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可待》

《此情可待》

《此情可待》由歌手蔡琴唱的,《此情可待》是蔡琴從"海山唱片"轉投"飛碟唱片"的第一張專輯,並成為當年台灣年度唱片銷售榜的榜首專輯。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此情可待》《此情可待》

專輯中文名: 此情可待
歌手: 蔡琴
發行時間: 2000年
地區: 大陸
語言: 國語

專輯介紹

《此情可待》是蔡琴從"海山唱片"轉投"飛碟唱片"的第一張專輯,並成為當年台灣年度唱片銷售榜的榜首專輯。
唱片開首即是一曲《最後一夜》,三拍的節奏幾乎完全被蔡琴的聲線在帶著走,"像飛舞著中的彩蝶……哭倒在露濕台階",該對樂師說抱歉了,在空間裡真的只有蔡琴的音色顆粒充盈著每一寸呼吸的縫隙里。《讀你》是我聽到的最冷峻和穩重的版本,清晰的咬字展現出蔡琴華貴的風範。聽《蝶衣》尾句那連續六個幾乎是不動聲色的"愛你",你真會覺得蔡琴在愛情面前冷的一面。年青的李宗盛創作的一首《油菜麻仔》在蔡琴的嗓音演繹下也露出了無限的滄桑。而《塔里的女人》無疑是對蔡琴最好的隱喻,"我只願以長夜的無眠,換取一支天鵝垂死時美絕的歌",聽到這樣的唱詞你真得很難控制眼淚的狂流。

背景

作為歌壇“常青樹”,蔡琴出道近20年,始終以她那獨具風韻的低沉磁性噪音令諸多歌迷陶醉。有人說蔡琴是最佳的國語老歌詮釋者,她得天獨厚的女中音,醇厚得無人能比。把情和怨演繹到濃得化不開,像是說到了你的心裡,很唯美,但不膩味,她的歌帶有很深的憂傷,牽動著每個人的心肺。一首《恰似你的溫柔》,經她似乎不太經心的演繹,紅遍了有中國人的地方。那些懷念的老歌,如今經她再唱,已不再是老的、舊的,而成永遠的了……蔡琴是永遠不會過時的,蔡琴的歌也永遠不會過時。
有人說,蔡琴的歌聲是屬於夜的,像流水般淡淡的月光,在靜謐無垠的夜款款灑下,瀰漫著,滲透著,流瀉至人心深處。
第一次聽她,是《雷雨》中的主題曲《愛斷神傷》:夜那么長,足夠我把每一盞燈都點亮,守在門旁,換上我最美麗的衣裳。夜那么長,所以人們都夢得神魂飄蕩,不會再有時間,聽我的愛斷情傷。
而我在聽,聆聽屬於一個女子的纏綿與哀怨。夜闌人靜,當一個人披著薄衣坐於暈暖的燈下,點燃一根辛辣的摩爾煙,緩緩鏇動一杯淡淡的紅酒,離緒縈索,寂寞來襲。閉上雙眼,原來孤獨可以如此。
蔡琴的聲音優美而醇厚,極富滲透力。“舒緩寬厚而不沉重,婉轉細緻而不失穩重,動情處纏綿而不粘膩,高昂處舉重若輕,爽朗乾淨。”
聽她的歌需要一種安詳。不必應和,但一定要靜心。比如在一抹夕陽下坐在茶室中品茗的時候,比如在這樣一個微涼的清秋夜,心緒低徊,雨點輕輕敲打著窗欞。
淡淡的感傷在舒緩的配樂中,傾訴著對往事的追懷。沉靜的,恬淡的,波瀾不驚,讓人覺得時間在如水的歌聲中流逝,感傷其實也會流逝,但最終沉澱到人的心底。
蔡琴的聲音也是懷舊的,一如清茶般淡而令人回味無窮的聲音。“蔡琴的孤獨是淡淡的孤獨,是千帆過盡後的孤獨,沒有那種撕心裂肺的痛楚,沒有那種孤獨背後掩藏的躁動。”一切似在聽一個女子在悠悠講述遙遠的感情,講述某段讓人觸動的心事。
聽蔡琴的歌,好比細細地斟飲一杯老酒,醺醺然,別有一番醉意。也許這老酒並不太有名氣。當今的紅歌星是讓人看相和看鬧,而蔡琴則是讓人安靜地傾聽心的細語,這時已沒有了要養眼的慾念和不安分的浮躁。
而歌者本身就是一闕情怨纏綿的老歌,所以才會這么不知疲倦地在歌聲里一遍遍地傾訴著對情愛的感懷,對感性與真情的獨白。
這個成熟,美麗,冷靜而淡定的女子,眉宇間淡淡的感傷都藏在心靈深處,真實地存在,隨時可以傾心暢談。作為20年立於歌壇的常青樹,她的歌聲是屬於大眾的,大學還沒畢業就開始唱歌,一直沒有離開過觀眾,觀眾也同樣離不開她。“我是女人中的極品。”蔡琴曾精巧地說。
也許含蓄的激情與濃厚的韻致都屬於過往,一切只余淡香。愛斷和情傷都封存在了她眼下的那顆淚痣里,“感謝那些事,感謝那些人,感謝那一段段奇妙的緣分,啊,人生,原來就是,和那些事,那些人相遇的過程。”“也許每個人都一樣,必須在喜怒哀樂之間,歷經一個又一個人生的驛站,尋找生命的答案。”
她也翻唱洗盡風塵之後的《夜來香》、《缺口》:
是有一點遺憾/幸福沒有答案/付出不能計算/誰能夠撫平背叛不必再去感嘆/要笑著把眼淚擦乾/夜晚是個難關/寂寞需要勇敢影子不會孤單/手心還有溫暖/在心裡的缺口/讓時間去填滿這個淺吟低唱的女子,她懶懶低垂的眼神,花瓣一般綻放的唇,襯著一臉的沉靜,讓人感染著一個成熟女人身上別有的一種滄桑的風情。
對很多人來說,蔡琴的歌聲就是生命之歌里最亮麗的音符,陪著你、伴著我,一起從歲月的廊橋上款款走過!

