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鄉的沉思》

《沙鄉的沉思》

是一部經典的自然文化隨筆,在西方與梭羅的《瓦爾登湖》齊名,被譽為“美國環保主義的聖經”。作者利奧波德以文學手法描述了大自然的絢麗多彩,栩栩如生地記敘了人類與大自然的搏鬥,如歌如泣地敘述抒發了崇尚自然的情趣。讀者可以看到令人驚嘆的自然力量,也可以看出作者對人類為自身利益毀滅自然而發出的悲嘆。作者以隨筆美文的寫作方式,傳達一種關於人和土地的生態倫理觀,意在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此譯本的多篇文章入選中學語文教材大學人文讀本,如《大雁歸來》、《像山那樣思考》等。另外,書中配有50多幅精美的動植物素描插圖。

基本信息

看點

沙鄉的沉思沙鄉的沉思

《瓦爾登湖》齊名的經典隨筆,美國環保主義的聖經
權威譯本,多篇文章入選中學語文教材和大學人文讀本
經利奧波德基金會認定的中文權威譯本,
利奧波德基金會主席蘇珊·福萊德親自寫序推薦

內容提要

插圖插圖

今天,在全球氣候變暖的陰影之下,在這個星球的生命支撐系統正發生著世界性衰退的時代,利奧波德對我們說,普通老百姓是能夠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的。他的文章不是祈求強有力的政府干預的答辯書,也不是通過渲染人們對生存危機的恐懼而宣揚世界末日的小冊子。他力圖在闡釋土地功能的基礎上去強化人們對土地的了解,以激發人們對土地共同體的熱愛和尊敬。他相信,通過了解和熱愛,就會產生一種在行為上的道德責任感,從而有助於維護或恢復這個共同體健全的功能。

這本書在世界上的銷售量已超過兩百萬冊;利奧波德的土地健康和土地倫理觀已經成為眾多的美國組織和政府機構確定環境項目的基礎。

媒體推薦

野生的東西在開始被摒棄之前,一直和風吹日落一樣,是極其平常而自然的。現在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是:一種平靜的較高的“生活水準”,是否值得以犧牲自然的、野外的和無拘束的東西為代價。對我們這些少數人來說,能有機會看到大雁要比看電視更為重要,能有機會看到一朵白頭翁花就如同言論自由一樣,是一種不可剝奪的權利。

——奧爾多·利奧波德

在這個新版本中,收入了最早的英文版中由查理·施瓦茨繪製的富有召喚力的插圖。我相信,利奧波德文采飛揚的散文同那些質樸的插圖,將會在遙遠的中國讀者那裡得到強烈的共鳴。

——美國利奧波德基金會主席蘇珊·福萊德

在中國,利奧波德的名字已不再“鮮為人知”……尤其令人興奮的是,本書的多篇文章被選人大學人文讀本和中學語文教材,如《大雁歸來》《像山那樣思考》……這意味著有更多的中國青少年會接觸到一位偉大的環境先哲的思想,同時激勵他們去思考我們本國的事情,並重新檢驗我們的文化。

——青島大學教授侯文蕙

作者簡介

奧爾多·利奧波德(AldoLeopold,1887~1948),美國著名生態學家和環境保護主義的先驅,被譽為“美國新環境理論的創始者”、“生態倫理之父”。利奧波德以一生的心血寫下這部關於土地的著作《沙鄉的沉思》。在本書中,利奧波德以其對大自然細心敏銳的觀察,用藝術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荒棄的農場上一年十二個月的不同景象,深刻地提出了一系列環境保護問題。也正是在這本書中,利奧波德提出了其影響深遠的“土地倫理”觀念。

寫作背景

最近四十年,從喚起環境意識的角度上說,在美國,有一本書顯然是最為突出的,它對人和土地之間的生態和倫理關係,做了最能經得起檢驗的表達。奧爾多·利奧波德的《沙鄉的沉思》——一本薄薄的,最早在一九四九年出版的自然隨筆和哲學論文集,是堪與十九世紀最著名的美國自然文學的經典——亨利·大衛·梭羅的《瓦爾登湖》比肩的作品。

和梭羅一樣,利奧波德是一個熱心的觀察家,一個敏銳的思想家和一個造詣極深的文學巨匠。不僅如此,他還是一個具有國際威望的科學家和環境保護主義者,在國策制定上,以及奠定林學、野生動物管理、水域管理以及土壤管理等領域的生態學基礎方面,也卓有建樹。他一生(1887~1948)共出版和發表了三本書和五百多篇文章。自他去世之後,其著作對一些新學科,如資源保護生物學和修復生態學,以及公共和私人政策、可持續農業和環境史,經濟學、教育、美學和文學,都具有日漸增長的影響。相比他的其他著作,《沙鄉的沉思》則更是他一生觀察、經歷和思考的結晶。它們蘊含著他的土地健康和土地倫理的基本概念,不僅吸引著專業人士,而且也吸引著那些熱愛自然和欣賞美文的普通人。

這本書看似簡單。一開始是對一個荒棄了的農場上一年四季不同景象的追述,利奧波德和其家人曾在這裡親手進行著恢復生態完整性的探索;接下來,進一步就資源保護主義方面的問題,陳述了利奧波德在北美的其他地方的某些經歷;最後則以幾篇有關人與環境的關係和倫理學思考的文章結束全書。他的最具代表性的文章《土地倫理》,通過把土地——土壤、水、植物和動物,包括人類——想像成一個由相互依賴的各個部分組成的共同體,而我們每個成員都只是其中的一個“普通成員和公民”,將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各種問題串到了一起。

文章的寓意是極其深刻的。今天,在全球氣候變暖的陰影之下,在這個星球的生命支撐系統正發生著世界性衰退的時代,利奧波德對我們說,普通老百姓是能夠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的。他的文章不是祈求強有力的政府干預的答辯書,也不是通過渲染人們對生存危機的恐懼而宣揚世界末日的小冊子。他力圖在闡釋土地功能的基礎上去強化人們對土地的了解,以激發人們對土地共同體的熱愛和尊敬。他相信,通過了解和熱愛,就會產生一種在行為上的道德責任感,從而有助於維護或恢復這個共同體健全的功能。

利奧波德的寓意,通過對他本人和土地關係的描述,在那些從未到過威斯康星的沙鄉及那些他所描寫的地方的人中,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樂於接受它的讀者。這本書在世界上的銷售量已超過兩百萬冊;利奧波德的土地健康和土地倫理觀已經成為眾多的美國組織和政府機構確定環境項目的基礎。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進一步鼓舞了美國甚至世界各地普通人不斷高漲的環境保護主義熱情,他們努力在自己的社區里為改善其共同體的健康和持續性工作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