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清·孫溫繪全本樓夢(精裝版)》精美絕倫,稀世珍寶;孫溫繪圖,胡適考證;蔡元培、陳獨秀等大師作序;現今出版《紅樓夢》的絕配版本。《清·孫溫繪全本樓夢(精裝版)》最精美的圖書印裝:☆《清·孫溫繪全本樓夢(精裝版)》採用瑞典進口精度130克超感滑面米白純質紙印製,是當今世界最好的精度純質紙。☆《清·孫溫繪全本樓夢(精裝版)》採用精裝,帶有精緻禮盒,外配布質提兜。橫開線裝,四色印刷。限量印製1—6000冊,編號發行,並配有收藏證書。
亞東圖書館本配孫溫畫,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內容簡介
《清·孫溫繪全本樓夢(精裝版)》採用圖文並茂的形式,文字以亞東版為底本、圖片以清代工筆大家孫溫繪製的章回工筆畫相結合的圖文版全本《紅樓夢》,全面再現《紅樓夢》場景、人物、活動細緻入微。使讀者在閱讀紅學經典的同時,能夠欣賞到與之相匹配的精美的畫面。亞東圖書館本配孫溫畫,可謂文以圖豐,圖以文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為便於讀者了解《紅樓夢》中的人物關係,《清·孫溫繪全本樓夢(精裝版)》在正文前編有《〈紅樓夢〉人物表》,以備查閱。為增加直觀效果,將孫溫繪製的《紅樓夢》主要人物64位,做成繡像,分為“金陵十二釵”、“榮國府”、“寧國府”、“大觀園”四部分,置於正文前,以便觀覽。
作者簡介
曹雪芹(1715-1763,一說為1724-1764),清代小說家,名沾,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祖籍遼寧遼陽,一說河北豐潤或鐵嶺清代小說家,一般認為是中國長篇名著《紅樓夢》的作者。他出身於一個“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從曾祖父起三代世襲江寧織造一職達六十年之久。後來父親因事受株連,被革職抄家,家庭的衰敗使曹雪芹飽嘗了人生的辛酸。他在人生的最後幾十年里,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十年創作了《紅樓夢》並專心致志地做著修訂工作,死後遺留下《紅樓夢》前八十回的稿子。《紅樓夢》內容豐富、情節曲折、思想認識深刻、藝術手法精湛,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孫溫,據考證,孫溫河北豐潤人,字潤齋,號浭陽居士。《紅樓夢》全圖由孫溫構思繪畫,孫小洲部分參與,二人合作完成。根據畫面藏款推知此圖繪製於同治丁卯(1867年)至光緒癸卯(1903年)之間。在第一百十二回左下角畫師自題:“七十三歲老人潤齋孫溫”。230幅之巨畫均為絹本工筆重彩畫,表現技法十分講究,手法及其嫻熟,法度嚴密,處處顯露出精緻華麗健康明朗的風格,明顯屬於“院體畫”畫風。全畫共24冊(其中1冊空白),有圖的23冊,每冊各有畫頁10幅,總計230幅。每幅畫心橫76.5厘米,縱43.3厘米。包涵了中國畫的人物、山水、花鳥等三大畫科,場面宏大,取古代傳統繪畫的散點透視、高遠構圖法。由於題材的原因,處處是亭台樓閣入畫,表現出“界畫”的高超畫藝。
媒體評論
新浪娛樂記者問新版紅樓夢的美術指導葉錦添:這次你做的《紅樓夢》會參考什麼?葉錦添回答:我比較喜歡(清代)孫溫的畫的整體效果,他(的人物造型)其實也帶有戲曲味,也非常《紅樓夢》。——新浪記者此次出版的《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一書,是以1921年亞東圖書館藏程乙本為底本,不作任何增刪臆改;組織古籍整理方面的專家學者在進行重新點校及核對時,層層把關,對有爭議的文句做到反覆斟酌,使原文在準確無誤的基礎上保有貫一流暢的特點,提供給專業與非專業讀者一個實用性、可讀性都很強的"全本"、"精校"本。——騰訊網
