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麥克尤恩

伊恩·麥克尤恩

伊恩·麥克尤恩是英國文壇當前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48年出生於英格蘭的奧爾德肖特,畢業於布萊頓的薩塞克斯大學,後在東英吉利大學獲碩士學位。一度投身於六十年代的反文化運動,後來對這一反理性主義的文化思潮感到厭倦,於1974年在倫敦定居下來。 伊恩·麥克尤恩性格剛毅,思維敏捷,具有孜孜不倦的探求精神。他擅長以細膩、犀利而又疏冷的文筆勾繪現代人內在的種種不安和恐懼,積極探討暴力、死亡、愛欲和善惡的問題。作品多為短篇小說,內容大都離奇古怪、荒誕不經,有“黑色喜劇”之稱。許多作品反映性對人的主宰力量以及人性在性慾作用下的扭曲。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伊恩·麥克尤恩,1948年6月21日出生於倫敦西南的小城愛德肖特(Aldershot)。父親戴維·麥克尤恩(David McEwan)出身於蘇格蘭勞工家庭,十分聰慧,可是在貧困的壓力下,不得不在14歲離開學校自食其力。老麥克尤恩吃苦耐勞,畢生保留著淳樸的“格拉斯哥勞工階層新教徒”的習慣。他在敦刻爾克戰役中負傷,部隊給了他上大學的機會,可是他拒絕了,此後一直以低級職業軍官身份在海軍服役,65歲退休。麥克尤恩的母親羅絲·麥克尤恩(Rose McEwan)出生於愛爾蘭血統的勞工家庭,同樣是在14歲離開學校。在嫁給老麥克尤恩之前,她有過一次婚姻,前夫是泥瓦工歐內斯特·沃特(Ernest Wort),與前夫育有一子吉姆(Jim)和一女瑪戈(Margy)。
就像每個家庭都有不便告人的小秘密一樣,麥克尤恩的父母也有“壁櫥里的骷髏”。直到2002年,麥氏家族的秘密曝光。原來,麥克尤恩父母的婚姻始於一場“婚外情”,大約在1941年,沃特還在北非作戰,羅絲與老麥克尤恩陷入愛河。1942年,羅絲生下了他們的兒子。戰爭年代,一個士兵與另一個士兵的妻子通姦,是要被軍法從事的。於是,他們在當地報紙上登了一則只有三行的廣告:“尋找收養家庭,一個滿月男嬰。完全放棄。”就這樣,男孩被送給了第一對應徵的夫婦,取名戴維·夏普(David Sharp),後來成為一名磚瓦工。1944年,沃特陣亡,1947年羅絲嫁給了老麥克尤恩,並於次年生下了伊恩·麥克尤恩。由於老麥克尤恩不喜歡與繼子繼女一起生活,吉姆由沃特的母親撫養長大,瑪戈則在一所收容戰爭孤兒的寄宿學校中成人,兩個孩子與這個家庭相當疏遠。
麥克尤恩認為,這個“家庭秘密”足以解釋為什麼父母畢生“自我放逐”于海外——他們希望掩埋那不堪的過去。父母雖然不喜歡異域生活,卻又不願意回國,像無根的飄蓬一樣輾轉於一個又一個駐紮海外的海軍基地,麥克尤恩童年便隨父母在利比亞長駐。在麥克尤恩看來,父母的婚姻很糟糕,“總有些流亡和無聊的意味”。父親酒癮很大,男權思想嚴重,有暴力傾向,而母親永遠憂心忡忡。與母親一樣,幼時的麥克尤恩被父親的粗魯嚇壞了,他從來沒有想過反抗,是個好脾氣並愛做白日夢的孩子,“無可救藥地害羞”。麥克尤恩調侃說,自己的文學基因來自母親,因為母親是個“偉大的擔憂家”,擔憂是需要想像力的。麥克尤恩自己也想像力驚人,一度父母打算另外收養一個男孩,作為給7歲的麥克尤恩的聖誕禮物。此事終於未果,失望的麥克尤恩在白日夢中收養了這個弟弟,給他取名“伯納德”,與伯納德玩耍交談是他童年的小秘密。
尤其令麥克尤恩發瘋的是,家中幾乎沒有書本。如果他在家中讀書讀到一半、出去後再回來,總是先要詢問母親,“我的書在哪兒?”——海軍家庭的特殊習慣,擦得光可鑑人的桌子上如果放了書本,似乎有礙觀瞻。麥克尤恩說,他小時候一直喜歡那種完全沒有成人蹤影的兒童書,他還說,“我一直夢想著某一天我的父母沒有任何痛苦地融化掉,不是說發生了什麼可怕的事,我不是希望他們死,我只是希望打掃乾淨場地,你知道,那樣我才可以單獨面對這個世界。”

