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文明史》

《法國文明史》

《法國文明史》是(法)基佐 著,沅芷,伊信 譯的歷史出版物,2007年8月1日商務印書館出版。

基本信息

簡介

《法國文明史》法國文明史

本書系作者根據1828-1830年間在巴黎大學授課時的講義加工而成,全書分為四卷,共四十九講,另有各種附表,為基佐主要著作之一。其內容涉及廣泛,主要論述:法國文化的特徵;五至八世紀高盧的行政組織社會狀況、異教和基督教文學;五世紀、六世紀的宗教社會;關於靈魂性質的討論;日耳曼人對歐洲文化的影響;日耳曼入侵後的高盧狀況;中世紀的羅馬法律和各蠻族法典的性質;六至八世紀高盧的主教團,西方僧侶的特殊性質;六至八世紀的世俗文學;墨洛溫王朝的社會狀況;查理曼治下高盧的精神狀態;查理曼帝國的分解;法國統一的形成;封建制度的逐漸形成;封建制度下君權的性質,騎士的起源;封建制度的鄉村及其人口狀況、封建義務;第三等級的起源與各成分的內部組織;中世紀羅馬市政府和市鎮;市鎮的沒落及其原因。本書是研究法國歷史和文明史的重要書籍。

作者資料

弗朗索瓦·皮埃爾·紀堯姆·基佐(1787-1874)系法國著名的政治家歷史學家。他出生於尼姆的一個基督教家庭,父親是著名律師,在法國大革命時死於斷頭台上。他隨母流亡瑞士,1805年回到巴黎學習法律,並同反拿破崙的文學團體有往來。1812年任巴黎大學歷史教授,同年與女作家寶蓮娜·德·梅蘭結婚,從此結識了保皇黨頭面人物而進入政界,曾參加第一次波旁復辟(1814),成為君主立憲制的鼓吹者和“空論派”團體的成員,並在其1816年寫的《論代議制政府及法國現狀》一文中解釋該團體的政綱。1820-1830年,他主要從事歷史研究和教學,著有:近代史課本《歐洲代議制起源史》(1822)、《法國史概論》(1823)、《有關英國革命回憶錄集》(1823)、《英王查理一世、查理二世在位時期英國革命史》(1827-1828)、《歐洲文明史》(1828)和《法國文明史》(1829-1832)等書。在七月王朝(1830-1848)期間他是君主立憲派首領之一,在法國政治生活中頗有影響。1832-1837年,他任教育大臣,提出“基佐法”,確立了所有公民均可接受初等教育的原則。在一度任駐英大使(1840)後,他出任外交大臣,此後八年他的外交政策頗為成功。1847年,他出任首相。1848年的法國革命結束了基佐的政治生涯。

線上部分試讀

第一講

本講的目的——詳細研究歐洲文明史的兩種方法——優先研究某一特定國家的文明史的理由——研究法國文明史的理由——構成文明優點的主要事實——按此觀點比較歐洲諸大民族——英國文明——德國文明——義大利文明——西班牙文明——法國文明——法國文明最完美,也最能忠實代表一般文明——研究法國文明完全不是一種簡單的研究——今天知識界占優勢的傾向——社會上占優勢的傾向——從此引出的兩個問題——它們明顯的矛盾——我們時代負有解決這些問題的任務——第三個是純粹屬於精神上的問題,它同樣是由文明的現狀引起的——它所受到的不公正的譴責——必須防止這種譴責——今天任何科學已成為一種社會力量——任何力量都應當有助於個人精神的完善和社會的改善。

先生們,你們中間不少人當會記得幾個月以前結束的課程的目的和性質。那課程講得很概括,也很匆促。我那時試圖在很短期間裡把歐洲文明史的概貌展示給你們。我可以說是急急忙忙從一個問題講到另一個問題,幾乎總是只限於一般的事實和論點,顧不得大家是否都能充分理解和相信所講的內容。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