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簡介
本書是《中國當代教育家》叢書中的一本,該叢書以宣傳當代教育家事跡、反映教育家成長和促進教育改革發展為宗旨。什麼樣的人才稱得上教育家?本系列叢書將會讓讀者體會到,教育家並不神秘,他們也是平凡的、平常的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員;他們也會有一些缺點和不足,甚至可能因為大力推進改革創新,某些缺點和不足更容易表現出來。但是,作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傑出代表,教育家又是不平凡的,他們為教育改革創新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本書可以認為有三條線索,一條線是教學線,主要是寫語文教改的起因和過程。因為我本身就是一位語文教師,到現在我還為沒有把“語文實驗室計畫”做到理想狀態而忐忑不安,說真話,我正在尋找機會,為把這個國家“特級教師計畫”做得更好而創造條件。第二條線是教育線。主要是寫了我的學生觀的變化。在這一點上,我應該感謝蘇霍姆林斯基,他教給我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第三條線則是管理線,主要是寫我從管理一所學校到管理一個縣的教育,進而到管理一個地級市的教育。
作者簡介
李希貴,男,當代教育名師、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歷任教育部基礎教育評估中心主任、高密四中語文教師、班主任、副教導主任、副校長、校長,高密一中校長,高密市教委主任,山東省濰坊市教育局局長,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籌建負責人;兼任國家督學、中國教育學會理事、山東師範大學研究生導師、山東省中語會副會長、教育部高中新課程專家工作組成員、教育部中國小校本教研專家組副組長,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修訂專家組成員,中國教育實驗研究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導師。先後主持多項國家級課題,其中《語文實驗室計畫》被列為國家教育部、人事部“特級教師計畫”,並獲山東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出版《教育藝術隨想錄》《中學語文教改實驗研究》等專著;在國家級報刊發表《讓語文素養融進血液》《一個教育局長的聽課手記》等二十多萬字;先後參與教育部更新教育觀念報告團,教育部高中新課程實驗專家組,教育部《素質教育觀念學習提要》編寫組等項工作。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教師,齊魯十大教育新聞人物等稱號。
現著有《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在教育界反響強烈;最近出版《學生第二》。
從25年前進入教育界至今,在教師、校長、局長的三種角色變換中,李希貴人生的關鍵字始終如一:讀書、思考、改革。
做語文老師,李希貴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向學生放權利、放時間,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大量閱讀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
做校長,李希貴說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讓每個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並提出教育理想是“讓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長”。
做局長,李希貴通過體制改革,把權利放給校長;又取消了校長的行政級別,用“職級制”對校長進行動態管理。
圖書目錄
楔子 不是教育的教育
愛書的爺爺
父親和母親
鼓勵的效應
連環畫的魅力
工地的體驗
亦師亦友
第一章鄉村中學
一、教育,從平等開始
教師完全可以道歉
學生不需要假分數
還有比抓小偷更重要的事情
二、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
輔導不了的語文
從“地下圖書館”到“每天10分鐘”
讓學生當一當老師
沒有老師的語文課
“ACT語文教改實驗”
三、管理,應當從提倡什麼切人
“你到底還允許我們十什麼?”
“我們真的是鬧著玩的”
“校長逝世文藝晚會”
四、教育不需要“目中無人”的管理
學校制度該保護誰
管理權威與學生的命運
五、矛盾消化在機制之中
熱情難醫百病
“面子”也沒那么奏效了
製造一桿公平秤
讓聘任制軟著陸
賣不出去的麵條
“特殊職責”的特殊困惑
六、經營學校文化
“永不屈服”
讓“苦累文化”“上市”
“領導幹部日日思”
七、“讓每一個人都感到自己重要”
從熱愛水井到熱愛學校
“三朝元老”和“首席接待”
從“五子登科”到“功勳四中人”
校長的責任:“經銷”希望
在成就學生的同時成就自我
第二章穿越“雷區”
一、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
兩筆賬算出一個“雙十工程”
“無事可做的班主任”
“學生十大自我鍛造工程”
輔導員:班主任的最高境界
“我就是代理班主任!”
