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可作為高等學校機械類和近機類專業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或機械製造工藝學的課程設計指導書和課程教學的配套教材,也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工藝和夾具設計的參考資料。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是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之一——“21世紀中國高等學校套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創新與實踐”的研究成果,在認真吸取全國高等學校機械類、近機類專業近十年來的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經驗的基礎上,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和工具機夾具的工程設計能力,結合教學要求,密切聯繫生產實際,採用最新的國家和行業標準,對設計資料進行精選,根據課程設計的進程,以圖、表和實例的模式進行編排,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設計思想和方法。全書內容包括機械加工工藝規程、機械加工工藝過程設計、金屬切削工具機的技術參數、機械加工工藝裝備(刀具、量具、工具機附屬檔案、輔具)、機械加工工序設計、工具機夾具設計、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實例、課程設計題目的零件圖樣選編等。

目錄

第1章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
1.1 工藝規程的作用
1.2 工藝規程的類型格式
第2章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設計
2.1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設計概述
2.1.1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設計的主要依據
2.1.2 確定零件的生產類型
2.1.3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的設計步驟
2.1.4 零件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的設計示例
2.2 確定毛坯的種類和製造方法
2.2.1 毛坯的種類選擇
2.2.2 毛坯製造方法的選擇
2.2.3 鑄件毛坯的尺寸公差、加工餘量及毛坯圖
2.2.4 鍛件的機械加工餘量與公差
2.2.5 金屬冷衝壓件的機械加工餘量與公差
2.2.6 棒料毛坯的加工餘量
2.2.7 板料毛坯的加工餘量
2.2.8 手工氣割下料毛坯的加工餘量
2.2.9 各種型材鋸削下料毛坯的加工餘量
2.2.10 剪下下料毛坯公差
2.3 擬訂機械加工工藝路線
2.3.1 選擇定位基準
2.3.2 確定表面加工方法或方案
2.3.3 標準公差等級
2.3.4 標準形位公差
2.3.5 劃分加工階段
2.3.6 決定工序的集中與分散程度
2.3.7 加工順序的安排
2.4 確定工序間的加工餘量、工序尺寸和公差
2.4.1 確定工序間加工餘量應考慮的因素
2.4.2 工序間的機械加工餘量
2.4.3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確定
2.5 選擇工具機及工裝
2.5.1 工具機選擇應考慮的因素
2.5.2 工裝選擇應考慮的因素
第3章 金屬切削工具機的技術參數
3.1 車床的主要技術參數
3.1.1 臥式車床
3.1.2 數控車床
3.2 銑床的主要技術參數
3.2.1 立式銑床
3.2.2 臥式萬能銑床
3.2.3 數控銑床
3.3 鑽床的主要技術參數
3.3.1 搖臂鑽床
3.3.2 立式鑽床
3.3.3 台式鑽床
3.4 刨床、插床的主要技術參數
3.4.1 牛頭刨床
3.4.2 龍門刨床
3.4.3 插床
3.5 鏜床的主要技術參數
3.5.1 臥式鏜床
3.5.2 坐標鏜床
3.5.3 落地鏜銑床
3.5.4 數控龍門鏜銑床
3.6 加工中心的主要技術參數
3.6.1 臥式加工中心
3.6.2 立式加工中心
3.7 拉床的主要技術參數
3.8 磨床的主要技術參數
3.8.1 外圓磨床
3.8.2 內圓磨床
3.8.3 平面磨床
3.8.4 數控外圓磨床
3.9 齒輪加工工具機的主要技術參數
3.9.1 滾齒機
3.9.2 插齒機
3.9.3 剃齒機
3.9.4 珩齒
3.9.5 錐齒輪刨齒機
第4章 機械加工工藝裝備
4.1 金屬切削刀具及選擇
4.1.1 車刀
4.1.2 鑽頭
4.1.3 鉸刀
4.1.4 銑刀
4.1.5 絲錐和板牙
4.2 量具及選擇
4.2.1 游標類量具
4.2.2 螺旋副測微量具
4.2.3 表類量具
4.2.4 角度測量量具
4.2.5 量規
4.2.6 其他測量量儀
4.3 工具機附屬檔案(通用夾具)選擇
4.3.1 頂尖
4.3.2 卡頭、卡環、夾板與撥盤
4.3.3 卡盤、過渡盤和花盤
4.3.4 分度頭
4.3.5 虎鉗
4.3.6 迴轉工作檯
4.3.7 吸盤
4.3.8 直角鐵和V形塊等
4.4 工具機輔具及選擇
4.4.1 車床輔具
4.4.2 銑床輔具
4.4.3 鑽床輔具
4.4.4 鏜床輔具
第5章 機械加工工序設計
5.1 切削用量的選擇
5.1.1 切削用量的選擇原則
5.1.2 車削用量
5.1.3 銑削用量
5.1.4 鑽、擴、鍃、鉸、鏜削用量
5.1.5 拉削用量
5.1.6 磨削用量
5.1.7 螺紋加工切削用量
5.2 時間定額的確定
5.2.1 時間定額及其組成
5.2.2 基本時間的計算
5.2.3 中批以上生產類型其他時間的確定
5.2.4 單件小批生產類型其他時間的確定
第6章 工具機夾具設計
6.1 工具機夾具設計概述
6.1.1 夾具的功能和作用
6.1.2 工具機夾具的類型
6.1.3 工具機夾具設計重點解決的問題
6.1.4 工具機夾具設計的要求
6.1.5 各類工具機夾具的設計要點
6.1.6 工具機夾具設計的步驟
6.2 工件在夾具中的定位
6.2.1 工件在夾具中的定位
6.2.2 工件以平面定位的定位元件
6.2.3 工件以圓柱孔定位的定位元件
6.2.4 工件以外圓柱面定位的定位元件
6.2.5 典型定位方式
6.2.6 定位誤差分析計算
6.3 夾緊裝置
6.3.1 夾緊裝置設計與夾緊力計算
6.3.2 夾緊機構常用的標準件
6.4 引導和對刀裝置
6.4.1 引導裝置
6.4.2 對刀裝置
6.5 分度定位、連線、操作和其他元件
6.5.1 分度裝置定位器
6.5.2 連線裝置定位鍵、定向鍵和定位軸
6.5.3 操作與其他元件
6.6 氣缸
6.7 夾具體設計
6.7.1 夾具體設計的基本要求、材料和壁厚
6.7.2 夾具體的典型結構
6.7.3 鑄件夾具體的技術要求
6.8 夾具裝配圖繪製和技術要求
6.8.1 專用工具機夾具裝配草圖的繪製
6.8.2 繪製夾具裝配草圖時應注意的問題
6.8.3 專用工具機夾具裝配圖的繪製
6.8.4 專用工具機夾具裝配圖樣上技術要求的標註
第7章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實例
7.1 課程設計任務書(封面、任務書)
7.2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實例1
7.3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實例2
第8章 課程設計題目的零件圖樣選編
8.1 二周課程設計的零件圖樣
8.2 三周課程設計的零件圖樣

