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和他的〈百家姓〉》

《父親和他的〈百家姓〉》

《父親和他的〈百家姓〉》是由天上一口所作的一篇短篇小說。主要講述了一個文化不高的父親對孩子們的教育影響。

基本信息

作品資料

《百家姓》是父親他們的啟蒙教材。“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先生並不講解,只是教讓學生念,據說還要念出腔調來。

書籍簡介

《父親和他的〈百家姓〉》《父親和他的〈百家姓〉》
作者:天上一口
作品類型:短篇小說
作品駐站:2006-11-22
作品狀態:已完成
總點擊量:
總推薦數:

內容簡介

父親和他的〈百家姓〉
父親今年已經八十九歲了,身體的各個部位都還算好,尤其是他老人家的明亮眼睛,跟他同齡的老人比起來,總是會受到他那一輩人的羨慕、妒忌。所以,父親在跟這些老人在村裡的“老年活動室”玩牌時,總是會因為眼睛好的優勢,贏他們三塊兩塊的。於是,那些老人也就有些不服氣,便拿出父親的短處來攻擊父親——難怪呢,中齊佬的眼睛好,是他小時候沒念過書呢。父親就最怕人家在他的面前提到他不識字的短處。如果有誰這樣說他,給他老人家聽到了,那人也就會惹上一些麻煩了。他往往將人家弄得下不了台。呵吆,你識字。你這識字人,為什麼還跟我這不識字的一道,一輩子做了“泥巴朋友”,嗯?我是不識字呢,我家現在也沒有幾個大學生的,呵呵……我知道,每當父親發出這樣“呵呵”地笑的時候,就是他老人家最得意的時候了。他把對人家的反唇相譏,引以為他最感自豪和光榮的事情了。因為,在我們這個以父親為統帥,以我們兄弟四個為第二代的二十八人的大家族中,共有大學生十六人!父親早就統計並在不同的場合多次公布:在整個水北村上,我家的大學生總數是第一位!這個“第一”,連我這個在我的學生時代把讀書看得沒什麼大不了的二五不當的高中生,如今也跟著父親一道沾沾自喜呢。兄弟四人中,我是老四,也是老末。小時候,要數我最不聽父親和母親的話了。於是,弄得現在在父親的眼裡我還是那樣地沒有出息。我竟仍然被父親當成“重視教育”的反面教材用來教育他的孫子們——你們可不要像你的四叔小時候那樣,不聽話……虧得我醒悟得還算早,竭盡全力供我的兒子上了大學,並還娶了一個大學生兒媳婦。這樣,我的小家的大學生比例也就占了整個大家族大學生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幸好,終於沒有給父親的大學生計畫拖後腿。在我家,除了三哥是個大學生,我和大哥二哥都沒有夠上大學生的格。大哥因為當時家裡窮得連吃飯都困難,沒有進過學堂門,另當別論;二哥,國小沒畢業,回生產隊放牛掙工分,父親當時也沒什麼異議,也可排在原諒之列;三哥很聽話,聰明勤學,“文革”結束恢復高考第一年就考上了大學,成了村上當時轟動一時的“明星”。他也是我家祖祖輩輩以來隆重推出的第一位大學生。除我這個不聽話的以外,在三哥的引領和父親的教導督促之下,我家的第三代乃至第四代中,大學生人數也就逐年呈上升趨勢了。大哥因為自己不識字,從抓親職教育這個層面上來說,他跟父親是配合得再密切不過了。於是,大哥的三個孩子,現在都大學畢業參加了工作,包括他的兩個兒媳婦和兩個孫子(還有一個孫子高中在讀,據說成績很好)在內。大哥的一家目前就有七位大學生。二哥由於他的家境不太好,兩個兒子只培養出一個大學生。為此,他曾多次遭到父親指責。“窮窮窮,兩個兒子上大學都供不起的……”記的父親哪次這樣說二哥。“誰不想都供他們兄弟倆都上大學的……田,總是要有人種的嘛。”二哥這樣回答了父親。父親還是在嘮嘮叨叨,再窮也沒有我那時候窮吧……父親小時候,也讀過書的。關於父親讀書的故事,我們全家大小都不止一次聽他嘮叨過的。至少,他給家裡每個讀過書的人,都講過三遍以上,包括我在內。在我們家,誰的孩子到了學齡父親總是要給他(她)說上一說,他小時候上不起學的那個故事。在父親十三歲時,爺爺為了家裡有個讀書人,想到了要讓父親去讀書。那時家裡真的窮得揭不開鍋,可是爺爺卻衝動了,“就是一天,也要上一天!說起來,總算進了學堂門的。”於是,爺爺弄出幾斤稻子送給了村裡的先生,算給父親交了學費。父親也就興高采烈地上學去了。《百家姓》是父親他們的啟蒙教材。“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先生並不講解,只是教讓學生念,據說還要念出腔調來。這樣地念了約三個禮拜,先生向父親催交學費了。青黃不接的季節,到那裡去弄?爺爺央求先生寬限一段時間,那先生也是個好心人,沒有辦法只得又留父親在學堂念了下去。先生又催了,父親只得回家對爺爺說。這回,爺爺沒有說什麼,他知道先生也是個可憐人,就再沒有去求他。父親只好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學堂。走的時候,他帶回了那本《百家姓》。這就是父親讀書的故事,聽起來很平常。自此,父親就惟有那本《百家姓》。這本《百家姓》成了他的寶貝。雖然上面的字,父親只有開頭的“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八個字認識,但在父親看來,這似乎就是中國文化的全部。尤其是現在的很多人都不知道《百家姓》,他總是喜歡拿出他的把本破舊的,封面不知被修補、貼上過多少次的《百家姓》來炫耀一番,“趙錢孫李第一名,趙家出了個趙匡胤……”父親的識字故事,往往給人以枯澀的感覺,可是,在他老人家看來,卻是那樣地滿足、快樂……(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