二、“為四十歲做準備”
讓學生成為我的同盟
哪裡閃光就打造哪裡
把校訓“股份制”
給學生創造更多的“第一次”
戴警帽的男孩
三、管理,組織才華與塑造才華
讓智慧在哪裡集合
把積極性引向何方
尋找工作量與“實效工時制”
開發課程與開發自己
建設校外導師團
用好“制約”這把雙刃劍
四、失敗和成功都可以鍛造出成功
老師的心目中不應該有壞學生
一次錯誤的表彰
多一把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
學生技能測試站
用“比值”衡量成績
點名達標活動
五、尋找語文教學原生態
“千萬不要上語文老師的當”
兒子的啟發
“失敗了誰負責?”
尊重選擇與張揚個性
“文章是流出來的”
自修樓中的自主學習
六、讓教育從細節人手
專人排腳踏車,整齊,不整齊
“六角錢”的招領
從扶貧到勵志
七、讓學生在校園裡“自由呼吸”
一個蘋果+一個梨子
“有點兒落葉怕什麼”
第三章高密教育
一、用“考試”指揮一台交響樂
畸形的考試帶來畸形的教育
考試,是芝麻還是西瓜
一封學生來信引出的督查評價
二、推進素質教育從難點開始
從“樂園”建設人手
“風展紅旗如畫”
學生在實踐基地“失蹤”
三、實施教育思想領導
目標:兩年把“實權”用盡
用故事傳播思想
同步編寫《素質教育觀念學習提要》
以政策鞏同觀念
四、造就一批“教育人物”
打破“彼得原理”
先戴一頂新帽子
五、揚起教育督導的“尚方寶劍”
梳理有點兒亂的辮子
讓重視教育成為黨政領導的“需要”
把覺悟變成責任
六、乾好了就會有紅頭檔案出台
看完第一篇報導就出發
“借雞生蛋”
第四章強市之夢
一、背負壓力前行快
不輕鬆的“二傳手”
把最重要的事情首先做好
讓孩子睡個懶覺
二、超常規的發展要用超常規的措施換取
脫下校長的“黃馬褂”
讓民間資本與名校品牌“聯姻”
三、讓學校“自由呼吸”
評估,是否可以協商
向農民種地學習
四、向教育規律靠攏
兩套教材的風波
讓情感的火花燃燒起來
為孩子的思維插上自由飛翔的翅膀
警惕活躍的課堂
分層教學引發的上訪事件
中考大變臉
改到深處是制度
五、借水行舟:讓教育資源流動起來
把能夠拿來的全部拿來
向社會購買智
“親子共成長”
百萬人家競讀書
六、打造教育強市
抖“家醜”抖出的教育興奮點
牆裡開花牆裡香
改革,改革,還是改革!
結語 人生感言
讓閱讀滋養心靈
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
讓每一個人都感到自己重要
有所不為有所為
不要混到划船的隊伍中去
既不重複別人,也不重複自己
起點上的終點思考
把成功設計成一種危機
不要像一般的人一樣生活
書摘
回想走過的路。我至今難以忘懷高密四中。位於山東高密雙羊鎮的那所鄉村中學,是我教育生涯的第一個驛站。在這裡,我從一個語文教師千起,開始了對教育的實踐與感悟,奠定了我教育理想的底色,我越來越清楚的是,教育的本質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靈、思維和情感,而不是束縛人、壓抑人、限制人。
1980年12月,大學畢業的第二天.我來到了坐落在濰河東岸雙羊鎮的山東省高密縣第四中學.開始了我的教學生涯。
這是一所只有9個教學班的農村高級中學,招收的學生大多是農民子弟,學校在當地以吃苦耐勞聲名遠揚,“嚴格、嚴肅、嚴謹”的“三嚴”精神。是學校引以自豪的傳統。
報到的時候,正是縣裡召開高考表彰會議的前夕。四中被指名在會上介紹經驗,典型材料還沒有寫好。校領導一見來了箇中文系畢業的大學生,二話沒說,就把寫材料的任務壓給了我。這下可難壞了我,不用說總結高考經驗,就是讓我談談教學常規也不見得在行,再加上人生地疏,對情況不熟悉,這經驗可怎么總結?可能當時的臉色挺難看,領導一個勁地安慰我說,不要緊,材料的框架縣裡都給定好了,就是3大塊:管理要嚴格、教育要嚴肅、教學要嚴謹。只要把握這個大路子,就沒什麼大問題。沒有退路,我只好把能夠搜羅到的關於四中的文字材料,搬到我的宿舍。然後仔仔細細地閱讀、體會。拼發幾天,算是完成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