製作

《此情可待》《此情可待》

蔡琴因1979年參加海山唱片公司主辦的“民謠風”歌唱比賽而進入歌壇,憑藉一首《恰似你的溫柔》一夜走紅。出版於1984年11月的《此情可待》,是蔡琴的第12張專輯。這張專輯因主打歌《最後一夜》成為電影《金大班的最後一夜》主題曲,並且榮獲了包括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主題曲獎等在內的眾多獎項,而在當時的台灣歌壇造成了轟動。
《此情可待》是蔡琴歌唱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張專輯。說它“重要”,並不僅僅是因為這張專輯誕生了《最後一夜》、《讀你》、《油麻菜籽》等傳唱至今的經典歌曲,而是這張專輯在整個華語流行樂壇的初始年代,在企劃創意、作品水準、編曲製作上的精良考究,堪稱是華語流行樂壇最優秀的概念專輯之一。
出版這張專輯時的蔡琴,已是台灣歌壇的“一姐”級人物,如何讓她在保持自己淳厚、低回、溫婉的聲音標識與流暢、動人、唯美的作品特質同時,又能夠在形象及音樂上有所突破,是蔡琴當時的“飛舞製作群”所面臨的課題。最終這張《此情可待》被定位為一張以“情”為主線的專輯,蔡琴作為一個“聲音的演員”,從一個有情女子的方向出發,唱出“直教人生死相許”的“情”為何物。要知道,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能做出一張這樣有著鮮明的企劃方向的唱片,著實令人驚嘆。
《此情可待》中的十首歌曲,從不同的角度描畫了世間女子的種種情思。蔡琴用她富含磁性的歌聲,唱出了落寞、喜悅、滄桑、感傷、絕望、憧憬等況味,起落嗔痴,平仄繾綣。在這張專輯中,曾為蔡琴寫下初試啼聲之作《恰似你的溫柔》的大師級音樂人梁弘志,再次為她量身打造了一曲《讀你》。這首歌曲堪稱是絕美的詩句,更經歷了歲月的磨礪,成為傳世經典。李宗盛創作的《油麻菜籽》,將在愛情的世界裡痴心等待的女子,比喻成為油麻菜籽,也許不知道該將它往哪裡栽,但是經過了莫可奈何的等待,還是會有美麗的將來。而專輯中最經典的一曲,無疑是非《最後一夜》莫屬。這首歌有著圓舞曲和其時台灣正流行的日式新音樂的鏇律,在歌詞上具有著詩意的美感,“我也曾陶醉在兩情相悅/像飛舞中的彩蝶/我也曾心碎於黯然離別/哭倒在露濕台階”,這樣的詞句,濃重的文學寫意,也許只有在華語流行音樂初期的那個年代才會有,也正因此,才顯得更為難能可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時任飛碟唱片老闆的吳楚楚,是一位早在校園民歌時代便已出道的優秀音樂製作人。儘管上世紀90年代後吳楚楚便已將重心移至經營及管理唱片公司,不再製作唱片,但作為飛碟的早期產品,在這張《此情可待》中,吳楚楚不但擔任了整張專輯的製作人,還創作了經典之作《蝶衣》,讓人領略到他作為音樂人一面的才華。
這張專輯的封面很有意境:蔡琴佇立在窗邊凝望遠方,斜斜的陽光不經意般地照射進來,仿佛契合了專輯的名字《此情可待》。不取李商隱原詩中的“成追憶”,而著重於“此時”,此情可待,是一種相許的執著,是一種希冀的守望。
唱片封面上還赫然印著這樣一行字:“最美的女人 唱出了溫柔的滋味。”從蔡琴那裡讓人懂得,女人的美麗絕不僅指外表,而能夠歷盡歲月蕩滌的美,肯定是氣質、知性、執著、恆久合為一體的美。而蔡琴最美的無疑是歌聲,她的歌聲,是最最溫柔的長夜低語,醉月飛花。

