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書里收集的全是我們小時候玩過的、做過的一些玩意兒,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到七八十年代,這些玩意兒曾在孩子們中間普遍流行,它們伴隨我度過了物質貧乏的童年生活。
簡陋的現實和精神需求間巨大的反差,讓很多孩子患上了臆想症,我也是其中比較嚴重的一例。幸運的是,這種落差也同時培養了一代人簡樸自然的童話精神,在虛空的年代裡,每個人都努力去挖掘和開發自己的無限創造力,努力為自己建構殷實的精神世界。
光陰差商,二十年匆匆過去,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然而我們的精神生活並沒有因為物質的極大繁榮產生實質性的改變,這讓我們酸溜溜又略帶自嘲地想起童年,像電影裡的那箇中年人,無意中找到兒時的玩具箱,滿眼淚光地撫去塵土,童年往事不由自主地湧上心頭,回憶便無可阻擋地開始了。
這些玩意兒可能已經不能勾起今天孩子們的興趣,但你不得不承認它是財富,它屬於那一代人。
自己動手做玩意兒是很快樂的,勞動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鳥獸魚蟲野花野草和人都有自己很有意思的生活。
書中圖解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孩子中普遍流行的一些玩意兒。這些玩意兒伴隨著我們度過了物質貧乏的童年時光。
撫今追昔,湧上心頭的部全是感激,簡陋的生活和孩子們豐富精神需求間的巨大反差,激發並培養了一代人樸素的重話精神,每個人都在努力挖掘自己的創造力,為自己構建殷實的精神世人。
時間相對久遠,記憶和陳述都已經變得無序,可我還是希望能騰出些時間,重新挖掘出量年的那些快樂。這不是我自己的。
出版信息
作者:卞太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類別:彩繪本
出版日期:2005-08
ISBN:9787020056286
作者自述
自己動手做玩意兒是很快樂的,勞動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鳥獸魚蟲野花野草和人都有自己很有意思的生活。
書中圖解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孩子中普遍流行的一些玩意兒。這些玩意兒伴隨著我們度過了物質貧乏的童年時光。
撫今追昔,湧上心頭的部全是感激,簡陋的生活和孩子們豐富精神需求間的巨大反差,激發並培養了一代人樸素的重話精神,每個人都在努力挖掘自己的創造力,為自己構建殷實的精神世人。
時間相對久遠,記憶和陳述都已經變得無序,可我還是希望能騰出些時間,重新挖掘出量年的那些快樂。這不是我自己的財富,它屬於一代人。
作者簡介
卞太,1973年生於河北黃驊。1995-1999年就讀於北京服裝學院裝潢設計專業,後從事設計、攝影、新聞、策劃、教育等多種職業。2004年5月起開始創作“我的莊園雜誌”系列。《玩意兒》文學創作大概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形而上的,強調生命層次的升華,突出靈魂的高點境界。
卞太的出現意味著什麼
另一種是形而下的,通俗說來就是“向下的寫作”,文字衝著生命的本質去,將生命還原為自然。它雖然不能構成支撐我們一生的骨骼,卻能豐富我們情感的血肉。從這個意義上說,劉亮程的《一個人的村莊》、葦岸的《大地上的事情》和卞太的《花香的塵世》,以及其他一些將筆觸伸向鄉村、自然的散文,都更接近後者。
無論是劉亮程、葦岸還是卞太,他們都有著一雙非比尋常的眼睛,總要比尋常庸碌於生活壓力的人擁有更多的敏銳與靈性,他們對大地、對人類和對大地上的一切事情的觀察和體味,都有一種近乎孩子般開朗和平闊的視覺。想當年,劉亮程被林賢治譽為“中國二十世紀的最後一位散文家”,贊葦岸者更是標舉他“提供了當代中國散文中絕無僅有的這么一個維度”。劉亮程與葦岸之所以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感覺、心性以及那種貼近自然規律和事物本能的語言風格所製造的陌生化的感覺;另一方面,無非是他們的生存狀態和文字,讓人覺得更合乎人的天性,更加耐人咀嚼。得出這個結論的前提是多數生活在現代化都市的文化人,對所謂工業文明生出的諸多不如意。但即使是在當時,就已經有人對他們的出現提出質疑。與那些表現工業文明、被稱為“與生活一起快速奔跑,收穫時髦耀眼的富貴和繁華”的作家相對,他們被稱為“落在後面,撿拾歲月指縫間遺落的種粒的人”。馬建剛更是在《鄉村哲學的神話》一書的代序中說:“中國正從一個農業國往現代商業社會飛奔著。這個時期,一切金錢、資本、權力、欲望等已被今天已經成熟的資本社會控制了的壞品質,正鋪天蓋地蜂擁而來,要進入較合理文明的資本主義社會,起碼也要上百年。跟不上時代的作家群體靠逃遁到窮鄉僻壤精神自慰是騙自己的。”他甚至認為,在缺乏廣泛生活基礎的今天,劉亮程的散文只是生造出來的一篇篇“優美的荷花”,是“中國的精神垃圾太多了”的明證。
且不管這種觀點是否正確,有意味的是,劉亮程也罷,葦岸也罷,在世紀末放出耀眼光芒以後,真的就迅速地歸於沉寂。今天的人們難道真的不需要他們嗎?好在卞太出現了,在新世紀進入了第五個年頭之時。不過我不希望卞太的出現,只是像孟繁華分析的那樣,僅說明“在全球化的時代,農村題材的作品帶來新的希望和可能,懷舊的、質樸的、簡單的生活形式和本土生活狀態恰恰成為我們今天生活的某種參照。這是此類作品使我們懷有興趣的原因之一”。我更希望它說明劉亮程與葦岸的影響不是消失了,而是化成了一股生命力更加強大而持久的潛流依舊奔涌著,它們會在文字遊戲的泡沫消失時顯露出來,顯露出他們的冰山一角。我更希望它能說明,那些時時回望自然和自己的內心的人,那些沉溺於深沉思考的人,他們雖然“往往不能做出經天緯地的大事業,因為他們的心靈太纖弱、太高貴,但他們是真正偉大的人,因為只有他們力踐了人類心靈中最善良、最美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