自由的機會終於到來,在他11歲的時候,父母將他從北非駐地送回英國,進了薩福克一間名叫伍爾弗斯頓·霍爾(Woolverstone Hall School)的寄宿學校。該學校的大多數學生都是工人子弟,都超過11歲,都來自破碎的家庭,粗魯而殘暴。害羞而敏感的麥克尤恩經過了一個心理震盪期,追憶這段時光時有意無意地使用過一個詞“性地獄”(sexual hell),研究者指出,這種“震驚”在他的早期作品中有著冗長的餘波。
送走麥克尤恩之後,父母從1961年到1981年一直生活在德國,每天晚上看電視,儘管一個德文單詞都不懂。“我的母親一天到晚都在忙著給家族裡甚至關係最遠的人購買、包裝、郵寄生日和聖誕禮物,為從來不會見到的嬰兒編織東西。”可憐的母親為了丈夫的意願送走了4個孩子,家庭四分五裂,只好藉此滿足自己的情感需要。

英國歷來是一個等級制度森嚴的國度,語言和文學是劃分等級制度的工具之一。出身寒微的母親像對待炸彈一樣小心翼翼地對待語言,這種態度給了麥克尤恩很大影響,他養成了錘鍊字句的好習慣。不幸的是,由於幼年輾轉于海外的7所學校,他的語法相當糟糕,因此不得不請好友嚴加糾正。在孤寂的中學時代,他讀了不少阿加莎·克里斯蒂、格雷厄姆·格林、艾瑞斯·默多克的作品,卻對“更高級”的古典名作興趣不大,比如說,他沒有讀過《麥克白》。中學畢業之際,他曾寄希望於獲得劍橋大學的獎學金,但在面試中因考官問及《麥克白》而張口結舌、羞憤莫名。在倫敦閒了一年的時光,有時充當臨時的垃圾搬運工,1967年,麥克尤恩終於進入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主修英語和法語。這所新興大學是英國六七十年代面向平民子弟的“平板玻璃大學”(plate-glass universities)的代表。此時的麥克尤恩成績中下,少言寡語,瘦而矮,穿有增高墊的皮鞋,戴厚厚的眼鏡。但是在大學的最後一年,他發展了兩項愛好:讀弗洛伊德,寫小說。
1970年獲得英語文學學士學位後,恰逢東英吉利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課程改革,著名批評家馬爾科姆·布雷德伯里(Malcolm Bradbury)開設了首期“創造性寫作課程”(creative writing course),學生無需提交畢業論文,只要交上一定數量的文學作品,合格者即可戴上碩士帽。這簡直是量身度造的絕佳機會,麥克尤恩即刻報名,並於1971年獲得文學創作碩士學位。迄今為止,東英格蘭大學創造性寫作班最成功的畢業生,依然是麥克尤恩,緊隨其後的是日裔英語作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u)。

在雜誌上陸續發表了一些短篇小說之後,1975年,他的“碩士畢業論文”終於在英美兩地同時出版了,這就是短篇小說集《最初的愛、最後的儀式》。書很薄,只有8個短篇,175頁,但是它所激起的反響卻是空前的,《時代周刊》、《華盛頓郵報》、《芝加哥論壇報》、《新政治家》、《大西洋月刊》、《旁觀者》、《泰晤士報》等重要媒體皆有評論,並在1976年勇奪“毛姆獎”(Somerset Maugham Award)。對於這部處女作,欣賞者讚許麥克尤恩那讓人眼花繚亂的敘事能力,把他視為貝克特和卡夫卡的文學繼承人。好事者關心的是“人性陰暗面”、“道德禁忌區”和“題材敏感帶”。青少年讀者們入迷於那血腥加荷爾蒙的氣息,感受到反社會運動的時代脈動。當然,也有反對者出現,麥克尤恩的罪名是“以文驚世”。