前言

為了更好地適應當前我國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需要,滿足我國高校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重大轉移階段中社會對高校套用型人才培養的各類要求,探索和建立我國高等學校套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教研中心”)在承擔全國教育科學“十五”國家規劃課題——“21世紀中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的創新與實踐”研究工作的基礎上,組織全國100餘所以培養套用型人才為主的高等院校,進行其子項目課題——“21世紀中國高等學校套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創新與實踐”的研究與探索,在高等院校套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內容、課程體系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標誌性成果,並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支持和配合下,推出了一批適應套用型人才培養需要的立體化教材,冠以“教育科學‘十五’國家規劃課題研究成果”。
2002年11月,教研中心在南京工程學院組織召開了“21世紀中國高等學校套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創新與實踐”課題立項研討會。會議確定由教研中心組織國家級課題立項,為參加立項研究的高等院校搭建高起點的研究平台,整體設計立項研究計畫,明確目標。課題立項採用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滾動立項的方式,分期分批啟動立項研究計畫。為了確保課題立項目標的實現,組建了“21世紀中國高等學校套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創新與實踐”課題領導小組(亦為高校套用型人才立體化教材建設領導小組)。會後,教研中心組織了首批課題立項申報,有63所高校申報了近450項課題。2003年1月,在黑龍江工程學院進行了項目評審,經過課題領導小組嚴格的把關,確定了首批9項子課題的牽頭學校、主持學校和參加學校。2003年3月至4月,各子課題相繼召開了工作會議,交流了各校教學改革的情況和面臨的具體問題,確定了項目分工,並全面開始研究工作。計畫先集中力量,用兩年時間形成一批有關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等理論研究成果報告和在研究報告基礎上同步組織建設的反映套用型人才培養特色的立體化系列教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