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電影]

《沙家浜》[電影]

老電影《沙家浜》由長春電影製片廠1971年拍攝,《沙家浜》流行的年代正是文革時期,那時很多電影放映故事前就要來那么一段毛主席語錄,作為八個樣板戲之一的《沙家浜》自然在放映故事以前,也要來那么一段“語錄”。

基本信息

簡介

《沙家浜》劇照《沙家浜》劇照

老電影《沙家浜》流行的年代能供人們看的好電影的確少得可憐,所以很多電影就翻來覆去在農村的大禾場上放映,只要不下雨,總能吸引本村以及外村的忠實看客。

《沙家浜》,有精彩的京劇唱段,以“智斗”最為流行。現在,很多京劇戲迷總喜歡“秀”一把這一段京劇唱段。但更喜歡指導員郭建光給沙奶奶“提意見”的對唱的唱段,真是逍遙自在,充滿消閒意趣。

劇情簡介

抗日戰爭時期,江南新四軍某部指導員郭建光帶領十八名新四軍傷病員在沙家浜養傷。他們和當地民眾生活在一起、戰鬥在一起,結下魚水之情。反動武裝忠義救國軍的頭子胡傳魁、刁德一秉承日寇大佐黑田旨意,千方百計企圖搜捕新四軍傷病員。郭建光對地方黨政幹部作了反掃蕩的布置後,率領傷病員暫時隱蔽在蘆葦盪里。沙家浜鎮的黨支部書記阿慶嫂以開茶館為名,實際上是黨的地下聯絡員,利用胡傳魁、刁德一之間的矛盾,機智地與他們進行了鬥爭,並在黨的領導和民眾的協助下衝破險阻,終於使18個傷病員安全轉移。胡傳魁和刁德一當著阿慶嫂的面拷問沙奶奶和革命民眾,阿慶嫂和沙奶奶互相掩護,沙奶奶痛斥敵人,阿慶嫂乘機了解敵司令部虛實。郭建光率領痊癒歸隊的戰士們,配合大部隊的行動,活捉了日寇黑田和漢奸胡傳魁、刁德一。

影片特色

《沙家浜》流行的年代正是文革時期,那時很多電影放映故事前就要來那么一段毛主席語錄,作為八個樣板戲之一的《沙家浜》自然在放映故事以前,也要來那么一段“語錄”。但是,鄉親們對此早就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沙家浜》中給人印象最深的正面人物是開茶館的地下工作者阿慶嫂。阿慶嫂曾在日本兵追殺胡傳魁時,救過他一命,將創業初期的胡傳魁司令藏在水缸底下……但,“忠義救國軍”的參謀長刁德一卻老謀深算,對阿慶嫂一直保持高度警惕。但,按文革時期的思維模式,再狡猾的狐狸是鬥不過獵人的,再刁鑽的敵人是勝不過好人的。反面人物刁德一比阿慶嫂就差那么一點,魔高一尺,道就高一丈……阿慶嫂不僅打聽到草包司令胡傳魁的最高軍事機密,還充當“線人”裡應外合,把指導員郭建光為首的新四軍突擊排配合大部隊把胡傳魁司令領導的“忠義救國軍”連窩端

演員陣容

郭建光——譚元壽

阿慶嫂——洪雪飛

沙奶奶——萬一英飾

程謙明——賀永瑛飾

沙四龍——張敦義

刁德一——馬長禮飾

胡傳魁——周和桐飾

電影由來

京劇《沙家浜》的前身是滬劇《蘆盪火種》。《蘆盪火種》是由上海市人民滬劇團於1958年根據真人真事創作的一個抗日傳奇,講的是1939年秋,由葉飛率領的新四軍第六軍團為主的抗日義勇軍離開蘇常地區後,留下數十名傷病員面對日偽頑匪相互勾結、下鄉“掃蕩”的險惡環境,在地方黨組織和民眾的支持幫助下,不畏艱險,重建武裝、堅持抗日的鬥爭事跡。滬劇《蘆盪火種》上演後,在戲劇界和觀眾中引起了廣泛興趣和強烈反響,僅上海一地,就有不同劇種的9個劇團對《蘆盪火種》進行移植,而在全國演出《蘆》劇的竟有3個劇團之多。

1963年,北京京劇團接受了改編滬劇《蘆盪火種》的任務,創作組由汪曾祺、楊毓珉、肖甲薛恩厚4人組成,汪曾祺作為主要執筆者,在改編過程中把功夫放在了劇本的文學性上。改編後的《蘆盪火種》的京劇最初取名為《地下聯絡員》,由趙燕俠飾阿慶嫂,譚元壽飾郭建光。後經國家領導人審看,批准對外公演。劇名最後由毛澤東主席一錘定音,他幽默地說:“蘆盪里都是水,革命火種怎么能燎原呢?再說,那時抗日革命形勢已經不是火種而是火焰了嘛……戲是好的,劇名可叫《沙家浜》,故事都發生在這裡。”於是劇名定為《沙家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