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這是一首著名的漁歌,是唐朝詩人張志和的作品。詞牌《漁歌子》即始於張志和寫的《漁歌子》而得名。作者寫作此詞運用了烘托和映襯手法。先描繪春江美景,為描寫漁家生活作鋪墊;後由景及人,描寫漁人及其生活,用美景烘托漁人生活,漁人生活又映襯了美景,環境的美和生活的美互相烘托映襯,構成了全幅漁家生活的美好和快樂的圖景。

基本信息

原詞

漁歌子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題解

此調原為唐教坊名曲。分單調、雙調二體。單調二十七字,平韻,以張氏此調最為著名。雙調,五十字,仄韻。
《漁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漁歌。作者寫了五首《漁歌子》,這是第一首。據《詞林紀事》轉引的記載說,張志和曾謁見湖州刺史顏真卿,因為船破舊了,請顏幫助更換,並作《漁歌子》。
詞牌《漁歌子》即始於張志和寫的《漁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簡稱。張志和既為山川隱逸,著作玄妙,故後世傳為神仙中人。

格律

中仄平平仄仄平(韻),中平平仄仄平平(韻)。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平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作者

張志和張志和

張志和(約730~約810),字子同,初名龜齡,後由唐肅宗賜名“志和”,自稱“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唐代著名詞人和詩人。
婺州金華(今屬浙江)人,後棄官遷居黟縣赤山鎮(今祁門祁山鎮)之石山塢。十六歲游大學,以明經耀第,獻策肅宗,深蒙賞重,任翰林待詔授左金吾衛錄事參軍,並賜名“志和”。後因事貶為南浦尉,未到任,還本籍,親喪不復仕。扁舟垂綸,祭三江,泛五湖,自稱“煙波釣徒”,著《玄真子》十二卷三萬言,因以為號。 
張志和博學多才,歌、詞、詩、畫俱佳。

注釋

西塞山:今浙江省吳興縣西南。
白鷺:一種水鳥,捕食小魚,羽毛純白色,也叫鷺鷥。
桃花流水:指桃花盛開春潮漲起時的漁汛季節。
箬笠:一種細竹葉子編的斗笠。
蓑衣:用草、棕或竹葉製成的雨披。

譯文

西塞山前有白鷺在飛,桃花盛開,水流湍急,鱖魚更是肥美。
江中的小舟中,有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在江面中垂釣。
而他久久不願離去,是因為這裡的美景太吸引人了。

賞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漁歌。
詞中前兩句點明了地點和時令,地點是長江中段的西塞山前,時令是春天桃花盛開的節候,而且描繪了一幅春江美景:青翠的西塞山矗立在江水之中,山前飛鏇著白鷺,桃樹盛開著鮮艷的粉紅花朵,江里游著又大又肥的鱖魚。西塞山、白鷺、桃花、江水和鱖魚,這些特有的景物顯示了這幅美景的特色,而且青、白、紅、綠等色澤鮮明,互相映襯諧和,從而突現了春天和美而充滿勃勃生機的景象。
後兩句由景及人,描寫了一個戴著“青箬笠”、穿著“綠簔衣”的漁人,正趁著“鱖魚肥”的好季節在打魚。此時刮來了斜風,天上又下了細雨,但他既愛上了這周圍的美景,習慣了這打魚的生活,又有笠子、簔衣防身,何怕風吹雨淋?自然是不肯回去的。
作者用“青箬笠”和“綠簔衣”這青、綠相襯的裝束,勾勒出漁人的外表,又用“斜風細雨不須歸”刻畫漁人的精神世界,從外到內突現了漁人的形象。景物之美和漁人的形象,構成了漁家生活的美好和快樂的讚歌。言外之意是這種美的環境和生活,為官作宦者不能有,只有隱於江湖者才能享受到,辭官歸隱不失是一種正確的抉擇,從而反映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厭棄,對歸隱生活的自安自樂。這才是作者寫作此詞的主旨。
張志和的詞留傳至今只有《漁歌子》五首,這是其中一首,表現了隱居江湖之樂。

藝術特色

作者寫作此詞運用了烘托和映襯手法。先描繪春江美景,為描寫漁家生活作鋪墊;後由景及人,描寫漁人及其生活,用美景烘托漁人生活,漁人生活又映襯了美景,環境的美和生活的美互相烘托映襯,構成了全幅漁家生活的美好和快樂的圖景。在寫景中,又選用各種鮮明色澤相互映襯;在寫人中,也用青、綠裝束相互映襯,並用“斜風細雨”襯托漁人的形象,從而突現了景物的美和漁人的美,以表現主題思想。
《藝概》卷四: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一闋,風流千古。東坡嘗以成句用入《鷓鴣天》,又用於《浣溪沙》。然其所足成之句,尤未如原詞之妙通造化也。太白《菩薩蠻》、《憶秦娥》,張志和《漁歌子》,兩家一憂一樂,歸趣難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