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與情感》[1995年英國電影]

《理智與情感》[1995年英國電影]

英國小說家簡·奧斯汀1795年用筆講過的故事,兩百年後由一位華人導演在銀幕上重新演繹了一番。它沿襲了原小說的主題,對生活中理智與情感的矛盾作了探討。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理智與情感》《理智與情感》
諾蘭莊園的主人去世了,按照家族財產不能分割的傳統,把幾乎所有財產都給兒子約翰繼承,而三個女兒和妻子只能得到很少的一點生活費用。在妻子芬妮的一力主張下,約翰逐步把四個女人趕出了莊園。芬妮的弟弟愛德華來莊園小住,愛上了三姐妹中的大姐愛琳娜,但很快被看出苗頭的芬妮拆散。

四個女人租了約翰爵士的小屋居住爵士的岳母夏洛特喜歡這三姐妹,並試圖把一個有錢的單身貴族布蘭登上校介紹給愛琳娜,而布蘭登卻愛上了二妹瑪麗安。

在一次風雨中,瑪麗安扭傷了腳踝,一個英俊的陌生男士主動幫忙,把瑪麗安抱回家中,瑪麗安愛上了這個叫約翰·衛勒比的年輕人。

布蘭登還是對瑪麗安緊追不放,特意召開了一次莊園聚會。但在會上,一封來自倫敦的信讓布蘭登立即飛馬離去。第二天,衛勒比突然來向瑪麗安辭行,言辭閃爍,瑪麗安十分傷心

在夏洛特處,一個叫露茜的女孩告訴愛琳娜,她和愛德華已經私訂終身有五年之久了,愛琳娜暗自傷心之際還是不忘替她保守秘密。夏洛特看瑪麗安傷心,決定帶幾個女孩子到倫敦去過社交季節

瑪麗安見到了衛勒比,卻得知他要和蓋小姐結婚,瑪麗安悲痛欲絕。夏洛特和布蘭登告訴她們,衛勒比因為即將破產,而只能和身價5萬英鎊的蓋小姐結合,在此之前還把布蘭登的私生女遺棄了。但布蘭登也以紳士的態度表明,衛勒比對瑪麗安還是真心喜歡的。

愛德華來找愛琳娜,卻遇到了露茜,一時很是尷尬,只能託詞出門。芬妮對愛德華和露茜的婚事十分不滿,但愛德華信守諾言,放棄所有遺產,還是要對露茜負責。布蘭登來找愛琳娜,願意為愛德華和露茜盡力,委託愛琳娜轉告。愛琳娜明知會把愛人送入別人的懷抱,還是如實轉告了愛德華。
 
一對傷心姐妹回到了布蘭登的莊園,瑪麗安到山上遠望衛勒比的,在大雨中昏倒,布蘭登把他抱回家中。染上熱病的瑪麗安終於有所好轉,布蘭登已經連夜把她的母親接來看她,瑪麗安被布蘭登深深感動了。

愛琳娜還在為愛德華傷心,而愛德華卻出現在她面前。原來,露茜和愛德華的弟弟一見鍾情,愛德華也正好得以回到愛琳娜身邊,愛琳娜被這個突然的結果弄得當場大哭。

《理智與情感》《理智與情感》

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兩姐妹同時舉行了婚禮。遠方的山坡上,衛勒比調轉馬頭疾奔而去。

“你實踐了你的承諾,這比什麼都重要。”愛琳娜對愛德華說。

愛德華不得不對5年前的一個過時的承諾負責,愛琳娜不得不尊重這個承諾,兩個相愛的人卻不得不分離。如果換一個人來導演這部影片,對於諾言的束縛未必有李安這樣深刻的認識和體會。這是人性中最寶貴的部分,在東西方以不同的名義和形式存在。這是一種“有所不為,有所必為”的精神,它固然是東方傳統倫理道德對“君子”的約束,也是西方傳統對“紳士”的要求,李安在這裡找到了東西方傳統美德的契合點。在這一點上說,這甚至和《臥虎藏龍》的某些精神相一致。而同樣的,對這種美德的讚頌,必然會引出人在世界上所受的束縛

最後的大團圓結尾是令人舒暢的,他們的歡樂是由衷的、沒有一點陰影的。他們每個人都盡了自己的本分:信守諾言,也尊重別人信守諾言,他們的良心是平安的。而遠處山坡上的衛勒比,心中必定受著無比痛苦的煎熬。雖然這是個過於理想的結局,有教誨世人的用意,但其中的信念卻是堅定的。

