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紙傘》

《油紙傘》

成長是少年小說永恆的主題,化蛹為蝶是一個艱難而美麗的過程,這本書生動地記錄下了這一過程,講敘了年輕的生命漸漸長大的喜悅、迷惘和堅定:特別是女孩們邁入青春大門時,心海掠過的陣陣波瀾和生動的足音;以及關於童年的湘西詭譎而神秘的故事。唯美流麗的語言,雋永深厚的內涵,溫婉典雅的風格,令人終身難忘。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彭學軍,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本書為作者的最新作品。最初的夢想是做一名芭蕾舞演員,湘西的少數民族風情和靈山秀水浸潤著整個童年和少女時代,不明白這樣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夢想是如何在那些高山巨壑之間生長起來的,只覺得能那樣優美地舞動自己是一個幸福至極的事。1990年發表第一篇小說,隨後伴隨十幾本書出版的,是一些大大小小的獎項——長篇小說《你是我的妹》獲宋慶齡兒童文學大獎,短篇小說《午後》獲首屆新世紀公民兒童文學聯合徵文一等獎,《油紙傘》獲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哥哥在電梯裡》獲冰心兒童文學獎……兒時的夢想隨即從很深的歲月里顯影出來,便越來越真切地體味到了舞動自己的妙處,用手指——以前在紙上,現在是在鍵盤上——將文字舞動。

媒體評論

童心童趣一味天真,現代當代直面未來。
中國作協黨組書記處書記、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
陳伯吹兒童文學桂冠書系”盡顯“重鎮”多彩風範,也是兼收並蓄的海派文藝深厚底蘊的生動見證。
中國社科院文研所研究員、中國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
這是一片美麗的森林,我的吟唱中有你的呼吸,我的綠陰中有你的身影。這是一片溫馨的家園,我的堅定來自你的引領,我的微笑來自你的真誠。這是一片燦爛的星空,我的幻想因為你的照耀,我與你的心靈息息相通。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中國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
以陳伯吹先生為代表的兒童文學作家及作品,有著多種風格和不可掩抑的藝術魅力,對兒童世界做了深刻的詮釋。在中國兒童文學的寶庫里,他們的作品光晶泛彩。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中國兒童文學的“半壁江山”,上海兒童文學的百年精品,全方位呈現陳伯吹兒童文學美學理想的象徵體系與審美華章。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目錄

油紙傘
染屋
載歌載舞
你那裡今冬下雪嗎
白衣裙藍花邊
懷念那座小城
濕濕的鳳凰
山洪
炊煙如嵐
使者
午後
你是我的妹

精彩書摘

奶奶固執地認為油紙傘是從他們那輩人興起的。奶奶說那時再窮的人家也要給女孩兒買一把油紙傘,趕集、走親戚或看賽龍舟都撐著,說是遮陽還不如說是擺俏,燦燦的陽光透過紅艷艷的傘面在女孩兒臉上抹了一層淡淡的胭脂。奶奶就是十七歲那年去鎮上趕集撐著把油紙傘悠擺一根烏黑的大辮子俏眉俏眼地從傘鋪前走過時讓裡面一個書生模樣的學徒看上的。一出師那“書生”就火急火燎地托人去奶奶家說親。奶奶家有幾畝薄地,日子過得小康,她父母自然看不上一個做傘的。那“書生”碰了壁也不泄氣,關了門日夜發了瘋似的做傘。一日,春雨瀟瀟,奶奶一家聽得大門外遠遠近近一片爆竹聲,便跑出來看熱鬧。只見一溜紅光熠熠的油紙傘蜿蜒而至,如一條溢彩流光的紅綢帶在山間抖動。奶奶一家真真看傻了眼,還沒回過神來,那“書生”擎著一柄精緻小巧的油紙傘來到奶奶面前……後來的事奶奶自己也說不清了,不過她說她一輩子都記得爺爺當時說的一句話。爺爺說從這裡到鎮上二十多里路,他的傘柄柄相連,他不會讓奶奶淋著一星半點兒的雨,一輩子都這樣,為她為子孫後代遮風避雨。奶奶一聽當即就暈暈糊糊起來,以至當爺爺說如果願意嫁給他就接過他手上的這柄傘時,竟不顧父母大人的捶胸頓足毫不猶豫地伸出了那隻戴有銀手鐲的白嫩的手……我第一次看見奶奶的油紙傘是五歲那年。那年清明奶奶帶我去給爺爺上墳。以前她都是獨自去,奶奶迷信,她說五歲以前的小孩能看見鬼,她怕爺爺出來時嚇著我。奶奶每年去給爺爺上墳都要帶三件東西:四個蒿菜粑,一瓶老酒和一把油紙傘。這自然說明爺爺和我一樣喜歡吃奶奶做的蒿菜粑,也和隔壁放排的阿強一樣喜歡喝酒。那么,油紙傘呢?那無疑是天底下最最美麗最最珍貴的油紙傘了。傘柄和傘骨子都是用竹子做的,極光亮又極纖巧,傘面猩紅如霞,透亮如羽翼,傘邊圍了一圈靈靈巧巧的金銀花,撐開一股清香的桐油味裊裊溢開去……第一次給爺爺上墳,當奶奶跪在墳頭撐開這把油紙傘時,我疑是天上的一朵紅雲落了下來——其實那真真是一朵紅雲,它落在了奶奶的青春里,凝結成奶奶鬢角一朵長開不敗的玫瑰花,將奶奶的青春裝扮得格外動人、格外富於生命的內涵;後來它又落在了我的生命里,它陡然間舒展得無限寬廣,如神話傳說中的飛毯,馱著我逃出了死亡的陰霾……?爺爺的油紙傘是賦予靈性的,它以一種不可抗拒的神秘的力量幫助爺爺實現了他的諾言。那是抗戰的最後一年。一個悶熱欲雨的下午,奶奶從學堂接剛剛上國小的爸爸回來,一個鬼子騎兵從天而降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鬼子騎兵眯著眼邪佞地盯了奶奶幾秒鐘後猛地攥住奶奶的手臂往馬上拉,爸爸哭喊著扯著奶奶的衣服不放,鬼子騎兵拔出劍朝爸爸刺去。手無寸鐵、驚恐萬狀的奶奶競撐開油紙傘去擋——那只是處於絕望之中的一個下意識的行為,奶奶並未突發奇想奢望這薄如羽翼的傘面陡然堅如盾牌。可沒想到,猛然出現的一團火一般的紅讓那馬受了驚,它仰天長嘶一聲,然後撒開四蹄朝前面狂奔過去。鬼子騎兵從馬上墜下來,活活被拖死了。爺爺知道這是躲不過的災難,就讓奶奶帶著爸爸先到鄉下親戚家去躲躲,他處理好傘鋪里的一些事隨後就去。為了保護他們母子,爺爺是有意留下來的,他知道鬼子的秉性,不索回一條性命他們是不會罷休的。果然,三天后奶奶聽說鬼子兵撤走了,帶著爸爸回到小鎮時,傘鋪變成了一片廢墟。奶奶從一堆焦木下翻出這把油紙傘,撐開一看竟精美如初。奶奶就想起了爺爺當年擎著這把傘站在她面前說的那句令她一生一世都心醉神迷的話,頓時淚如泉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