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溺》[短篇小說集]

《沉溺》[短篇小說集]

《沉溺》是美國作家胡諾特•迪亞斯的處女作和成名作,這本包含十個短篇的集子,如今已被普遍認為是當代文學的里程碑式作品。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封面
多米尼加小男孩尤尼爾的父親在他四歲時去美國做了非法勞工,撇下他和哥哥、母親艱難度日,絕望等待。五年離散後,一度拋棄他們另組家庭的父親忽然返鄉將他們接去新澤西團聚,一家人開始了在美國的移民生活。十個故事分別擷取尤尼爾的島國童年和新澤西青春期生活片段,拼綴出有色移民掙扎於文化隔閡和物質匱乏中的邊緣生存圖景,凸顯出在這貧瘠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性意識初萌、渴望愛與歸屬的少年群像。語言輕簡幽默,自然抒情,滑稽與詩意並行,喚人深思與自省。

作者介紹

胡諾特·迪亞斯,1968年生,多米尼加裔美國作家,《波士頓評論》編輯,麻省理工學院寫作教授。1996年以處女作《沉溺》引起巨大反響,一舉成名,這部自傳色彩濃厚的短篇小說集已成當代文學經典。時隔十二年,他的長篇小說《奧斯卡·王爾德短暫而奇妙的一生》甫一出版便獲2008年普利茲獎

文學影響

1996年,《沉溺》出版後,引起巨大反響,成為超級暢銷書。迪亞斯因此入選當年《新聞周刊》“美國十大新面孔”,是其中唯一的作家。
2010年,迪亞斯成為第一個擔任普利茲獎評審的拉美裔作家。《紐約客》將其納入本世紀頂尖級作家之列。

文學評論

這些年來我國對外國當代重要作家的譯介大多有點“倒行逆施”,比方說伊恩·麥克尤恩,我們是先引進了《贖罪》,後來才譯介了他的處女作《最初的愛情·最後的儀式》的;胡諾特·迪亞斯也一樣,我是在一年多以前讀了他那本獲得2008年度普利茲獎的長篇小說《奧斯卡·瓦奧短暫而奇妙的一生》之後,才在今年讀到剛剛翻譯過來的他的成名作、短篇小說集《沉溺》的。
奧斯卡·瓦奧短暫而奇妙的一生》曾帶給我無比飽滿的閱讀快感,一個肥胖宅男回鄉破處的故事和特魯希略獨裁時期的暴虐敘事交織在一起,使得這部小說兼有重口味青春喜劇和苦澀民族志的雙重指向,為阿斯圖里亞斯《總統先生》、馬爾克斯《族長的沒落》和略薩《公羊的節日》以來的拉丁美洲“獨裁小說”派生出一個輕捷的分支。
而“倒回去”讀他的成名作《沉溺》則是一種截然不同的體驗。《沉溺》裡面的九個小短篇和一個準中篇都是以胡諾特·迪亞斯自己和他的家庭的真實經歷為藍本書寫出來的半自傳作品,它所處的是一個移民家族心靈史上最特殊的時段:移民前在多米尼加共和國的等待期和移民初期在美國的無望歲月。胡諾特·迪亞斯在寫這些“少作”的時候,還沒有獲得他後來的作品中羅伯特·波拉尼奧式的噴薄的語言強度,但這種語流清淺、句法簡樸的寫法與作者的青春期原型所附體的敘述者尤尼爾非常合拍:如此“低限度”的風格,恰好能夠為那些在生理、心理與地理的轉換交接處所蟄伏的晦暗不明的能量提供隨機釋放的可能性。
令我最有感觸的是《沉溺》里的第一篇《伊斯萊爾》,講的是9歲的敘述者和他12歲的哥哥經過長途跋涉去鄰鄉看一個被豬啃食了面部的無臉人的故事。這個小短篇看起來像是毫無節奏的平鋪直敘,其實是作者在進行“去節奏化”的反高潮處理。他花了很多筆墨講述兩兄弟在路上的瑣碎見聞,而傳統意義上的故事高潮,也就是兄弟倆最終見到並凌虐無臉人的場景,卻沒有占到多重的比例,並且還通過結尾時兄弟倆的對話,抹除了這一殘酷敘事的突兀感。我猜測或許很多人都在不自覺地用這種“去節奏化”的方式沖淡成長記憶中的那些怪異、刺目的成分,因為就我自己而言,這篇小說就讓我想起我讀國中的時候,出於萬惡的好奇心,逃課和一幫屁孩一起翻山越嶺去看一具被遺棄的屍體的經歷。和《伊斯萊爾》的敘述相似的是,我後來幾乎忘記了那具屍體的視覺衝擊,只記得爬山的過程中和同伴們毫無意義的對話。
我非常喜歡《沉溺》里移民前以多米尼加共和國為背景的那些小故事,它們總能讓我想起奈保爾的短篇集《米格爾大街》和德里克·沃爾科特的詩作《世界之光》,後兩者也均是出身自加勒比海地區,他們文字中的加勒比景觀和《沉溺》一樣也充滿了一種克里奧爾式的混沌感。而在《沉溺》中以美國為背景的篇目中,我則多少看到了美國德裔作家丹尼斯·詹森和非洲裔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影子。
美國這30多年來一直都在兩個向度上調整文學的格局,在所謂的“世界文學”教學中增強非通用語文學和第三世界文學的比重,在美國文學內部強調少數族裔和移民文學的地位,但事實上,移民作家在美國的文學場域中要想獲得較高的位置還是極其艱難的,從波蘭移民至美國的傑西·科辛斯基的自殺事件即是一個黑色的註腳。
和其他少數族裔的作家比起來,拉美裔作家在美國獲得成功的幾率更小。胡諾特·迪亞斯是極為罕見的年紀輕輕就單槍匹馬在美國拼出文壇大佬地位的拉美裔作家,他不但獲得了普利茲獎,還在去年成為了史上首個普利茲獎拉美裔評審。據說,他的成功已經起到的榜樣作用:這幾年美國各大學的寫作專業里,拉美裔學生的人數大有提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