英國小說家1795年用筆講過的故事,兩百年後的今天由一位華人導演在銀幕上重新演繹了一番。

幕後花絮

簡·奧斯丁絕不讓你大喜大悲,她偏重散文式的情趣和女性化的睿智。李安的執導和愛瑪·湯姆遜的編劇為該片插上了翅膀。影片節奏把握得當,細節疏密妥帖,每場戲的取捨和長度都非常電影化。獲柏林金熊獎。該劇在1985年曾經有過一個BBC的電視版,長174分鐘。

《理智與情感》《理智與情感》
李安談中文片名

我覺得嚴格來講,應該翻譯成《知性與感性》,知性包括感性,它並非只限於一個理性、一個感性的截然二面,而是知性裡面感性的討論。所以戲自然落到艾瑪·湯普森身上,理性的姐姐得到一個最浪漫的結局,妹妹則對感性有了理性的認識,它之所以動人原因在此,並非姐姐理性、妹妹感性的比較,或誰是誰非。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十分的複雜微妙,這與中國的“陰陽”相通,每樣東西都有個雙面性,其實許多西方人還不見得容易體會到簡·奧斯汀的兩面性,反倒是中國人容易一點就通。這個觀念與中國的“陰陽”結合,對我之後拍攝《臥虎藏龍》以及構思《綠巨人》都有影響。

·片中原本有一場休·格蘭特和艾瑪·湯普森的吻戲,但後來被刪掉了,因為湯普森寫這個場面僅僅是因為她想吻休·格蘭特。

·據艾瑪·湯普森回憶,當拍攝片中布蘭登上校(艾倫·瑞克曼,他還演過《哈利波特》里的斯內普教授)騎馬走近埃利諾和瑪利安時,很多次的拍攝都被馬給攪壞了。因為那匹可憐的馬得了胃脹氣……後來同期聲經過處理去掉了那些放屁的聲音。

·劇組人員不得不經常跟英國那變幻莫測天氣作鬥爭。

·電影是4月19日開拍的,而艾倫·瑞克曼5月1日才加入劇組,他第一天上戲,卻出現在電影的最後一個鏡頭,完全一頭霧水。

·當哥倫比亞公司把艾瑪·湯普森的劇本拿給李安時,他還從沒讀過任何一本簡·奧斯汀的小說。

· 《理智與情感》是李安第一次拍大聯盟的片子,第一次和真正的明星合作,也是第一次和如此專業成熟的班底合作。他不僅要和演員斗,還要跟攝影斗,每個人都是學富五車、閱歷過人、伶牙俐齒的,用他的話講:“我一直在‘掙’我的權威”。

媒體報導

理智戰勝情感?現實高於夢幻?《理智與情感》飄雨天海 發布於:2007-11-30 22:44

《理智與情感》《理智與情感》

影片是由世界名著簡-奧斯丁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它沿襲了原小說的主題。生活中,我們免不了理智與情感的角逐,不管那方勝出,不管事態的發展怎樣印證我們當時的決定,都很難說那個更正確,那個更合乎情理。這是永恆的矛盾,在愛情上的表現尤為突出,因此,雖然影片的背景是基於18世紀的歐洲,但在我們觀影時,依然不會覺得陌生和遙遠

“性格與命運端視,汝之自覺而開啟”

妹妹張揚而又奔放,從來不掩蓋自己的感情。她最喜歡莎劇的一段台詞,並且在吟誦的時候,也一定要充滿激情,甚至不能容忍愛德華那死氣沉沉朗讀“說變心就變心,怎能算是愛?愛是永恆的印記,縱是狂風暴雨,也永不褪色。”
姐姐穩重而又矜持,即使內心洶湧澎湃,卻依然平靜安詳。
這兩個性格迥異的姐妹,一個代表了理智,一個代表了情感,當愛情到來時,會有怎樣的命運?

從兩姐妹的感情命運來看,本片似乎告訴我們“理智戰勝情感,現實高於夢幻。”但這終究還是一場沒有定論的爭鋒。你我只能根據自己的性格,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點吧?

妹妹在經歷了生於死的洗禮後,找到了理智與情感的平衡點,現實總不像夢幻中那么美麗,莎翁的詩句或者只能是詩句吧?

姐姐在長時間的壓抑後,是情感的迸發。我很喜歡Emma Thompson在影片末尾這段難以自制的痛哭的表演,把一直以來內心世界理智與情感的交鋒推向了頂點。沒有了夢幻,沒有了情感,我們要理智又有何用?

