奪取其領導權。
(3)策動全體黨員,從事共產黨活動防範之調查監視等工作,打破過去一般黨員對共產黨之放任態度。
《第八路軍在華北陝北之自由行動應如何處置》。在第一節“問題性質之認識”中說:
“目前共產黨勢力,雖以華北陝北為根據,然其活動範圍,則普及各地,而尤以華中各游擊區為甚,故對第八路軍在華北陝北自由活動之處置問題,實即對整箇中國共產黨活動之處置問題,如處置得當則共黨活動之範圍,或僅及於華北陝北,其他區域則無發展之餘地;如處置失當,則第八路軍將利用淪陷地方中央統治力量鞭長莫及之情勢,擴大其自由活動之範圍。結果中國抗戰形成國民黨失地,日本與共產黨分地之局面,日本與共產黨相反相成,本黨統治之土地,將一失而不易復得。”
在此,國民黨將中國之土地視為黨之私產。故有“中國抗戰形成國民黨失地,日本與共產黨分地之局面,日本與共產黨相反相成,本黨統治之土地,將一失而不易復得。”之憂。而無‘無論國民黨、共產黨所控土地全是中國所控之土地’的念頭。所以向中共收復國民黨所失的土地勢在必行。
在那一時期,中共的文獻如何呢?
《目前八路軍在華北華中的方針》(一九四○年四月一日)——中共中央及軍委發給所屬部隊的電文
朱彭,楊,劉鄧,徐朱,陳羅,雪楓,胡服,項英陳毅BR>目前我在華北、華中之方針
(一)某方現在黃河以北及呂梁山脈集中大軍,我之任務在於極力緩和之,避免一切刺激某方之言論行動。我軍則謹守防線,深溝高壘,以備不虞,對其軍事挑釁極力忍耐,不還一槍,多寫誠懇堅定而無刺激性的函件、傳單、標語,達到緩和其情緒,穩定我防線,使山西、河北兩省歸於平靜局面之目的。非得中央同意,不得發生軍事衝突。
(二)某方現在鄂中、皖東、淮北三區大舉進攻新四軍,我新四軍應堅決而有計畫地進行自衛戰爭,其皖東、淮北兩地,務須獨力堅持三個月,以待援軍到達,然後大舉反攻。
(三)我八路軍有抽調足夠力量南下華中增援新四軍,打退反動進攻,消滅投降反共勢力,建設新的偉大抗日根據地之任務。此根據地以淮河以北、淮南鐵路以東、長江以北、大海以西為範圍。其指揮人員與兵力配備由朱、彭統籌之。其到達時間,分為三期:第一期須有一個主力團,以急行軍於一個月內外到達皖東;第二期為三四四旅,須於兩個月內到達淮河附近;第三期須有相當大的兵力(不少於一萬五千人),於三個月內外到達蘇北揚州附近。一、二、三期兵力總數,共須四萬至五萬人,方能完成此緊急偉大任務。
(四)我魯南、膠東部隊,須積極行動,消滅一切最反動的投降反共勢力,擴大抗日根據地。惟須極力爭取中間勢力,對一切尚能與我合作抗日之部隊及雖然不好但尚未向我進攻之部隊,均須極力聯絡,不得侵犯其一人一槍。
(五)無論華北、華中,一律依照中央迭次指令,採取政治上的攻勢,號召一切友軍反對內戰,擁蔣討汪,團結抗戰。
(六)總的目的,在於打退反動進攻,擴大抗日勢力,克服投降危險,爭取時局好轉。
(七)具體布置,各地依此總方針計畫之。
中央及軍委
四月一日
《對中間派應採取的方針》(一九四○年四月十二日)——中共中央及軍委發給所屬部隊的電文
陳羅,雪楓,胡服,並告朱彭(轉左黃),徐朱,劉鄧,項英某方政策是推動各中間派向我們鬥爭,使其兩敗俱傷,並使我們得罪各中間派,陷我們於孤立。因此,我們對於陳、羅附近之于學忠,雪楓附近之何柱國、孫桐萱,先念附近之川軍、桂軍、西北軍,胡服附近之桂軍,必須採取如下方針
(一)直接派人或間接托人或公開寄信發傳單,表示我們完全不願意同他們磨擦,請他們顧全大局,保存友誼,以免兩敗俱傷,漁人得利,這種表示要繼續不斷。
(二)當他們迫於某方命令向我進攻時,我應在不妨害自己根本利益條件下,先讓一步,表示仁至義盡,並求得中途妥協,言歸於好。
(三)當他們不顧一切向我進攻妨礙我之根本利益時,我應對其一部分給以堅決打擊作為警告,打後仍求得互相妥協。
