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然齋筆記》

《欣然齋筆記》

《欣然齋筆記》由楊明編寫的文學圖書,內容是對歷史上一些著名詩詞的賞析。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大概是由於習染和職業的緣故,每到一處跟讀過的歷史人物、歷史事
圖書封面圖書封面
件有點關係的地方,即使“遺蹟”已經蕩然,也還是免不了會臨風懷想。這也算是一種對歷史的感情吧。那么自己製作的東西,也應該要求它不是“砂器”,不是“豆腐渣”。儘管明知限於能力,事實上未必能做得堅牢,但是心嚮往之,總要求自己至少能做到不說、少說空話,事實上,寫了點東西,大約總不想讓它速朽。這么想不算是野心或者狂妄吧。

作者簡介

楊明,男,山西太穀人,1942年生。196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任中學教師。1981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班,獲文學碩士學位,留校工作。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和文學批評的教學與研究。現為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史》、《隋唐五代文學批評史》(以上二種王運熙、楊明合著)、《漢唐文學辨思錄》、《劉勰評傳》(附《鍾嶸評傳》)、《文心雕龍精讀》、《文賦詩品譯註》、 《南朝詩魂》等。

目錄

卷一詩文雜談
《神女賦》中宋玉夢見了神女嗎/3
宋玉和神女的糾葛/7
漢武帝始立樂府/9
二陸所居之華亭/11
陸機重視創新/15
陸機《演連珠》的比喻/18
連珠體的形成/21
《文選》盧諶、劉琨四言贈答詩注誤/25
劉琨贈盧諶詩“璧由識真顯”/28
《藝文類聚》載盧諶《答劉琨》應是劉琨答盧諶/30
《蘭亭集序》與《蘭亭詩》/31
陳武學《行路難》/35
讀高適的《營州歌》/37
高適的《李雲南征蠻》詩/41
崔顥《雁門胡人歌》、王昌齡《箜篌引》所反映的民族關係/44
李白《古風》三十四的費解之處/47
李白《遠別離》寓意及作年/52
李白《烏棲曲》的異文/54
《哥舒歌》“至今窺牧馬”/57
“姑蘇城外寒山寺”/60
韓愈《荊潭唱和詩序》作於何時何地/65
“羅列兒孫”還是“羅列兒孩”/67
律詩中的情句景句/68
“以後二句續前二句”/73
謝靈運詩中以後二句續前二句/76
明乎句式有助理解/78
方回論“雙峙力繳”/82
“宛轉相承”:文句的一種接續方式/85
“宛轉相承”與玄學論文/89
劉勰著述中的“宛轉相承”/93
映帶體、婉轉體、菁華體/96
取影/98
一種源遠流長的闡釋方法/101
六朝人之於《詩》《騷》/106
摘句嗟賞的風氣/110
“猶恨少序節物”/113
情以物興與物以情觀/115
王夫之為何欣賞“楊柳依依”/118
從“言不盡意”說到文學與哲學/120
卷二文論瑣議
以氣論人和以氣論文/129
“氣之清濁有體”/133
《典論·論文》之“書論”/136
“雅好慷慨”的文學觀/139
“家嫂辭情慷慨”/141
從《聖人無情論》說起/142
《文心雕龍》所謂“自然”/145
劉勰論文為何從“道”說起/148
劉勰對《楚辭》優點的認識/151
劉勰、鍾嶸評漢代古詩/153
劉勰對歷代賦的評論/156
劉勰批判宋齊文風/160
劉勰“八體”中的“新奇”和“輕靡”/165
劉勰論《詩經》的比興/167
《文心雕龍·隱秀》補文中的八個字/171
鍾嶸所說的“興”是何含義/173
“體二之才”/175
阮籍“情寄八荒之表”和嵇康“托喻清遠”/179
張華“兒女情多,風雲氣少”/182
陸機之“深”和潘岳之“淺”、謝益壽之“輕華”/186
陸機詩“有傷直致之奇”/188
“平上去入,則余病未能;蜂腰鶴膝,閭里已具”/190
“義”和“理”:“厥義復矣”和“理過其辭”/191
關於鍾嶸《詩品》的幾條注釋/195
蕭綱與裴子野對立在哪裡/199
關於以文章取士/201
葉適、袁枚論蕭綱《與湘東王書》/205
《與湘東王書》的幾個費解之處/208
所謂“文章地理,必須愜當”/210
李翱論文亦尚奇崛/212
《花間集序》何曾批判宮體之“淫靡”/215
歐陽炯《花間集序》無意論述“詞史”/218
卷三概念辨析
今之“文學”與古之“文學”/225
漢魏六朝之所謂“文章”/230
阮元說“文”、“筆”有誤/234
對蕭繹論“文”“筆”的誤解/237
“象”不等於今之“形象”/239
摯虞《文章流別論》“假象盡辭”/244
《文心雕龍·神思》“情用象通”/246
《文心雕龍·神思》所謂“意象”/249
“意象”用於稱說人物/250
用“意象”稱說自然或社會環境/256
用“意象”論畫/258
以“意象”論書法/261
舊題王昌齡《詩格》、司空圖《詩品》中的“意象”/264
宋元人以“意象”論文/267
當“意象”稱說形象描繪時應如何理解/272
王廷相言“意象透瑩”/275
陸時雍《詩鏡》中的“意象”/277
“意”與“象”的對舉/281
何景明批評李東陽詩/284
古代詩文評論所用“意象”一語的含義/286
“興象”也不是指說形象/288
“興象”之義略等於“興”/293
當“興象”評論形象描繪時如何正確理解/294
“興象”含義的幾個特例/299
明人所謂興象玲瓏/301
興象深微和興象天然/303
“興在象外”和“象中有興”/307
興象與興趣/309
“興趣”、“興象”並非專主清空淡遠/312
所謂“意在言外”有種種不同/315
略說“意境”/320
“言志”與“緣情”/324
釋《文選》賦“情”類的命名/327
鄭箋、孔疏並不以為“興”都是發端/330
討論“興”義應多從“闡釋”、“接受”角度出發/334
漢儒之所謂“興”是寄託、擬象/336
孔穎達論興之“象”/338
毛、鄭、孔氏所舉興辭不全是自然物/342
談“勢”/348
再說“勢”和“文勢”/353

