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發舟西苔島》實際上是一幅18世紀初期法國貴族的行樂圖。它借著當時的故事描繪了一個為那些行樂男女所夢寐以求的仙境:畫中雲蒸霞蔚般的背景顯然有威尼斯畫派的影響,小天使們在戀人們的頭上盤旋,營造出一種夢幻與現實相融的情景。至於色彩的運用,雖有魯本斯晚期畫風的一些特點,但華托用的是流暢的、稀釋的顏料。有研究者認為,就主題而言,《發舟西苔島》就是魯本斯的《愛之園》一畫的某種再創造。
正是這幅作品使華托於1717年被接納為法蘭西藝術學院院士,此後名噪一時,求畫的人應接不暇。但這位性情乖戾的畫家仍然是勤奮讀書、刻苦創作。
作者
讓·安東尼·華托是18世紀初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也是洛可可風格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位非常獨立的藝術家,從不隨意屈從贊助人或官方的意志,而其作品的創意和清新則使得法國繪畫與義大利的學院主義拉開了距離,從而確立了直到新古典主義出現才漸漸失去影響的一種名副其實的“巴黎人的”景致。
華托是一個有文化的建築商人的後代。天資敏慧的他,很早就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8歲時華托到了巴黎,並參加了歌劇院的裝修,雖然只有幾個月卻令其受益匪淺。1708年,華托有機會接觸盧森堡宮中的藏品。當時,魯本斯的作品給了他極為深刻的印象,也對他個人藝術風格的形成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此外,盧森堡宮優美的風景也觸發了他對自然景物的愛好。華托的藝術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1709年他在爭取羅馬大獎的競賽中落第,此後便離開巴黎,回到了自己的故鄉,以賣畫為生。他嘗試過天頂畫、壁板畫、寓言畫、諷刺畫、風俗畫、軍事畫、舞台畫、宗教畫、風景畫和肖像畫等各種題材的繪畫。最終他顯現出了擅長描繪洛可可時期的那種輕鬆愉快又不失憂鬱色彩的夢幻世界的特殊才華,這也是其藝術精神的結晶。
大約在1710年,華托受當時幕間戲劇《三姐妹》的啟發,創作了《西苔島》。不久,他就被當時國中巨富、財務大臣皮埃爾·克羅扎所關注。這個被人們戲稱“窮漢”的克羅扎,收藏了數量驚人的油畫,其中出自柯勒喬、倫勃朗、提香、拉斐爾、波提切利、魯本斯等歐洲歷代大師之手的精品2000多件。華托對此著實下了一番苦功。他汲取、借鑑,但絕不落入前人的窠臼,在取各家之長的基礎上,創造出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儘管從他的作品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他同維羅奈斯和魯本斯的師承關係以及喬爾喬內和倫勃朗的影響,但無論是油畫還是素描,都表現出了從古典主義破繭而出的獨特性。他在1716年創作的《發舟西苔島》開創了洛可可風格的繪畫潮流,不僅反映了華托個人繪畫風格的成熟,也確立了他在美術史上的地位。
賞析
《發舟西苔島》描繪了一個美妙的自然環境,熱弗魯瓦說它是“宜實的仙境”,一隊男女結伴行進在一條河邊,那裡停著小舟,小愛神們引導警將要駛往那令人鍾往的大海,駛往 那隱沒在蔚藍色波浪的盡頭和金燦燦的陽光裡面的一座愛情島,那是愛神維納斯誕生的地方,好象幸福和獲樂就在那迢遠的地方等待著這樣男女似的。在那群行入中有一對對情人,從他們的體態、表情可以損皮出他們神秘的心理、熾熱的情感,仿佛聽到他們竊竊的私語和隱隱的笑聲。如前只中那位顯眼的女子,似乎在乎靜地聽著自己情人的紉語,而那位傾身屜膝向著姻的男子,邊講邊做著手勢,或許正在傾吐營自己對她的無限愛慕之情。
整個畫面的人物好象匯成了一條服從於一定節奏交蒼的人流。人物的每一個轉體和手勢,都表露出各自的思想感情從變化多姿的造型形象中,可以發現畫家曾在現實生活中悉心研究和敏銳捕捉過這些上流社會中的男女的情態,真實他表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物特點,傳達了那個時代的人的情感。
畫家為了著意表現出人物的細膩感情、造出音樂的抒情格調,特別注意畫中的風景安排。那一乎如鐵的水面,霧氣雲煙的繞統,令人心曠神怕的遠方,近處濃密的樹叢,以及立在一個有武器裝飾的台座上的愛神維納斯,為那一群男女行列增添了深層的富意。畫面以金黃色為主調,給人一種溫暖之感;畫中的景物是理想的,而人物又是現實的,表現出畫家特有的氣質。
在這幅畫中,畫家儘管表現了美麗的幻想和詩意,但是這種詩意佑恰報給了那個時代男女的空慮的心境,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沒落貴族階級的生活。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畫家雖然出身於下層社會,但在進入上流社會以後卻受到那個現實社會的彤響,他的作品正是那個時代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