《贖罪》 《贖罪》

一舉成名的麥克尤恩得到了馬丁·艾米斯(Martin Amis)、菲利普·羅斯(Philip Roth

)等文學同道的接納和友誼。他搬到倫敦,成為布魯姆斯伯里星期五午餐會的常客,經常與青年作家們喝點小酒,曬曬太陽,談談詩歌。在1976年的一頁日記里,他如此記述沸騰的生活:“我們吃致幻蘑菇,服古柯鹼,在電擊一樣冷的水裡裸泳,洗桑拿,玩排球,喝紅酒,並且談論吉米·卡特和埃茲拉·龐德。”不過,麥克尤恩依然置身於主流社會之外,不想被任何團體、任何流派、任何風格貼上標籤。整個70年代,是麥克尤恩不受約束的實驗期。他入迷於弗洛伊德和無意識理論,妻子彭妮所崇拜的神秘主義先驗論給了他很大影響,或許還有毒品的“幫助”,使得介於意識和無意識深處的魍魎魅影,以種種複雜的變體在文字中獲得了生命。
1978年,麥克尤恩發表了他的第二部短篇小說集《床笫之間》,正是這部作品使他贏得了“恐怖伊恩”(Ian Macabre)的綽號。這個“恐怖”,不是妖夜幽魂的心理恐怖,不是尖聲驚叫的感官恐怖,是揭開石頭、發現下面有蟲子、並發現蟲子活潑潑地蠕動著、那種形而下無法轉換為形而上的、生命本身的恐怖。小說集包括7個作品。

作品列表

短篇小說集《先愛後禮》(又譯《最初的愛情,最後的儀式》)(First Love, Last Rites,1975)
短篇小說集《床笫之間》(In Between the Sheets,1978)
小說《水泥花園》(The Cement Garden,1978)
小說《只愛陌生人》(又譯《陌生人的慰藉》)(The Comfort of Strangers,1981)
劇本《模仿遊戲:電視劇三部》(The Imitation Game: Three Plays for Television,1981)
劇本《或者,我們去死?》(Or Shall We Die?,1983)
劇本《犁田者的午餐》(The Ploughman's Lunch,1985)
小說《時間中的孩子》(The Child In Time,1987)
劇本《酸甜》(Sour Sweet,1988)
小說《無辜者》(The Innocent,1990)
小說《黑犬》(The Black Dogs,1992)
小說《夢想家彼得》(The Daydreamer,1994)
小說《愛無可忍》(Enduring Love,1997)
小說《阿姆斯特丹》(Amsterdam,1998)
小說《贖罪》(Atonement,2001)
小說《星期六》(Saturday,2005)
小說《在切瑟爾海灘上》(On Chesil Beach,2007)
劇本《為了你》(For You,2008)
小說《追日》(Solar,2010)
小說《甜牙》(Sweet Tooth, 2012) 小說《兒童法案》(The Children Act, 2014) 小說《堅果殼》(Nutshell,2016)

人物影響

從1974年開始,麥克尤恩在倫敦定居,次年發表的第一部中短篇集就得到了毛姆文學獎。此後他的創作生涯便與各類獎項的入圍名單互相交織,其中《阿姆斯特丹》獲布克獎,《時間的孩子》獲惠特布萊德獎,《贖罪》獲全美書評人大獎,改編的同名電影榮膺2008年金球獎最佳影片獎,獲2011年耶路撒冷文學獎。隨著麥克尤恩在主流文學圈獲得越來越高的評價,在圖書市場上創造越來越可觀的銷售記錄。

人物評論

伊恩·麥克尤恩 伊恩·麥克尤恩

中國作家余華曾高度評價麥克尤恩:“這就是伊恩·麥克尤恩,他的敘述似乎永遠行走在邊界上,那些分隔了希望和失望、恐怖和安慰、寒冷和溫暖、荒誕和逼真、暴力和柔弱、理智和情感等等的邊界上,然後他的敘述兩者皆有。就像國王擁有幅員遼闊的疆土一樣,麥克尤恩的邊界敘述讓他擁有了廣袤的生活感受。他在寫下希望的時候也寫下了失望,寫下恐怖的時候也寫下了安慰,寫下寒冷的時候也寫下了溫暖,寫下荒誕的時候也寫下了逼真,寫下暴力的時候也寫下了柔弱,寫下理智冷靜的時候也寫下了情感衝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