精彩書摘

那么為何有學者主張華亭在吳縣即今之蘇州呢?其主要論據有二,這裡引述之並略加辨證。第一,《三國志·陸遜傳》云:“遜少孤,隨從祖廬江太守康在官。袁術與康有隙,將攻康。康遣遜及親戚還吳。”而《太平寰宇記》引《吳地誌》云:“《吳志》雲漢廬江太守陸康與袁術有隙,使侄(按:‘侄’下應補‘孫’字。)遜與其子績率宗族避難於是谷(按:指華亭谷)。谷東二十里有崑山,父祖墓焉。”主吳縣說的學者比對這兩條資料,而認定《陸遜傳》“還吳”之“吳”是指吳縣,遂謂華亭谷、崑山都在吳縣。其實“還吳”之“吳”是指吳郡。當時吳郡幅員遼闊,吳、婁、嘉興、海鹽均在其轄內,華亭谷、崑山在婁、嘉興、海鹽三縣交界一帶,也正屬吳郡。第二,今本陸廣微《吳地記》云:“華亭縣,在郡東一百六十里……有陸遜、陸機、陸瑁三墳,在東南二十五里橫山中。”而《太平寰宇記》云:“崑山有吳相江陵昭侯陸遜墓。”主吳縣說者據此認為橫山即崑山。又因陸廣微《吳地記》云:“橫山,又名據湖山,在吳縣西南十六里”,遂判定崑山在吳縣。其實吳縣、華亭縣都有橫山,二者同名而已。華亭縣的橫山,為著名的雲間(華亭別稱)九峰之一,歷代方誌都有記載。今存時代最早的是南宋楊潛雲間志》,云:“橫雲山,在縣西北……本名橫山,唐天寶六年易今名……或雲因陸雲名之。”1990年出版的《上海松江縣誌》云:“橫山,在小崑山之北約1.5公里處,海拔68米,占地面積324.05畝。”又云:“山形東西橫臥,故名。又名橫雲山。”實際上,即使被當作證據的陸廣微《吳地記》,所載之橫山也分明是兩座分屬於兩縣的山:一“在吳縣西南十六里”,一“在郡(指吳郡治所即吳縣)東一百六十里”又“東南二十五里”,且後者明明列於華亭縣下,詎容合二而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