(四)只有中間派轉變成了堅決的不可變化的頑固派,如同鹿鍾麟、石友三之類,才採取完全決裂政策,堅決、徹底、乾淨、全部消滅之,這種政策的性質亦是對於其他中間派作警告,使其他中間派有所畏而不敢磨擦。
以上方針的具體執行由你們依情況決定之,中央軍對我進攻時亦須同樣採取此方針。因為中央軍各級官長中只有一部分軍官及政訓系統是頑固派,其他多是中間派,也有一部分進步派,決不能把中央軍看成都是頑固派。
中央書記處及軍委
四月十二日
《利用一切機會對黃埔系軍人進行統戰工作》(一九四○年十一月十六日)
這次蘇北事件中,稅警團未參加反共戰爭,而該團幹部大半都是黃埔生。過去華北與朱懷冰衝突時,其中一個師也未參加反共戰爭,而該師幹部同樣也有些黃埔生。我駐閻辦事處主任王世英同志,能與該地中央軍(胡宗南)的黃埔生高級幹部進行了很好的統一戰線工作。這一切證明,我黨我軍中過去把黃埔生看作一個籠統的反共集團的傳統觀念是錯誤的、有害的。在目前嚴重時局,急須改正此觀念,利用一切機會與黃埔生軍人進行統一戰線工作,不要刺激他們,而應以民族至上的觀念來打動他們,使他們不肯投降日寇,使他們對反共戰爭取中立或消極態度,這對挽回危局有重大意義。
毛、朱、王
銑
《目前的國共關係和我們的策略》(一九四一年二月十四日)——毛澤東給周恩來的電文
恩來同志各電均悉。
(一)估計是一致的。反共不會變,高潮可能下降,“剿共”可能停頓(只說可能)。
(二)只要此次高潮下降,“剿共”停頓,將來再發動高潮,再舉行“剿共”就困難了(除非投降),故目前是時局轉變關頭。
(三)敵必向蔣進攻,某君估計是對的,利用日蔣矛盾仍是我們政策中心。
(四)但對蔣讓步則危險(如你所說),目前是迫蔣對我讓步時期,非我對蔣讓步時期,熬過目前一關,就好辦了。
(五)蔣從來沒有如現在這樣受內外責難之甚,我亦從來沒有如現在這樣獲得如此廣大的民眾(國內外)。
(六)蔣不會對敵舉行反攻,他的主意仍是保存實力。但日本向蔣進攻的可能甚大,蔣亦不得不被迫應戰,實力仍不能保存。
(七)目前國共是僵局,但時間不會久,敵大舉進攻之日,即僵局變化之時(但如敵不進攻則僵局會繼續)。
(八)只有那時,蔣表示對我和緩,我才可以表示和緩,但目前非其時。目前讓僵局存在正是有利,愈僵愈於我有利,愈於蔣不利。
(九)目前的僵僅政治上僵(國共關係上僵),軍事上在我並不僵,因我並未去打他。
(十)如蔣再令湯集團攻淮北,是他自造僵局,將來敵軍再一擊,他失敗更大。如蔣不再打淮北則目前就可解消他自己的軍事僵局,僅剩一個政治僵局,蔣如聰明,應如此做。
(十一)我之政治攻勢(十二條)壓倒了蔣之攻勢(皓電、齊電、皖南事變、十七日命令、限期北移、紀律命令、華中進攻等等),我之攻勢已收成效,還會有成效的。
(十二)我們目的不在蔣承認十二條或十二條之一部分,他是不會承認的(當然對黨內外民眾都不應如此說,仍是要求蔣承認),而在於以攻勢打退攻勢。
(十三)目前形勢是有了變化的,一月十七日以前他是進攻的,我是防禦的,十七日以後反過來了,他已處於防禦地位,我之最大勝利在此。
(十四)只有軍事攻勢才會妨礙蔣之抗日,才是極錯誤政策。政治攻勢反是,只會迫蔣抗日,不會妨蔣抗日。故軍事守勢政治攻勢八個字是完全正確的,二者相反正是相成。
(十五)對於國共關係,軍事守勢政治攻勢也只會拉攏國共,不會破裂國共,對於一個強力進攻者把他打到防禦地位,使他不能再進攻了,國共暫時緩和的可能性就有了。
(十六)用蔣介石的手破了一條缺口的國共關係,只有用我們的手才能縫好,我們的手即政治攻勢,即十二條,除此再無別的妙法。
(十七)以上各點請向某君解釋,並問他的意見如何。
(十八)華北、華中敵我兵力及配備弄好即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