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點歷史智慧大全集》

《每天學點歷史智慧大全集》

《每天學點歷史智慧大全集》是由作者宋偉著作、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不了解現實,是因為不了解歷史;不理解現實,是因為不理解歷史。歷史就像一面鏡子,記錄著人類社會的成功與失敗、興盛與衰退、輝煌與悲愴、交替與更新,更預示著人類的未來。“讀史使人明智,鑑古方能知今。”古往今來的有識之士們無不注重從歷史中汲取營養,從歷史的興衰演進中體會生存智慧,從歷史人物的叱吒風雲中感悟人生真諦和成功的哲學。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不僅風起雲湧、波瀾壯闊,而且隱藏著無數盛衰存亡的道理、得失成敗的奧秘、可吸收借鑑的智慧。
一條妙計,可以贏得一場戰爭;一番謀劃,可以拯救一個國家;一計良策,可以成就一樁事業;一點心機,可以反敗為勝,化險為夷。《每天學點歷史智慧大全集》是一部匯集中國歷史上政治、軍事、經濟、管理、外交、處世謀略的智囊寶庫,全書共分為“以術馭政,以德待民的智慧”、“修身明己,多謀善斷的智慧”、“兼取眾才,與世推移的智慧”、“剛柔並濟。事半功倍的智慧”、“洞燭幽微,辯才無礙的智慧”、“陰陽兼備,虛實並用的智慧”六大部分。全書以獨特的視角,將一則則飽含古人智慧謀略的故事,匯聚成見微知著、借古鑒今的智庫。講述一則故事,分析一條智謀,點撥一個哲理,融知識性、故事性、趣味性、哲理性於一體。引導讀者解讀一幕幕生動的歷史活劇,剖析一個個個性鮮明的歷史人物,從浩如煙海的史學著作中深入挖掘古人智慧精華。讓讀者輕鬆獲取領悟歷史智慧的捷徑。每天學習點歷史智慧,讓歷史智慧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讓千古流傳的歷史智慧啟迪我們今天的生活,成就卓越人生。

圖書前言

不了解現實,是因為不了解歷史;同樣,不理解現實,也是因為不理解歷史。對於我們這個五千年來一以貫之的民族來講,可以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的東西。歷史知識,或者說歷史經驗是如此重要,以至於任何一個偉大的人物都不敢忽視它。離開了它,沒有人能夠成就偉大的事業。
毛澤東生前非常喜歡讀《容齋隨筆》這部書,即使在艱苦卓絕的戰爭年代,他也一直把這部書帶在身邊,從延安帶到了西柏坡,又從西柏坡帶到了中南海。據說在他逝世前不久,他還向工作人員要這部書來讀。毛澤東對這部書的珍愛,由此可見一斑。
《容齋隨筆》其實是一部智囊。
《容齋隨筆》乃南宋的洪邁所著。洪邁對經史百家無不深究,凡有所得,隨筆記之,經40年而成《容齋隨筆》。書中對南宋以前的歷史、政治、經濟、典故等都有精審考證,尤其對政治得失、人物的品評、智謀的運用等多有超乎常人的異見卓識。就此而言,《容齋隨筆》是一部不同尋常的優秀的智謀類典籍。
毛澤東當然是十分重視歷史經驗的,其實,不僅許多當代偉人重視從歷史中汲取經驗教訓,史上大多數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也十分注重對傳統謀略的研究和借鑑。那么,中國的歷史經驗到底是什麼呢?是不是僅僅是一種“治人”的“技術”?其實,中國的歷史研究是中國所有文化的集合體,是需要用生命來體味的偉大的智慧。
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老子、孔子、莊子、墨子、孟子、孫子、苟子、韓非子等一大批文化巨人,他們針對現實各抒己見,躬身行之,成為中國主要的思想文化流派——如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墨家、縱橫家、農家、陰陽家、名家等的原初肇始和日後發展的不竭源泉。中國古代數千年的思想文化和民族性格就是在這些學派的互動影響中發展、變化和完成的。因此,考察中國文化突破時期各學派理論的共同特徵和各自特點,對於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和中華民族的性格是十分必要的。

精彩書摘

將才、帥才、王霸之才,是三種性質不同的才。何謂將才?將才可以率領戰士衝鋒陷陣,進則能勝,退則有序,謀則有道;何謂帥才?帥才可以統御眾將,指揮群雄,胸懷全局,深謀遠慮,國家有難則可獨當一面;所謂王霸之才,可以通觀時事,洞察未來,既善於與世推移,又獨具隻眼,還要剛毅堅韌而又知人善任。
人各有所長。西漢建立以後,劉邦曾問韓信他倆各能帶多少兵,韓信認為劉邦只能將兵五千,自己卻是“韓信將兵,多多益善”,但又說劉邦“雖不善將兵,卻善將將”,所以才取得了天下。韓信實在是太明白了,他明知如此,卻也逃不出劉邦的手掌。
劉邦稱帝後,在洛陽南宮大設宴席,召群臣共飲,以示慶賀。酒過數巡後,劉邦不免又躊躇滿志,他得意地向眾人問道:“各位幫助朕奪得天下,今日君臣同聚,有什麼話儘管直言,不必忌諱。朕有一問,不知你們能否回答,為什麼我能奪得天下,而項羽失去天下?”問題一出,群臣愕然。
片刻之後,高起、王陵起身答道:“陛下平日待人,未免輕慢,不如項羽寬仁。但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每得一城,立即封賞,能與天下共利,所以人皆能效死命,所以奪取天下。項羽妒賢忌能,多猜好疑,戰勝了也不加封賞,得地後不肯與人,人心難齊,所以失去天下。”
大家聽了,覺得有理。劉邦聽了,不以為然地哈哈一笑,說:“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我看來,得失的原因,主要在於用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不如張良;鎮國家,撫百姓,供糧餉,源源不斷,我又不如蕭何;統百萬之兵,戰必勝,攻必取,我不如韓信。此三人為當世人傑,我能量才重用,所以能夠取得天下。項羽只有一個范增,尚不能信用,所以為我所滅。”
大家聽了,恍如夢醒,都離座下拜,對劉邦的這一番話,心悅誠服。劉邦也十分高興,令眾臣歸座暢飲,興盡方散。
即使在今天看來,劉邦的話也確實是有道理的,他對自己成功、項羽失敗的原因的分析,不能不說是十分精到的。
且看劉邦是如何“將”韓信的。

圖書目錄

第一篇 以術馭政,以德待民的智慧
概論
晏嬰為政
稱霸之道
忠之有道
人心歸田氏
治盜之道
吳起變法
悲壯的改革家
畫蛇添足
唇亡齒寒
巧言善辯的淳于髡
禍莫大於拒諫
蘇代的縱橫術
以忤為合
和氏獻璧與法家之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