現代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精裝本,採用瑞典產超感紙印刷,中式線裝,限量發行。承印此套圖書的北京華聯印刷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張林桂說:“我們將全力以赴印製這套書,希望這套書能獲得印刷界的大獎。”
——中國新聞出版網
孫溫繪圖的發現與出版,將會推動《紅樓夢》的出版進入一個新的時期。人們可以讀文來理解畫,也可以看畫來理解文。孫溫的畫是以畫說其文的上乘佳作。
為此,選擇好的《紅樓夢》版本,才能與孫溫的畫相匹配。經過再三斟酌,我們首選這套由現代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以1921年亞東圖書館藏程乙本為底本,配以全部230幅孫溫所繪的重彩工筆畫,以最好的進口超感紙印刷並採用傳統線裝工藝的《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精裝本作為獻給廣大讀者特別是紅學愛好者的一份精美禮物。
——金橋書城 (文軒網 孔夫子舊書網)
以上世紀30年代亞東圖書館印行的文字版本為底本、以清代工筆畫大家孫溫的章回工筆畫為配圖的《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在第20屆全國書博會上發布。近日播出的電視劇新版《紅樓夢》的宣傳片,用的就是孫溫的繪圖。
——中國經濟網荊楚網新民網
精美絕倫,稀世珍寶; 孫溫繪圖,胡適考證;
蔡元培、陳獨秀等大師作序; 現今出版《紅樓夢》的絕配版本。
——北發圖書網
前言
中土小說出於稗官,意在善述故事;西洋小說起於神話,亦意在善述故事:這時候小說歷史本沒有什麼區別。但西洋近代小說受了實證科學的方法之影響,變為專重善寫人情一方面,善述故事一方面遂完全劃歸歷史範圍,這也是學術界底分工作用。我們中國近代的小說,比起古代來自然是善寫人情的方面日漸發展,而善述故事的方面也同時發展;因此中國小說底內容和西洋小說大不相同,這就是小說家和歷史家沒有分工底緣故。以小說而兼歷史底作用,一方面減少小說底趣味,一方面又減少歷史底正確性,這種不分工的結果,至於兩敗俱傷。
我們中國歷來私人的歷史家很少,留心紀載當時歷史材料的歷史家更少;因此,我們要研究前代社會狀況,讀小說往往好過讀歷史;但是這種小說家兼任歷史家底習慣,終是小說歷史兩方面發達底障礙。
我們一方面希望有許多留心社會狀況的純粹歷史家出來,專任歷史底工作;一方面希望有許多留心社會心理的純粹小說家出來,專任小說底工作,分工進行,才是學術界底好現象。
拿這個理論來看《石頭記》,便可以看出作者善述故事和善寫人情兩種本領都有;但是他那種善述故事的本領,不但不能得讀者人人之歡迎,並且還有人覺得瑣屑可厭:因為我們到底是把他當作小說讀的人多,把他當作史材研究的人少。
《石頭記》雖然有許多瑣屑可厭的地方,這不是因為作者沒本領,乃是因為歷史與小說未曾分工底緣故;這種瑣屑可厭,不但《石頭記》如此,他脫胎底《水滸》《金瓶梅》,也都犯了同樣的毛病。
今後我們應當覺悟,我們領略《石頭記》應該領略他的善寫人情,不應該領略他的善述故事;今後我們更應該覺悟,我們做小說的人,只應該做善寫人情的小說,不應該作善述故事的小說。
什麼誨淫不誨淫,固然不是文學的批評法;拿什麼理想,什麼主義,什麼哲學思想來批評《石頭記》,也失了批評文學作品底旨趣;至於考證《石頭記》是指代何人底事跡,這也是把《石頭記》當作善述故事的歷史,不是把他當作善寫人情的小說。
我嘗以為如有名手將《石頭記》瑣屑的故事儘量刪削,單留下善寫人情的部分,可以算中國近代語的文學作品中代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