簡評

“我習慣說我要買《最後一夜》,後來發現架子上沒有叫《最後一夜》的專輯,才知道這張唱片叫《此情可待》。”由蔡琴這段話中可以看出這張專輯的本名多么不為人知,是故幾乎提到這張唱片,都會以《最後一夜》稱之,說到《此情可待》反而沒多少人知道了。
唱片內頁文案中說明取名《此情可待》的原因在於這是一張以“情”為主的專輯;而由蔡琴口中唱出的“情”,自然不是十六、十七歲青少年懵懂衝動的情感,而是一首首娓娓道出的成年女子故事與心境。專輯中十首作品多出自名家之手,在詞方面,慎芝為電影《金大班的最後一夜》所寫的《最後一夜》對風塵女子的滄桑有著委婉動人的敘說;配上陳志遠的作曲,在專輯發行之前即已隨著電影風行。詩人陳克華亦有二首作品在其中,所以我們能聽到這樣優雅的句子:

有人用美麗換取同情的諒解
有人用麻醉逃避清醒的痛楚
我只願以長夜的無眠
換取一支天鵝垂死時美絕的歌……
而身為飛碟的第三張發行專輯,吳楚楚除親自下海作曲製作外,亦找了梁弘志、曹俊鴻來譜曲,暢銷曲《蝶衣》、《讀你》即分別出自吳楚楚及梁弘志之手。值得一提的是,這張專輯除了收錄《最後一夜》,亦將李宗盛為電影《油麻菜籽》所作的同名主題曲放了進來,充滿戲劇張力的曲調配上李氏獨特的句法,在整張專輯中相當突出醒目,予人深刻的印象,而蔡琴亦將其詮釋的十分動人。
談到歌者類型,蔡琴是屬“張嘴就好聽型的”的歌者,低沉而優雅的嗓音相當迷人,唱起抒情歌來特別有味道,能讓人放鬆心情地進入她的歌聲中小歇片刻。而她的演唱技巧在這張專輯內亦有很好的表現,與演奏的弦樂、琴聲搭配融合得非常動聽,關於這點,陳志遠編曲的功力亦不容忽視。
《此情可等》在當年將蔡琴帶上自《出塞曲》後另一個事業的高峰,不過蔡琴本人認為除了掌聲、名利之外,這張專輯給她最大的感動在於其中“淳樸的情感”。之後數年蔡琴的個人專輯皆成績平平,不過一九九三年的專輯《你不要那樣看著我的眼睛》卻呈現了新的風格與桃戰,值得一聽。綜觀其個人歷年來的作品,從以往50年代的懷舊到現今Jazz風味的嘗試,相信蔡琴仍能不斷地用其磁性的嗓音為我們唱出許多悅耳動人的歌曲。

專輯曲目

01. 最後一夜
02. 蝶衣
03. 過盡千帆
04. 塔里的女人
05. 誰知道
06. 讀你
07. 油麻菜籽
08. 聆聽
09. 醉過
10. 寂寞路

樂評

台灣百佳唱片第十七名:蔡琴《此情可待》

我想著最初聽見的蔡琴,聽著高級音響里傳來的一個醇厚女聲,那該是一個神秘女郎吧,穿著一身黑紗,戴個黑帽,臉上還有一層網紗。該是個看不清臉的老女人吧,有道不盡的故事。我想著她就這樣若即若離地唱著,悠悠揚揚。

我喜歡最初的蔡琴,很用心,很有才華,如“油麻菜”一般微小,卻能讀懂一個人最後的心。我寧願不要看到她現在在舞台上那種口若懸河。

1984年出的《此情可待》,是蔡琴唱的現代流行歌曲的開端,不像《出塞曲》那樣的校園學子純情,也不像後來翻爛的三十年代口水歌。這些歌都是很用心凝練的詩篇,除了華美的聲音,還有戲劇的起伏。蔡琴最美麗的歌絕不是她演唱會上的常用保留曲。

專輯名叫《此情可待》,好像那首英文歌里唱的,無論你在哪裡你去向何方,我都在這裡等你,又如李商隱詩“此情可待成追憶”。那封面上的女人是蔡琴嗎?如此悵然若失,美麗又孤獨。倒是很像《最後一夜》那種舞女風情的。

二十年前的蔡琴就已經唱出了一個成熟女人的風情與溫柔,滋潤得風情萬種,這是閉上眼聽的感受。但磁性風情的聲音背後,有一種生命的嘆息。《最後一夜》中舞女惜別的戀戀感慨,《油麻菜仔》李宗盛自我表達似的無根無基的浮浪人生,《蝶衣》那種為愛美麗的褪變。原來是一個女人全部的寂寞。

只可惜,後來蔡琴很少唱過那么完整的有概念的唱片,市面上多得數不清的盜版和精選集,已經歪曲了一個有風情有韻味的蔡琴了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