本片由華裔導演李安指導,影后Emma Thompson編劇並飾演姐姐,Hugh grant一改以往喜劇喜路,變成英俊的古典王子,飾演愛德華。Kate winslet(泰坦尼克女主角)飾演妹妹。精湛的表演,把人物性格刻畫的相當到位。理智與情感,兼得還是取捨?

精彩劇照

《理智與情感》《理智與情感》

《理智與情感》《理智與情感》

相關評論

李安的《理智與情感》一如他一貫的電影風格,突出表現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實感。

《理智與情感》《理智與情感》

姐姐愛琳娜是理性的代表,她對於所有的一切都處理得很識大體,而妹妹瑪麗安則是感性的代表,她堅信愛情是熱情如火的。愛德華的到來打開了愛琳娜從未開啟過的心門,可是理性的她始終都克制著自己的感情,理性的交談,理性的微笑,於是,愛德華以為她對他只是友情,加之已有婚約在身,兩人被迫分開,沒有任何承諾。在搬去巴頓小屋之後,布萊登上校的出現並沒有打動瑪麗安的芳心,她愛上了風流倜儻的威勒比,體驗著她所嚮往的熱情如火的愛情。然而,事情就是這樣的陰差陽錯,就在威勒比準備求婚的那天,發生了一點意外,他面對身無分文的窘境,終於向現實妥協,棄瑪麗安於不顧,迎娶了身價不菲的富家女。“說變心就變心,哪能算是愛……愛是永不褪色的印記。”曾經的山盟海誓猶在眼前,而斯人不再。瑪麗安終於不支病倒。而布萊登上校卻自始至終都不曾離開,因為曾經失去,所以懂得珍惜。而瑪麗安清醒後的一句“謝謝”,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感性的她終於明白,只有平淡的感情才能夠細水長流。而愛琳娜呢,自從搬去巴頓小屋之後,她無時無刻不在期待著與愛德華的重逢,可換來的卻是一次次的失望,尤其是露茜的出現。如果說剛開始她還半信半疑的話,那么當露茜拿著那塊繡著“ELF”的手帕在那抹眼淚的時候,她完全處在崩潰的邊緣。她的心裡有著無限的痛苦,卻不能言說,還得大度地幫助愛德華和露茜開始新生活。然而,戲劇性的一幕再次出現,露茜愛上了愛德華的弟弟羅伯,於是,愛德華恢復了自由之身,當他告訴愛琳娜他沒有結婚的訊息時,愛琳娜終於不再壓抑自己的感情,失態地大哭,她壓抑得太久了,都已經麻木了,卻在這突如其來的幸福面前展現了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故事的結尾是皆大歡喜的,理性的愛琳娜和感性的瑪麗安都各自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只留下威勒比一個人在那裡權衡到底是愛情重要還是金錢重要,但無論是什麼結果,他都已經做出了選擇,既然做了選擇就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理性還是感性,這是一個問題,幸福的真諦在於就做你自己。獨一無二的你一定會收穫獨一無二的幸福。

簡評

英國小說家簡·奧斯汀1795年用筆講過的故事,兩百年後由一位華人導演在銀幕上重新演繹了一番。它沿襲了原小說的主題,對生活中理智與情感的矛盾作了探討。
影片採用了較獨特的敘事手法,在兩條平行的愛情主線發展過程中,穿插著倒敘或補敘的另兩條愛情副線。這樣,圍繞著幾個主人公形成一個交織滲透的愛情悲劇網路,每個人在各自己的愛情生活中都扮演了悲劇角色,在瑪麗安娜的愛情生活中,她被威洛比欺騙玩弄,而布蘭登卻對她一往情深,同時,布蘭登自己也曾有個愛情悲劇;而在愛德華與埃莉諾的愛情中,先是芬妮阻礙他們,後來又跑出個私定終生的露西。結果造成影片主題理智與感情的激烈衝突,並且,理智戰勝了感情,又造成了一個愛情悲劇。這種結構最恰當地對情節進行了有機組合。
如影片所示,愛德華不得不對5年前的一個過時的承諾負責,埃莉諾不得不尊重這個承諾,兩個相愛的人卻不得不分離。如果換一個人來導演這部影片,對於諾言的束縛未必有李安這樣深刻的認識和體會。這是人性中最寶貴的部分,在東西方以不同的名義和形式存在。這是一種“有所不為,有所必為”的精神,它固然是東方傳統倫理道德對“君子”的約束,也是西方傳統對“紳士”的要求,李安在這裡找到了東西方傳統美德的契合點。在這一點上說,這甚至和《臥虎藏龍》的某些精神相一致。而同樣的,對這種美德的讚頌,必然會引出人在世界上所受的束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