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作者:[美] 蘇珊·桑塔格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年8月
書號:978-7-5327-4856-3/I.2718
內容簡介
小名迪迪的道爾頓?哈倫出身於一座中等城市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現年三十三歲,就職於一家老牌顯微鏡公司駐紐約辦事處的廣告部門。他性情隨和,溫文爾雅,循規蹈矩,克己敬業,是個“很難不討人喜歡,連災難也會避他三分”的人。但這位“好人”、“好好先生”卻顯然正經歷著巨大的中年危機:婚姻失敗,事業未成,缺少親情,沒有朋友,在極度抑鬱和孤獨中於一個月前自殺未遂後,決定重新振作,繼續生活下去:繼續守時兢業地上班,繼續為前妻付贍養費,繼續履行身位兄長的義務。《死亡匣子》的故事正是以從死亡線上退回來的迪迪乘火車出差旅行而拉開序幕,情節隨迪迪意識的流動而發展,在迪迪的所思、所見、所感以及夢囈和狂想中逐漸推進。
在這部以第三人稱為敘述者的小說中,為了契合主人公的職業身份和敏感氣質,桑塔格創造了一種新奇、別致的手法,不妨稱之為顯微術式敘述。顯微術原指用顯微鏡觀察細胞和組織的技術,這裡指在敘述上營造出類似顯微鏡觀察的效果。迪迪在顯微鏡公司的廣告部門供職多年,對顯微鏡的構成、種類、用途、使用方法等早已爛熟於心,在現實生活中也常常不自覺地進行顯微鏡式觀察,希冀於平庸暗淡之中檢視出意義和價值。為此,作品被附上明顯的顯微術式敘述標記。首先,在文字排版上,整部作品共有44處縮進,且常常含有多個段落,往往是對前文拆解細分,提供具體而微的說明或解釋。這些縮進部分暫停了故事的敘述節奏,猶如對主人公的經歷、感受、思想進行切片,然後置於顯微鏡下放大觀察。如第4~5頁,在“對他而言,所有的工作都已失去意義,所有的地方都不再友好,幾乎所有的人都面目猙獰,所有的氣候都不再宜人,所有的情形都危機四伏”之後,縮進部分用5個段落對5種“不再”逐一展開陳述。又如第11~12頁,迪迪在火車上無所事事,便裝著漫不經心的樣子打量起包廂里的另外4位乘客,緊隨其後的下文便是4個縮進的段落對4位乘客分別進行細緻的描述。其次,括弧和有關迪迪的修飾語中引號(原文為首字母大寫)的特殊使用與顯微鏡操作過程中的聚焦、放大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迪迪依稀覺得“現在在變為過去的同時,也被一筆勾銷”,並為此深感恐慌和無助。他害怕現在的縹緲和無形,希望現在能變成實在,變成永在。在作品中,“現在”一詞共出現448次,其中335處使用了括弧,仿佛一旦置於括弧之中,就有了安全感、實在感,就能將現在推至前景,使它定格、停駐。與此同時,迪迪儘管自命“好人”、“好好先生”,但庸碌無為的生活和多疑善感的性格使他承受著無休止的身份焦慮。迪迪到底何許人也?“好心腸的迪迪”,“可鄙的迪迪”,“樂於助人的迪迪”,“占有欲強的迪迪”,“友好的迪迪”,“嫉妒的迪迪”,等等等等,這種出現在引號中的帶修飾語的迪迪在作品中共出現100餘次,一方面表明迪迪對自我認識和界定的強烈渴求,另一方面也反照出他的定性身份的缺位。另外,文中主語的大量省略以及獨立短語的高頻使用也破壞了敘述的流暢性,在凸顯主人公意識的零亂、跳躍、斷裂的同時,也與顯微術中的標本選取、調焦聚焦等暗合。
作者簡介
蘇珊·桑塔格(1933-2004)被公認為“美國最睿智的女性”,如今已算得上國際和國內最為知名的作者了,她更以其尖銳的鋒芒及另類的姿態格外為年輕人所喜愛,她至死都是一位真正的先鋒藝術家。她的著作囊括了評論和創作兩大領域,最難能可貴的是,在這兩大領域均以先鋒的姿態成為真正的大家。她被譽為“最敏銳的評論家”,同時她的文學創作也得到美國最高的國家圖書獎以及飲譽全球的“耶路撒冷文學獎”,並於2003年以其整體成就獲得德國書業大獎——德國書業和平獎。2004年12月28日,桑塔格在和疾病抗爭了30多年之後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