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九諦
以善養人者,無善之善也。 《解》七云:有善喪善,與有意為善,雖善亦私之言,正可證無善之旨。 吉人為善,為此不有之善,無意之善而已矣。
詞義解釋一 詞義解釋二 詞義解釋三 -
因明論
因明,是古印度的邏輯學。它與聲明(語言文字學)、工巧明(工藝歷算學)、醫方明(醫學)、內明(各學派自己的學說,對佛教來說則指佛學)合稱“五明”,為古印度...
詞語信息 引證解釋 -
彰所知論
《彰所知論》,作者:八思巴,是元代的蒙古文著作。具有相當的歷史價值。
本書節選 作者簡介 -
大毗婆沙論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梵文:Abhidharma Mahāvibhāṣā Śāstra),又稱《阿毗達磨發智大毗婆沙論》、《大毗婆沙論》、《鞞婆沙論》...
基本內容 -
六經十一論
1。 1。 1。
-
阿毗達摩大毗婆沙論
《阿毗達摩大毗婆沙論》,二百卷,北印度五百大阿羅漢等造,唐玄奘譯。
-
佛學心性論
“心性論”是哲學中很重要的“哲學問題”,中國古代儒、道、佛三家都有豐富的心性思想,而又以儒家心性思想最先成熟,道教、佛教教正是在儒家心性倫理論的影響之下...
心性 心性本淨說 心性本淨論 結語 -
論集部
1632 發菩提心經論 1682
簡介 目錄 -
正覺電子報(第四十二期)
,師曰:「沒量大人,被語脈里轉卻。」次一僧入,師曰:「不是,出去。」僧...。」 又僧才入,師曰:「爾不會,出去。」僧亦出。復一僧入,師曰:「適來兩個上坐...
鈍鳥與靈龜(連載十七) 明心與眼見佛性(連載三) 學佛的覺醒(連載七) -
窺基
,遂參糅十大論師之釋論而成一本,即成唯識論。玄奘又為窺基闡說陳那之因明正理門論及瑜伽師地論等,故窺基通達因明之學與五性之宗法。龍朔元年(661...,早有出家志向。二十五歲參與譯經,顯慶四年(659),玄奘譯唯識論時,窺基...
人物生平 個人成就 著述作品 歷史記載 家族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